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护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08 06:44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金融危机为美国带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面临这一局面,部分高校和基金会纷纷削减开支、减少资助,图书馆在这一时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为了摆脱如此严峻的形势,图书馆必须通过更新其服务内容、提升其服务效果来体现自身存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数据以惊人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中,预计到 2020 年时全球可能将会拥有近 40ZB 的数据量。
面对增长速度如此惊人的科研数据,如何将其进行有效的搜集、长期的保存、充分的利用成为图书情报相关研究学者的研究重点。急剧增长的科研数据管护需求与服务缺失的矛盾使高校图书馆看到了机会,由于科研数据缺乏有效的管理,致使很多重要的科研数据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作为长期稳定的信息机构,高校图书馆通过科研数据管护服务,能够提供完整的、可靠的科研数据收集、交流、发布和保存等解决方案,海量科研数据将成为未来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加,外部环境的改变使得高校图书馆需要根据目前状况进行变化,很多实体书店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面临危机,纸质报纸、期刊和杂志有很多都被数字形式的文献所取代。高校图书馆简单的、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高校师生和研究人员的要求,其服务也因此受到冲击,面对这一局面,高校图书馆只有不断更新其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才能实现其价值。随着各种阅读器、社交网络以及新型载体工具的出现以及快速更新,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未来高校图书馆可能将不再以印刷型文献为主要馆藏,科研数据管护将会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下一个里程碑。未来的科研数据将成为高校图书馆中的主体,馆员将为本校师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专业的科研数据管护服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图书馆情报学界对于数据管护的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研究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外发达国家的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对这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美国和英国可以说是其中的领先者。

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护模型研究


由图 1.1 中可以看出发文量基本上逐年递增,从 2011 年开始发文量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之前几年,并在 2012 年达到高峰,之后研究略有减少。 
最早奠定数据管护基础的会议是 2001 年 10 月 19 日在伦敦举行的国际研讨会“数据管护:电子档案,图书馆和 e-Science  研讨会”,会议主要有三个关键的进展:一是即将批准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作为 ISO 标准;二是成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联盟;三是发展英国研究网格的 E-Science 项目。由英国数据管护中心(Digital Curation  Centre , DCC )组织的国际数据管护会议( International  Digital  Curation Conference,IDCC)推动了数据管护的发展,这一会议从 2005 年 9 月在英国巴斯(Bath)举办了第一届,并且每年举办一次。2015 年 2 月 9 日在伦敦迎来了第十届会议,会议的主题主要包括了:数据管护内容和原则;数据管护的实践;数据管护的政策实施、前沿研究、实践经验;DCC 管理生命周期模型、DCC 内容管理工具;数据驱动的基础设施;数据管护的管理以及维护和保存;评估项目的进展以及确定数据管护关键问题的发展等。

2006  年,《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uration》的创刊对数据管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期刊以科研数据和数据管存为主题。该期刊是由爱丁堡大学出版的开放存取的电子期刊,每年出版两期,其主要栏目是同行评审论文和普通论文,主题包括了数据管护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目前,这一刊物已成为了解国际上数据管护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的重要刊物。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2.1 科研数据 
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科研数据的支撑,尤其是理科方面的研究,如地理、物理或是化学等学科领域。笔者认为,科研数据是科研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调研、实验等各类型研究数据。科研数据不仅包括科学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原始数据,还包括了通过研究人员利用之后产生的推导数据或是组合数据。 
科研数据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时间的跨度较大、内容的连续性强、数据的专有度高、数据的限定性强、数据的形式多种多样、数据的数量大、载体形态多样以及具备很高的附加价值。这些特点促使了专业的数据研究专家的出现,通过他们的专业技能,对科研数据从产生开始就进行管理和维护,最终达到发挥科研数据共享和利用的社会价值。 
科研数据若是能在生命周期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则对本学科领域或是相关学科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信息时代最基本、最活跃、影响面最宽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对于科技创新起到支撑作用,科研数据的共享和利用将会对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科研数据的产生包括机构内自行研究产生的数据,即基于本校研究人员的自愿自主提交,数据服务人员提供咨询帮助;还有收集其他研究机构的科研数据,即鼓励校外研究者将科研数据上传到数据共享中心。

我国近 20 年来用于科研数据的采集或者整理的费用占国家级科技经费投入近 2000亿元中大约 30%-50%。我国目前已经意识到科研数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综合分析发现,国家层面的的研究远远多于基层机构。本文的科研数据对象除了包括简单且相对独立的数据项,还包括复杂的数字对象集,比如网站等。 

……


2.2 数据管护 
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是英国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其作用是作为领导者通过通信技术(ICT)的学习,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来支持 16 岁以上的教育和高等教育和研究。委员会在 2001 年召开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讨班上提出了一个全新概念:digital curation 。2002 年发布的报告提出要建立专门机构引领和协调英国数字资源管护的建设,即英国数据管护中心。 
在 2006 年,美国学术团体协会的报告中指出,在生成、保存和管护信息的同时,研究者们也越来越看重功能完善的各类型系统,数据管护则被更多地认为是对传统数据管理工作的一种扩展。在这一报告中,将保存和管护看成是两个不同概念的实体,前者是为了维持数据长期存在,而后者是为了提供存取服务。报告还提出了可持续性运行的模型,以及开展相关教育。 
2004 年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对数据管护的定义是:为了确保数据当前使用的目的,并能用于未来再发现和再利用,从数据产生伊始即对其进行管理和完善的活动。若是想要对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数据或数据集进行相关的管理或是维护,就必须要保证对数据进行连续不断的补充和更新来达到最终需求的目的。 

除上述组织以外,国外学者 Shreeves、国外学者 Choudhury、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研究生院、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平原分校、以及我国学者张秋彦等都对数据管护进行了定义,他们的定义也都不尽相同。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护模型构建的可行性 .............................. 16 
3.1 理论奠基 ............................................................ 16 
3.2 需求驱动 ............................................................... 16 
3.3 效益驱动 ............................................................... 16 
3.4 经验借鉴 ............................................................... 17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护模型的构建 ................................... 19 
4.1 科研数据管护模型的基本框架 ............................................. 19 
4.2 科研数据管护模型的数据模块 ............................................. 20 
4.3 科研数据管护模型的技术模块 ............................................. 22 
4.4 科研数据管护模型的服务模块 ............................................. 24 
4.5 科研数据管护需要注意的问题 ............................................. 26 
4.5.1 科研数据管护的可持续性 ............................................... 26 
4.5.2 科研数据产权和安全 ................................................... 26 

4.5.3 政策规范 ........................................................... 27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护模型的构建


4.1 科研数据管护模型的基本框架
科研数据管护的实施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目前,科研数据管护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国内对其并没有成型的模型来对科研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科研数据管护对基础设施的健全性、组织架构的合理性、技术手段的先进性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都有很高的要求。 
数据层是数据管护模型基本框架的最底层,也是最基础的一层。包括毕业论文数据、学术论著数据、科研项目数据、web 数据以及知识库数据等。这些科研数据来源于本机构学生、老师或研究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所产生的数据,或是通过和其他高校、科研机构或者政府部门与本机构进行合作,由数据服务馆员为其提供专门的途径,,鼓励研究人员将其所研究的科研数据上传到机构外数据中心共享库中,以及将互联网中的海量数据和知识库中隐藏的数据上传到指定平台。
技术层是中间模块,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这一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包括对科研数据的分类归档、科研数据存储、科研数据标注以及数据挖掘等方面;第二个部分包括 OpenAPI、索引器和服务器等方面。Open API 即开放 API,也称开放平台,其中数据型的开放平台将自身的数据开放以便对已有数据进行二次应用开发。索引器为 c#程序语言中类的一种成员,它使得对象可以像数组一样被索引,使得像数组那样对对象使用下标,通过索引方式方便地访问类的数据信息的方法,使程序看起来更直观,更容易编写。 

服务层是最顶层模块,是科研数据管护模型的实现形式。这一层也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包括检索服务、推送服务、定制服务以及咨询服务等,是数据研究专家或数据服务馆员为用户提供的各种服务,满足用户的科研需求;第二个模块包括统一检索平台、机构知识库以及数据资源库等,一方面提供高校师生或科研人等用户通过这些平台和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检索使用,另一方面数据研究专家或数据服务馆员通过这些通道将对科研数据进行录入、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工作。 

……


结论


目前科学研究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数据,科学工作中的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催生了大量的典型和通用数据类型,对科研数据进行管护工作为之后的科学研究结果验证、后续试验的结果以及科研数据的积累分析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只有少部分的科研数据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为了提高科学研究的精确性,避免重要科研数据的遗失,应对科研数据进行合理有效地管护工作,确保科研数据的溯源性、完整性以及再利用的可靠性。
本论文首先对数据管护的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对本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进行阐述,还对科研数据管护的定义和特点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然后构建了科研数据管护的基本框架,分别是数据层、技术层和服务层,并对框架每一层进行了分析,期望通过对科研数据管护模型的数据模块、技术模块和服务模块的构建来实现科研数据管护服务。

总的来说,国外在数据管护方面的研究已经逐渐从理论方面转向实践方面,并在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经验,很多高校在国家机构的支持下对图书馆在科研数据管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不难看出,科研数据管护为高校图书馆在现今的信息时代和数字时代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新的契机。面对这样的一个机遇,我国也应该密切关注相关进展,通过国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对科研数据管护的相关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4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54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4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