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dle二次开发构建中学校本课程管理系统
第 1 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三级课程管理概念进入到中小学校的课程管理理念中,所谓三级课程即由国家、地方、学校这三级课程构成,其中的学校课程即是我们所说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是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①。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探索,思考教师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如何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让授课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互,并将校本课程的教学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以及如何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教育平台构筑全新校本课程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减轻传统校本课程管理的繁琐和琐碎,进一步节约管理成本和提升管理效率。 笔者所在学校是四川高中新课程改革校本学校之一,我校新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点是:介入得早,思考得全、方案做得细。我校早在初中课程改革启动之时,就将高中新课程改革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要求全体教师提前介入,学习新课改理念,在学校管理、课堂设置、课堂教学等方面融入新课改理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我校将全方位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和教学过程进行信息化支持,基于Moodle 构建一个适合我校校情的特色化校本课程管理系统,教师基于 Moodle 平台来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学生通过 Moodle 平台来进行校本课程选课和课程的后续学习,通过本系统的应用,增强教师和学生对 Moodle 平台的熟悉程度,为今后我校在非校本课程中实施应用 Moodle 平台奠定良好的基础。
..........
1.2 课题研究相关概念阐释
1.2.1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教学定位和教学特色,由学校老师在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特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从 1996 年开始,我国便积极推行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这个概念,2001年的新课程改革,更是将三级课程管理做为了改革亮点之一,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自身特点来设置课程,教师对课程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对课程的设计、实施、管理可以全程参与,将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授课特点溶入到对课程的设计中;学生则对学习内容拥有选择的权力,按兴趣爱好为导向来选择课程,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
1.2.2 课程管理系统
课程管理系统(Course Management System)就是通过为课程建立相关网站,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网站上进行课程教学、分享课程教学资源,进行作业布置和批改,组织测评并公布学生成绩的计算机软件系统。除此之外,课程管理系统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在线或离线交流及协作工具,如 WIKI、聊天室、BLOG、讨论区等,给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提供了非常便捷的交流渠道。
..........
第 2 章 基于 Moodle 的校本课程管理系统开发基础和原则
Moodle 自身功能已经非常丰富,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我们按部就班的使用Moodle 即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各个学校教学理念的不同,课程管理制度和管理策略的不同,都会出现一些 Moodle 无法满足的个性化需求,虽然在Moodle 官网上可以找到许多第三方模块插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对于学校的这种个性化需求却往往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我们采用二次开发的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而 Moodle 平台的二次开发不仅仅是软件技术形态上的二次开发,同时也是对课程的课程形态进行了定制化开发,在 Moodle 平台的二次开发过程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放式教育、混合式学习、软件工程等理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章主要对 Moodle 平台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并对 Moodle 平台二次开发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进行阐述。
2.1 Moodle 主要特点
1. 免费、开源
Moodle 是免费的,任何人在遵从开源 GPL 协议的前提下,都可以自由下载,使用,甚或是重新分发 Moodle,而不需要付出任何费用,并且功能齐全;Moodle是开源的,所有代码都可供使用者自由阅读,从而了解 Moodle 的体系架构,其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并可按照自已的需要修改它的代码,,正是由于 Moodle 的免费开源性,才促使了 Moodle 的迅速发展和完善。
2. 教育理念先进
Moodle 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其设计理论基础,在整个设计和开发中无处不体现这一教育哲学理念,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式学习以及与其它师生之间的协作式学习,教师的角色职责也发生了明显转变,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或灌输者,教师利用平台上提供的各种工具开发课程、组织教学,学生则通过网络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3. 简单易用
Moodle 简单轻便,相容性高,技术门槛低;它基于 PHP 与 SQL 数据库开发,按照安装说明,我们可以快速将 Moodle 安装在任何支持 PHP 运行的 WEB 服务器上;在对媒体资源进行编辑时,利用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器可以方便地编辑课程教学内容和上传各种教学资源,基本上可以说,只要会上网,就会使用 Moodle。
...........
2.2 Moodle 二次开发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创建真实情境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做为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Moodle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通过Wiki、Blog、Chat、Forum、Workshop 等工具提供一个沟通平台,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协作,合作解决问题,在互通有无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开放式教育的思想起源于英国,所谓的开放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其本质思想是“让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开放式教育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普及度最高的国家是美国,Moodle 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开放式协作学习平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供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将课程教学延伸到了课堂之外。
.............
第 3 章 基于 Moodle 的校本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 ....... 18
3.1 需求分析 ........... 18
3.1.1 自助选课功能调整 ..... 18
3.1.2 新增全局选课情况统计报表 ....... 20
3.1.3 限制用户编辑个人资料 ...... 21
3.2 系统功能设计 ............ 22
3.3 数据库设计 ....... 23
3.4 关键模块流程设计 .... 25
第 4 章 基于 Moodle 二次开发校本课程管理系统实践 ........ 29
4.1 Moodle 开发环境搭建 ......... 29
4.2 用户信息批量导入 .... 31
4.3 Moodle 模块开发要点 ......... 33
4.4 Moodle 报表模块开发要点 .......... 35
4.5 华中自助选课模块开发 ..... 36
4.6 学生选课情况统计报表模块开发 ........ 41
第 5 章 系统性能测试与调查分析 ...... 45
5.1 系统性能测试 ............ 45
5.1.1 测试方案 ........... 45
5.1.2 测试结果 ........... 46
5.2 系统试运行问卷分析 ......... 47
5.3 试用总结与反思 ........ 51
第 5 章 系统性能测试与调查分析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管理系统上线后稳定运行,我们在系统正式发布之前对系统的各个模块做了功能测试,对整个系统做了性能测试,在内部测试通过后,又对本系统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面向师生的试运行,将本系统实际运用到我校的校本课程管理和相应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在些期间通过各种渠道,笔者对不同类型的系统使用者进行了意见征集,并对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分析,以便在后继的开发过程中对本系统做出有针对性地改进。
5.1 系统性能测试
由于我校师生众多,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资源,提升服务器运行效率,支持更大的并发数,提高使用者体验满意度,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对系统运行环境做性能测试,可以较清楚地了解当前系统的性能,了解系统所能支撑的最大同时在线人数及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瓶颈,使系统管理者可以提前发现问题,从而及时对系统硬件或软件环境做出调整,保持系统稳定流畅地运行。我们按统计并发用户数量的经验公式:系统用户数量*(5%~20%)来计算,根据一段时间的系统运行观察,这里我们按 12.5%来进行计算,全校师生总数达 4000人,则只需要测试出系统能支持我们假设在高峰期有 500 人同时访问本系统,每个人平均每 5 秒发起一次访问请求,1 分钟下来总请求数为 60/5*500=6000 次,平均每秒服务器处理请求数为 6000/60=100 次/秒,在测试周期 600 秒内用户数逐渐递增来增加服务器负载。
...........
结论
1.本文首先总结我校校本课程的特点,并对其管理过程进行跟踪分析,总结了在传统校本课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对校本课程管理系统的选择依据文献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给出了将 Moodle 平台做为校本课程管理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用以解决我校原有的校本课程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繁琐和成本高昂的问题。并对 Moodle 平台的功能和特点以及课题相关理论基础做出阐述,
2.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校园文化和教学理念的不同,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和管理策略的不同,所开设校本课程的差异性,Moodle 不可能满足这些不同的个性化课程管理要求,势必要对Moodle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这些不同的个性化需求,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学习和研究了 Moodle 的功能及特点,系统架构及目录结构,开发环境搭建,数据库模型、编码规范、Moodle API、权限控制、系统配置、Moodle 模块的二次开发等,并针对性地就我校校本课程管理的具体需求,特别研究了 Moodle 报表的二次开发技术。
3.本文针对我校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策略,对 Moodle 的自助选课插件进行了二次开发,使 Moodle 实现了我校校本课程的选课特点,诸如不跨年级选课、截止日后不允许退选、对学生的选课数量进行限制等要求,使 Moodle 的选课功能完全契合我校的具体需求。除此之外,针对 Moodle 不提供全局选课统计报表的不足之处,分析研究了 Moodle 报表模块开发要点,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学生选课统计报表,实现了对某个课程分类下所有课程或某几门课程一次性查看选课统计情况,让平台管理者和学校相关领导一目了然知道当前的选课进度以及截止时间过后的整个课程选修情况。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5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5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