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的路径与价值嬗变
第 1 章 新传媒语境中的文学传播
本研究所指“新传媒”,主要指在社交化、融合态数字网络媒介基础上形成的搜索媒体、社交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网络新型传媒形态,以及影视、广播、新闻出版等传统媒体经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和媒介融合而形成的新传媒形态。该新传媒之“新”,以“去中心化、开放、共享”为显著特征,主要体现在其传播的移动互联化、社交化、场景化、大数据反馈以及内容的类型化和碎片化等鲜明的时代新趋势。
“去中心化、开放、共享”的显著新特征,是随 WEB2.0 和 3.0 技术诞生的社交化、融合态传播媒介和人际互动的产物,使网络传播的大众传播属性下降,人际传播属性上升,实践着麦克卢汉的“重新部落化”的寓言。在 WEB1.0 时代,文学网站推荐作品,它决定你看什么文学、文学史由什么样的作家和作品构成;WEB2.0 时代,社交化应用普遍,我们阅读着非专业化的普通用户的阅读,以网络大众面貌出现的他者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传播以及由之而生的文学史进程;WEB3.0 时代主推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的网络根据你的阅读习惯推荐文学作品,网民自身先验的个性化文学阅读行为和人工智能共同决定了文学的接受史和传播史。
传媒的变革,源于以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巨大社会变迁。2011 年,随着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 50%,我国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城市化中国的广阔土壤催生了传媒业的枝繁叶茂。2013 年,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我国传媒业的转型加速,不同传媒产业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
……
麦克卢汉曾断言,媒介的影响最大可以“改变人的关系与活动,使其形态,规模和速度发生变化。”因此,社会形态和思潮的内因性变化以及传播介质的物理性变化,终将导致文学在形态、规模和速度等方面发生嬗变,文学传播的形态被渐变式改写。
文学本质属性决定了文学对于受众来说具有刚性需求,并因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使得在传播介质发生变化,传媒领域出现巨大变革之际,文学能够进行自身调节,发生量的和质的变化。以下图表展示面对新传媒语境,文学自身的变化。
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 Meyrowitz)论述了电视媒体加入媒介矩阵之后发生的显著变化,而今,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加入媒介矩阵,引起的社会以及人的行为的变化之巨大影响之显著远超过电子媒体,也使媒介矩阵更加立体多维。媒介本身形成矩阵,不仅仅因为技术的发展,更是由于受众自身选择的结果。美国学者保罗·利文森提出了媒介演进理论,并发展出了较系统的“人性回归”(Authropotropic)理论,他认为所有媒介都朝向愈加人性化的目标驶去,媒体演进是人为选择使其更为接近人类官能的结果,促使媒体不断与人类自身相协调。所以,文学传播发展为多维路径一方面是媒体矩阵发展之物理场和科技场的结果,另一方面更是人的价值选择和人性回归之心理场的结果。
在文学传播路径演变过程中,一如技术革新一样体现着技术和制度层面的路径依赖现象,即新的传播时代能够兼容先前的传播形态,同时旧的文学传播形态亦在新的传播语境中嬗变进化为新的形态。
……
第 2 章 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路径嬗变的表征
为了验证文学传播路径嬗变,本节选取有代表性的高传播率文学作品,统计梳理其传播中的形态——主要是虚构型作品。作为虚构型作品的小说是新世纪文学的主要形态之一,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成为新世纪文学中获得最高成就和最大关注的文体。本研究分析对象的时间维度集中于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传媒大规模进行新媒体转型的 2010 年左右至今,空间维度包含来自民间、官方和学术界三个阵营的华语文学作品。
本节使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同一文学作品的传播路径进行梳理,揭示多元多维传播路径的大量存在,从而论证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路径的嬗变。
分析框架中的文学作品来自市场、官方和学术界三大阵营。引进后两个阵营的作品目的是为了平衡市场统计的消费文学倾向,防止严肃文学的缺失,希冀能够兼顾当代文学的大众属性和精英文学属性、消费文学倾向和纯文学倾向。
本文在研究当中还引进茅盾文学奖 2009 年以后的获奖作品,,众所周知,茅盾文学奖是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每四年评选一次,评奖对象为 13 万字以上的长篇小说。由于主办方的官方性质,其获奖作品一般被认为均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主流思想和艺术价值。
……
2.2 文学传播路径与价值嬗变的表征之二——文学接受群体的路径
本节通过分析文学接受群体的调查问卷,探索网络环境下阅听人媒介选择、接受动机、价值判断是否发生变化,注重分析媒介选择和阅听习惯的群体差异。这些数据分析验证了以下三点:
一是新传媒时代,文学接受着从传统的印书出版路径转向电脑、移动阅读和视听化接受。人与文学、与社会、与生活更广泛密切的联系,文学已然成为个人在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无法逃离亦不可割舍的刚性需求。
二是接受路径嬗变使新传媒时代的文学读者群体嬗变分化,传统的文学接受者突破了“读者”的界限,包含了听者、观者等接受形式,所以使用“阅听者/人”这一概念能更好地指代新传媒时代的文学接受者。
三是验证了不同的群体的文学媒介选择及接受心理存在的差异:
性别影响——影视路径是女性的领地,满足了女权思想、女性独立意识、情爱幻想、对时尚流行和美的渴望;
年龄影响——电脑和移动网络路径是青少年的天下,充满青春荷尔蒙的蠢动、代替式想象、对成就和权力的渴望和动机以及割裂式成长;
孤独感差异——声音路径的接受者孤独感程度最高,是孤独者的贴身伴侣,满足对集群动机的需要,塞满信息的真空感;电脑和移动网络路径的孤独感平均程度较高;纸质书籍路径的接受者孤独感最低。
……
3.1 数码文字传播路径概述 ............................. 83
3.2 数码文学路径建构 ................................. 85
3.2.1 文学网站路径——PC 互联网的主要传播形态 ..... 85
3.2.2 移动阅读应用路径——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传播平台 . 87
3.2.3 微博路径——社交化数码传播平台.............. 89
3.2.4 微信路径——移动化和场景化数码传播平台...... 92
3.2.5 补偿性传播路径——“文学奖/榜”模式的价值传播 .. 94
3.3 文学的数码传播路径内容特征解析 ................... 95
3.3.1 性别的文化构建特征突出 ..................... 95
3.3.2 新民间文学特质鲜明 ......................... 96
3.3.3 新路径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出版系统与网站的延伸 .. 98
3.3.4 青少年属性、成人化与割裂式成长的隐含意味... 100
3.3.5 感官、娱乐的“浅阅读”文学内容............. 101
3.3.6 类人际传播效应和刻板效应显著 .............. 104
3.3.7 冗余修辞和重复美学的强势存在 .............. 105
3.4 数码文字路径的文学接受特征:日常、夜间、成瘾 .... 107
3.4.1 电脑文字路径:日常、男性、入夜............. 107
3.4.2 移动文字路径:成瘾、便捷、深夜、话题....... 110
3.5 数码文字路径的接受价值特征 ...................... 112
3.5.1 传统文学价值评判体系的坍塌 ................ 113
3.5.2 网络文学的幻肢价值 ........................ 115
3.5.3 文化沙盘价值与污名化判断 .................. 118
3.5.4 移动路径的特有价值——生存私场景........... 119
第 4 章 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多维路径之视媒路径分析 .....121
4.1 影视媒体的路径建构 .............................. 121
4.1.1 影像符号构建的光影伊甸园 .................. 121
4.1.2 电影传播路径——视媒文学传播的主要平台..... 122
4.2 视媒路径依赖现象——文学的影视化与影视的文学化 .. 123
4.2.1 文学的影视化 .............................. 123
4.2.2 影视的文学化 .............................. 125
4.3 文学的视媒路径内容特征 .......................... 128
4.3.1 视觉饥渴与心灵空虚 ........................ 129
4.3.2 隐喻增生与隐喻消退 ........................ 129
4.3.3 低自由度——囿于时间,困于空间,缚于审查... 130
4.4 视媒路径的文学接受特征:女性、娱乐、公共空间 .... 131
4.4.1 女性占优势比例 ............................ 131
4.4.2 视媒路径的接受心理 ........................ 132
4.5 视媒路径的文学价值特征:感官、时空与公共价值 .... 135
第 5 章 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多维路径之声媒路径分析 .....137
5.1 数字声媒传播路径建构 ............................ 137
5.1.1 声音符号构建的倾听天地 .................... 137
5.1.2 声媒路径的路径依赖:文学原创网站和社交网站的延伸138
5.2 文学的数字声媒传播路径特征分析 .................. 138
5.2.1 文学经典的传播新渠道 ...................... 138
5.2.2 诗歌和散文的网络沃土 ...................... 139
5.2.3 浸着孤独的文学传播路径 .................... 140
5.2.4 夜色广播中的恐怖惊悚小说 .................. 140
5.2.5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路径优势与劣势............. 141
5.3 声媒路径的接受特征:男性、深夜、长时 ............ 142
5.3.1 声媒路径的接受习惯 ........................ 142
5.3.2 声媒路径的阅听心理 ........................ 144
5.4 声媒路径的文学价值特征:陪伴、心灵慰藉 .......... 145
……
第 6 章 新传媒语境中的文学价值嬗变:离散偏向
阅听人通过多维路径的接受实现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性体验和幻想式生存。三大路径之间的互补与独立体现在对阅听者自我空间建构上的“一私、一公、一过渡”——意即移动文字路径读者通过全时性亲密接触完成了文学建构而成的虚拟生活场景,在公共空间中建构“私场景”,实现个体主观式生存;视媒路径通过观看仪式,形成群体性活动和群体记忆,成为公共舆论和交往的文化背景;声媒路径对阅听人而言是一个可控的“人群阀”,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人的主体性和他性冲突的过渡空间。
当读者打开自己的移动阅读应用客户端,会看到与众不同的作品,这些作品是根据读者的收藏和曾经的浏览纪录智能推送,文学传播的智能化使得受众即使使用相同的路径,却可以享有不同的内容,文学接受不再“千人一面”,更加多元。接受价值嬗变既是路径嬗变的原因,也是路径嬗变的结果。
文学接受价值离散,指文学接受价值观的去中心化的多元裂变,不再以一种价值(审美或政治价值)为中心,文学的其他价值的权重上升,分散了审美或政治价值的中心优势,因而在文学价值场域中呈现出一种文学接受价值的离散趋势,偏向不同的极端发展。在更开放的网络空间中,文学价值观更加多元,各种文学价值观在这里碰撞、交锋、融合、发展。媒介的不断丰盈带来(审美)价值的多元化发展趋向。
……
结论
概括而言,传播营销和推广过程高度依赖数字化和社交媒体、移动端。在网站上首发数字版,在社交平台上引起话题和共鸣,发布节选,在出版平台上推销作家和书籍,在影视平台上展示人物形象和故事性,影视平台是文学作品大众化传播的节点,最能引发公共领域的关注,声音平台延伸人气作品,为作品的经典化赋权,持续发酵传播效果。
具体而言,对于一部文字形式的文学作品来说,数码文字路径首发传播,影响了固定的文学爱好者、青年和少年大众群体,小说占据绝对传播资源;社交媒体路径挑起话题扩大影响,影响网络活跃者,使文学作品的相关信息进一步在青年群体中扩大影响,小说和散文等不同体裁分庭抗礼;移动路径延伸阅读,培养对作家和作品的忠诚度,小说、小说节选、诗歌和网络段子(微型小说、批评等)群起纷争;声音传播路径主要在旅途中和深夜传播,诗歌和抒情散文占据了这一传播渠道;纸质书籍的出版路径成为文学传播路径的下游环节,对网络文学和社交媒体中的流行文本进行编辑出版,扩大了前者在精英群体和中年群体中的影响力,文学经典、外国流行文学和网络流行文学成为出版路径最青睐的文学类型;影视路径在文学传播中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强化了已有畅销文本和经典文学的地位,并使之为更广阔的大众所熟知,并能通过其社会热点效应将先前被大众忽略的“遗珠”或已为大众所遗忘的经典文学再度引入大众视野,形成新的文学热潮,反过来助推数字或纸质出版物的消费。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1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