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以大连5所高校为例
1导言
1.1硏究意义
经济闲难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除了会面临学习、与人相处和就业等多方压力,还存在自卑和被歧视等思想和也、理问题。因此,本文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分析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遵循的六大基本原则或方法,即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和继承优良传统的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具体要求。运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针对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加以研究,明确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相关支持。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理论界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坚持高等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其内容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所确定的,主要内容随时代发展而变化。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应用层面的研究成果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方法。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基础。二、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心理学问题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三、网络条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时代让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社会网络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理论研究的崭新课题。
.....................
1.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确定研究对象
选题完成之后,面临的丰.要问题首先是对研究对象的界定,也就是从研究的角度对这一群体做出明确的界定。这一界定与国家与学校为了经济辅助所做出的界定是有区别的,仅从经济补助的角度,最适用也是最公平的就是依据收入的多少。而在现实中贫困不仅仅是经济拮据,入不敷出,还有可能引发也理或其他方面的贫乏,因此本文认为,目前在中国贫困或者经济困难大学生存在王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指一般性贫面,属政策标准型:这种类型属于按照国家相应的政策标准划分的在校困难生,主要用于对困难学生的经济补助。1993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确定了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之中,不能支付或不能完全支付教育费用(即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的大学生即为经济困难大学生。学生自身月平均生活费、家庭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的,日常生活非常节俭但是依然无力承担学习生活费用的学生;家庭位于偏远且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或父母下岗,缺乏稳定的经济收入,及自身存在残疾的学生、单亲且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少数有相关证明却是贫闲但自身并未主动申请救助学生,可列为经济困难大学生。这类学生大多是因为债务原因和家庭收入较低等原因导致的经济困难。
第二种类型是指绝对性赏困,属特殊困难型,按照政策规定除符合以上条件外,还要符合下几个方面,如烈士子女、孤儿、父母患有严重疾病或残疾,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及因为特殊困难导致贫困的家庭,这些家庭需要有《特困证》、《社会扶助证》、《最低生活保障证》。其中家庭人均收入和本人月平均生活费在200元以下的列为特困生。送类学生和他们的家庭基本失去了经济来源,全部依靠借款来缴纳学校的各项费用,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基本上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
2在校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问题分析
2.1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是在2015年的3-6月份进行的,共分为四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一般性的观察分析,确定研究范围和需要调查的实际问题;第二阶段,设计调查问卷,其间反复修正问题的表述与讯问方式,问题的排序号准确分类,问卷初稿出来以后又在较小范围进行了"试验"性调查,并做出相应修改,以保证下一步调查的正确运行;第三阶段,在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和大连交通大学等5所大学进行了实地调查;第四阶段,对所有问卷数据的整理、归类、分析。
按照上分类,筛选出81名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调查样本。
通过整理归类发现,所反映出的实际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是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探讨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道路、理想、信念、追求等。其基本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友谊观、道德观、审美观、公私观、恋爱观等。不同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文化素养导致不同的人生观的形成。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受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影响。
首先是在最羡慕家庭富裕同学哪个方面的问题上,如表2-4所示:
....................
2.2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2.2.1社会环境的影响
首先是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教育发展薄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国际上公认的考核各国教育投入的指标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百分比,是由国家的能力及国家考虑对教育指出的优先程度决定的。这个指标不受国家大小的影响。该指标能较准确的反正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该指标的世界平均水平为4.9%,其中,发达国家指标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我国将该指标长期定在4%,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甚至低于大多数欠发达国家。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却很少,尽管目前我国已经达到了及格线,相比世界4.9%的平均水平和OECD国家6.1%的平均水平还差的很远,,由于贫富差距的存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事实,还不能使所有进入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尤其是部分家庭经济兩难的寒口学子在生活上免除后顾之忧。这无疑给一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的同时增加了私理压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2004年的马加爵案件,这个案件全国轰动的原因,除了杀人数量大宜手段残忍外,引起社会轰动的就是包括4名受害者在内的五名学生都是来自经济落后地区,家庭经济圧力大,尽管学习成绩良好但是都普遍存在自卑和抑郁等思想问题。马加爵被捕后,从他的亲人和学校师生处可以得知,马加爵本性并不凶残,只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比较自卑,也理比较脆弱。
其次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尤为明显。20世纪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猛。西部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和地理因素,及历史原因,发展水平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由于经济发展较落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就会降低,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会减少,反之,人才越少,地区建设发展就会更加缓慢。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导致西部地区的经济团难大学生远多于经济发展相对快速的东部地区。除了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外,我国城乡差距依然巨大,尤其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小农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经济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水平较低且人口众多。而城市经济大多工业经济为主导,基础设施发达,城市居民大多生活质量较高。这种状态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也是个别地区相对其他地区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农村的经济困难大学生数量要远远高于城市,相比之下,他们在经济负担、家庭压力、学习基础方面存在更大的压力,要比其他同学面对更多的困难,所更容易产生必理问题和价值观方面的负能量。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成长...........29
3.1加强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9
4.加强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38
4.1确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则..........38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成长
3.1加强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1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比其他普通大学生群体更为特殊,由于自身的经济困境,应该比其他大学生更加吃苦耐劳,但是由于比其他人面临的困难多,存在更大压力,会导致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思想上表现出自卑、焦虑、抑郁和敏感多疑等种种思想问题。重视经济困难大学生送个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自身发展、平安校园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会产生消极情绪,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加强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加强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校园稳定。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必理会更加脆弱,在遇到问题时会比较极端和敏感,容易冲动,严重者会导致校园突发性恶性事件的发生,因此需要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4.加强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4.1确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则
4.1.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教育活动时,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其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般来说,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但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不断在进行自我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有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才能起到实效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就大学校园而言,想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首先要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认识水平,由先进分子依据社会要求对其他成员进斤教育。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利益、目标追求和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主选择、自我教育并努力提高受教育者对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坚持主客体原则是朱雀处理主客体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在要求。教育目的是在教育者发挥主导作用和教育对象发挥能动作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实现的。要辩证的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不能片面的夸大自我教育而忽视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只有受教育对象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并坦_能自觉主动的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社会需要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教育目惊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教育者再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8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5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