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R&D投资与企业发展能力的关系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繁重,2012-2014 年 GDP 增速第 4 次连续 3 年低于 8%,与以往 3 次回落不同的是,这次回落并不是正常的经济循环的低谷,而实际上是经济增长的阶段转换,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与过去 30 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常态”。在过去的 30 多年中,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外贸与消费来提供动力,而在“新常态”时期,这三者都处在更新期内。随着国内基础建设的日趋完善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无论投资、外贸抑或消费都难以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保障,经济增长更多的将需要依靠创新来提供动力。在企业层面,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不再依靠生产资料、劳动力等实体性生产要素的规模扩张,而逐渐的转向由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来实现,这需要企业以优秀的研发能力作为依托。占全国企业总数九成以上,创造中国近 60%经济总量的中小企业如何通过创新转型,寻求发展机遇是一个大命题。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和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在因素,R&D 投资的强度将直接影响企业持续性发展。与此同时,,作为企业创新投入的直接表现形式,企业 R&D投资占企业总支出的比重不断扩大,企业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以 Schumpeter 的增长理论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理论认为,合理的股权结构对于上市公司的 R&D 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企业股东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能够通过整合调动企业资源,增加 R&D 投资,激发企业的创新潜能,但是 R&D 投资是一种特殊的投资行为,具有投入现金多、投入周期长以及投资回报不确定的特点,这种不确定性又影响了企业股东对 R&D 投资策略的选择。因此,企业股权结构是企业 R&D 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是促进企业进行创新投入及提升企业发展能力的关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在“新常态”的特殊背景下,建立如图 1.1 所示的“股权结构——R&D 投资——企业发展能力”的研究通道,以“理性经济人”假设、委托代理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以 2009-2013 年中小板上市企业财务报告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股权集中度,高管持股比例,最终控制人性质等股权结构因素对企业 R&D 投资以及最终反映的企业发展能力的影响,并检验了 R&D 投资的中介效应。最后,根据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建立基于企业股权结构优化的中小企业 R&D 投资促进方案,揭示如何通过构建合理的股权结构,加强企业 R&D 投资,从而提升企业的发展能力以及“新常态”时期的企业竞争力。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股权结构”一词是指股份企业中不同性质的股份在总股本中的分布情况。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着企业不同的治理结构,从而对企业的决策、行为、绩效造成影响。学术上一般认为股权结构由股权构成和股权集中度两个层面组成。本文在界定股权结构的概念时,主要从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高管持股三方进行解释,其中股权性质与高管持股属于股权结构股权构成部分。股权性质,主要用以区分股份的持有人背景,由于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股份制企业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因此我国上市企业中现存很多国家控股股份制企业。本文中股权性质实际上是企业实际控制人或者最终控制人的股权性质。企业按实际控制人的股份性质分类,可划分为中央部委、全国行业总公司、地方政府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局、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公司、学校或行政事业单位、民营企业、自然人等,不同性质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治理的态度和能力是不同的。企业国有控股,使得我国的公有制主体地位得以巩固,但同时国家对国有企业也赋予太多的社会目标,使经营者不能单纯以经济原则来治理企业,而且国有企业普遍过于集中的股权结构往往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影响投资决策与投资效率。本文重点关注的是国有控股企业与非国有控股企业中企业研发投资决策的差异,依据实际控制人的股权性质分类,我们将民营企业、自然人等归为非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其他属性归为国有上市企业,考察实际控制人的股权性质对企业 R&D 投资以及企业发展能力的影响。股权集中度,主要用以表示股份的分布情况。股权集中度是指所有股东因持股比例的差异呈现出的股权集中或者分散的指标,通常使用股权集中度来表示企业的股权分布状态并加以推测其股权稳定性。我国学者选取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指标来表示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在这方面并不存在统一的选择。
.......
2.2 理论依据
本文将“理性经济人”假设、委托代理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作为依据,为选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与理论依据的关系如图 2.1。企业创新并不是纯技术活动,而是一种以技术为手段,实现经济目的的活动,其核心就是要产生经济效益。R&D 投资就是技术创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R&D 投资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因此这一经济行为需要有足够的动力才能发生,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理性的,总是尽可能的保证追求的目标能使自己获得最大利益,成功的 R&D 投资带来的高回报是强烈吸引企业所有者关注的原因。企业的所有者极大的关心企业的经营效益与发展潜力,他们会关注、尝试一些技术创新举措,生产新产品、优化服务、改进工艺、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范围。为了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的所有者作为“理性经济人”会自发地关注和推动技术创新行为。在股权较为集中的时候,企业的所有者会加大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监督,从而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利益,此时,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更容易实施。同时,企业所有人在企业内部传递企业技术创新意愿时,往往采用激励机制,以高管股权激励政策来实现他们利用技术创新实现超额回报的目的。在本文中,“理性经济人”假设为探究股权结构对企业 R&D 投资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
3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16
3.1 研究假设........16
3.2 样本选取........18
3.3 变量设计........18
3.4 模型构建........20
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23
4.1 描述性统计....23
4.2 主成分分析....24
4.3 相关性分析....24
4.4 回归检验与结果分析........25
5 结论与建议.....31
5.1 研究结论........31
5.2 相关建议........31
5.3 研究局限性....32
5.4 研究展望........33
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本节对选取的样本企业的相关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统计了变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和标准差。股权结构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1)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均值为 0.22,即 22%的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2)股权集中度的均值为 0.17600076,数值较小,与王鲁璐(2010)针对主板数据统计得到的股权集中度 H 指数均值0.1665 相比稍大,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板上市企业的股权相对来说比较集中,最大值为 0.586916,最小值低至 0.012789,单从数值上来看企业间股权集中程度差异较大,但股权集中度的标准差为 0.122986761,说明分布来看我国中小板上市企业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间的差异并不大。(3)高管持股方面,样本企业的差异较大,高管持股比例最小为 0,即没有高管持股政策,最大值为 0.790722,均值为 0.14270314,标准差为 0.192344299。本节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企业 2009-2013 年财务报表的 10 个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利 SPSS 19 计算出累计贡献率和主成分。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是个指标分别为:固定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总收入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由表 4.2 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来看,前 6 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 87.819%,KMO 值为 0.657,sig 值为 0,满足主成分分析的条件,因此选取前 6 个成分作为主成分,可以基本涵括了全部指标数据所反映的信息。使用前六个成分的分析数据得出企业发展能力综合指标(FZ)。
........
结论
本文主要探讨了 R&D 投资作为“新常态”时期的“新动力”,受到股权结构影响的情况,R&D 投资对企业发展能力影响的情况,以及 R&D 投资对股权结构影响企业发展能力的中介效应。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假设,建立实证模型,利用 SPSS 19 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数据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五条结论:第一,非国有控股企业的 R&D 投资强度高于国有控股企业,发展能力强于国有控股企业。第二,股权集中度与企业 R&D 投资强度和企业发展能力均是正相关关系。第三,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 R&D 投资强度是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企业发展能力之间仅在 10%水平显著正相关。第四,企业 R&D 投资强度对企业发展能力有正向影响,样本企业 R&D 投资强度平均值偏低。第五,企业 R&D 投资强度是股权结构影响企业发展能力的中介变量。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3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3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