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组织在保险行业中的作用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正确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发挥社会组织在协商民主、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提出了要求,即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及四中全会提出的“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社会组织作为处理社会与政府间矛盾的中间过渡地带,应承担、发挥自身的沟通作用。 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近二十几年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于 2014 年 8 月 13 日正式公布,由 2006 年国务院关于保险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国十条”,到当下的新“国十条”,表明了党中央对现代保险业的重视。2014版《若干意见》第八条“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防范化解风险”的有关内容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的作用。”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共同构成了有序的市场,是现实社会的基本构成,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被认为是完善国家综合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保险业是金融服务行业,保险公司为消费者提供涉及各个方面的保险服务,监管机构作为政府部门保证了整个保险市场的基本运行,保险行业协会作为市场中保险企业自发组成的社团组织,在保险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险行业协会的发展程度与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当前各个行业即整个社会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新旧体制、政社关系等方面矛盾问题交织,机遇挑战并存。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于 2004 年初下发《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行业协会建设的直到意见》,对于保险行业协会建设提出了要求,从文件中可以看出在行业社团组织建设上的紧迫性。保险行业协会作为保险公司、监管机构和保险市场三者间联系的纽带,其产生必然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实中随着保险经营规模的不断增长,其在粗放发展过程中的违规经营、退保金额逐步增多等问题也随即表露出来,可以说保险业在国内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经验不足。此时,行业协会在发挥自身职能,进行行业自律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割裂的情况,对于相对成熟的经验做法往往无法普遍贯彻实施;另外,对于相对成熟的经验在业务实践中也往往缺乏相应的总结。 服务可以说是社会组织的首要功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吻合,同样行业组织的非营利追求与中共服务于人民的非利益诉求相一致。保险行业协会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加强保险行业协会建设与加大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将中国共产党所奉行的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通过对保险协会的业务实践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对于提升保险公司服务水平,服务广大保险消费者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实事。在社会转型、减政放权的社会发展趋势中,在依法治国的发展背景下,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被各界充分认同。在社会实践中,保险行业协会的发展对于保险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当前保险行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对国内保险行业协会的有关实践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现实社会中的业务实践,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对于保险行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
1.2 研究方法
论文撰写中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进行分析,主要涉及以下三种: 文献分析法,利用多种渠道、通过不同途径,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对于社会团体及保险行业社会组织及保险行业发展研究的文献资料和政策法规,通过阅读、思考完善文章的写作思路。 比较研究法,文中对国内外行业协会的发展理念及作用进行横向比较,就行业协会的发展而言对传统与现代进行横向比较,以及对于不同参团组织运作机制的比较等。 实证分析法,文中对于行业协会职能、业务实践的举例,对协会相关政策法规的说明等均有所采用。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保险行业协会的发展与变迁
保险行业协会本身是社会组织,但对于其发展与变迁的定向研究相对较少,通过研究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变迁有助于了解保险协会的发展历程。针对社会组织及行业协会发展与变迁的相关研究中,对国外行业协会的研究往往是关注的焦点。外国发达国家的行业组织出现较早,且长期发挥着重大影响,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有着较为成熟的社会组织体系,其在国内的经济生活、社会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上对于各国行业组织在发展模式上往往划分为英美型、德日型两种,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对发展和培育我国行业组织提供借鉴(胡萌 2003)。我国的行业组织出现较早,“行会始于唐,发展于宋”的说法较为被大众认同,但对于国内行业组织的研究起步较晚,最初对其进行研究的多为当时在华的外国人。近代中国国内的行业组织完成了行会到同业公会的制度变迁,实现了组织功能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换,通过制度变迁使得国内行业组织在政治生活及经济发展中得以发挥更大的功能(彭南生 2004)。樊卫国(2012)以上海为中心对近代我国行业组织变迁的阶段性特征进行研究,在多种因素的的交互作用下,近代上海地区的行业组织经历了由民间自发到政府强制的制度变迁,在组织形态上在不同的阶段体现了“共同体化”、“社会化”、“国家化”的特征。刘畅(2012)对梁漱溟在乡村建设运动中提倡的创造思想与我国团体组织建设进行研究,创造思想与现代团体组织建设相契合,是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类比有关行业,曾国军和郑邦强(2014)以广州地区酒店行业协会为例,对酒店行业协会的变迁进行研究,阐释了酒店管理领域中行业组织的发展路径与策略;苑鹏等(2014)以课题组的身份对中国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的历史沿革进行研究,对于社会组织在农产品领域的发展进行了诠释。对于现代行业协会发展的有关研究中,谢思全和丁鲲华(2006)对国内行业组织的现状及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认为国内现代行业组织已经从政府的一体化管理转化为多层次、多元的群体化复杂体系;才国伟等(2010)对浙江、广东两地的行业协会进行问卷调查,对政府支持、行政干预在行业协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即政府干预不利于行业协会自身的发展,行业协会在发展中应尽可能摆脱政府干预。通过对行业协会的发展与变迁进行研究,有利于行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
2.2 保险行业协会的定位
保险业本身是市场的一部分,其在发展中与其他行业一样存在相同的共性,对于保险行业协会的定位研究,文献资源有限,但保险行业协会在发展中的定位与任何行业一样,均需要从企业、政府、自身三方面进行权衡。 Rademakers(2000)认为行业协会存在的基础在于其提供的一种信任,通过对荷兰、英国的西红柿产业进行分析,企业若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其必须与客户、供应商及竞争者进行一定的合作,而这种合作正是建立在相互间信任的基础上的。对于行业协会的定位研究主要从企业、政府及行业协会自身三种视角出发进行探讨。在经济发展中,企业、政府是市场中的主角,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从企业的视角出发,其对于社会组织的定义往往是作为与国家力量相制衡的一种途径,但在不同的情况下行业协会在企业与政府间的角色是不同的;可以说,行业协会是企业与政府博弈过程中的重要策略途径,通过行业协会,企业与政府和谐共存,协会可以给企业带来好处;当企业无法通过行业协会与政府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参与其中的企业就很难通过行业组织来给自己带来益处(顾佳峰,张翅 2012)。樊骅和刘益(2014)通过实证研究不同利益相关者责任与企业间的交互作用,认为企业应尽可能完善、完成对社会团体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使两者长期持续发展,这样将有益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
第 3 章 行业协会发展概述 ....... 10
3.1. 社团组织的基础理论 ...... 10
3.1.1 社会团体的类型与特征 ........ 10
3.1.2 社会团体的历史变迁 ............ 11
3.1.3 建国后社会团体的发展 ........ 11
3.2 行业协会的基础理论 ........ 11
3.2.1 行业协会的定义与特点 ........ 11
3.2.2 行业协会的机制 .......... 12
第 4 章 我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展与行业定位 ........... 13
4.1 保险行业协会的基础理论 .......... 13
4.2 保险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 ............ 14
4.2.1 清晰自身定位发挥服务意识 .......... 14
4.2.2 汇集行业资源搭建沟通桥梁 .......... 15
第 5 章 我国保险行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协会工作现状分析 ........... 16
5.1 产品引发误导 ........... 16
5.2 服务意识缺失 ........... 17
5.3 承保流程缺乏有效管理 .... 19
5.4 销售人员自身素质不佳 .... 20
第 5 章 我国保险行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协会工作现状分析
2014 年,我国服务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截至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连续 8 个季度超过第二产业,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占 GDP 比重最高,吸纳就业最多的形势进一步巩固。2014 年上半年,全国及多数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回升,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 8%,交通运输仓储、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通过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提升服务人员素质等方式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与传统制造业相比较,现代金融业是一种中间投入服务业,单就属性而言属于补充性服务业,工业生产的中间需求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同时金融业也为工业生产、现代文明而服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于 2014 年 8 月 13 日正式公布,由 2006 年国务院关于保险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国十条”,到当下的新“国十条”,表明了党中央对现代保险业的重视。保险业作为现代保险服务业的重要组成,近十几年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发展方式相对粗放,业务结构不尽合理,存在着销售误导、违规经营、退保金额逐步增多等问题,可以说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经验不足,其在保险服务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面对市场中的林林总总的问题,保险行业协会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采取了这样或那样的对策,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践领域仍存在较大的不足。
..........
结论
保险业作为现代保险服务业的重要组成,近十几年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发展方式相对粗放,业务结构不尽合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经验不足。本文以行业视角,对保险行业协会在提升保险服务方面的相关实践进行了阐述。 在市场中存在一定问题的情况下,单一的商业保险公司无法应对,遂即选择随波逐流,保险行业协会应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行业组织牵头,在行业内统一开展有关工作、制定行业指引,提升服务水平,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行业协会也可以发挥自身职能,加大对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尝试进行分类管理,,在提升人员素质的同时,推动保险公司提升服务意识、改善经营模式。对于化解纠纷矛盾,协会可以在行业范围内建立纠纷处理机制,将成熟经验加以推广,对发挥行业组织优势,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有效处理服务纠纷大有裨益。当然,行业协会在开展行业性工作中,应紧紧抓住科技信息手段,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 行业发展中,提升保险服务水平上,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通过行业组织的业务实践,积极进取,将已有的先进经验进行推广普及,推动保险公司提升保险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机制,促使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8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58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