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新闻报道中的河南媒介形象研究(2009-2013)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路径
(一)媒介形象与河南媒介形象相关概念
1.媒介形象的定义
当前,有关“媒介形象”的定义十分混乱,学界尚未对其定义、概念、研究范围得出统一的认识。“媒介形象”的理论源于社会学。该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是通过传递象征符号和意义而相互影响的,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互动效应。
媒介形象这一概念的直接理论来自于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提出的“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ent)理论,他认为,大众媒介的报道为我们建构了一个虚拟的现实环境,这个拟态的现实环境恰恰是很多人(媒体受众)借以了解现实、作出判断的参照和依据。这个参照显然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它和真实世界的同构或反差程度将严重影响我们的认识。但是相对于日趋庞大、复杂和快速变动的社会而言,大众媒介却又是我们不得不依赖的一个相对来说便捷的认识世界的工具和途径。
跟随李普曼“拟态环境理论”的研究脚步,有关“媒介形象”的研究逐渐为传播学者所重视。格伯纳(George Gerbner) 指出,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
总结来说,“媒介形象”研究的核心和关键在于认清“现实”、“媒介”和“认知结果”三者之间的关系。
........................
(二)研究路径与设计
1.研究路径
本研究力图运用框架理论,通过抽样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得出《中国青年报》涉豫报道使用的新闻框架以及藉此呈现的河南媒介形象,以实现研究目的。具体研究路径如下:
首先,本研究对框架理论、媒介形象理论进行概念梳理,进而运用抽样调查法,对《中国青年报》的涉豫报道文本进行抽样分析。
在此基础上,结合新闻框架分析常用的内容分析法进行类目建构,对抽样文本进行分析,研究《中国青年报》涉豫报道的消息来源、篇幅情况、新闻体裁、新闻主题和新闻倾向性,得出涉豫报道所使用的新闻框架,藉此分析河南的媒介形象,以及形成这一媒介形象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2.文本选取
《中国青年报》是共青团中央机关报,是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份全国综合性日报。之所以选择《中国青年报》作为的涉豫报道作为研究文本,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报纸兼顾政治性和新闻性,更为均衡。作为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既有《人民日报》等我党机关报的政治属性,又不似后者那样强烈的政治性和宣传性,它强调独特的视角和客观翔实的报道,所采写的文章以思辨性见长。在新闻报道权威性和客观性方面,更值得作为研究样本。
第二,报道权威、客观,不易被非新闻因素影响。作为全国主流大报,《中国青年报》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对全国各省份的关注度较为均衡,而非仅仅关注某几个发达省份或城市,其报道反映的河南问题相对更为客观和全面。作为中央级媒体,新闻立场也不易被经济利益等非新闻因素所左右。因此,研究河南媒介形象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从全国性大报入手,更有利于实现研究预期。
第三,定位高、水准高,重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相比国内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媒体和河南省内的媒体,由于《中国青年报》的受众定位为广大青年和知识分子,故其涉豫报道的视角定位更高、立场更为平衡、新闻用语更为考究,新闻报道采写编辑水准更高,其报道更注重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不乏引领社会主流思潮的鲜明特色,具有典型性。
.........................
二、《中国青年报》涉豫报道分析
(一)涉豫报道篇幅与报道来源分析
报道篇幅和报道来源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青年报》对河南省的关注度。作为一份中央级媒体,在一定时期内,对河南报道篇幅的多少,表面上能够反映出对河南新闻事件关注的多寡;在涉豫报道中,自采新闻的比例、转载其他报道源的多少,也能体现报纸对河南新闻事件的关注,二者都属新闻框架分析中的浅层次分析,能给研究者及受众以直观印象。但除去直观印象外,在二者背后,也能体现媒体对河南的重视程度。
通过对《中国青年报》2009-2013 年涉豫报道的抽样调查,可以窥见该报在涉豫报道篇幅方面呈现以下特点:
长篇幅报道整体占比最多。在 2009-2013 年的涉豫报道中,超过 2000 字以上的报道数量占比最多,且各年份内的比较中,除 2010 年,其他各年份 2000 字以上的报道占比也是最多的。且这一篇幅范围内的文章数量总体也呈上升趋势,,尤以 2013 年最为突出,2000 字以上文章的占比数达 45.2%。由于 1500 字以上的报道多为长消息、通讯、专访或评论,若加上 1500-2000 字范围内的占比,则长篇幅报道占据了《中国青年报》涉豫报道总量的 50%左右。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青年报》注重挖掘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河南一些重大新闻人物或事件的重视程度。
短篇幅报道数量可观。在《中国青年报》涉豫报道的样本中,1000 字以下的报道多为消息、短评和图片新闻等,此类篇幅的报道讲求“短、平、快”,可以在报纸有限的版面内最大限度地为受众提供新近发生的信息,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这类篇幅的报道占据涉豫报道所取样本总量的 40%左右,仅次于超过 1500 字的长篇幅报道。
........................
(二)新闻体裁及新闻题材分析
1.新闻体裁分析:以通讯和消息为主
新闻体裁就是新闻写作的表达形式。在实际新闻写作过程中,由于新闻视角不同、新闻价值不同、表达手法不同、媒体要求不同以及新闻工作者能力不同等诸多因素,致使新闻体裁的运用十分多样,甚至相同的新闻事件也可以运用不同的体裁。
通过对《中国青年报》涉豫报道抽样文本的筛选和逐篇阅读,对报道的新闻体裁进行分类,按照消息、特写、通讯、评论及其他(含图片新闻、专访、记者手记、形象宣传稿等)五类具体列表如下: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中国青年报》2009-2013 年涉豫报道的抽样文本在新闻体裁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即以通讯与消息体裁为主。
首先,通讯体裁文章占比最高。在所有抽样文本中,通讯体裁文章的数量和占比最高,其中 2009 年和 2013 年均突破了 50%,占比最低的 2010 年也达到了 39%。足见,擅长深度报道的《中国青年报》在涉豫报道中,注重对新闻事件或人物进行全方位、深度的解读。通讯体裁使用率最高的新闻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是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例如《中国青年报》在 2013 年 2 月发生的连霍高速河南义昌大桥爆炸垮塌事故后,发表了题为《烟花爆竹“乔装”上路 肇事车辆缺乏资质》的追踪报道,全文共 3424 字,详细解读了爆炸事故发生后的疑点和伤亡情况。事件发生后,《中国青年报》及时跟进,详细、客观、冷静地对事故发生原因、事故疑点等进行解答,合理地引导了舆论。
二是对典型人物、集体或事件的报道。例如《中国青年报》2012 年 9 月 6 日发表的通讯《焦作:团组织怎样在青年农民合作社扎根》,全文共 2871 字,讲述了河南省团焦作市委在当地党政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多种活动吸引青年农民成立青农联,服务于生产经营活动,吸引、团结农村青年的事迹,呈现了青年团组织扎根于青年农民心中,促进农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的局面。报道细致生动,没有说教意味,通过一个个典型的事例来照应文章核心。
三是通过挖掘看似普通的人物或事件背后的重大新闻。例如《中国青年报》2011 年7 月 22 日发表的通讯《服刑民警仍正常上班办案》,文章从一件看似普通的治安事件入手,《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层层剥茧,展开了细致入微的调查,形成了这篇 4246 字的通讯。该文通过“一件小事引发的争执”、“办案民警聂云峰是正在服刑的犯人”、“为了保住这个饭碗我花了将近 100 万元”三个部分,揭开了“服刑民警正常上班”的谜团和内幕。
.........................
三、《中国青年报》涉豫报道的新闻框架 ............................ 39
(一)新闻框架概念梳理 ........................ 39
1.新闻框架的定义...................... 39
2.新闻框架分析的研究路径.................... 40
四、《中国青年报》新闻报道中的河南媒介形象及启示 ................... 49
(一)《中国青年报》新闻报道中的河南媒介形象 .................. 49
(二)河南媒介形象建构的影响因素 ........................ 52
(三)河南媒介形象研究启示:优化河南媒介形象的建构策略 .......... 54
四、《中国青年报》新闻报道中的河南媒介形象及启示
(一)《中国青年报》新闻报道中的河南媒介形象
结合此前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媒介形象”是指个体通过各种传播渠道获取的信息中,对某一人物、事件、事物或组织等实体所形成的认知。媒介形象是一种信息,它并不等同于实体形象本身,也有别于传播学中的“符号”概念,主要由于传播主体、传播渠道、受众及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了媒介形象形成过程中与实体形象之间的偏差。
河南媒介形象的概念从属于“媒介形象”概念中的一个子概念,即“地域媒介形象”,“地域媒介形象”是受众通过整合各种传播渠道获取的信息,对该地域产生的认知和印象,是一个地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某一地域媒介形象的好坏,对于提升该地域投资潜力、旅游价值具有重要作用,甚至会影响政策倾斜乃至地区竞争力。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任何地域都不可能在媒体的塑造中单纯地表现出一种形象,因此地域媒介形象是多个单一媒介形象的集合体。有学者认为,评价某一地域媒介形象的标准应该参考三个要素:即报道数量、报道题材的多少和报道的态度倾向性,由于倾向性涉及地区媒介形象的性质问题,因此在区分时显得更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新闻题材的统计分析和新闻框架的频次分析,将媒介形象分为“富形象”和“弱形象”;结合报道的新闻倾向性分析分为“正面形象”或“负面形象”,各类题材报道次数的多少对媒介形象的“富”与“弱”起到了强化与弱化的效果,以此为标准形成了下图2中的四种模式:
..........................
结语
近年来,河南的发展速度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然而,这片曾经主宰中华民族命运数千年的热土,在当前社会舆论中,它的形象处于一种被“误解”的状态中,既与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不相符,更与河南当前的发展状况无法对接,也可以说,在某些方面也影响和制约了河南整体发展和河南形象软实力的提升。
因此,通过分析和研究涉豫报道,了解河南媒介形象到底怎么了,才能对症下药,精准地解决当前的问题。怎么做?突破口之一就是了解新闻媒体是如何报道河南,如何把河南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毕竟,当前的信息传播中,新闻媒体的报道对受众关于河南形象的认知密切相关。
通过对 2009 年至 2013 年《中国青年报》这一兼具宣传性和新闻性的严肃大报涉豫报道的抽样、统计与分析,进而结合新闻框架理论,得到有关新闻媒体涉豫报道中,形成了怎样的河南媒介形象。这一方法从一个切面科学、客观地展示了一段时期内,通过媒体呈现出的河南媒介形象的概貌。在了解河南媒介形象是什么、受何因素影响后,进而提出优化河南媒介形象的建构策略,为今后河南媒介形象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这是本研究意欲实现的最终效果。
诚然,河南媒介形象的建构是一个宏大的命题,通过一家媒体的报道、或是所有媒体各类形式的报道甚至影视广告书籍等文化作品的体现,乃至于河南人、企业、政府、机构等等的对外交流,都会影响河南媒介形象的建构。囿于个人所学和知识局限,仅能管窥河南媒介形象之一隅,例如样本选取较小、时间跨度不够、研究视野较窄等等,都使本研究的成果不够丰硕,希望这只是开始,如这一抛砖引玉之作,能为更多的学者、专家乃至政府所重视,真正能够将河南媒介形象的建构列入河南整体发展的战略之中,则必将为今后河南整体发展尤其是软实力的提升,提供助力。这不仅是本研究作者的心愿,也是河南省近亿人力图富强的心愿。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4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