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思维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08 06:43

第一章 引言

众所周知,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各国科技实力的竞争,而科技实力的强弱最终源于人才的培养,从上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美国已意识到对人才的培养就要先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并落实到基础教育上。在我国也逐步受到重视,2003 年 3 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首要理念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只是一个载体,是用于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的。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相当重要的。什么是科学方法?赵占良(2007)对高中生物教材(本中提到的高中生物教材均指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做了清晰明确的分析。科学方法指的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包括获取经验性教材的方法和理性思维方法两大方面。如图 1-1。

.......


第二章 与归纳思维有关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2.1 调查目的

一方面为了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归纳问题与困难,另一方面为了悉知高中生物教师对归纳思维的认识情况、对归纳思维的重视程度和培养情况,本文就学生归纳思维的现状和教学实际教学情况做了深入的调查与访谈并进行归因分析。为制定有效的归纳思维培养策略提供思路。

2.2 调查对象的选择

本课题以河源市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高一至高三的学生和该校生物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关于学生问卷调查发放及对象的基本情况:问卷调查的发放时间为 2014 年9 月份,主要调查对象为河源市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问卷的发放形式均为纸质版,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如下表,如表 2-1:关于教师访谈开展及对象的基本情况:接收访谈的共 5 位教师,三名女教师、两名男教师,其中两名教师已有 8 年任教经验,其他至少入职一年了。关于问卷的设计:笔者查阅有关归纳思维方面和中学生教育方面的著作期刊等文献资料,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和调查目的,确立了学生问卷的维度。参考费尔德教授及其同事编写的《学习风格检测表》以及 ONeil 和 Abed(i胡桂英,2003)编制的元认知量测量表的标准指向,设计了学生问卷(见附录 1)以及教师问卷。其中学生问卷的相关分类维度分析如下表 2-2。

第三章 培养学生归纳思维的教学策略............. 30

3.1 培养学生在概念获得中形成提炼概括能力 .......... 30
3.2 培养学生在判断过程中提高辨别命题能力 ........ 38
3.3 培养学生在归纳推理中提升对比分析能力 .............. 44
3.4 培养学生在问题证明中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 53
第四章 培养学生归纳思维的实验研究........ 61
4.1 测试目的 .................. 61
4.2 被试对象的选择 .............. 61
4.3 测试内容的设计 ....................... 61
4.4 测试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 62
4.5 归纳思维能力各方面情况的测试分析 ......................... 68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72
5.1 研究结论 ............. 72
5.2 展望......................... 74
5.3 创新........... 75

第四章 培养学生归纳思维的实验研究


4.1 测试目的

针对学生的归纳思维的培养,在培养前需彻底了解学生的归纳思维的情况必须进行前测,经过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实践教学,然后进行后测,通过前测与后测测试卷发放和回收,然后对有效试卷进行整理,观察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题,以测试卷量化考查学生成绩,了解教学策略实践前后对学生归纳思维形成的影响。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思维的策略研究


4.2 被试对象的选择

选取笔者任教的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高一年级两个普通班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 1 个实验组,分别是 A 班(52 人),1 个对照组,B 班(51 人),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进行后测,此过程由同一老师任教。本次调查共发放前测问卷103 份,收回问卷 100 份,无效问卷 3份,后测发放测验卷103 份,收回测验卷100份,无效测3份。根据效度分析,前后测问卷的有效率为97%。利用瑞文推理测试题来进行学生归纳思维的相关性分析。瑞文推理测试卷共计 60 题,每题 1 分。首先利用《归纳思维能力测试题一》在高一学生入学后授课两周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测。一个班作为实验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策略。一个学期教学实践后利用《归纳思维能力测试题二》进行后测,以了解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情况。测试结束后,首先对回收的测试卷进行检查,然后将有效问卷的数据录入计算机,用 Excel、SPSS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本文从教师的谈话和教学观察情况看来,教师对学生的归纳思维训练不够重视,教师很少专门研究概念、规律、原理传授给学生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教师在教学实践时对概念的、原理的呈现都以直接呈现为主,很少注意正例反例结合、对比分析以及运用问题探讨的形式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很少甚至没有让学生经历亲身体验当一回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也很少给机会让学生进行归纳概括,对如何概括进行指导缺乏归纳思维的训练,所以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教师将原由归咎于课时不够的问题,没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发挥,最后导致学生归纳总结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问题,也成为了生物学习困难的一大障碍。

5.2 展望

1.从现状调查情况来看,的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要达到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的目标,就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科的知识结构,根据生物学科的自身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只要教师本身具有过硬的知识水平,才能够对学生的不同思考过程给予指导。2.从教学实践总效果来看,教师需要重视归纳思维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需要适时地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通过显性知识的讲授中培养学生的这种隐性思维,让学生获得归纳的经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终目的。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4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54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2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