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物质性服务补救方式对网络商家差评管理效果的影响机生物钟与决策时间的吻合度对消费者享乐型与实用型产品的选择影响研究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11 16:01

1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有一句歌词讲“白天不懂夜的黑”。在生活中,我们周遭总是有那么一群人对于黑夜的感情深于清晨。他们习惯晚睡晚起,将工作留至夕阳西下,重要的活动也放在暮色降临后。他们的生活理念是黑夜负责思考,白昼负责傭懒。仿佛黑夜给了他们敏捷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或者是给了他们无尽的安全感。而另外一群人,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跟随着太阳起落的节奏。生活习惯如此迥异,仿佛生活在两个半球。

这个现象早早就被注意到,但两个群体待遇却不尽相同。偏爱夜晚的人常被冠以拖延、懒惰的修辞,偏爱清晨的人群则成为积极、进取的代名词。甚至在2009年,从日本刮来了一股“晨型人”风潮,号召大家都改变生活作息习惯,跟随自然界昼夜交替,早睡早起,健康生活。他们认为,“晨型人”是“更接近成功的人”,而另一个群体“夜型人”则是“没有勇气结束一天的人”,其对比可见一斑。

然而,进阶为“晨型人”的路却并不好走,人们很快发现,许多习惯晚睡晚起的人,即便强制自己改变生活作息,成为被动的“晨型人”,却依然不得法,不能在早上神清气爽地开始工作,反而是满脑奖糊昏昏欲睡。于是,我们觉悟,原来我们是被选择了生活方式,就像基因决定了我们的长相,人体的生物钟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作息和一天中状态循环的方式。

社会对于“夜型人”似乎充满着歧视,关乎他的修辞,总是带着艇义。比如拖延症、自控力弱,诸如此类。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断言首先我们要了解何谓自控。

自控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珍贵的品质,无论是完成计划,或是达成某个目标,我们都需要自控力的保证。正如有句话说,“一个没有自控力的人就像是没有城墙的城,只能任人躁璃而没有抵御之力。”

.......................


1.2研究意义

1.2.1研究的理论意义

基于对前人文献的梳理,主要是国外学者对于相关理论的论证研究,笔者发现,前人的研究仅仅涉及到了两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譬如不同生物钟类型与时间的交互作用会导致不同的认知状态,认知状态会影响自控的效果,而自控的效果可以由产品决策来检验。而笔者认为,生物钟与时间的相互作用会通过认知资源水平对个体自控效果产生影响,其中,资源认知水平起到了中介作用。故而笔者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模型,研究以上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国内对该论题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鲜少有文章涉及生物钟与消费者行为的相关关系。本文试图填补国内相关理论上的空缺。消费者行为是否也受到同步效应的影响,,内在机制是什么,本文将探索这些问题。

2009年,从日本刮来了一股“晨型人”风潮,号召大家都改变生活作息习惯,跟随自然界昼夜交替,早睡早起,健康生活。他们认为,“晨型人”是“更接近成功的人”,而另一个群体“夜型人”则是“没有勇气结束一天的人”。此外,“夜型人”被认为缺乏自控能力的人,在当代社会愈演愈烈的拖延症也被认为跟他们有更紧密的关联。这些在社会上被广为讨论的问题,却没有人说明它们的内在根源。

另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不免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在晚上可以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到了早上却会做出失控的事我们或许知道自己偏爱夜晚,习惯晚睡晚起,但却不知道自己的自控力,购物时的商品选择也莫名地受到了生物钟的影响。而这种看似不相关的联系其实是由于我们的认知资源水平是受生物钟调节的,而认知资源水平又决定了我们自控力的强弱,从而最终影响了我们在享乐品和实用品之间的决策。另外,具备不同生物钟类型的消费者与时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是不同的,研究不同类型消费者在同一时间认知状态和消费行为之间的差异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我们更了解自己,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或者规避有可能控制失败的情况。对于商家而言,他们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更准确地瞄准自己的目标顾客,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营销手段,对消费者进行营销设计,或者设置不同的商品等等。此外,在大数据的今天,这个研究也可以给商家更多的启示。在收集消费者数据的时候,是否也该将其生物钟类型纳入其中呢?当商家更了解消费者,他们便能更好地营销产品和赢得顾客,从而得到更多的收益。总而言之,本文的研究问题在消费者行为,在营销策略等现实问题上的意义不言而喻。

....................


2文献回顾


2.1生物钟

2.1.1生物钟的概念

生物钟源自生物学的理论基础。它形象地描述了生物体内一种无形的“时钟”。在漫长的生物演进过程中,生物受到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包括电磁场、重力场、宇宙射线等的影响,生物体自身基因的影响,以及对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引起了生命节律的周期性,生物自我演进出了一个生理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周期约为二十四小时的身体内部循环体系,在循环期间,身体的各项机能,包括体温、心跳以及其他一些身体指标都会经历一个周期性的变化。它调节着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一切内在节律性。这种生物学的过程被称为生物钟,这种过程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上,对于人类亦是同样。

之于生物钟对于人体生命活动节律性影响的内在机理,学者们也做过许多探讨。生物学研究发现,昼夜节律受到了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调控,此外,人体下丘脑前部视交叉上核也对昼夜节律起作用。前人研究还发现,生物钟包含了两个内生的过程,决定着身体各项机能的变化。一种叫做自我维持的内生性昼夜起搏器,这个过程主要控制体温和快速眼动(睡眠倾向;另一个过程叫醒睡周期,这个过程主要控制睡眠的时间和慢波睡眠倾向。此外,这两个过程又共同作用于人类意识相关的生理特征,比如机敏度等等。

人体通过生物钟的调节作用,在以上两个内生性过程的影响下,依照自然昼夜节律的变化,使身体各项机能也相应的经历一个循环,比如,通常,人的体温在早上五点的时候最低而随着一天中时间的推移逐渐上升。人的新陈代谢水平也随着一天中时间的推移逐步加快。这种奇妙的身体节律存在于身体中,随着时间调节内在的生理机能,控制人的本能行为,比如吃饭、睡觉,从而能更好的应对外部世界。此外,生物钟还通过调节人体的敏锐度、认知状态等,控制人的高级行为。比如感知刺激,做决策或是形成偏好可以说,生物钟是经过长期自然演进后形成的一套人体运转的内部程序,支撑着整个生命过程。

.....................


2.2同步效应

2.2.1同步效应的概念

基于人体生物钟的循环理论,个人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会随着一天中时间的推移呈现一个节律性的循环变化。也就是说,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人们所处的生物钟节点是不同的,因而会呈现出各项指标的差异。具体而言,在一天中的某一段时间,生物钟会引导人们达到一个峰值状态,即这一段时间内,包括体温、心跳、褪黑素水平等在内的所有生理指标和包括机敏度对平、认知资源水平等在内心理状态都会优于其它一些时刻。而随着一天中时间的流逝,个人的状态也会沿着生物钟所设定好的生理轨迹发生节律性的波动。用同步效应来描述这个现象。

2.2.2同步效应的表现

正如前文所说,个体生物钟存在差异,这些生物钟所控制的身体机能会沿着不同的轨迹变化,而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达到峰值。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所谓一天中的最优时间是不同的。

同步效应在早晚型人共同参与的实验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在学者们随机选择的实验样本中,被试被天然分成了两个对照组,分别是具备早上型生物钟的样本和具备晚上型生物钟的样本。基于不同生物钟类型的被试处于最优状态的时间差异,形成了对照鲜明的两组。学者们用注意力实验、记忆实验和行为实验等验证出早上型的人在早上比在晚上表现更好,而晚上型的人在晚上表现比在早上更好。

同样,在教育学领域,学者们还就同步效应影响下,具有早上型生物钟的学生和具有晚上型生物钟的学生在课堂表现上的差异展开了研究,发现课堂表现随着一天中时间的变化而呈现波动,而考试成绩同考试的时间息息相关。该研究也印证了日常生活中关于考试成绩是实力和考场发挥共同决定的,而考场发挥的情况的其中一个决定因素就是考试时间是否与考生的生物钟的峰值状态吻合。

......................


3理论框架与假设.............25

3.1生物钟与实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认知资源水平的影响............25

3.2认知资源水平对商品决策的影响..........26

4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31

4.1研究方法...........31

4.2实验设计.............31

5实证分析.............39

5.1数据收集.............39

5.2描述性统计分析............39


5实证分析


5.1数据收集

本文釆取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原始数据,调查问卷是笔者通过在上课时间直接前往西南财经大学经世楼教室进行现场收集。本文的研究课题是生物钟与实验时间的吻合度对消费者享乐型与实用型产品选择的影响,为了排除无关因子的干扰,笔者选择了西南财经大学某专业大三年级共计四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样本。

5.1.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2份,在剔除了漏答问卷、明显敷衍作答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86份。有效回收率为93%。样本人口统计特征如表5.1所示:

物质性服务补救方式对网络商家差评管理效果的影响机生物钟与决策时间的吻合度对消费者享乐型与实用型产品的选择影响研究制研究

由于笔者随机选择的四个班里男生样本极少且在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和蹄选后,副除了无效问卷,故而余留的只有女性样本。但生物钟现象体现在每个人身上,故而男性样本的缺失并不对本实验产生影响。

........................


6结果讨论


6.1结论及启示

生物钟最早只是生物学领域上的概念,由于与时间相互作用引发同步效应而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反响。相关领域的学者多方面对同步效应进行了验证。

基于对前人文献的梳理,主要是国外学者对于相关理论的论证研究,笔者发现,前人的研究仅仅涉及到了两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譬如不同生物钟类型与时间的交互作用会导致不同的认知状态,认知状态会影响自控的效果,而自控的效果可以由产品决策来检验。而笔者认为,生物钟与时间的相互作用会通过认知资源水平对个体自控效果产生影响,其中,资源认知水平起到了中介作用。故而笔者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模型,研究以上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在我国,还没有人将生物钟引入自控领域的研究,特别是消费者行为的研究领域。而本文让这两个变量相关起来。因此,本文不仅验证了中介效应,还为我国消费者行为领域的研究引入的全新的视角。

然而,国内对该论题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鲜少有文章涉及生物钟与消费者行为的相关关系。本文试图填补国内相关理论上的空缺。消费者行为是否也受到同步效应的影响?内在机制是什么?本文将探索这些问题。

生物钟与商品决策的概念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故而在现实生活中,本文的结论也具备一定的实践意义。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我们更了解自己,读懂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我们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或者规避有可能控制失败的情况。根据本文的研究,我们知道,个人的自控力,购物时的商品决策莫名地受到了生物钟的影响。而这种看似不相关的联系其实是由于我们的认知资源水平是受生物钟调节的,而认知资源水平又决定了我们自控力的强弱,经过认知资源水平的中介作用,生物钟最终影响了我们在享乐品和实用品之间的决策。明白了这些道理,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购物的时间从而避免自己做出非理性决策。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4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4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0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