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广东与江苏利用 FDI 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13 08:34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010 年 8 月数据显示,历经三十年高速发展,我国超越日本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逐步发展成为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被誉为“中国奇迹”,奇迹创造的背后,FDI 的贡献与作用功不可没。随着我国市场潜力的不断挖掘、外资优惠政策不断出新和整体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我国 FDI 流入量不断增加(如图 1 所示),图 1 显示出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不断上涨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0 年我国 FDI 总量为 0. 57 亿美元,1990 年上升到34.  9 亿美元,2000 年进一步提高到 407.  2 亿美元,2010 年我国 FDI 达到了 1057.  4亿美元,首次突破 1000 亿美元,到 2012 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达到 1117.2 亿美元。十年时间,总量成数倍甚至数十倍增长。FDI 作为国外先进技术、管理和知识产权的载体,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广东与江苏利用 FDI 比较研究

尽管我国实际利用 FDI 的总量巨大,但各地区 FDI 分布极为不平衡,绝大多数的FDI 流入了东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在东部地区中,广东和江苏利用 FDI 取得巨大成就,其中,1979 年到 2012 年底,广东省实际利用 FDI 规模累计已达到 2988 亿美元,江苏省实际利用 FDI 金额累计也达到 2890 亿美元。作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强省,广东和江苏利用 FDI 方面的经验堪称成为全国其他省份的模范,两省长期处于领先位置。尽管两省处于利用 FDI 第一、第二位的位置,但两省实际利用 FDI 趋势却有所不同(如图 2 所示)。图 2 显示 2003 年之前广东省利用 FDI 规模要高于江苏省,1997~2001年两省差距比较稳定,2001~2003 年江苏省利用 FDI 规模大幅度上升并于 2003 年超过广东,2003 年后的历年均高于广东省。尤为重要的是,图 2 反映出 2003 年之后江苏省利用 FDI 斜率大于广东省,表明了两省利用 FDI 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


1.2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广东和江苏两省利用 FDI 的情况,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和归纳分析相结合以及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立足于当下江苏省利用 FDI 规模超过广东,显现出后发优势的基本事实,通过一系列的比较找出利用 FDI 差异的问题以及分析其原因,最后针对两省之间的比较而归纳出来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具体来讲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介绍本文研究背景、思路方法、相关概念解释、理论基础以及文献回顾。

第二步,比较两省利用 FDI。首先比较改革开放以来两省利用 FDI 的历史演变,众所周知,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其利用 FDI 的时间点要早于内地,当然也比江苏省开始利用 FDI 的时间点早,因此有必要比较两省在利用 FDI 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厘清两省利用 FDI 的发展脉络;然后根据两省历年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比较两省利用 FDI 现状,明确相关情况,主要比较两省 FDI 质量,选取 FDI 来源地、FDI 产业分布、FDI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制造业 FDI 占第二产业投资比重四个指标;最后因为投资环境对利用 FDI 影响很大,分别从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角度比较两省 FDI 投资环境。

第三步,验证两省 FDI 对经济增长贡献。在前一步基础上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角度分别实证分析 FDI 对投资、出口以及工资的贡献,并对两省实证结果进行比较。

第四步,在第二、三步的两省相关情况以及延伸部分的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两省利用 FDI 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各自的短板,广东和江苏省利用 FDI 互有利弊,在前两步比较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出广东和江苏两省利用 FDI 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比较分析。

第五步,针对第四步分析出现的问题以及分析的情况,得出并提出了启示与建议,使 FDI 更好地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服务。

......................


第 2 章   国际投资理论综述和文献回顾


2.1  国际投资理论综述

早期的国际投资理论是围绕完全竞争展开的,但随后西方经济学认为不完全竞争的状况才是普遍的。根据引起市场不完全竞争因素的不同,西方学者对国际直接投资行为进行了多种研究,比较广泛运用并认可的主要有垄断优势理论、产品周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提出者海默(1976)认为在不完全市场上跨国公司具有特定优势从而形成“垄断优势”,这些优势来自很多因素:技术优势、经济优势、原材料控制优势、管理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等等,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可能还存在政策优势,这些优势克服了客场劣势,从而获得比国内更多的收益。垄断优势理论的逻辑从企业特征出发,推及行业特征,再到国家特征,从而奠定国际直接投资的基础。但该理论未能有力地说服为什么拥有独占优势的企业不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来获取利润,而非要采取 FDI 的形式,同时该理论只是适合解释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FDI 现象,但是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现象。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费农(1966)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认为产品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这个生命周期,处于不同的阶段的同一产品决定了不同国家在市场中竞争的地位,从而决定了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变化。产品周期有三个阶段:产品创新、产品成熟以及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创新阶段不会发生国际投资;产品成熟阶段,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和价格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就会到世界主要的市场进行直接投资;产品标准化阶段,原创新者的垄断地位逐渐丧失,这时企业要寻找成本低的产品生产区位,于是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就成为企业选择的最佳生产区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于市场需求和生产要素成本的角度反映了当时国际资本跨国流动的事实,很好地解释一些制造业的国际投资问题。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种理论越来越不能解释国际合作制造,也没有解决内部化所带来的竞争优势问题。

3.比较优势理论。小岛清(1978)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认为,凡是本国已趋于比较劣势的生产活动都应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向国外转移,这样不仅可以使国内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东道国产业的调整、促进东道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当东道国在转移产业的生产经营上逐渐熟悉起来后,这些边际产业又将被转移到更为不发达的国家。这样边际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将根据国家发展程度由相对发达的国家向相对落后的国家转移,这种直接投资与产业调整的模式被小岛清称为“雁行范式”。比较优势理论比较符合当时日本的国情和特定历史条件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有力解释了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同时它也指出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市场,企业比较优势的变迁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该理论理论认为国际投资投向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

........................


2.2  文献回顾

国内关于区域投资环境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我国投资环境显现出明显的“东强中弱西更弱”的阶梯分布特征,鲁明泓(2002)对我国的 29 个省、市、自治区(西藏和台湾除外)和 45 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刘伟、周峰、蹼励杰评价了江苏省各城市投资环境,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各城市的投资环境提出了建议与措施。袁庆(2004)根据广东利用外资的状况以及在投资软环境方面面临的新形势,,对广东省外商投资环境优化提出了建议。

 国内外关于利用 FDI 的研究颇多,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是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 FDI 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二是基于不同角度通过选取各自指标,利用计量软件分析 FDI 对地方产业结构、技术进步、进出口贸易、就业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来研究 FDI 的溢出效应;三是采用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对区域 FDI 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四是 FDI 的区位选择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五是对不同区域的 FDI进行比较研究寻求缩小 FDI 差距的对策。

张文和许林(2010)利用高级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美国等 9 个国家的 FDI 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和汇率变动做了比较研究。郑云(2006)认为长三角地区 FDI 的溢出效应比珠三角地区明显。李文溥,李静等(2010)  比较分析FDI 对不同区域工资水平的影响效应,发现影响力的大小与 FDI 的有机构成和当地劳动力结构有关。何菊香,江寿阳(2007)研究表明中国引进 FDI 的业绩高于其他国家,但优势在逐步减小;中国引进 FDI 的潜力高于印度和巴西,落后于俄罗斯8。罗长远(  2007)认为 FDI 对投资存在显著的挤入效应,而且对国有资本的挤入大于对私人资本的挤入。Borensztern( 1998)发现 FDI对发展中国家存在显著的挤入效应,Agosin and Maser(2000)的研究表明:FDI 对欧洲国家有明显的挤入效应,拉美国家存在挤出效应,亚洲国家挤入和中性效应并存,三种效应都存在于非洲国家。克罗吉(2009)提出了一套评价各区域利用 FDI 能力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的 31个省市利用外资的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做出了评估和比较。田泽永和江可申(2012)考虑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体制性差异,验证了江苏省 FDI 对民营投资的影响。邵学学言和余敏(2006)以提高利用质量为出发点,研究了广东省 FDI 对国内投资的影响3。张光南和朱宏佳(2013)区分区域经济差异,基于珠三角城市面板数据研究了 FDI对国内投资各个组成部分的的挤入挤出效应。总体来看,根据所选择的研究区域不同,同,当前有关 FDI 的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国别间的比较、区域之间的比较、经济发达的省份之间的比较和少数其他区域之间的比较。

......................


第 3 章   广东和江苏利用 FDI 比较 .................. 10

3.1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和江苏利用外资历史演变 ................. 10

3.1.1  广东和江苏利用外资探索阶段比较 ................ 10

3.1.2  广东和江苏利用外资快速发展阶段比较 ............... 11

第 4 章   广东和江苏利用 FDI 对经济增长贡献比较 ...................... 29

4.1  广东和江苏利用 FDI 对投资挤入挤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29

4.2  广东和江苏利用 FDI 对工资水平贡献实证分析 ........................ 33

4.3  广东和江苏利用 FDI 对出口贡献实证分析 ............................... 36

第 5 章   广东和江苏利用 FDI 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析 .................. 39

5.1  广东和江苏利用 FDI 的质量问题 ............... 39

5.2  广东和江苏利用 FDI 的结构问题 ........................ 40


第 5 章   广东和江苏利用 FDI 存在的问题及比较分析


在第 3、4 章对利用 FDI 的质量、投资环境以及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中,发现广东和江苏利用 FDI 存在共通的问题,比如利用 FDI 质量、结构、成本以及投资环境等问题。两省利用 FDI 存在的问题本质上相同,但由于两省各自不同的特点,如 FDI 来源地、FDI 产业分布、FDI 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利用 FDI 投资环境以及 FDI 经济效应等有所不同,程度上略有差异。


5.1  广东和江苏利用 FDI 的质量问题

5.1.1  核心技术含量低

综合广东和江苏两省利用 FDI 的情况来看,所引进 FDI 的技术溢出大多数核心技术含量不高,真正属于世界领先技术的很少。即使有些 FDI 为了自身赚取高额利润的动机提供了一些高新技术,但没有真正将前沿的、尖端的、关键的核心技术提供给中方。中外合资企业中方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缺少能与外资相制衡、相配套的、又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只能是 FDI 的代工厂,对外商依赖程度高,自主创新与转型升级受到牵制,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弱。例如,中国已经是全球知名手机电脑生产商苹果公司产业链中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制造基地,但这个庞大的制造基地的总体利润率只有不到 2%,没有任何话语权。一边是苹果公司 2012 财年年报显示的毛利率达到 43.9%,另外据网友提供的拆机分析显示,iPhone 5s 的利润率高达 69%,另一边是苹果代工企业富士康一部手机获利 4 美元(约 25 元人民币)左右,不到利润的 5%,其中的巨大落差令人诧异。核心技术含量在某种程度上说,关系到我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竞争所处的地位,也关系到实现“中国梦”的进程。

广东和江苏两省 FDI 均存在核心技术含量低的问题,比较而言广东省更为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广东省科研经费投入、教育投入不够是重要因素。

........................


第 6 章   启示和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审批、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吸引大量的 FDI,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时至今日资本缺口得到了充实,但利用 FDI 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新形势下,党和中央弃用沿用多年的“扩大对外开放”的提法,转换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就是要发挥优势,抓住战略机遇,不断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开放质量。学界以及广大理论研究者早于实际政策制定者更加关注 FDI,即更加注重 FDI 对管理经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贸易增长、出口竞争力、扩大就业、促进环境保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一些地区招商引资政策的不合理、恶性竞争、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愈发严重,我国也正在逐步减少 FDI优惠政策,特别是 2007 年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调整,逐步实行内外资统一国民待遇。

作为利用 FDI 的两大省,广东和江苏的做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在两省的比较研究基础上提出提高 FDI 质量、优化 FDI 结构、改善 FDI 投资环境三个方面的建议。


6.1  提高 FDI 质量

随着两省国民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提高利用 FDI 质量成为必要,两省都要改变“凡是外来的资本都要积极招商引资”这种观念,消除盲目性,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政策,有选择性的引进 FDI,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综合数量与效益的考量,更加重视效益,一些利用 FDI 规模小的地区要避免某些吸引 FDI 规模大地区所产生的后遗症,对高能耗、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慎重引进,要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甚至金山银山换不回绿水青山。广东省以 CEPA 为契机,把广东的制造能力与区位优势与港澳的金融物流优势、资金技术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融合起来,加强服务、物流、金融、旅游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着力打造海洋经济。江苏省借助中国(上海)自贸区的建设的大好机会,积极探索利用 FDI 新模式,实行跟随策略紧跟上海自贸区在开放型经济领域探索的步伐,做好辅助性角色定位以及利用外资模式迁移工作。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4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4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6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