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质量链识别方法及其优化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17 06:00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国家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状况不仅直接反映了该国的建设行业水平,还间接反映了国家经济和技术能力,再者企业的质量能力又是工程建设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基本手段之一。虽然我国工程质量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工程质量问题仍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也一直困扰着我国各级政府和项目业主。建国年来,我国政府对工程建设领域的质量管理问题非常重视,较多科研院校和企业的质量管理化构建及各级政府监管部门通过大量调研,完成了质量理论研究、政策法规制定和标准体系建立等工作。此外,各工程建设企业也努力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把产品质量作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但是,时至今日各地区的工程项目,甚至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复杂大型工程项目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

以往的研究从多个角度却较为独立地研究了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得到了较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而本文将以质量的内在联系作为硏究的核心理念,从人和物,即参建方和工序两个方面来探索质量管理的新内涵。从参建方人的角度来说,质量问题往往涉及众多参与方的思想和行为,从工序物的角度来说,工序质量形成并影响着工程整体质量。另外,实践中工程质量问题往往还存在连锁反应和传递效应,如某处工序的质量问题没有妥善处理可能会影响后续工序出现质量问题,产生连锁反应,造成巨大的损失。学术界对这些现象的研究及相关成果还较为有限。由此可见,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往往就某些工程部位的特定质量问题找寻管理和优化方法,并未考虑工程项目参建各方的质量联系和协同关系,也未考虑在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工序质量联系与影响机理。但这些质量联系在实践中又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复杂大型工程项目,参建方众多、工序复杂,逸种参建方之间的质量联系和工序之间的质量联系更加明显。此外,它们的质量不仅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质量损失,甚至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复杂大型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方法的探讨尤为重要。要研究复杂大型工程项目中参建方和工序质量链管理方法,需要改变传统质量管理相对独立的思维分析框架的束缚,重点考虑质量形成过程中相关参建方之间、工序或施工过程之间的质量联系。综上所述,传统的质量管理思维和方法对研究和分析链式质量管理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要运用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对工程质量管理理论进行创新性研究。

...........................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质量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质量管理是指某种规模组织通过确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落实质量职责,完成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全过程,以实现组织质量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该概念包含广泛的质量内涵。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及矛盾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经历了以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管理阶段,质量管理的核屯、思想和主要方法如图1-1所示,不同质量管理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如表1-1所示。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质量链识别方法及其优化模型研究

尽管世界各国质量水平都在整体提高,但对质量管理的研究从未减弱过。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形成了不同的质量需求和矛盾,研究热点也从内部组织质量控制,逐步向产品上下游的外部质量控制演变。近年来学术界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十分丰富,2004年对供应链中的产品质量管理的研究也开始出现。与此同时,有学者提出了质量链概念,但质量链管理还较多的处于概念及理念研究阶段,缺乏深入的研究。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质量链识别方法及其优化模型研究

..........................


第2章复杂大型项目质量链管理理念与内涵


2.1复杂大型项目质量链管理理念的提出

2.1.1复杂大型项目特征分析

(1)项目构成的复杂性,增加质量管理难度

复杂大型项目构成复杂、规模宏大,往往包含多个功能系统。不同功能系统之间的质量具有一定联系,部分系统甚至具有较强的质量和功能依赖性。另外大型项目往往需要众多参建方共同参与建设。复杂大型项目建设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人的管理和物的管理两方面,复杂大型项目在这两方面都容易形成较多质量交接界面,致使质量管理难度大增。

(2)项目利益相关方多,参建方利益博弈复杂

由于参建方众多,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交界面多,交界面多直接导致利益相关方同样较多。根据经济学原理,利益相关方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准则采取行动,这将导致参建方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利益博弈关系,业主控制不好博弈格局会导致参建方之间沟通成本上升,责任推诿现象频发,进度与经济性受到影响。

(3)工序质量控制点多,且具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项目的大型特性决定了其工序质量控制点数量众多,而且工序之间质量往往具有较强联系,不仅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难度大,发生质量缺陷时找寻原因也是难点问题。另外,工序质量控制点众多,当工序质量参差不齐时,容易导致工程整体质量波动。

(4)工程项目目标具有冲突,管理控制难度大

由于复杂大型工程项目的技术复杂和规模巨大的特性使得项目工期变长难度变大,项目势必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的数量和种类增多,这将导致复杂大型项目的质量、成本及进度目标控制难度大,而该类项目的目标控制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任何目标控制不好将造成恶劣影响。如三峡工程的投资目标严重超过预算,即使质量优异,但也免不了引来不少争议和质疑。

...................


2.2质量链管理内涵与特点

2.2.1质量链管理内涵

传统的质量管理认为产品质量的满意程度取决于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表达,而产品的质量管理往往通过设定质量合格指标,然后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和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采用预防和纠偏措施。后来的质量管理研究的范围逐步扩大,不仅仅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管理,也更加注重与产品生产质量有关的企业集合,即产品生产质量链。

由于质量链管理理念的不同必将导致质量链管理对象、内容及方法的不同,本节首先总结前人对质量链管理的相关研究,然后论述本文的质量链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视角

已有的质量链营理是以产品生产流程中的上下级生产商构成的集合为研究视角。己有的研究视角重点在于根据顾客的基本型、期望型和兴奋型需求提高产品供应商链的整体质量水平。顾客需求是质量猎管理的风向标和指示剂,同时也是质量链的输入指标。质量链上的供应商的竞争力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顾客需求。

区别于已有的客户需求研究,本文的研究视角更多地关注于工程项目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论述的质量链管理是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背景下进行的,研究具有显著的工程项目管理特征。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视角体现在工程质量的提高和工程其他目标的协同控制。从研究工程质量提高的视角来说包含两类质量管理视角,参建方的质量管理和对工序的质量管理,本文将两者分别进行单独研究,这样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分析和研究质量链管理方法。

(2)研究对象

已有的研究显示,己有较多的学者对质量链管理的对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研究对象:质量管理技术,资源、组织和人员,合作伙伴。

.......................


第3章参建方质量链的构建及賴合研究............25

3.1参建方质量链的构建...............25

3.2参建方质量能为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的确定.............29

第4章参建方质量链管理博弈模型............49

4.1质量链模式下的博弈主体分析.............49

4.1.1博弈主体责任分析...............50

第5章工序关键质量链短板识别与优化模型............68

5.1工序质量链的构建...............68


第7章参建方与工序质量链管理集成与信息化设计


7.1复杂大型项目质量链管理集成与信息化的必要性及目标

7.1.1复杂大型项目质量链管理集成与信息化的必要性

质量链管理信息化研究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1)参建方与工序质量链的内在联系

参建方质量链管理往往是基于参建方历史质量行为数据的分析,其实际质量能力需要通过工序质量状况来反映和验证。对参建方质量能力的管理能够间接影响工序质量状况的好坏。因此两者在信息上存在一定联系,对其进行集成有利于信息増值。而两者较好的集成方式,就是通过质量链信息化来实现。

(2)复杂大型项目的复杂性

复杂大型项目的质量控制点多,当采用质量链管理方法的时候,如果采用人工计算和优化过程会相对复杂,需要耗费较多人力。因此,对于小型建设项目运用质量链方法的价值和意义不如复杂大型项目意义重大。据此,为了满足复杂大型项目管理复杂特性的要求,本文建议将方法和理论信息化,以节约管理者的计算和运用时间,提高辅助管理决策效率。

(3)质量链管理方法的复杂性

上文所述质量链管理方法具有一定复杂性,运用于实践时候会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时间。如果能够实现质量链管理的信息化,将大部分质量信息计算的工作由计算机完成,将减轻管理负担和成本。只有这样,较为复杂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才能够有效应用于实践,管理者巧实施者才会更加愿意使用创新管理方法。

........................


第8章结论及展望


8.1结论

复杂大型项目参建方众多,王序复杂,质量管理难度较大。为了提高该类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本文研究了以链式管理思维为核也的工程质量链管理理念,揭示和分析了参建方之间、工序之间的质量内在联系,通过这种联系能够形成工程质量链。通过分析和研究质量链管理方法,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提出了复杂大型项目质量链管理理念。质量链管理的目标是寻找并优化工程项目质量的薄弱环节,通过提高薄弱环节的质皇水平來有针对性地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工程质量链管理适用于造价高或者发生质量问题将造成巨大损失的工程建设项目。本文从参建方和工序两个层面展开质量链管理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

(2)构建了参建方质量链,提出了参建方质量链协同满合方法。该部分研究了参建方质量链的运行模式,提出了衡量参建方质量的质量能力锅合指标体系。然后提出了投资效率系数和层级质量链的概念,用^指引参建方质量链错合优化,以期提高复杂大型项目参建方的整体质量能力和质量禪合协同能力。该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参建方的质量能力评估,发现并优化参建方质量能力薄弱环节。

(3)在参建方质量链管理模式下,研究了复杂大型项目参建方博弈模型。参建方质量链管理及优化思路的提出,形成了新的博弈格局。本文基于参建方质量链管理模式和传统工程项目质量博弈模型,研究了复杂大型项目质量链环境下的博弈格局,并构建了质量链博弈模型。根据博弈均衡解提出管理对策:①合理设计质量链环境下业主、监理及承包商=者利益制衡机制;②采取承包商激励策略,提高质量管理效率;⑨允许具有质量联系的承包商参与工程质量验收;④设计经济与信用担保机制,形成双向的行为约束。

(4)构建了工序质量链,提出了工序质量链短板识别及优化方法。阐述了工序质量链的构建和运行模式,通过引入过程能力指数进行工序质量链的诊断和优化,并提出了基于多元过程能力指数的工序质量链诊断方法,能够对具有多个质量特征的工序链进行诊断。然后,本文提出了工序关键质量链的识别方法及流程,定位了工程质量链薄弱环节。另外,本文根据质量链的重要程度,分别阐化了各层级质量链的优化策略,以实现对不同重要程度的关键质量链的优化,有效地提高了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8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58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a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