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燮爱国诗歌创作研究
第一章 姚燮爱国诗歌创作的成因
一、古典诗歌的爱国主义传统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诗歌长河中产生了众多门派不一的诗人和风格各异的诗篇,诗人表达自己的志向、表达对祖国山水的热爱、表达对当朝的不满等无不渗透着爱国主义成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贯穿于不同时代的文学创作中,诗歌作为最能直接表达文人思想、喷薄作者情怀的文学体裁,自然与爱国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全景式描述。因为《诗经》中存在众多的爱国主义元素,所以它往往被称为爱国主义诗歌的源头。在《诗经》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首先应该体现在对反抗外族侵略、保家卫国的赞颂上,《秦风》中的《无衣》应该是比较典型的表现这一主题的诗篇了。当时秦国常常面临外族侵略之忧患,诗人面对如此境遇一定会在诗歌创作中予以展现,这便使如此主题诗歌的出现成为一种必然。《无衣》描述的是春秋时期秦国面对西戎入侵时,广大民众上下团结、同仇敌忾的宏伟气概,表现了贫苦民众即使条件再艰苦,也要奋起抵御外侵、保家卫国的慷慨意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战争惨烈的年代,连衣服都没有,可见抗战物资是何等贫乏,就是条件如此艰苦,人们也没有削弱自己的战斗意志,反而愈加浓烈,由“与子同仇”到“与子偕作”再到“与子偕行”,爱国之情不言自表。另外《诗经》中也有表现国家灭亡、人民悲苦的诗篇,《载驰》便是其中一首。根据《毛诗序》记载,此篇为爱国女诗人穆夫人所作,是在其宗国灭亡、忧伤不已、欲救不得的情况下写成的,诗中充满诗人爱国忧国的热情和失去亲人的悲情。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以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以“三吏”、“三别”为代表的大量爱国诗歌,或表现连年战争、当朝压迫下普通百姓的生活悲苦,或表现贪官污吏对下层民众的残酷剥削,或表现自己的怀才不遇,这无不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这里为什么单单指出《诗经》中诗篇和杜甫诗篇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因为有史料说明,姚燮在成长过程中很小便学习《诗经》,也对唐代现实主义爱国诗人杜甫赞颂不已,这必然会对姚燮的爱国诗歌创作产生影响。姚燮儿时聪慧无比,两岁时便能识字二百余,六岁时便学习《诗经》,《过谢家塘少时故居感作六章》其四:“髫年入邻塾,按卷读毛《诗》,名物辨异同,颖悟颇有资”①,从小研习《诗经》,必然会使姚燮从童年起就开始受《诗经》中创作主题的浸染和爱国精神的熏陶,对其后来爱国诗歌的创作形成潜在的文学素养方面的影响。而对杜甫的赞颂,则体现在诗人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会试落榜南归途中,泛舟山东济水,游南池所作的《游南池记》中。此时的姚燮身经战乱、饱经沧桑世事,亲身经历和目睹了普通百姓民不聊生的悲惨生活,当朝统治者昏庸无能、变本加厉,面对外来侵略却消极抵御,这必然会使姚燮加深对杜甫现实主义诗作的感受,并不自觉的受其影响,创作出大量的爱国诗篇。“九县已芜,三川竟塞,哀痛苦闻”,写出当下战乱中的田地荒芜之惨状,百姓正是因为面对战乱之苦、朝廷重压才会流离失所,“公独持其正轨”是姚燮对杜甫极高的评价。姚燮之所以如此喜欢杜甫,是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人生际遇、有着对天下苍生的极高关注,这种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愫可见一斑,受杜甫影响姚燮的爱国诗歌创作也有类似杜甫诗歌的史诗特征。另外从《冬日独醉书感八章用少陵秋兴韵》、《春感八章再叠少陵秋兴韵》等诗歌创作也能看出姚燮对杜甫诗篇的研习之深,杜甫诗篇在爱国题材表现、史诗艺术风格等方面对姚燮的爱国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
二、从安定愉悦到贫寒落魄的生活经历
嘉庆十年(1805)七月二十日,姚燮出生在镇海城内上字湖畔登瀛桥北的一个小官吏家庭。镇海姚氏是姚燮高祖时从浙江诸暨迁入的,姚燮以前的很多代都没有显官要吏,大多是清寒的读书人,但是一直保持诗书传家的风气,所以诗人在《寄家书》中曾有“五世儒素风,简朴诚适宜”这样的自述。即使如此,大约在祖父生前,姚家的产业还是略显富裕,所以姚燮的童年生活还是比较安定愉悦的。
祖父的住所叫“小有居”,房屋虽然不大,但是有半亩庭院,院中花木繁盛、有水有石,环境应该说十分优雅。姚燮回忆当年的生活时曾有诗,《过谢家塘少时故居感作六章》其三:“高楼面东敞,眺及江上山。夙岁吾读书,伴有湘娥鬟。朝云轻如罗,静熨帘光寒。狎我吟声低,黄鸟啼复闲。”在楼房上面读书,可以看见甬江和对岸的青山,早晨的云彩如罗带,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环境十分清幽;不仅如此,童年姚燮读书的时候还有侍女相伴,这样的童年生活应该算舒适安逸的。祖父姚昀,字丹峰,能写诗更喜好吟诗。在与祖父同住的日子里,因为祖父时常效仿前人邀请当地爱作诗吟诗的友人到小有居聚会,饮酒唱和,因此这些诗人的活动在姚燮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给他以诗艺的浸染和熏陶。由于受到前辈的影响,姚燮童年时便模仿大人与附近的孩子结成雪莲诗社,这对以后姚燮与各地文人的交游是不无影响的。
姚燮六岁时进入邻近的私塾师从谢辅锦读书,他聪慧好学,深得祖父喜爱。逢年过节,祖父还经常带他到街上游玩,《元夜作诗示皋儿》中有这样的描述,“城南郭北看灯市,索钱市果兼糖饴。归来未即索床睡,依家祖膝学吟诗”,看灯市,买糖果,回家便偎依在祖父膝间学吟诗,这段甜蜜的生活记忆,满含着温暖和甜蜜的意味。人们在面对艰难的境遇时,往往怀念自己孩提时的温馨与美好,这与姚燮成年后的窘迫形成鲜明对比,常常使他温中带寒、惆怅不已。
道光四年(1824)姚燮二十岁,结婚娶妻吴氏。妻子江苏武进人,贫民出身,十分勤劳和本分。按道理讲,婚后生活姚燮应该更加殷实轻松才对,遗憾的是就在结婚前后,家道中落,情况越来越不好了。先是因为付不起租金,道光二年(1822)姚燮一家搬出有台池花木之园的小有居转让给别姓,从此可以安静读书、环境清幽的舒适住所一去不复返了。不仅居住条件大不如前,因为家中人口逐渐增多,达十数口,有时全家的口粮都感到稀缺,甚至到了断炊的地步。《乡居寄同社》中写道:“拙自愧作乞米书,梁鼠窥釜先愁虚”,生活中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写书信向朋友拆借又感到羞愧,多么凄凉可悲。妻子本是贫苦人家,过惯了含辛茹苦的日子,但是因为丈夫常年在外,家里家外都是她一人操持,所以操心过度、积劳成疾,终年体弱多病。
........................
第二章 姚燮爱国诗歌创作的主题
一、封建社会:统治腐朽、人民疾苦
清王朝到道光皇帝时,表面看来歌舞升平、一片繁荣,其实社会已经开始出现颓败的迹象。繁重的苛捐杂税、徭役兵役,导致普天之下民不聊生、怨声一片。鸦片的输入,使国库内的白银大量外流、财力更加紧张;加上鸦片战争的暴发,使天下百姓惨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之苦,而此时的统治者只顾夜夜笙歌、卖国求和,对人民的盘剥与压迫也更加严重了。
鸦片战争前,姚燮便对社会衰败有所察觉,《迎大官》中写道:“属僚祇驾开驿门,从马如云肃嚣呌……大官升衢来,珊冠豸服鞾重台,鞭聋呵斥骄舆儓。大官上轿去,风旌日盖错森布,手腰弓六营护。大官何所居?巍巍邸宅凌上都,灯屏桃李千花敷,烂然金彩生庭铺。大官何所食?九江之豚洞庭鲤,纵横方丈高一尺,奇气芬蒀盎春液。大官喜怒不可凭,明日大官还弗行。”大官到来之时,仆从马匹排成长龙,下属官僚争相迎接。再看看大官穿戴奢华,腰中别弓、手中掌戟,好不威风;住的都是灯火通明、百花竞艳的豪华宅邸,吃的也是九江之豚、洞庭之鲤等山珍海味;大官的脾气更是喜怒无常,不可捉摸。我们知道,这种奢靡的生活正是建立在对平民百姓的残酷剥削与压迫之上的。《巡江卒》:“日食县官米,充为巡江卒。日米一勺不救饥,夜夜巡江苦难说。江烟惨惨风瑟瑟,烂水冲泥照凄月。……尔亦有妻子亦有家,为尔无眠眠不得。年丰无盗贼,尔不巡江谁尔责?不见关官汛吏日食太仓粟,夜夜琼尊唱欢悦。”贫苦百姓因为连年灾荒、庄稼无收,迫于生计,只能忍受想念妻儿之苦,充当巡江卒。巡江环境寒风瑟瑟、月光凄冷,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得到的只是每天一勺米。真正具有巡江任务的关官汛吏们则是酒足饭饱、夜夜笙歌。《巡江卒》中官民的鲜明对比,将当朝统治者的丑态表现的淋漓尽致,对照之下的贫民处境便是凄凉无比了。黎民百姓不仅要面临连年的灾荒,还要背负沉重的徭役兵役、苛捐杂税,这无疑让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当古选丁篇》:“铃马西门驰,军符下神速。三日限启程,一夕四郊哭!大弁神仓皇,列户选壮丁。父老索子代,弟幼兄还行。富户百金赎,贫者迫重刑。重刑万难活,往战或免生。……亲朋难语别,仅许道旁见”,他们挨家挨户的拉壮丁,年长的父亲由儿子代替、年幼的弟弟由兄长补缺,富家可花重金相赎,征兵者趁机敛财,而穷困者便以重刑相逼迫,这是何等的残忍。然而更令人心痛的是,虽面临生离死别,但他们连告别的时间都没有,只能眼泪纵横。除了残酷的兵役,百姓还要承受猛于虎的苛捐杂税,《真疑二章》其一有诗:“国方下诏求时瘼,官且悬书问旧租”,国家刚刚下诏慰问百姓,庸官又开始征收以往欠下的赋税,当局的伪善、苛政、暴虐表现的十分明显。关于苛税的描写,《南辕杂诗》第六十五章描写的更加直接:“梳爬到根土,百搜难一获。保其籽粒遗,宵小复相逼。不忧谨我身,何以充赋税?司征有吏胥,沿门坐催迫”,这里把征捐者到处搜查、苦苦相逼的丑态刻画的栩栩如生。见惯统治者作威作福、颐指气使的嘴脸,看到徭役兵役、苛捐杂税的繁重,姚燮在《悲来行》中抒发出 “粟不能饱侏儒之腹兮,剑不能断佞臣之头”的控诉,这里表达了诗人早期对整个统治集团的不满。
......................
二、殖民侵略者:大展淫威
由西方殖民者悍然发动的鸦片战争,是导致黎民百姓灾难加剧的直接因素。面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毁灭性打击,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大地,姚燮通过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沉痛苦难,间接表现出侵略者的残暴不堪。当姚燮听闻定海城被英军攻陷,《闻定海城陷五章》其四“乱尸如败叶,漂过吉祥门”的诗句写出本来象征吉祥的城门,漂过的却是轻薄如叶的众多尸体,颇具讽刺意味。《冒雨行》中“人马互蹂躏,烂土无完菁。死卒堆驿堂,流血苔根赪”②表现出面对英军侵略,统军将领仓皇出逃后,百姓任遭屠杀的景象。鸦片战争是一场具有侵略性的战争,战争爆发后,民族矛盾空前加剧,姚燮的诗歌中也出现了一些直接反映殖民者侵略行径的诗歌,这在爱国诗歌题材上应该是具有开创性的。《捉夫徭》表现出侵略者对百姓人身上的奴役摧残和经济上的掠夺勒索。“城鬼捉夫如捉囚,手裂大布蒙夫头。锒铛锁禁钉室幽,铁钉插壁夫难逃。板床尘腻牛血腥,碧灯射隙闻鬼嗥。当官当夫给钱粟,鬼来捉夫要钱赎。朝出担水三千斤,暮缚囚床一杯粥。夫家无钱来赎夫,囚门顿首号妻孥。阴风掠衣头发乱,飞虫啮领刀割肤,谁来惟尔喉涎枯。”③残暴如鬼的侵略军抓捕无辜的百姓就像抓囚犯一样,用布蒙头;被抓的百姓每天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吃饭时只给一杯稀粥;晚上睡觉时,还要像对待囚犯一样被绑在床上;再看他们住的地方,阴风习习,,撩拨着役夫蓬乱的头发,小虫乱飞、叮咬皮肤,殖民者对待中国人民简直连牲畜都不如。英军不仅对百姓进行人身奴役,还把他们当做人质,以此要挟索取赎金,进行经济上的掠夺,家贫无力被赎出的役夫只能在囚门前嚎啕大哭了。对于侵略者经济掠夺本质的揭露,《太守门》表现的更加突出:“鬼官设座太守门,愚民号泣来诉冤。细书事状,鬼官不解民所语,旁有青衣相汝。小事鸡一匹,大事犊一头。缚鸡牵犊来献公,驱犊入棚鸡入笼。鬼官点头画破纸,画篆如符阔三纸。归贴门上堪避灾,有不得者心悲哀,明朝当办肥犊来。”④殖民者愚弄百姓,设置了一座诉冤投诉的太守门。然而百姓前来办事必须要以财物相赠,大事需要牵一头牛,小事则需要拿一只鸡。收到财物后的鬼官在纸上乱画一通,办事者便信以为真,回家将符贴在门上,以为这就能祛病消灾。当不能实现时,还打算再送一头肥牛。本已饥肠辘辘的百姓却要给鬼官奉献财物,这里表现出姚燮对百姓愚昧无知的痛心,更鞭笞了殖民侵略者阴险狡诈的敛财之法。《官家儿》:“尔为官家儿,而何破絮无完衣……当时见尔城南嬉,桃花贴肩织纤酈飞,妙童挟弹行相随……胡为尔止无屋归无门,使尔飘作他乡魂”①,写出官家的孩子以往生活与今日生活的对比:以往吟花弄鸟、秒童陪伴,嬉戏于城南;时至今日,衣服破烂、棉絮外露,更是无家可归;《弃妾行》:“主人不为风,妾去安为鸿。头上金钗两头断,主人命薄妾命短”②,写出了昔日的官太太们因为战争而穷困潦倒、流徙他乡。《官家儿》、《弃妾行》两首诗,突出表现了昔日富足的官家儿、官太太都因为战乱而饱受痛苦,试想而知,普通的平民百姓又会有怎样的境遇呢?殖民侵略者的恶行远远不止如此,《暗屋啼怪鸮行为郑文学超纪其烈妇刘氏事》:“西家有妇姑,赤裸遭毒痛。仰掌不及梁,俯首不得池。求死不能死,噤口哑哑呼”③,邻家妇女惨遭殖民者强奸,蒙受奇耻大辱便想到悬梁自尽、投池自杀,却是扬手够不到房梁,低头又找不到水池,真可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自己的嗓子都已经哭到沙哑无声了,姚燮正是用这种满含愤怒与悲情的诗句反映出殖民侵略者奸淫妇女的滔天罪行。《毁庙神》:“神不杀鬼鬼杀神,阴阳颠倒棼屈伸……昔年庙神有威福,大祭平筵享鱼肉。今朝庙神遭鬼欺,鬼攫神帽穿神衣……折神手,作薪炭。支神头,炊麦饭……”④,被百姓供奉于庙的神灵也免不了遭受侵略者的破坏,昔日的神灵还能得到百姓的鱼肉祭祀,而今天却被侵略者摘帽脱衣;不仅如此,侵略者还要折下神灵的手,掰下神灵的头当做薪炭,烧火做饭。在当时的中国百姓看来,这是赤裸裸的亵渎神灵、要遭天谴的,可是侵略者并不害怕,足见侵略之肆无忌惮。这是姚燮爱国诗歌创作中关于殖民者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记录。
.......................
第三章 姚燮爱国诗歌创作的思想艺术 .............. 25
一、追求空疏性灵到对社会现实的抒写 ....... 25
二、诗画合一、生动传神的表现艺术 .............. 26
三、质朴通俗的语言特色 .......... 28
第三章 姚燮爱国诗歌创作的思想艺术
一、追求空疏性灵到对社会现实的抒写
姚燮的诗歌创作总体上讲是逐渐摆脱袁枚性灵说的束缚,主动去除自我性情,最终落脚于社会现实的过程。初期,姚燮深受袁枚影响,标榜性灵、崇尚性情;后来在与好友叶元阶、厉志、黄爵滋、潘德舆、魏源等人的交游中,姚燮的诗风开始发生转变;当他历经战乱、饱经沧桑后便将关注点指向了更加广阔的社会现实,大有少陵感伤世事、忧国忧民之风。
道光早期,姚燮便开始进行诗歌创作,这时候的诗坛还深受“格调说”“性灵说”的影响,他们是乾嘉年间产生的诗歌流派。沈德潜倡导的“格调”,即为格律声调,因此他主张要学习盛唐诗歌的声韵,在内容上要言之有物,而这里的“物”并不是自然景物,更不是社会现实,而是指封建纲常和伦理道德,因此这类诗歌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如此看来,“格调说”影响下的诗歌具有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特点就在情理之中了。在清朝大兴文字狱,对文人思想控制十分严酷的时代背景下,袁枚创“性灵派”,他没有像沈德潜那样为政治服务,但又不得不在文化重压下做出被动的反应,于是他提出作诗应该抒写性情,认为“能动人心目者即为佳诗”。这一主张虽没有迎合统治者以圣道纲常入诗,但是却把诗歌创作引向脱离现实的道路。性灵派诗歌多是吟花弄月、感山伤水之作,诗人追求的是山水之奇崛、境界之高远、气魄之宏大,如此一来,性灵派诗歌虽有奇山妙水、草木虫鱼、宏大气魄,但是难免有轻浮油滑、炼奇求新之病。姚燮早年家境殷实,没有体会生活之艰辛,加上袁枚性灵说影响尚存,因此他早年的诗歌创作踪性灵一派,多歌咏风花雪月、游山玩水、无聊琐事之作。这一时期的诗歌只为追求清新,但是视野狭窄、主题轻浮、诗境浅薄。后来姚燮家道中落,进京途中看到百姓生活之艰难,加上与枕湖吟社厉志、叶元阶等人的交游,在他们的诗歌讨论、作诗应答中,姚燮开始逐渐摆脱性灵的束缚,潜心研究汉魏古诗,主张法古。这里的法古,并不是机械刻意的模仿古人,而是学习古人的技法,目的是写出自己的诗歌。这一时期姚燮有《北风吟》、《哀雁》、《谁家七岁儿》、《哀鸿篇》、《卖菜妇》等反应社会现实的诗篇出现。
.......................
结语
在整个诗歌艺术发展史上,姚燮并不算是大家,但是在晚清诗人中,他是名震东南、颇有成就的。儿时就开始接触富有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诗歌作品——《诗经》,天资聪慧,又使他在不断地学习中形成丰厚的学识、渊博的诗才。在与众多文人的交游中,姚燮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创作水平,诗风也由炼奇求新、空疏浮华的性灵一派,逐渐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抒写。童年安宁富足、成年窘迫贫困,由盛转衰的生活经历,加上数次科举不第,使姚燮感受到了世事艰难。他便开始关注像自己一样挣扎在社会底层的百姓和只知享乐不顾黎民死活的庸碌统治者。鸦片战争的暴发,让我们这个泱泱大国顿时千疮百孔,姚燮身处在乾坤巨变的时代洪流中,看到了西方殖民者对中华民族的残暴掠夺,也看到了面对侵略清朝当局的软弱无能,当然姚燮也更加清醒的看到了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压榨,更加体会了水深火热的百姓生活。当然少数爱国军民的反抗是令姚燮欣喜的、敬佩的,因此姚燮便会不吝笔墨大加赞颂。姚燮正是用诗笔记录下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深刻反映自己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创作出一批优秀的爱国主义诗篇。
姚燮爱国诗歌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主题的丰富与开拓上,在诗风上也是力挽性灵轻浮油滑、空疏萎靡之病,开创近代诗歌关注现实的进步诗风。颇擅绘画的姚燮在诗歌创作上也会融合画家的独特视角,为人们描摹一幅幅真实可感、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历史画。姚燮诗歌语言也是不拘一格,有五言、有七言,为了叙事需要、抒情需要、描摹人物需要,姚燮常常打破诗歌创作的语言范式,齐中见散、质朴通俗,可以看做近代诗歌语言自由通俗化的先声。
姚燮的爱国诗歌是在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创作的,在题材内容、思想艺术方面有着较高成就,因此历来论者往往给晚清的姚燮以较高的评价。笔者只是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注重背景分析和文本分析,尝试着谈谈自己对姚燮爱国诗歌创作的理解,期待人们对姚燮的爱国诗歌乃至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潮和众多诗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4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4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