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有线文艺广播与乡村文化改造(1952-1966)

发布时间:2016-05-11 06:39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乡村有线文艺广播

有线广播的起源要追溯至 19 世纪 60 年代,在电话技术的基础之上,它通过金属导线和光导纤维组成传输分配网络,将广播节目直接传送到用户的接受终端。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配合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与发展,中央开展了对农村有线广播网的建设;伴随着 1952 年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各地互助组纷纷建立,有线广播在乡村中逐渐出现,而 1952 年吉林省九台县有线广播站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乡村有线广播事业的开端。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完成,我国逐步加大了对乡村有线广播建设的投入和力度,开始大规模的铺设有线广播专线,搭建有线广播杆,广播喇叭渐渐遍布了村落的各个角落。

本文对我国乡村有线文艺广播的研究限定在 1952-1966 年。主要是因为 1952年吉林省九台县建立了有线广播站,作为中国第一座乡村广播站,其成立意味着乡村有线广播事业的开端,也为研究提供了准确的时间基点。同时伴随着人民公社的兴起,有线广播也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发展;研究截止至 1966 年,是因为在此期间,乡村有线文艺广播承担着相对稳定的对农村文化的改造任务。而 1966年之后,中国开始了长达 10 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中国存在着许多复杂的政治因素,应以另文论述为宜。

1.1.2 乡村文化改造

本文所指“乡村文化改造”具有批判和重建的双重含义,重点在于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因为在建国以前,农村文化通常是以封建文化和儒家传统思想道德为主导,农民的思想遭受到宗族、血缘、地缘等思想观念的束缚,这使得新生的人民政权与当时的农村产生了对抗与冲突。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将广大农民统一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国家从教育、文化、宣传等方面,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来武装农民群众的大脑,意图使农民在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新婚姻制度改革等方面拥有符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全新认识,让以血缘、亲缘划分的社会关系标准为革命标准所替代,破除封建迷信、旧权威,从而配合国家当时的“三大改造”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这段时间,乡村有线文艺广播这种独特的宣传媒介在宣传国家意识形态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乡村有线文艺广播不仅使村民了解了国家的方针政策,还给村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之中,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渗透到农民思想之中,从而稳固了国家的政权,加强了国家与基层之间的联系。从宣传的形式、节目的安排、技术的特点上来看,建国初期的有线文艺广播无疑能够给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带来一定的启示。今天,我们研究这一课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对建国初期乡村有线文艺广播的宣传方式的回顾与总结,有助于新世纪广播事业的建设。建国初期农村的思想观念呈现一种复杂交错的情形,宗族、血缘的封建传统思想主导着农民的衣食住行;西方的宗教思想在传教士的布道之下不断引导农民追求着上帝和极乐世界;分裂国家反动思想不断地混淆着人们的视听。反观今天,西方的文化思想渗透给我们的文化建设带来冲击与压力同样使得国内的文化环境十分复杂。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之下,中国的本土文化能否体现其优越性,为民众所认可,不仅需要国民自觉拥护与热爱祖国,更加需要政府和媒体重视自己的文化,宣传自己的文化,让国民从内心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因此,研究建国初期的文艺广播,能够给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其次,对如今的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建国初期包括有线文艺广播在内的文化改造和重建当中,虽然政府力量以及政治文化占据了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但却使得广大的农民在短时间内接受和认可了国家现代化的目标,积极主动的为农业反哺工业做出贡献,从而为我国工业化的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反观今天的工业反哺农业时,政府主导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却达不到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政治诉求。回顾总结建国初期的文化改造与重建,我们能够从中发掘一些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帮助的经验与建议。

最后,对当今媒体的规范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化的今天,网络的全面覆盖,使我们每天浸淫在各式各样的消息之下。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体环境,信息的公正与客观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那些为了博取高点击率而充斥着夸张和伪造信息当中,不乏带有负面的价值观倾向,这对于社会的安定和谐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虽然,建国初期的文艺广播受到了国家的一定干预,但是对于媒体行业必要的管制和规范上,政府需要站出来作出正确的引导。在广播事业的管理上,当时的有线广播能够给今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第二章 乡村文化改造与有线文艺广播网的形成


2.1 建国初期乡村思想文化现状

中国一直以农业立国,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解放前这一问题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民国时期,虽然经历了大革命、军阀割据等社会变革,但农村仍普遍以小农经济为主,土地权掌握在地主乡绅手中。土地在农村属于主要资源,地主则自然成为了权利的中心。因此在国家政权只能渗透到县一级的行政单位的情况之下,区乡政权通常牢牢控制在地主阶级手中。为了保证政令的实施,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对地主阶级进行扶持和笼络,而地主阶级又与政府勾结,通过剥削农民来满足政府的税收以及贿赂。这种情形不仅使得农民的物质生活十分贫困,还导致地主阶级在乡村社会当中凌驾于国家权利之上,其权利系统的稳固以及强大使得国家权利难以渗透至乡村,从而形成国家权利的真空。

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刚刚经历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体制向社会主义体制的蜕变,然而,旧制度之下的既得利益集团形成已久,复杂的利益连带关系已然在每个乡村中盘根错节,乡村治理仍然是新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首先,地主阶级在乡村社会中的权力以及威望严重地影响到国家政权在农村中的渗透,共产党的威信也难以扎根于农民的意识当中。其次,由于地主阶级和国民政府时期一样,采用贿赂和收买等手段,使得乡村的秩序混乱。消灭地主阶级、防止地主阶级复辟成为共产党在建国初期的重要任务。第三,封建制度之下的乡村社会以土地为维系所衍生出来的宗族组织、地缘组织、血缘组织等群体,在不同程度上取代了国家名义下的行政组织,从而弱化了政府的管理功能,使国家控制之下的乡村处于涣散的状态,乡村政治成为了宗族政治。正如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1以宗族为名义的各种非法组织横亘在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将国家的政权系统排斥在乡村之外。新政权得不到合法的认可,国家的意志难以通达基层。这些都阻碍到了国家政权的稳固。

此外,在农村的思想观念层面,由于常年受到封建思想观念的熏陶,农民在土地观、婚姻观、家国观等认识上带有旧社会的封建思想残留,这对于建国初期国家政权的稳固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造成了阻碍。

........................


2.2 乡村有线广播网的形成及文艺节目的发展

2.2.1 乡村有线广播网的形成

建国初期的农村社会治理与建设,仅仅依靠硬性的制度规范显得远远不够。比如土改初期,国家颁布了《土地改革法》,没收了地主剥削农民的土地并分给广大贫雇农,可是贫雇农们却不积极参加土改,导致土改实施停滞不前;新婚姻制度颁布初期,男尊女卑的婚姻观仍然盛行,对妇女权利的践踏依然习以为常;家族中心的传统伦理使得宗族崇拜大行其道,宣扬封建家族信仰的同时,弱化了农村与国家利益联系。种种现象都说明旧的传统思想观念已经在农民意识当中根深蒂固,当他们在处理土地、婚姻、信仰等层面的问题时,都将以祖辈传承或村落形成的固有观念作为参照标准,来评判一切是非,决定自己的行为举动,通过一定的意识形态框架来对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周围的物质条件进行解释。而当面对共产党建立起来的新的思想框架,村民对此感到陌生,因为陌生所以害怕,因为害怕,所以排斥。显然,硬性的政策法规对于这群长期受封建教化影响的农民难以产生改观。因此,思想上潜移默化的改造才是有效的手段,而此时新的意识形态构建无疑需要通过能够进行思想观念渗透的传播媒介来实现。

新生政权一直比较强调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并探索有效的传播媒介和方式。建国初期,中共中央就始终把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多次发布了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决定,党的领导人也多次发表有关新闻宣传工作的讲话,如《党在宣传战线上的任务》(刘少奇,1951)、《中共中央关于国际时事宣传的决定》(1952)、《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1954)等等。这些决议、决定或指示有力地指导了大众传媒的宣传工作。

有线广播网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国家建设百废待兴的环境下,十分重视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1950 年,党中央在规定中赋予了广播发布新闻、传达政令、社会教育、文化娱乐这些任务。然而对于交通十分不便的农村,收音设备严重不足,全国拥有的收音机大概只有 100 万台,这导致难以对农村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于是,同年 4 月,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发布了《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收音站;随后,1953年,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在农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合作社重点建立收音站的指示》和《在边远省份和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收音站的通知》,“到 1955 年底,全国已建立了 28800 多个收音站”。

....................


第三章 乡村有线文艺广播的传播机制...............17

3.1 运用议程设置进行思想根植.................18

3.2 利用“沉默螺旋”建立主流意见气候..................

第四章 有线文艺广播的思想构建与呈现...................27

4.1 乡村有线文艺广播对新婚姻制度的宣传.............27

4.2 乡村有线文艺广播对土地改革的宣传.................34

第五章 结语 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50

5.1 当今农村对信息的需求.......................50

5.2 农村网络体系对有线文艺广播技术上的继承..................51


第四章 有线文艺广播的思想构建与呈现


4.1 乡村有线文艺广播对新婚姻制度的宣传

4.1.1 新旧婚姻制度与观念对比

新婚姻制度的制定主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它为新民主主义制度下的婚姻观搭建了主要的框架体系,对旧婚姻制度当中的不尊重人性、人权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新旧婚姻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婚姻的成立方面。传统的婚姻制度其弊端首先表现为早婚,在清代,男女的适婚年龄分别是男子 16 岁,女子 14 岁。并且同姓氏的男女不准结婚,门第不等的不准结婚等。并且婚姻形式上,男女双方都必须以父母的意志为主导,使得他们永远徘徊在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之间。此外,传统婚姻不仅需要遵照严格的礼仪形式,而且男方还需要给女方提供一定数量的聘礼和聘金,婚姻程序包括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对比新婚姻制度,在年龄方面,男女双方都有所后延,男子需满 20 岁,女子需满 18 岁,并且不到此法定年龄不准结婚。在婚姻主权上,男女双方完全按照自愿原则进行婚配,不允许其他任何人包办、强迫,自由恋爱成为了提倡的标准。在结婚程序上,新婚姻制度规定了结婚双方必须登记了才能结婚,而男女所在地的的人民政府为法定的婚姻登记单位。新婚姻制度以法律为基本准则,规范了婚姻行为当中的诸多陋习,将两千多年的事实婚制度彻底取代。

第二,离婚与再婚方面。传统的婚姻制度把男性确立为家庭的主导地位,离婚的权利全权交由丈夫,属于男方单方离婚制。并且女方一旦没有生育、不孝顺家人、偷窃东西、与别人通奸等,男方就可以无条件将女方休会娘家,而女方却没有提出离婚的权力。同时寡妇的再嫁也得听从父母安排,并且再嫁与改嫁家长同样可以收取彩礼,这就导致了许多家长买卖寡妇的恶劣现象。新婚姻制度则主张离婚再婚自由,只要男女双方协商过后同意离婚,政府则批准双方离婚,并发离婚证或判决书,从而妇女在离婚自由方面拥有了和男子平等的权利。而且离婚后双方财产根据婚前的归属进行分配,改变了传统婚姻当中对女方财产的无理剥夺的恶劣情况。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女方抚养子女的话,男方须承担教育费和生活费的全部或一部分。

.....................


第五章 结语 当今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建国初期的乡村有线文艺广播为新中国在百废待兴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在推进新中国农村由封建社会旧文化向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过渡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今天的农村当中,有线广播的身影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我们不可能再将旧的技术运用到今天的农村建设上,也不能再把有线文艺广播为特定时期政治任务服务的宣传策略生搬硬套在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当中。但是认真地研究今天的农村,我们其实能够发现,乡村有线广播技术并没有被历史所彻底淘汰,它正在以一种新的形态和模式延续着它的生命,逐渐替代了几十年的乡村有线文艺广播并承担起对乡村治理的使命,这种新的形态便是农村的信息化网络体系。


5.1 当今农村对信息的需求

我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浪潮之后,经济、政治、文化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长期实行的农村资源抽调支援城市建设的城乡二元式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空间已经达到了极限,无法再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发展提供更多动力了。不仅如此,在这种城乡二元的体制之下,农村与城市一直采用着不同待遇、不同标准,长时间的分化发展使得农村与城市在资源不对等的条件下,差距越拉越大。2012 年城乡收入差距 17546 元,城乡收入差距比为 3.10:1。农村过于缓慢的经济发展逼着生活贫苦的农民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向经济更加繁荣的城市中心靠拢,形成了大批的城市“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农民改变了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踏上了进城务工的道路。这的确是市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现象和必经阶段,但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却导致了一大批滞留在农村的老人和孩子,形成了数量可观的留守人群,农村成为了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

如今,经济落后严重的制约着农村的发展,而由此产生的三农问题也始终影响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对当前的农村形势,解决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上的困境亟需依靠畅通的信息传播渠道,来保障农民对各类信息的需求。

对市场信息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以及财富流向完全依靠供求关系来维持,那么提供供求信息便成为决定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面对农村的经济,实现其快速发展也必然需要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要完成农业向市场经济体制和集约化经济的转变,大量的市场信息以及供求信息对农民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动态的实时信息,农民才能将生产的劳动产品资源最大化的与市场进行对接,有的放矢的针对市场进行相应的生产,从而提升自己的经济收入。这些市场信息当中还包括相应的用工信息,农民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将自己多余的劳动力进行出卖,使农民最大化的将自身的技术和能力转化成经济来源。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3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3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d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