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民主转型时期缅甸媒体对华“错误知觉”分析

发布时间:2016-05-03 21:30

第一章  理论工具及概念界定


第一节杰维斯的知觉理论

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和他的《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是国际政治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他将决策领域的“知觉”和“错误知觉”作为理解外交决策和国家行为的因变量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国际政治领域常见的集中错误知觉和其生成机制。

常见的错误知觉。

第一,统一性知觉。杰维斯认为:“一种经常发生的错误知觉时将别人的行为视为集中统一、事先谋划、协调一致的。”由此任何巧合、偶然的事件都会被理解为精心策划的战略行为,并且习惯将行为体看作是单一的(unitary)。典型的事例就是美苏冷战期间的相互认知。

第二,过高估计自己作为影响者和影响对象的重要性。杰维斯认为:“当对方的行为与行为体的预期一致的时候,他就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政策影响对方行为的程度。如果形势动荡多变,行为体过高估计自己产生的影响的认知趋势就会减弱。当对方行为与行为体的预期不一致时,行为体就会将对方行为归为对方国内因素影响的结果,而不认为这是对自己政策做出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体会认为对方试图损害自己的利益。他不会将对方行为视为非本意行为或其他事件所产生的副作用。”这是一种基本的归因原理,人们总是习惯于将出现对自己有利的情况归结为自己的行为所致,而出现不利情况总是认为是外在的原因。

第三,愿望和恐惧的影响。人们看到的只是他们希望看到的事情,即“人们总是沉迷于自己的愿望思维(wishful thinking)之中。”因而决策者对安全威胁极其敏感。

第四,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认知失调主要观点是:“人们试图证明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即人们需要使自己相信,他们最大限度地使用了所有可以使用或应该使用的信息,他们没有白白浪费资源,他们的行为是可圈可点的,前后一致的。”基于认知失调理论,行为者为了保持认知相符,会调整或过滤对外部信息的接受和解释,以自圆其说。

杰维斯在对大量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了在国际政治领域导致错误机制的三个重要机制。详见表 3。

民主转型时期缅甸媒体对华“错误知觉”分析

.......................


第二节 拉斯韦尔的传播理论

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被威尔伯·施拉姆( Wilbur Schramm)奉为传播研究的四大奠基人之首。他在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5W”模式和内容分析法。

“5W 模式”

1948 年,拉斯韦尔在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中首次提出传播过程的“5W”模式,一举框定了传播学的五大主要领域,成为占据美国传播学研究统治地位的范式。“5W”模式注意到了人的因素和社会的因素,分别提出了信息的控制权问题,传播内容问题,媒介问题,受传者问题,拉斯韦尔认为传播是目的性行为,具有企图影响受传者的目的。“5W”模式详见图 1。

民主转型时期缅甸媒体对华“错误知觉”分析

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的开篇就提出“5W”模式,但他并未对其进行详细阐述:“Enticing as it is to work out these categories in more detail, the present discussion has a different scope。”(更详细的阐述这些范畴固然有一定的诱惑力,但本研究所讨论的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范围)。而“5W”模式经过研究者们的补充、发展,例如克劳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和沃伦·韦弗(Warren Weaver)提出的线性传播过程模式等等,成为了大众传播的传统模式,在大众传播研究中长期占有重要地位。

...................


第二章  缅甸媒体涉华报道的内容分析——以《缅甸新光报》为例


内容分析是一种能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在拉斯韦尔的研究后,内容分析法很快发展成熟起来,1965-1989 年,美国大众传播定量研究中,25%的研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在具体的分析中包括以下相连的步骤:一,定义研究问题;二,选择具体的媒介和案例;三,定义分析的类型;四,制定编码表;五,进行预试,检验编码表的可靠性;六,数据的准备与分析。本章将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缅甸官方媒体(《缅甸新光报》)的涉华报道进行定量分析。


第一节《缅甸新光报》涉华报道的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缅甸目前全国性的官方日报有缅文版《缅甸之光》(Myanmar Ahlin)、英文版《缅甸新光报》(The New Light of Myanmar)和《镜报》(Kyaymon)3 种。“3 种日报的消息来源都是缅甸新闻局(Myanmar News Agency,MNA),该局隶属于缅甸宣传部,只是一个提供新闻信息的通道,主要向 3 种日报提供信息部允许播发的新闻。”2012 年 11 月 7 日,缅甸宣传部长吴昂基表示,这 3 种日报将改变宗旨,以“为人民服务”的方式运行,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媒体。“其中《缅甸新光报》从 2013 年起,将由外国公司、缅甸私营公司和政府组成合资公司运作。”“《缅甸之光》报创办于 1914 年英殖民时期,是缅甸目前发行的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在缅甸民众心中拥有威信,20 世纪 60 年代被收归国有后,成为官方最主要的喉舌,民选政府上台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广大民众意愿和要求的反映。”1993 年,《缅甸新光报》创办,作为唯一的缅甸英文官方报纸,始终在报道内容上同《缅甸之光》保持一致,是缅甸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因此,本研究选取《缅甸新光报》作为缅甸官方媒体的研究样本。

二、样本选取范围

本研究样本选取的时间范围是 2010 年 1 月 1 日到 2013 年 3 月 1 日共计 39个月的《缅甸新光报》(The New Light of Myanmar),这种选择避免了时间断层,最大限度的涵盖了 2010 年以来《缅甸新光报》的对华报道。

三、分析单位与抽样方法

本研究分析的基本单位是“篇”,每“篇”可以是图片或文字,但需具备报道主体、报道对象、报道来源等。标题中出现“中国”的文章视为分析单位;标题中没有出现“中国”,但以中国为主体或讲述和中国相关事件的文章也视为分析单位;以中国作为背景资料或中国企业的广告不视为分析单位。

本研究选取更有效和方便的抽样调查法。《缅甸新光报》作为传统的日报,本研究查阅有关日报抽样效率的研究,选取对于日报内容分析比较科学的构造周抽样法(Constructed Week or Composite Sampling),构造周抽样指在总体中不同的星期里随机抽取从周一到周日的样本,并将这些样本“构造”成完整的一周。这种抽样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系统(间隔)抽样中间隔周期对抽样效果的影响,防止倾向性误差。

.....................


第二节《缅甸新光报》涉华报道的数据分析

本研究运用 SPSS19.0 统计软件对《缅甸新光报》涉华报道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

 一、统计描述

在这部分,本研究将对《缅甸新光报》涉华报道的报道数量、体裁、长度、版面、来源、选材倾向、报道倾向、主体、内容、重点等进行频数、百分比等变量分布情况的描述统计。

报道数量呈“U”型变化

从图 2、3 我们可以看到,《缅甸新光报》涉华报道的数量从 2010 年开始呈现“U”型的变化,整体趋于下滑。2011 年相较于 2010 年下降了 44 篇,降幅为35%;而 2012 年则相较于 2011 年有所上升,增加了 18 篇,增幅为 18%;但增幅明显的低于降幅。特别是 2011 年上半年相较于 2010 年下半年,降幅达到了 48%,而后开始有所增加,,直到 2013 年上半年,增幅才达到 15%。这与吴登盛政府开始执政的时间节点(2011 年 3 月)相吻合,缅甸政府的转型直接影响了《缅甸新光报》涉华报道数量的变化。

民主转型时期缅甸媒体对华“错误知觉”分析

民主转型时期缅甸媒体对华“错误知觉”分析

...................


第三章  缅甸媒体涉华报道的案例分析——以密松事件为例.........44

第一节   密松事件的过程分析.................44

一、密松项目概况...................44

二、密松事件的传播过程......................46

第二节   密松事件的舆情分析..................52

一、密松事件舆情周期划分 ...............53

二、密松事件舆情变动规律 ................60

第四章  缅甸媒体对华“错误知觉”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64

第一节  “错误知觉”的表现形式...........64

一、“中国威胁论”...............64

二、“地缘政治支轴国家”.................65

三、“去中国化” ...............66

四、“泛政治化” ......................66

第五章  缅甸媒体对华“错误知觉”的解决路径.............73

第一节   缅甸民主化转型及发展趋势 ..............73

一、缅甸的民主化转型...............73

二、缅甸民主化转型的发展趋势 ..............75

第二节  减少“错误知觉”的路径选择........76

一、明晰知觉...................76

二、创造性介入 ..........77

三、软实力建设 ............78


第五章  缅甸媒体对华“错误知觉”的解决路径


经过第四章对缅甸媒体对华“错误知觉”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的明晰,本章试图探索其解决路径。缅甸媒体对华产生“错误知觉”源于缅甸民主化转型的大背景,因此,要减少缅甸媒体对华“错误知觉”,就必须厘清缅甸民主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并把缅甸具体国情和杰维斯的知觉理论相结合,探索出切实有效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缅甸民主化转型及发展趋势

2010年以来,缅甸在政治、经济和外交等领域都发生了转型。“在政治领域,缅甸从军人政权向民选政权平稳过渡,政治民主化不断推进;在经济领域,私有化经济不断加快;在外交领域,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与东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的关系也在稳步发展。”

一、缅甸的民主化转型

2010年11月7日,缅甸进行大选,联邦巩固与发展党(简称巩发党)赢得了各级议会76.5%的议席。详见表37。针对这次大选,国内外褒贬不一,但不得不承认这次大选对民主观念的深入和缅甸的进一步开放具有重大意义,相较于1990年的大选,2010年的大选在选举权的扩大、竞选自由度、选举地区数和少数民族政党影响力上都有较大进步。详见表38。

民主转型时期缅甸媒体对华“错误知觉”分析

..................


余论

本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探讨:缅甸官方媒体(以《缅甸新光报》为例)涉华报道的相关内容分析,缅甸私营媒体(以密松事件为例)涉华报道的相关舆情分析,缅甸媒体涉华报道的“错误知觉”分析。经研究表明,缅甸媒体涉华报道呈现多元化和单一化并存,复杂化和有序化并存,正面化和错误知觉化并存的矛盾对立统一趋势。

多元化和单一化并存。缅甸的民主化进程不可逆,官方媒体和私营媒体并存的局面进一步深化,经统计分析,缅甸媒体涉华报道的媒介主体、报道来源将日益多元化。但与此同时,这种多元化也是单一的西方化,媒介主体的多元化主要集中在西方势力支持的私营媒体和流亡媒体,例如密松事件中,报道数量最多的一直是《十一新闻》和《伊洛瓦底杂志》,二者分别占报道总量的 28%的 20%,并且二者的报道数量趋势线呈明显上升趋势;报道来源的多元化主要集中在共同社、路透社等西方媒体。复杂化和有序化并存。经统计分析,缅甸媒体涉华报道的报道主体、报道内容、报道体裁日趋复杂化,报道主体将以复合主体逐渐取代政府和非政府主体,报道内容将主要分布在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犯罪事故、卫生医疗等问题上,报道体裁也将在消息和图片新闻的基础上增多评论和通讯。而与此同时,复杂化的缅甸媒体生态却蕴藏着有序化的趋势。一是复杂化的报道主体、报道内容、报道体裁都是负面报道比例大的类目取代负面报道比例小的类目;二是涉华报道呈现波浪形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密松事件为例,每隔一年舆情的波峰波谷交替一次,每年 9 月都前后都会出现一个舆情高峰期,这意味着舆情的涨落并没导致舆情的消逝,而是不断将不稳定的状态重新推进到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的状态。正面化和错误知觉化并存。经统计分析,缅甸官方媒体涉华报道倾向以正面偏中性为主,在密松事件中,官方媒体也一直保持着正面、中性的报道。但与此同时,缅甸媒体涉华报道的错误知觉化明显。官方媒体的报道倾向和报道选材倾向都呈负面发展趋势,私营媒体无一例外的全部为负面报道,以密松事件为例,所有私营媒体或流亡媒体的报道全是负面报道。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1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1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3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