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认知特点的脑机制研究
前 言
一个成功的行为是注意与抑制共同调节的结果。反社会人格障碍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典型行为特征是由于注意、抑制和情绪加工缺陷共同影响的结果。研究表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情绪加工、注意及注意网络和执行功能异常是其最突出的认知加工特点。反社会行为的形成从青春期开始,甚至更早至童年时期,有研究表明品行障碍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高危群体[5].虽然品行障碍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诊断并不完全一样,但是 Hodgins 认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及其高危群体是同质的[6]。研究表明品行障碍的个体情绪加工、注意和执行功能也受损,也成为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的认知特点.根据 Moffitt 提出的“稳定性理论”,作性定义是按照 DSM-Ⅳ诊断标准既符合品行障碍诊断标准又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中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点。
.....
文献回顾
1. 反社会人格障碍及其高危群体界定
与 APD 与 DPD 不同,精神病态不属于临床诊断,精神病态的特征可以用量表加以测量,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量表是加拿大心理学家 Hare 编制的精神病态量表修订版,是在美国精神病学家 Cleckley 对精神病态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PCL-R 有 20 个条目,分数是 0~40,北美国家认为高于 30 分具备精神病态特征,而欧洲国家认为高于 25 分具备精神病态特征[5]。经多年研究发现 PCL-R 具有很好效度和信度,而且是目前预测精神病态罪犯再犯最有效的工具。PCL-R 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反映人际-情感特征的内容,被认为是精神病态的“核心”特征;二是反映反社会-冲动行为方式[9,10],该维度与 DSM-IV《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四版》中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分类相似(详见表 2)。Hare 认为,APD 主要关注的是反社会的行为而排除了情感和人际关系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却是精神病态的主要成分[11]。2. 反社会人格障碍及其高危群体的认知特点研究
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精神病态的认知功能的研究,近些年,已经明确提出,精神病态与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不同质的[36],因此,研究中将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定义也慢慢与精神病态中分离出来,虽然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研究并没有精神病态的多,但是反社会人格障碍及其高危群体的研究也成为热点,并集中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及其高危群体的情绪、注意和执行功能异常。有研究采用一系列的神经心理测验评估追踪了从品行障碍至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认知功能的发展变化[37]。这部分我们将从情绪理解、注意及注意功能和反应抑制来回顾对反社会人格障碍及其高危群体的研究。
前 言…………..10
文献回顾…………12
正 文…………28
实验设计…………28实验一 非注意条件下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情绪自动化加工的 EMMN 研究…………36
实验二 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注意保持的 CNV 研究…………48
实验三 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的反应抑制研究…………55
实验四 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的注意网络研究…………66
小 结…………84
实验设计
1.研究意义及问题提出
反社会人格障碍表现为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形成其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的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在认知、情感、冲动控制、需要满足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已有临床意义,并且不能用其他原因来解释[82]。Moffitt 认为反社会行为的发展遵循“稳定性理论”,也就是说,随着时间流逝,有些儿童从相对不太严重的行为问题(如不服从、脾气暴躁)到表现出更严重的问题形式;从比较隐蔽的行为(如撒谎、偷窃)到更公开的行为(如违抗、打架);从单一的情景(如家里)扩展到多种情景(家庭、学校和社会)。而且,后期的问题行为只是增加了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而不是代替了早期的行为。由此可见,以往研究提出品行障碍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高危群体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是结合Moffitt 提出的“稳定性理论”,本研究认为朝反社会人格障碍中的反社会行为发展的品行障碍才是真正的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其操作性定义是按照 DSM-Ⅳ诊断标准既符合品行障碍诊断标准又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中“发生在 15 岁以后的,普遍存在对他人权利的忽视以及侵犯”的特点(至少符合 3 项)。
2.研究基础
(1)本研究提出的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情绪加工受损,尤其是对基本负性表情信息的在非注意条件下的自动识别受损。EMMN 的加工包括早期和晚期的表情加工,高危群体的早期和晚期加工均受损。(2)本研究提出的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注意保持能力受损,表现为高危群体对时间的估计能力减弱,不能为随之而来的刺激做准备。(3)本研究提出的反社会人格障碍高为群体的反应抑制能力减弱,反应抑制的加工包括冲突监控和动作抑制,高危群体的 2 个阶段均受损。(4)本研究提出的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的注意网络功能受损,主要反应在注意警示和注意执行的损伤,注意定向可能也受损。
...
小 结
1.研究总结
本研究通过ERP 技术高时间分辨率的优势,评估健康对照组、CD + AP 组和 CD组的情绪加工、注意及注意网络和执行功能。研究一采用经典的 Oddball 范式,实验刺激为情绪图片,评估了健康对照组、CD + AP 组和 CD 组在非注意下情绪的自动化加工的时间进程;研究二通过经典的 CNV 范式评估了健康对照组、CD + AP 组、 CD 组的注意保持品质;研究三通过Go/Nogo 范式评估了健康对照组、CD + AP组和 CD 组的反应抑制能力;最后,研究四通过 ANT 范式评估了健康对照组、CD +AP 组和 CD 组的注意网络功能。现将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做出以下总结。a.在非注意条件下健康对照的 EMMN 呈明显的双峰,分为早期加工和晚期加工,早期成分反应的是偏差刺激与不应效应的区别,反应低水平的加工。2.研究展望
a.脑成像技术结合。本研究采用 ERP 技术研究探讨了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的情绪加工、注意及注意网络和执行功能,为其从时间进程角度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是在空间分辨率上贡献较小,相比之下,fMRI 技术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因此,我们希望今后能结合 ERP 和 fMRI 技术,进一步对认知活动涉及相关的脑区进行精确的定位,从而更好揭示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认知加工的发生机制。b.扩大研究对象。目前研究首次提出并探讨了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的认知特点的脑机制。但是反社会人格障碍这一群体的认知特点的脑机制还不清楚,如果能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与真正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具有共同的认知加工机制,,本研究提出的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将更有说服力。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将从少管所扩展到成人监狱,进一步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认知加工的脑机制。........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2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