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迁移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02 20:45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呈持续上涨趋势。1979 年,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为 18.6%,2000 年为 36.2%,而 2010 年进行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下降到 50.3%,同时,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上升到 49.7%,比 1979 年上升了 31.1 个百分点。而随着 90 年代初民工潮的大规模形成,我国城镇化的主体为进城务工农民,这个人数在 2010 年达到 1.53 亿,其中举家迁移的农民工约为 0.3 亿,  出生于80 年代以后的新生代农民工约为 1 亿。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迁移机理研究

可见,  经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而实现的农村人口城镇化,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而农民迁移意愿的强烈与否及迁移道路通畅与否,是我国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能否顺利加快的关键。农民工进城务工是我国农村优秀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符合“由农业流向工业”的劳动迁移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工作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流动在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群体,他们的迁移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是转型期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乃至世界工业化过程中的特殊现象,与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及国情变化密不可分。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着力点。若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将近百分之五十的现状,任务艰巨。要解决这一问题,首要任务是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就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建立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而这样一个过程必然是农业资本化和科技化的过程,必然导致大量的农业劳动力由乡村流入城镇、城市,由农业劳动者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业的农民工身份,并在主观愿意成熟和客观允许的情况下,最终实现市民化。  农民工迁移、市民化是乡村文明融入城镇文明的城乡一体化过程。那么通过对现有事实和资料的分析,探讨农民工迁移的动力,现状,拐点,动力,趋势,市民化的困境以及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解析农民工迁移的机理,找出这一过程中的不良因素,并剔除这些不良因素提出可行性建议,对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促进城乡统筹,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表现在:

(1)农民工迁移机理研究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量农民工能否在城市里顺利就业安居,直接关系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2)农民工迁移机理研究有助于新一轮产业优化升级。农民工迁移后,实现市民化的过程意味着掌握一定技能的农民工在政策和制度保障下,以一个真正产业工人的身份在工作地安居、乐业。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有助于推进创业、创新,即以低成本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升级,有助于保持经济发展后劲和推进产业竞争力。

(3)研究农民工迁移机理有助于城乡文明的同步发展。农民工作为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重要载体,实现自由、可选择的市民化过程,即实现农民工可在制度保障下自由选择转化为市民或返乡创业,在加速城市产业升级的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为城乡实现阶段性融合创造条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转型期:本文所做的研究以经济转型期为背景,经济转型期指经济在社会由一个历史阶段向另一个历史阶段运行期的过程,呈现“中间”的状态。本文所指的经济转型期为中国逐步抛弃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并开始市场化进程的过程。我国遵循“摸着石头过河”的原则,谨慎地以渐进方式进行转型。与前苏联、东欧的激进式转型对比,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开放,这种方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所论述的经济转型期,时间跨度为 1978-2015 年。

人口数: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有生命的个人总和。(国家统计局 2010)

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城镇人口,指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乡村人口,除前述述城镇人口以外的人口。(国家统计局 2010)

农民:在我国历史上,农民这一概念曾有三重涵义。第一是指职业上的农民;第二是阶级意义上的农民;第三是户籍身份上的农民(即属于“农业户口”)。本文在论述中取它的第一和第三种涵义(杨光生  2005)

农民工:城市新增人口和新增就业人员主要是农民工。农业部部长韩长斌指出,目前我国一般概念上的农民工约有两亿多人,其中进城打工的劳动力约 1.5 亿。改革开放头两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 9514 万人,2008 年增长到 30210 万人,净增 20696 万人(叶裕民,201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0)指出,农民工是出现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并与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相关联,  泛指户籍所在地为农村,  拥有承包经营土地,  但从事的生产活动却与自己的土地分离,依靠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生活的劳动力。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前者指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后者指的是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中从事二、三产业。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外出农民工。调查显示,我国狭义农民工有 1.2 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大约有 2 亿人。通常所说的农民工主要是指狭义的农民工,本文采用狭义的农民工定义。

在我国对于农民工的统计口径有所差别。国家统计局将年度内在本乡以外的区域就业满一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到外出农民工统计范畴,而农业部则将就业时间延长为三个月以上。相比农业部,国家统计局的口径更大,覆盖面也更宽,一般情况下,以国家统计局数据来判断我国外出农民工规模。国家统计局《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 年全年农民工总量为 24223 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 15335 万人占总量的 63.30%。

........................


2.2  基本理论

2.2.1  农民工迁移与城镇化

2.2.1.1  农民工迁移与城镇化相关文献研究

在不同区域之间,人口理性而有规律地迁移可以促进城镇化更好地发展。自 80 年代以来,众多学者通过地区间合理的人口流动促进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共同认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来,有许多学者开始从人口迁移角度出来,考察人口迁移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我国首篇针对我国人口迁移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是在 1981 年由仇为之发表在《人口与经济》上的题为《对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初步研究》的论文,对建国三十年来的省际间的人口迁移做了进一步研究。田方等在《中国人口迁移》(1986)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自建国初期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主要人口迁移活动,对区域间差异、中国人口迁移结构和方向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论述。80 年代中后期的《中国人口地理》(胡焕庸,1984)和《中国人口》丛书(孙敬之  1987)系统的研究了中国人口迁移的规律。综合利用统计调查数据对人口迁移进行分析的有:针对大城市人口流动状况,李梦白进行了全面总结。利用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杨云彦对人口迁移状况做了较为详实的分析。彭勋等(1992)探讨了人口迁移学科的理论体系。辜胜祖、马侠、刘传江等都对人口迁移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辜胜祖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出发,较为全面的论述了非农化和城镇化。刘传江认为农民工的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众多砚究显示,农民工迁移与城镇化推进过程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

2.2.1.2  农民工迁移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我国近些年来的城镇化进程大多由城镇扩张和地区政府行政升级来推动,但是城乡人口迁移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将来一定时期内也会长期存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在 2001 年对全国六个省份六十个杨样本村的 1200 户农户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迁移者的年轻化和教育水平都有提高的趋势,暗示了迁移人口对农业生产技能掌握不足,且缺乏务农兴趣,这部分人是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另一个显著特征是长距离迁移占比重较大。但是不完全城市化问题仍然存在,永久性迁移人口仍然缺乏。大部分农业人口虽然在城市就业,却很少能在城市定居并生活下来,难以享受到城市市民可获得的社会福利保障和各项政治权利。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人口迁移大多表现为单身迁移、短期迁移,并没有真正从农村土地脱离,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即“离乡不离土”的迁移模式。在我国,人口迁移跟城市布局和非农产业在空间上重合,以产业和人口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集中为表现特征。

流动人口迁移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快城镇化进程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人口迁移目的地的选择对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模式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律和相关措施,有突出影响的是地方政府主导的主要在中小城镇中开展的户籍改革。但整体看来,改革仍停留在局部改革阶段,政府应对这一问题的反应也比较被动,中小城市有限的就业机会制约了其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


第三章   农民工迁移的动力............27

3.1  非农收入对农户整体经济水平的重要性.............. 27

3.2  场域拓展对新生代农工迁移的吸引............. 29

3.3  城乡教育差距对农民工迁移的促进.................. 30

第四章   农民工迁移的拐点...........................31

4.1  本章数据来源........................ 31

4.2  户籍及经济制度变化促使农民工迁移产生拐点............ 35

第五章   农民工迁移的特点........................37

5.1  农民工的乡村偏好群体网络................... 37

5.2  农民工选择群体迁移的动因........................... 38


第九章   推进转型期中国农民工迁移与市民化的对策


为了促进农民工合理有序迁移,首先要继续以经济利益为主要驱动力,提高农民工的迁移效益,促进或鼓励农民工多途径迁移,同时更要提高农民工迁移的制度保障,同时降低或严格控制农民工迁移风险,使其前方有路,后顾无忧。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9.1  建立农民工成长机制

规模巨大的农民工带来诸多的城乡问题,也为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人口红利”。因此,解决我国农民工迁移与市民化的问题的对策之一是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工素质以及建立和培育农民工成长机制。

9.1.1  建立农民工培训体系

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和素质提升作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这也是党的 17 大报告“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要求。建立政府、企业和农民工共同承担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农民工培训体系和多元化投入机制(赵艳萍等  2011),就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统筹农民工管理和服务的专门部门。

(1)政府要承担起机制建设的主导作用。政府应加大宣传,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教育以及农办等各个部门要充分行使农民工素质提升和培训方面的职责,负责相关政策制定、资金扶持以及农民工的组织动员等,切实加强农民工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岗位培训等,通过激励、扶持等各种财税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到农民工的素质提升工作中来。

其中,各级党委政府可以按照多方投资、互补共赢的原则,建立不同级别财政合理补助,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培训经费投入机制。对于农民工职业培训而言,经费是基础(邹少霏和苗雪艳  2010)。其中财政投入是主要渠道,培训补助可以通过以地方财政为主的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共同承担的形式完成。要根据各地区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和农民工收入水平低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经费进行补助。

........................


第十章   基本结论、不足与展望


10.1  基本结论

本研究将农民工迁移及市民化概念具体化,并应用实证和资料、访谈分析法对农民工迁移机理进行探讨,认为农民工迁移以城乡经济文化差距为主要动因,迁移的过程受国家宏观经济制度发展的影响,乡村网络在农民工迁移的发生的初期起到较强促进作用,但乡村网络的长期、稳定、同持化对农民工市民化过程有延缓作用。未来四年内,农民工迁移仍将稳速增长。

在农村青壮劳动力大规模脱离或半脱离农业生产的情况下,我国粮食生产仍实现 8年稳定增长,可见当前以老年、妇女为主要劳动力的配置对具有“看护”型特点的农业生产来说,是适合的。同时,城镇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对大规模增长的农村青壮劳动力的接纳、包容、保障。

具体结论如下:

(1)农民工迁移的最主要动因为非农经济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其次为城乡在资源、信息、公共设施投入方面的差距。

(2)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农民工迁移过程明显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制度发展的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户籍制度的放松使农民迁移到乡以外地区务工成为可能,而伴随着 1994 年市场经济的确立,使农民工迁移的目的由之前的以谋生为主要目的的初级迁移,转变为可以以发展为方向的现代迁移,因而,农民工迁移演进在 1985 年和 1994 年呈现出两个明显拐点。

(3)农民工迁移的特点十分鲜明,即出于提升资源利用率、转移既往资源积累、增强和扩大即有社会关系网的目的,农民工迁移的目的地尽管大多数明确指向城镇、城市,但却以或多或少复制的乡村网络为迁移过程和载体。这一过程,即有利于农民迁移的顺利发生以及其迁移后初期的经济适应,但同时也不得其长期社会适应。迁移后的农民工若要更好地实现市民化,还要逐步有意识地增强网络中的市民比例以及与市民的强关系,只有如此,才能有利于其迁移后的社会和心理适应,进而顺利完成市民化。

(4)通过对 1978-2010 年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采用由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函数模型、曲线拟合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汲灰色系统预测法组成的组合模型分析农民工迁移的数量数据,预测未来四年内农民工迁移将以年均约 1.5%的速度增长, 每年约增加城镇人口 2000 万。也就是说,到 2015 年,将有近 1 个亿的农民工迁移到城市工作和生活,这就对迁移热点地区的接纳、协调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1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1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6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