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关键词】 教育改革 高职英语 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实用能力,突出职业特色的教学目标以满足现代社会各个行业对英语人才的巨大需求。但是,当前高职院校正面临着学生英语程度差别较大、教学模式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学习气氛不浓、教学效率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满足不了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对教育改革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非常必要。
一、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建议
1、实施分层教学模式,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教学
实施分层教学模式,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教学。高职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才能、兴趣、性格、特长等不同特点,开展与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活动。把一部分在基础教育阶段遭遇“学业失败”的学生导向“学业成功”,,使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也使那些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从而使大部分高职学生走向“成功就业”。
课程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创建课程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训模式。其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其中,在大一新生原有的英语基础上培养其英语基本应用能力,课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特长及实际需求,开设听、说、读、写、译专项技能课程,使高职学生在英语方面有一技之长,使课程的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使用能力,课程内容专业实践性很强。例如,我系根据不同的专业,采用EGP+ES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的教学模式(即在学习《点击职业英语》基础英语模块3、4和《世纪英语》拓展阅读教程I、II之外,将相关的诸如会计、金融、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术语、词汇及句型融入教学中),始终抓住学生这条主线,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教和学’良性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互动具有真实性和实效性。更好的发挥英语在职业教育中的服务性功能,培养应用型人才。
[1]赵小云;高职高专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现状和改革的探索;《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第03期
[2]朱晓琴;“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例;《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01期[3]赵云;民办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第02期
[4]刘青;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2-15
本文编号:54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5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