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郑州大花海休闲观光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06 10:22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环境日益恶劣、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生存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压力越大,亚健康、养生保健逐渐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休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满足人们追求自然,放松身心,养生度假的需求。在我国花卉业的迅猛发展的趋势下,花卉业正由传统花卉业向现代花卉业迈进,呈现出与休闲农业结合趋势。加上旅游业的发展及人们养生度假的需求的促进,花卉休闲观光园营运而生。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而我国的体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经过 20 多年的建设,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目前,我国花卉业正由传统花卉业向现代花卉业迈进,呈现出与休闲农业结合趋势。花卉休闲观光园的兴起,开拓了新的旅游空间和领域,丰富中国农业大国旅游业的特色与内涵,解决了现今休闲农业体验活动单调、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花卉休闲观光园顺应市场需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相应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对园区的建设缺乏全面的指导,以至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面。花卉休闲观光园植物景观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游客数量乃至园区经济效益,所以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至关重要且迫在眉睫。 本研究以花卉休闲观光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为重点,解决花卉休闲观光园植物景观建设中实际问题,为花卉休闲观光园植物景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促进花卉休闲观光园健康发展,造福人民。作为休闲农业的具体形式之一,花卉只是其表现形式的一种,笔者也通过本文拟对休闲观光农业中专类园建设提出思路和实际操作总结。

郑州大花海休闲观光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第二章 郑州花海观光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基础

2.1 总体概况
郑州市,简称“郑”,是河南省会,地处华北平原南部,河南省中部偏北,黄河下游。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雪。郑州都市区规划面积 1700 平方公里、郑州市区面积 1010.3 平方公里,郑州中心城区规划面积 980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373 平方公里。郑州各区、市、县辖 153 个街道乡镇,其中 76 个街道办事处、65 个镇、12 个乡。郑州市人民政府驻中原区中原中路 233 号。郑州市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较短。处于西部浅山丘陵区的荥阳、巩义、新密和登封四市,年平均气温在14~14.3℃之间。郑州年平均降雨量 640.9 毫米,,无霜期 220 天,全年日照时间约 2400 小时。统计资料表明郑州市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春季开始的时间大致在每年 3 月 27 日,终止于 5 月20 日,历时 55 天;夏季开始于 5 月 21 日,终止于 9 月 7 日,历时 110 天;秋季开始于 9月 8 日,终止于 11 月 9 日,历时 63 天;11 月 10 日至次年的 3 月 26 日为冬季,长达 137天。本次设计位于郑州惠济区,设计面积约 1000 亩。分析如何在对现状进行 SWOT 分析的基础上,完成设计和实施。包括铺装和园路、停车场、景观建筑和小品,以及花海景观等。
............

2.2 现状 SWOT 分析
SWOT 分析法是综合分析事物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的机遇与威胁选择最佳发展战略。 SWOT 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S (优势,Strengths) 、 W(劣势,Weaknesses), O(机会,Opportunities)、T(威胁,Threats)。其中 SW 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OT 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 

2.2.1 郑州大花海休闲观光园发展的优势分析
(1)项目区位重要:项目位于郑州惠济区,自然景观资源良好。 (2)区域内地域文化底蕴深厚:本项目对郑州打造其自身文化特色,具有积极的作用。 (3)设计基地内地形起伏丰富,水库资源众多。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加剧,生态旅游成为一种趋势,加之游客对花卉体验、采摘、养生保健需求的增加,花海与生俱来的巨大的吸引力,花海生产的农业景观独特的美以及国家政策对观光农业的支持,都为花海休闲观光园的发展带来机遇。花海旅游的日益兴起,也成为了各大园区的竞争焦点,能够脱颖而出,别出心裁才能赢得市场。花海休闲观光园有着良好的旅游环境,同时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花海休闲观光园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创造独特的旅游感受,在竞争中占得一席之位,并充分利用周围旅游环境获得发展。另外,旅游者需求的差异化加大及喜好的变化,为花海休闲观光园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难度,需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适应市场和游客的变化。
.........       

第三章 郑州大花海观光园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 17 
3.1 郑州大花海休闲观光园总体规划 .... 17 
3.1.1 规划设计原则 ....... 17 
3.1.2 规划定位 .......... 17 
3.1.3 花海观光园规划发展策略 .......... 18 
3.1.4 总体规划 .... 23 3.2 郑州大花海景观功能分区设计 ...... 25 
第四章 郑州大花海休闲观光园植物规划设计......... 28 
4.1 植物配置 .......... 28
4.2 植物配置原则 ...... 30 
4.3 植物配置方式 ...... 31 
4.4 植物选择 .......... 33 
4.4.1 木本植物 .......... 34 
4.4.2 草本植物 .... 35 
4.5 植物色彩景观设计 ......... 38 
4.6 植物季相景观设计 ......... 41 
4.7 植物景观设计与其他造园要素 ...... 42
4.8 小结 ....... 42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43 
5.1 结论 ....... 43 
5.2 展望 ....... 43 

第四章 郑州大花海休闲观光园植物规划设计

4.1 植物配置
花卉休闲观光园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时应注意植物种类的规划与植物景观的营造。植物种类规划时应全面考虑当地气候条件与经营产品,以乡土树种为基调,主营产品紧跟市场动态。植物景观营造时应注意植物空间的营造,营造开敞、半开敞、覆盖、竖向、完全封闭的多样空间,让游客感受不同空间的整体形态、质感、色彩、气味、季相变化,进而体味其中蕴含的意境。把握不同植物对温度、水分、土壤、光照、空气的不同需求,合理配置。注意运用对比与调和、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的形式美构图法则。加之色彩的调和与对比、季相的错落搭配,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 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是通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来实现的。生态效益的大小取决于绿量,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总叶面积的大小。改善城市绿地的植物配置和空间结构,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增加城市的绿量,使有限的城市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园林植物景观生态效益的发挥是以一定的绿地率和完善的绿化系统为基础的。而园林植物生态效益的最大发挥取决于植物的配置模式和合理的树种选择;园林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能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增强园林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起到应有的景观价值及生态效益,而且可以减少管理费用。根据城市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应选择一些抗污染、吸尘能力强、抗干旱、耐贫痔、耐粗放管理的乡土植物,在“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引进一些适于本地生长的野生植物或外地植物。 
..........

结论

本论文在研究国内外花卉休闲农业进展、植物学相关文献及郑州地区的地理条件基础上,分析了郑州花海市场需求、客源市场特点,以及需要在花海建设中注意的品种搭配、开花季节配置和空间协调。文章将花海的总体规划和细节设计结合起来,凸显了因地制宜、环保经济的特点。 花卉休闲观光园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时应注意植物种类的规划与植物景观的营造。植物种类规划时应全面考虑当地气候条件与经营产品,以乡土树种为基调,主营产品紧跟市场动态。植物景观营造时应注意植物空间的营造,营造开敞、半开敞、覆盖、竖向、完全封闭的多样空间,让游客感受不同空间的整体形态、质感、色彩、气味、季相变化,进而体味其中蕴含的意境。把握不同植物对温度、水分、土壤、光照、空气的不同需求,合理配置。注意运用对比与调和、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的形式美构图法则。加之色彩的调和与对比、季相的错落搭配,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 在建设中,除了需要注意花海的不同表现形式和色彩设计之外,还需要注意花海的建设成本及规划的可实现程度。比如说,过分繁复的花海设计可能导致成本的超支,花海里生产成本之外的支出(如道路、娱乐设施建设及维护)过多的话,可能导致运营压力增大,不利于持续的经营。同时,花海的设计需要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变得更有可操作性,在实际栽植中也需要更好培育和修整。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3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53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5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