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就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就业是基本的人权。1944 年第 26 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费城宣言》认可了公民的就业权利。对于任何地区的任何个体,工作均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个人维持生命,满足基本需求的手段,而且是人们寻求自我认同与自多实现的重要活动,对个人选择,家庭福利及社会稳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1995 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发表的《哥本哈根宣言》宣称:“……使所有劳动者通过自由选择的生产性的就业,获得有保障的、可持续的生活手段。”2001 年底,国际劳工组织召开的“全球就业论坛”会议通过的《全球就业议程》强调:“使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潜力得以发挥的基本条件是,生产性就业被置于经济和社会政策的核心地位。”现代社会,保障公民的平等就业权已成为世界性潮流。
1.1.1 政策背景
为保障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权利,早在 1991 年 1 月,劳动部、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提出了进行城乡统筹就业管理的精神。1993 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根据这个精神,劳动部提出要在“九五”期末基本形成现代劳动力市场的雏形,消除城乡劳动力的身份差别。1994 年 7 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这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创新与突破,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农民与城镇居民一样平等就业的权利。
进入 21 世纪以来,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着力调整和改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2000 年 8 月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计委等七部委联合发起了城乡统筹就业试点行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先进行试点,探索城乡统筹就业的发展途径,以取消城乡就业方面的不合理界限。
1.1.2 现实依据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而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是就业收入差距。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偏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见图 1-1)。2008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突破了万元,前者是后者的 3.3 倍。如考虑到其它的收入构成,差距还将上升。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 2001 年的调查统计,按可支配收入计算,城乡差距为 2.8:1;以货币收入计算,差距为 4:1;若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到 5~6:1。依照国际人均 GDP 达800~1000 美元时的城乡收入差距警戒线的标准(见表 1-1),我国社会稳定程度处于有重大风险的级次。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的目的在于:对城乡就业差异的演变历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并分析就业岗位因素、劳动力市场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等影响因素对城乡就业差异的影响机理与影响程度;从而从一个侧面揭示城乡就业差异形成、演变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城乡就业差异收敛的可能的和现实的途径。
1.2.2 研究意义
理论上,是深化与发展城乡就业关系理论研究的需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始终是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所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而城乡就业关系问题又是其中的重要分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然伴随着就业方式与就业地点的转换,因而城乡就业关系的理论、政策影响着经济发展,而城乡就业关系状况反映了经济发展状况。虽然城乡就业关系理论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如马克思主义者对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经典论述,刘易斯、托达罗、舒尔茨等为代表的劳动力转移理论,我国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先生提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拉”模式,,以及贝克尔所开创的就业歧视理论等,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从理论上进行阐释。例如,1)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就业体制,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城乡就业差异更为突出,其根源何在?对我国经济发展与就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2)毫无疑问,城乡就业政策(制度)的平等(或不平等)是决定城乡劳动者就业平等(或不平等)的最重要因素,制度形成的条件如何?当前,国家倡导城乡统筹就业,并进一步提出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其实现机制如何?本论文试图对城乡就业差异状况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定量分析,以期更深入地揭示城乡就业差异的状况与特征。
实践上,是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平等就业权,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需要。当前,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平等就业权成为重要的政策目标之一。而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权的保障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来实现。有利于社会福利增进的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又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本文对城乡就业差异的状况、特征以及城乡就业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将为旨在保障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权的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提供参考与依据。因而本研究对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权的保护,进而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将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章 城乡就业差异演变与程度分析
根据二元经济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主要分布着现代工业部门,而农村则主要分布着传统农业部门,这两大部门不仅在生产上,而且在产业组织特征上存在很大差异。可见,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城乡就业差异。同时,根据杨小凯和赖斯(1994)的新兴古典城市化的一般均衡模型,城乡就业差异是由城乡交易效率的不同而导致的,是一种经济发展必经的自然中间状态,并不会有资源分配的扭曲或内生交易费用。如果城乡居民可以自由迁居,这种二元结构状态不会持续。城乡居民的迁居,不仅会使城乡之间的真实收入均等化,而且从市场得到的收入、商品化程度及生产率也会趋于均等化。按照我们所界定的,以比较劳动生产率为标准的城乡就业差异,收入、生产率均等化,就意味着城乡就业差异的消除。
2.1 城乡就业差异的相关概念阐释
为了更好地对城乡就业差异演变与程度进行分析,我们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简要阐释与界定。
2.1.1 就业
就业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人们参与社会经济活动、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获得社会承认的主要途径。对于任何地区的任何个体,工作均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个人维持生命,满足基本需求的手段,而且是人们寻求自我认同与自我实现的重要活动,对个人选择,家庭福利及社会稳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何谓就业?根据 D. 格林沃尔德主编的《现代经济辞典》,在西方经济学界,就业(employment)被解释为“处于受雇的状态”。国际劳工组织给就业这样定义: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在国外,人们成为就业者的条件包括这几种情况:在调查周内(1)人们从事任何有报酬的工作;(2)在家庭企业或农场工作 15 小时以上而没有报酬;(3)有职业,但因为休假、生病或天气恶劣等没有在岗位上进行工作。《现代汉语词典》对就业的解释为:得到职业,参加工作。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就业这样解释:就业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男 16~60 岁,女 16~55 岁),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而失业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或者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员,视同失业。由于文中所采用数据的统计口径是依照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所定义的统计口径,因而本文所考察的就业,采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定义。
2.2 城乡就业差异的演变历程
2.2.1 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就业差异
2.2.1.1 城乡劳动力就业的背景条件
建国后,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形成的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户籍制度与人民公社制度三位一体的制度框架,是城乡就业差异的根源。
(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面前的是贫困落后的国民经济、极端低下的工业化水平和贫困的农村。而国际上,美、英、苏、德等国则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都在 50%上下。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不满于中国大陆的政权更替,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使中国失去了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并且随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这种状况使中共领导人意识到:能否迅速地建立起工业体系,尤其是包括为军工服务的重工业体系,是关系到国家和政权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而苏联运用国家计划迅速推进工业化曾经取得的成功,对中共领导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下,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从 1952 年到 1978 年,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重工业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二五”、“三五”时期重工业投资比重均超过 50%,分别达 54%和 51.1%,在 1963~1965 年调整时期也达到 45.9%。
(2)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户籍管理体制和人民公社制度——“三位一体”的制度框架
在特殊的国内外形势背景下,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但是当时极其薄弱的经济基础却难以支撑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发展。1949 年,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 50美元,中国现代产业产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5%左右,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在 85%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给重工业发展筹集发展资金,采取了非常的措施和手段,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制度框架。
首先,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为了压低工业部门职工的工资和生活成本,对农产品实行低价格政策,即以低于市场水平的价格收购农副产品,而且实行了对主要农副产品统购统销政策。从 1953 年起,从粮食、油料的计划收购和计划销售开始,我国逐渐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
其次,实行户籍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农业生产有足够的劳动力供给,也为了把城市里享受低生活费用的人数固定下来,对城乡人口、劳动力流动作出进一步的约束。1955年 6 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经常性的户口统计制度。为了防止农村人口过度外流,1956 年、1957 年先后四次发出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与通知。1958 年 1 月 9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91 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从此,农村居民便不能随意变更居住地和务农身份,特别是不再可能进入城市居住和就业。
第三章 就业岗位创造对城乡就业差异的影响分析..............49
3.1 劳动力需求影响城乡就业差异 ................... 49
3.1.1 “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反思.................49
第四章 劳动力市场发育对城乡就业差异的影响分析...............80
4.1 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城乡就业差异变动关系 .................... 80
第五章 人力资本积累对城乡就业差异的影响分析.....................103
第五章 人力资本积累对城乡就业差异的影响分析
毋庸置疑,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对于缩小城乡就业差距极其重要。然而,即便是就业岗位、劳动力市场条件都不存在障碍的情况,仍然有许多劳动力,无法获得就业机会与就业收入。事实上,许多农村劳动力无法实现非农就业,无法实现获取高于原有收入水平的就业机会,其原因不在于无就业机会及获取就业岗位的渠道,而在于农村劳动力缺乏这些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许多研究都表明“有人无事做,有事无人做”的现象同时并存。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较低。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贝克尔(Becker,1975)曾指出:如果移民进入的是一个公开竞争的市场,则他们在迁入国的经济成就主要取决于他们的人力资本水平。据统计调查,2004 年我国大中城市就对从业者有较高的文化和技能要求,90%以上的岗位要求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 20%的岗位要求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80%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其中有 13%的岗位需要具有中级工的资格。可见,文化程度低、缺乏技能,将使一些农村劳动力无法实现非农就业和获得非农收入。本章拟从城乡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分析城乡人力资本及其投资差异对城乡就业差异的影响因素。
5.1 人力资本积累与就业促进
5.1.1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被西方经济学界视为 20 世纪经济理论的重大发现,美国经济学家 M. J 鲍曼在《经济思想中的人力投资革命》(1966)一文中,称其为“经济史上的革命”。
5.1.1.1 人力资本理论的渊源
尽管人力资本理论被认为是在 20 世纪形成的,但渊源于古典经济学理论。亚当. 斯密(Adam Smith)、约翰. 穆勒(John Mill)及阿弗里德. 马歇尔(Alfred Marshell)等经济学家,均为人力资本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
亚当. 斯密指出劳动力是经济进步的主要力量,全体国民后天取得的有用能力,都应被视为资本的一部分,并认为人力资本后天投资所花费的成本可以由增加的利润加以回收。他在《国富论》中(The Wealth of Nations)写道:“学习是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这样费去的资本,好像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工人增进的熟练程度,可和便利劳动、节省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样看作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赚取利润”约翰.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出“技能与知识都是对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教育支出带来的能力提高能增加国民财富,因此教育支出是与其他公共支出完全相容的”。他强调取得的能力应当同工具、机器一样被视为国民财富的一部分。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1)在我国较严密的城乡二元体制下,我国的城乡就业差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就业差异具有分割性、悬殊性、凝固性和非平等性的特征;改革开放后,随着城乡就业政策的调整与变化,城乡就业差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前城乡劳动力就业的地域差异渐趋缩小,但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仍处劣势;职业差异趋于缩小,但农村劳动力仍主要在劳动生产率低的行业就业;制度性差异趋于减弱,但市场性差异逐渐凸显。
(2)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城乡就业差异程度进行定性与定量集成化、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分析结果为:以农村劳动力相对于城镇劳动力的差异指数计算,2004 年城乡就业差异程度为 0.6075;其中,城乡就业机会差异程度为 0.6287;城乡就业过程差异程度为 0.533;城乡就业收入差异程度为 0.61。表明我国城乡就业的差异程度还较大,在就业权利的实现程度上,农村劳动力还不及城镇劳动力的一半。
(3)利用泰尔指数(Theil Index ,TI)从不平等程度角度对城乡就业差异程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就业机会差异泰尔指数与城乡就业收入差异泰尔指数均大于 0,城乡劳动力存在就业差异(不平等),并且农村劳动力处于不利的地位;城乡就业机会差异泰尔指数的变动方向为逐渐下降,表明在就业机会的获取上,城乡劳动力的差异程度(不平等程度)逐渐变小;城乡就业收入差异泰尔指数的变动方向为逐渐上升,表明在就业收入的获取上,城乡劳动力的差异程度(不平等程度)逐渐加大。
(4)就业岗位创造影响城乡就业差异。从总体上看,有效就业岗位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城乡就业差异的缩小,其中对城乡就业机会差异缩小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而对城乡就业收入差异缩小的促进作用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城镇非国单位就业岗位增加对城乡就业收入差异的缩小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发展是就业岗位创造的主要宏观途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发展中小企业是就业岗位创造的主要微观途径。经济增长(以 GDP、人均GDP 为指标)、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为指标)、城镇化发展(以城镇化率为指标)等就业岗位创造途径,有利于就业机会差异的缩小,但对就业收入差异的缩小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2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2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