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初中地理活动教学实施对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11 06:41

1问题的提出

1.1选题意义
随着新地理教学改革的推进,新版地理实验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地理学习活动的力度,新课程教材中几乎每节课都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内容,活动部分体现了重要的教学内容,活动环节具有鲜明的启发性和可操作性。新教材增设的“活动”是将地理学习与体验和探宄相结合,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旳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教材能够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特色。新课程改革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对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来说,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实现教育的变革”。从理论意义上讲,开展地理课堂教学的研究,可以综合的认识教学过程中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律。从现实意义上讲,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案例研究,对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调查研究,从而解除一些教师对活动教学的疑虑,指导教师们能够更好旳组织课堂教学,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此外,活动教学的有效进行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源自于生活,发挥出地理对学生终生发展的作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对地理的学习技能提出过具体要求:要利用文字、数据、符号等形式表达图表资料;要学会如何进行绘图、讨论、阅读和提炼信息;要利用各种资源去思考、探究地理问题。此探究过程将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收集和组织信息、处理资料、分析资料、做出判断、做出决定、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因此,地理教育能够在读写、口头表达、计算和图解等方面做出贡献。它也对个人素质和社交能力的发展,特别在日常生活的空间度量上和在国际理解上有所帮助。
.........

1.2活动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活动教学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8世纪卢梭时期,法国教育家卢梭倡导的是一种自然的教育思想。他认为要对儿童进行适合其自然发展过程的教育,即在生活和时间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取他所需要的知识,他认为必须使人的教育与物的教育配合自然的教育,以自然教育为主轴,使人的教育和物的教育围绕它而秩序,以儿童的内在自然为依据,通过恰当的教育使儿童的身心得以顺利的发展。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思想:爱弥儿12岁时还不知书为何物,而卢梭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不在于爱弥儿掌握了多少知识,而重点在于要培养他产生对知识的兴趣,而当兴趣一旦被培养起来的时候,就开始教他学习知识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法则。”实质上这些思想就体现了活动课程思想的萌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后许多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都继承和发展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18世纪,学校采用了以各种学科体系分类的学科课程系统来进行课程教学,即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以一种由抽象到一般的输入式为教学方法,各科的教材对知识的描述也是客观的,教与学都比较注重知识的记忆。到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师中心、学科中心、课堂中心”主义思想,先后对德国、欧洲、美国及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8世纪到这种思想的出现,都是本着以传统、保守、封建的观念,而忽视对知识的探索、发现,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习当成只是在头脑中出现的事情,就像信息加工过程,否认学习是在学生参加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这种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极为深刻。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表了这样一种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杜威反对以学科的形式呈现课程。他主张课程应该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基础,只有将经验不断地融入于课程中,儿童才能够得到成长。杜威认为儿童在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这种地位并不是儿童在接受教育时被放任自流。相反的是,杜威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认为教育者要尊重儿童,了解他们的生活世界,为儿童架设一座已有经验与未来经验之间的“桥梁”:让儿童在游戏、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新的经验。
.........

2理论基础

2.1哲学基础
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他理解的劳动就是“为了在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着他自身的自然。使他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 8列昂节夫、达维多夫等前苏联的一些教育和心理学家认为:认识的起点是实践。他们在教学理论中引入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实践”的概念,注重认识形成中实践的作用的同时,又要重视教学实践与人类一般实践活动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不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而是以学生的有效发展作为关注对象。他们将“实践”在教育学中的概念替换为“活动”的概念,揭示了活动在教学方法论中的意义,探索了活动在学生认识形成中的作用,奠定了全面、正确地理解教学活动的理论基础。他们还认为教学不但是认识的过程,而且是活动与实践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获得充分和全面的发展。活动教学应该要讲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要位置,培养每一个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通过活动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教学中的辩证认识与发展。
.........

2.2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最早思想源于皮亚杰,他认为认知是学习者的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学习获得的知识不是教师传授的,是通过一定旳活动情景,在同学与教师的帮助下,利用各种资料信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习得的。皮亚杰认为,人类对客体的认识幵始于认识人对客体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就是思维、认识的发展过程。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即为建构主义的学习,这种学习过程是积极的、生动的、活跃的、能动的,因此我们可以概括的总结为活动教学能够体现建构主义的自主建构的理念。建构主义主张学生应该置身于实际环境中去学习,与环境紧密融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定特有的情景模式,使学生实践经验能够从中获得。设置生动、开放的活动教学,可以让学生灵活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活动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建构。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曾对实践活动在人的心理、意识以及个性形成中的作用进行过充分的探讨,而且深入揭示了人的个性这一复杂的心理构成物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列昂节夫所阐述的个性是现实关系的总和,这需要通过活动来表现这些关系,个性是在后天活动中形成的,而个性形成的动机又是在活动中产生的。由此我们发现,人是通过活动与环境发生联系的,受社会环境的不断影响,来积累经验,所以说活动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

3地理活动教学的概念与分类.......7
3.1核心概念的界定.......7
3.2地理活动教学的分类.......8
3.3初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地理活动模块的类型分析.......9
4初中地理活动教学问卷调查及分析.......15
4.1学生问卷调查.......15
4.2教师访谈调查.......20
4.3初中地理活动教学问题的实施对策.......22
5.1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教学活动的对策.......22
5.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对策.......22
5.3活动内容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对策.......25
5.4积极反馈认真评价的对策.......26

5初中地理活动教学问题的实施对策

5.1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教学活动的对策

教师实施活动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到知识,所以只要能够达成教学目的无论活动地点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之外这都不是问题,而且《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如果能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寻找答案,学生也能从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地理本身是源自于生活的。作者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张第三节《地图》为例。作者在讲授本节之后,可以安排同学们绘制一副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这一项课后活动题需要给同学们大约一周的时间来完成,因为同学们需要观察他们每天上下学路途中经过的主要街道和建筑,需要大致计算一下路途的距离等,一周后看到同学们的作业真的很让人惊讶,因为同学们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同学们会用各种有趣的符号作图例来表示比如学校、医院、商场、餐馆等地理事物;有些同学还会借助电子地图来计算比例尺,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更精确;甚至还有些同学把路途中的地理事物表示的非常详尽,有很多地理事物就连老师们都从没注意到过……看到同学们绘制的地图,教师就可以很直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再比如教师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之前,就可以安排同学们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宗教服饰,绘成图画,教师把同学们的作品在课堂中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更直接更生动,也达到了一种预习的作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这样的课堂外的地理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开阔眼界,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学生在自主学习地理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地理学与生活的关系,对于教师们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活动教学的体验。

初中地理活动教学实施对策的研究

.......

结论

本人为一线教师,选择本课题作为研宄的初衷就是想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地理活动教学,使活动教学能够确实有效的为地理教师所用。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本人查阅了大量有关地理活动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发现目前活动教学开展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资料、与同行们交流以及向导师学习,我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由于本人学术水平有限,所采取的策略可能还未能达到学术水平层次,但是通过实际教学,所达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教师的教法不是唯一的,但重点在于努力探索和创新,并要付诸与行动,要大胆去实践,这样未来的地理教育才会有新的突破。本人在论文中所提到的一些建议的对策也许不是最佳方案,我还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也希望在此与大家进行交流。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3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3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3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