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体能测试分析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科学的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在欧美体育强国发展成熟,尤其在职业足球、篮球、网球、田径等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手段。[1][23]美国的体能训练理论发展距今近 40 年,形成了以青少年体能训练为基础,面向大学运动员和职业化运动员为主体的金字塔式训练体系。通过针对性体能测试,建立科学的训练负荷体系,充分利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敏感期,提高运动能力,为运动员的竞技生涯打下良好基础。上个世纪 80 年代科学体能训练方法传入我国,但发展缓慢。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国家体育总局专门组派大量优秀体育人士赴美学习先进的体能训练经验,自此中国的体能训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目前相关专家学者主要集中在对成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而对于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的内容更多关注于体能训练方法、训练手段,体能训练的研究现状,体能训练的作用,体能训练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监控以及技术、战术、心理与体能的相关性研究等,对体能的测试项目、评价指标和测试手段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对青少年运动员体能的定量与定性方面的研究,以致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与体系。在我国举国体制状态下,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从事竞技体育训练。在该时期全面而科学进行体能训练是其未来成为优秀运动员的重要保障,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敏感期的特点,运用各种现代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来发展青少年运动员的灵敏、协调、平衡、爆发力、速度以及柔韧等素质,注重青少年的综合而全面的发展,为其日后成为优秀的运动员打下扎实的运动能力基础。
.........
1.2 选题依据
目前中国体育正处于向体育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北京作为首都既面临着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时机又面临着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挑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困难重重,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北京竞技体育今后的发展。近年来,北京市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处于下滑趋势,在奥运夺金中仅有 2~3 项优势项目,全运会中的金牌榜的排名中已经下降到第六名的位置。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北京的竞技体育对于体育人才的引进,尤其是后备人才的引进受户籍、上学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已经明显萎缩。二级选材政策已经从“选优”变成“培优”,即强化二级运动员的全面的体能水平的发展,淡化专项能力的培养。以夯实二级运动员的体能水平,避免因过多专项技能培养而造成的运动员早期的损伤、技术不全面等问题 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是影响其竞技生涯的重要因素。科学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在欧美体育强国和国内各优秀运动队、职业队广泛应用,成为现在运动员提高竞技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北京各青少年业余体校的训练和管理中,依然普遍采用传统的、旧式的训练模式和思路,出现运动员参加竞技训练时年龄小,并且专项化过早的现象,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中接受过多的专项能力的培养,并持续长年专项技能训练[1][21][1][28]。这种过早的以专项的需求为目的,简单枯燥和高负荷强度的竞技训练极易造成运动能力的发展相对单一,功能性基础运动能力相对薄弱,身体综合素质得不到均衡的发展,甚至造成青少年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损伤,进而阻碍了其向更高水平的发展的能力。从目前运动实践与理论研究发现,基础运动能力的好坏是影响运动员向高水平发展的瓶颈。通过实地测试和分析,逐步探索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生长发育规律和科学的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模式,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的培养模式,通过科学体能训练与测试方法,提高后备人才的训练效率和质量,为青少年运动员今后进行科学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建立具有北京特色的青少年科学体能训练培养模式,为北京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也为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制定相应的课程和锻炼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 2013 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体能测试管理和运行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测试实施方案及数据的跟踪与分析,优化测试方案,改进管理手段进而提高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在 2014 年体能测试中加以应用。体能测试对象为北京市各区县 18 所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 10-16 岁在校男女业余训练运动员,共计2689 人,其中男子 1413 人,女子 1276 人。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为北京市朝阳、东城、大兴、房山、丰台、海淀、怀柔、门头沟、石景山、通州、西城、延庆12 个区县 18 所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教练员。
.......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根据研究需要,通过检索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题录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硕博论文数据库,万方论文数据库等电子资源数据库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以及互相网络资源,学习与掌握国际先进的体能训练方法与评价理论知识,为进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和理论基础。
2.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体能专家论坛”,走访国内与国际体能训练专家、高校的理论学者、运动队的教练等进行了实地访谈。了解国际先进体能训练的进展以及发展趋势;走访国内长年从事青少年训练的专家了解训练中的情况:一、学习国内老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的经验与成果;二、使现代体能训练方法更能结合我国青少年训练的实际情况。
..........
3 分析与讨论 ..... 17
3.1 2013 年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测试概况 .......... 17
3.1.1 测试项目 ...... 18
3.1.2 2013 年测试存在的问题 .... 18
3.2 教练员对测试的认识 ......... 19
3.2.1 教练员基本情况 .......... 19
3.2.2 教练员对青少年体能的认识 ....... 22
3.2.3 教练员对体能测试的基本评价 ........... 24
3.2.4 教练员对体能测试项目合理性的评价 ....... 27
3.3 2014 年青少年运动员体能测试项目优化 ........ 30
3.3.1 对 2013 年体能测试项目聚类优化 .....30
3.3.2 “5 分制”体能测试评分标准的计算 ........ 34
3.3.3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评分表(举例) ....... 35
3.3.4 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体能测试 app 开发 ........... 36
4 结论 ........... 38
3 分析与讨论
3.1 2013 年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测试概况
2013 年,北京市体育局主导针对我市业训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设计了一版体能测试方案,即《2013 年版北京青少年运动员体能测试方案(试行)》。2013 年共测试北京市 18 所业余体校运动员 2689 人,其中男子 1413 人,女子 1276 人。测试项目为 11 项(详见附件):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30 米冲刺跑、跪姿前抛实心球、左抛实心球、右抛实心球、六边形跳、软梯正向移动、软梯侧向移动、两栏 30 次计时和 20 米折返跑。分别反映身体活动度、速度、爆发力、灵敏协调能力等方面。此次调查北京市业余体校男教师的平均年龄为 39.29,标准差为±9.30;女教师的平均年龄为 38.83,标准差为±8.35。可见,从事一线运动训练的男女教师平均年龄较高,这可能是因为业余体校教师多数为退役运动员。其中 83.3%的教练员拥有大学本科学历,占绝大多数。硕士及以上学历为 4.0%,相对较少。教练员现有的学历水平,不能满足更高水平、深层次的训练需求。
........
结论
1.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北京市已逐步制定出一套适用于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能测试与评分方案。该方案可以对 10~16 岁的男女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进行综合评分;
2.通过本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爆发力(立定跳远)、力量(左右抛实心球)、速度(30 米冲刺跑)、灵敏素质(六边形跳)是综合反映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最佳指标;
3.2014 年通过数理统计法制定的青少年运动员体能测试“5 分制”评价标准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青少年体能优良状况。
4.2015 年基于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体能测试数据库开发的 Android 版的手机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体能测试 APP 系统总体运行稳定,提高了测试系统管理的智能化,方便了基层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测试工作,在全国尚属首创。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6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6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