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评梅笔下的现代性抒写
一、石评梅的现代视阈溯源
(一)五四觉醒者的现代意识影响
中国在经历了辛亥革命之后,依然是军阀黑暗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布满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了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猛烈地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受到了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1917 年,每期的发行量已达到一万六千多份。读者称《新青年》为青年界之“良师益友”,他们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得到大力提倡,陈独秀表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与此同时,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下,以白话文替代文言文,不但文体自由,形式上也是自由的。推翻晦涩且难懂的旧文学,建设新鲜、通俗而易懂的新文学。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作为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描写一个患有被迫害妄想症的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作者把自己对黑暗腐朽的社会生活的清醒认识和狂人的内心感受杂糅在一起,深刻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发出“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呐喊。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中国知识分子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解放,创作新文学的热情高涨,出现了一批关注社会生活,人间疾苦,个性解放,自由恋爱的作品。打破传统陈旧的封建意识,剖析国民性,批判守旧理论,以现代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意识呼唤人民大众的觉醒,建立新的思想意识,社会结构。这种文学写作上的变化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根源的。从社会角度上看,军阀的黑暗统治,国内阶级矛盾不断加深,人民苦不堪言,渴望新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人民的思想解放,科学和民主思想得到大力发扬。从个人角度上看,作家自身认识到时代的变化并敏锐捕捉到这种新的气息,结合经验和对未来人生、社会的思考创作出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
现代意识在中国近现代作家身上有着显明的体现,他们通过自身经验或间接学习,逐步摸索和书写出辉煌篇章。封建闭塞的生产方式、特殊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纷纷走出大家庭,走上社会,呼吁革新。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推动了新文学的创作,对未来文学现代性的要求做出了表率。作品中闪烁着现代意识的光芒,给人以感召的力量。“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是他深受时代青年喜爱的主要原因。《野草》具有象征性,采用隐喻、暗示等现代手法谱写了一首散文诗,给文坛带来了现代气息。《阿 Q 正传》塑造了一个内心寻求强大、自我崇拜但实际上却卑微、怯懦的小人物阿 Q 的形象。深刻的批判了国民性,反映了人世间的冷漠、淡泊,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隔阂。鲁迅推动了对没落文明的颠覆,荒诞背后是悲剧的泪水。人生悲剧、爱情悲剧、命运悲剧都包含现代意识的内容,悲剧更有沁人心脾的艺术魅力。在作家陆续开始以自我剖析的精神来进行现代意识的探索和展现时,一批出身世家、官宦的女青年走上了创作之路,形成了五四女作家群,中国女性文学第一次觉醒,具有奠基意义。她们受过高等教育,既有古典文学的气质又受西方思想文化的熏陶,冲出封建家庭的樊篱,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
(二)接受西方文化者的忧患意识
当西方各种现代思潮如洪水猛兽般涌入中国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一方面取其精华,积极学习、借鉴;另一方面也深深陷入了无尽的集体焦虑与忧患之中。人的生存状态处于忧患之中,这是无法逃脱回避的,它是人的意识的一种常态。既有个人对现实的困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将世界、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萦系于心。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承载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因此,千百年来它始终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认识到“祸兮福之倚,福兮祸之所伏”,强调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倡导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探索生存的现状,体验命运的无偿,思考存在的价值,这些焦虑源于对自我价值的估量和对民族命运的担心,于是在忧患中许多作家或直指某些陋习顽疾,探视社会情状或直抒胸臆,表达个人情绪,呈现时代精神。他们直面真实的存在,用务实的姿态和具有穿透力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希望。
五四时期的作家即是启蒙者也是被启蒙者。他们普及新的知识、新的思想,力图使人摆脱愚昧和落后的状态。但同时作为接受启蒙者,他们时常沉浸在深深的忧患中,思索着如何用整个生命去揭示隐藏在生活背后的人的真实生存状态,在无限的焦虑中体验着孤独,抒写着思想的矛盾。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他曾经翻译过许多境外的文学作品,例如果戈里的《死魂灵》,高尔基的《俄罗斯的童话》等等,通过这些有关外族人民的悲惨故事希望可以唤起中国人的民族忧患意识。他还创作了《呐喊》和《彷徨》两部小说集,直指国民劣根性,批判封建旧秩序,但在散文诗集《野草》中可以读出他在前行路上的孤单、虚妄、选择的挣扎矛盾。这是时代的精神特征。郁达夫东渡日本求学,渴望学业有成报效祖国。然而作为弱国子民的他备受欺凌、侮辱,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他虽然痛苦、抑郁、愤怒,但仍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在“沉沦”中呼喊着祖国母亲,渴望祖国变强大。郭沫若的《女神》是白话诗歌的先驱,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激情,抒发对祖国人民的爱。当人处于一种绝望的境地时会莫名产生一种力量和勇气,为了生存会纵身一跃,最后一搏。当五四大潮退却后,许多青年都陷入到烦闷之中,曾经的热血呐喊、狂飙突进都被现实的残酷所代替,这种关注现实与追求理想的矛盾造成了许多作家内心的煎熬,他们需要找到一个出口,将个人的经验上升转化为对世人、社会的贡献,在抒情、叙事中将抽象情感具体化,启迪千万民众,具有教育意义。于是石评梅将自己投身到动荡的社会风云里,以追求自由、光明、真理为主题,创作了大量作品,并创编报刊发表文章,得到了鲁迅的关怀和支持。在哀婉的情感中依然保持不屈的动力,面对未来的忧患、疑虑,以一种自我解剖的态度,将内心的希冀表达出来,相信只要勇敢的站出来,走出去对自己负责,命运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
二、流转人生的现代精神感悟
(一)荆棘黑暗中民主意识的启蒙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代表着由人民统治,即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二十世纪初“民主”一词传入中国,当时作为救国图存的利器,有识之士纷纷举起这一武器来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通过革命战争的方式,将民主意识播撒到中国大地上;陈独秀形象地称民主为德先生,通过宣传将民主意识深入到群众内心。这一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以民主为大旗,抨击黑暗的军阀统治,反对阶级压迫,争取建立人人独立平等,尊重个人的价值体系。身处于民主呼嚎的时代浪潮中,石评梅也在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一反中国现代女作家小家碧玉的闺怨气质,转而站在独立女性的立场,选取宏大的政治、历史事件为背景,声讨政府的暴行,反抗社会的不公,控诉战争的罪恶,成为一名为民请命、追求理想的女革命者,这样的形象转变反映了知识女性的逐渐成熟,彰显了民主意识的启蒙力量。
早期石评梅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我世界中,感受着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真诚,体味着爱情的苦涩。过多地抒发个人的烦闷心绪,流露出浓重悲苦情结。然而再与高君宇相识之后,她的视野开阔了,开始关切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渴求民主的信念也越来越强烈了。在君宇死后,虽然文章的悲情色彩依旧,但却有民主的回声,成为了特定时代下的领路者。她曾经表示要用笔“大胆在荆棘黑暗的途中燃着这星星光焰去觅东方的白采,黎明的曙辉。”一九二五年三月,高君宇在北京因为积劳成疾去世。四月,石评梅在《京报·妇女周刊》上以心珠为署名,发表了《痛哭英雄》这首诗。寄托了她对高君宇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歌颂了英雄高贵的灵魂。英雄已经逝去,埋在黄土下,只空留一付薄棺。肉身已灰飞烟灭, 但灵魂却永留心间。追寻着英雄的梦和他未尽的事业,爱着他永久的英魂。悲伤 的情感基调下蕴藏着向往民主化进程的勇气和力量。一九二六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石评梅愤怒地写下《痛哭和珍》这篇文章,悼念好友刘和珍的牺牲,并以此控诉政府的残暴。面对手无寸铁的学生,竟然使用如此凶残的手段镇压,悲愤之情跃然纸上。她将反动政府比作豺狼哀叹生存的不幸,反映了在黑暗现实感召下“从个人的悲海里跳出,扩大为悲悯一切众生的同情。”②她的落脚点不再是自己而是饱经忧患的普罗大众。鲁迅先生的名篇《纪念刘和珍君》也是因此事而作,但可惜因北平革命形势严峻,鲁迅先生不得已离京南下。得知此事,石评梅到前门车站送行,鲁迅在当天的日记中记载“三时至车站,,晶清,石评梅来送”。这体现的不仅是师生之间的恩情,更是民主启蒙思想的传承。面对断头台没有屈服,没有退缩,英雄的精神烧不尽,斩不断。一九二七年,李大钊等二十名共产党员及国民党左派被奉军处以绞刑,秘密杀害于西郊民巷,石评梅难抑悲痛之情,写下《断头台畔》、《祭献之词》等。她以崇高、壮丽的词语,曲折地表达了人民对英雄的热爱和敬仰情怀。因多次揭露政府恶行的文章而引起了当局的注意,但石评梅并没有停止或动摇,而坚定信念,继续为民请命。生命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使她身心俱疲,血与泪已填满心中,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却不曾消失,面对只剩黄沙的世界,依然昂首阔步,为了理想前进。揭露政府暴行,反抗社会不公,争取独立,平等的话语权是民主意识启蒙的一种表现,言论自由是现代民主不可缺少的,它有利于发现真理,提升自主性,发扬容忍精神,是适应时代的要求符合先进思想潮流的。
........................
(二)追寻奉献中自由意识的讴歌
太多的羁绊、烦恼、牵挂占据着石评梅的心,她渴求内心的情感突围。作为一位知识女性,在大浪淘沙的时代激流中,洗涤着自己的情感世界。亲情、友情、爱情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石评梅是幸运的,她有无私爱着她的母亲,有真诚陪伴她的朋友,更有一生的挚爱。但她又是不幸的,远离父母,流浪外地;朋友分离,书信寄情;挚爱离世,孤独一人。她是情感世界里的流浪儿。亲情给予自由温暖。中秋之夜,石评梅同友人游园,想到千里之外的母亲,不禁感叹月圆人难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宛如这倾泻下的月光,缓缓流淌,萦绕心房。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处异地,孤独寂寞,而有母亲在的地方就是家,就是儿女的归宿。好似天空中的风筝,自由翱翔,但始终被亲情的线牵着,只要母亲轻轻一拉,即便飞的再高再远也会回来。家是避风港,港湾里有慈爱的母亲,温暖的怀抱,“妈用轻柔的手抚我睡眠,有时梦见怕梦,便投到妈怀里抱着颈痛哭,她不能说什么,只伴我流泪……”求学、工作常年在外,身体和心灵有时也会疲惫,亲情的温暖就是最好的慰藉,它抚平身体和心灵上的痛。我们稍作停留之后,继续追求自由的天地。友情给予自由真诚。石评梅的散文写得率真,写得充沛,自由的挥洒着属于她的情感。写女伴、朋友总是在互诉衷肠,流露出善良、深沉、幽怨,多情思。朋友之间的信任与祝福,让人心之间少了隔阂;真诚相待,使人与人之间的表达更加畅达自由。《寄海滨故人》中,石评梅用文中的“露莎”称呼庐隐,自然亲切。两人许久未见,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彼此的关心与思念。回忆过去的生活和梦想是多么美好,但现实却不随人愿,消磨了最初的梦想。石评梅欣赏庐隐的才华,替她现在的悲苦生活感到惋惜,劝她北上,离开伤心之地。所谓朋友,不只是锦上添花的赞美夸耀,更应该是雪中送炭的真情帮助。朋友了解你并且支持你,在你自由飞翔追求理想的时候,默默的做你最坚实的后盾。友情在拥有的时候最珍贵,祝福更加真诚,交流更加自由。爱情给予自由尊重。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歌《自由与爱情》,歌颂自由的伟大,它胜过爱情,赢过生命。石评梅与高君宇的爱情故事就是一首自由的赞歌。石评梅因为过去的情感创伤不再相信爱情,决定孤独终老。高君宇虽然爱的炙热,但他尊重评梅,绝不强迫,尊重女性的意愿,默默的等候,陪伴在身边。寄红叶表达相思之情。象牙戒指虽然惨白枯冷,但纯洁白色象征这段感情的圣神。两人都为理想事业放弃太多的个人意愿“我也愿用象牙的洁白和坚定,来纪念我们自己静寂像枯骨似的生命。”二者的生死之恋是刻骨铭心的,他们对彼此的爱与关怀体现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上,为了对方愿意奉献一切,这是爱的最高境界。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爱情带给人的是幸福与尊重,这才是具有现代意识的爱情观。
......................
三、诗意栖居的现代叙述艺术 .................... 20
(一)叙述文体的现代特色 .................... 20
(二)叙述维度的现代思考 ........................ 22
(三)叙述策略的现代手法 ................ 24
四、石评梅的现代意识的影响 .............. 27
(一)“人”的发现和女性身份的认同 .............. 27
(二)出走的纠结和归来的无奈 ................. 29
(三)苦闷的言说和真诚的忏悔 ................ 31
四、石评梅的现代意识的影响
(一)“人”的发现与女性身份的认同
当历史走进五四时期,文化观念、思想政治、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枷锁被自由和民主打破,在时代的感召和西方思想影响下,人们的首要诉求就是人格的独立。树立新的价值观改变以往落后愚昧的思想观念,实现人的进一步解放。封建社会没有“个人”的概念,人只能从属于家庭、党派、阶级,为封建君主或集团利益服务。人的自由意志被忽视、剥夺。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精英陈独秀、胡适、鲁迅、蔡元培等人振臂高呼、勇于献身率先破除封建思想的禁锢,启迪民众,推动了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变革。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激励青年人要抗争进取,思想进步;胡适提倡白话文写作,《尝试集》是新文学的先导;鲁迅深刻认识到人的价值,通过“呐喊”唤醒沉睡的中国人;蔡元培开创大学新校风,为培养人才做出贡献。正是在这种新旧思想文化交织的时候,一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女性开始登上文学的舞台,陈哲衡、苏雪林、冰心、凌叔华、冯沅君等她们用自身的情感体验创作出属于女性的文学。从人的发现到女性身份的认同汇集了许多人的智慧,这是激烈抗争的结果,也是颠覆封建秩序的产物。可以说五四时期女性身份得到认同,女性的社会地位开始得到确立。
中国社会漫长的封建历史,让“人”掩埋在滚滚尘土之下。封建社会里男人和女人被牢牢的宗法制度控制,所有人都丧失了人性。男人是强权政治的牺牲品,是争夺的劳动力;女人则是没有自由、没有思想的玩物。直到 20 世纪初,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人的发现”成为精神核心,个性解放、女人、儿童的发现才得以浮出地表,成为时代的最强烈口号。摆脱麻木的封建思想,追求人格独立,人权平等,是这一时期的夙愿。随着人的主体意识的不断加强,性别意识也逐渐显现。五四以前,汉语中的“他”字,没有男女性别之分。后来刘半农在《教我如何不想她》中首创“她”字,代指女性,得到了好评和广泛认可。这仅仅是字形的变化,若要触动根深蒂固的思想则还需要进一步的认识。波伏瓦曾在《第二性》中指出,“男人拥有的经济特权,他们的社会价值、婚姻的威望,得到一个男人支持的益处,这一切鼓励女人热烈地要取悦男人,她们整体还处于附庸地位。因此,女人并非为其所是,而是作为男人所确定的那样认识自己和做出选择。”这正是中国妇女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
结语
石评梅用细腻的文字,真挚的情感,抒写自我体验,创作了属于自己的,带有鲜明个人特征的作品。“从某个场合来说,她好像是一股从地狱里喷出来的火焰,但是这火焰在未烧毁那些旧世界的囚枷之前,却首先烧毁了自己。”但光亮未灭,余热尚存,希望还在。因为这些作品也是同属于时代的,它们反映了人们渴望独立、平等、变革的要求。是对精神困惑和艰难现实的思考,特别是关注女性的生命状态。
通过对石评梅作品中现代性的探寻和挖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五四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人们对当时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的理解,特别是这一时期女性身份和地位的确认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
现代意识开阔了石评梅的创作视野,丰富了创作内容,展现了创作才华,提升了作品的内涵。从个人家庭琐屑、校园生活到情感经历的讲述,再到社会责任、生命体验等人文主题的呼吁,体现了一个发展、升华的过程,反映了石评梅对现代意识的接受是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将个人的爱情追求与理想事业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谱写了一首动人的“墓畔哀歌”。这样的变化与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多不无关系,但最重要的是在现代意识的影响下思想的变化,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将石平梅放置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长河里,宏观上对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进行评价;微观上对其作品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通过对石评梅本人以及作品中现代性的分析和阐释,进一步体会现代意识的能动作用,彰显现代叙述艺术的风采,指导个人的创作实践活动,为社会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9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59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