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获取视角下LS公司组织结构设计研究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家间保持着越來越紧密的经济联系,各个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依赖程度也与円俱增。《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反映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持续加快,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存量和流量较之2012年分别增长了22.8%和24.2%,达到6604.8亿美元和1078.4亿美元;截止2013年底,中国境内的1.53万家投资企业在境外184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并购、合资、合作及绿地投资等直接投资方式开设了2.54万家企业;截止2013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类别也已扩展到国民经济囊括的所有范围,在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制造业、金融业及批发和零售业为主的五大行业中外对投资累计存量达到5486亿美元,在对外投资存量总额中的占比达到83%,其中非国有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继续扩大;截至2013年底,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中,非国有企业占比持续上升,增至44.8%,较2012年上升4.6%。另据商务部网站数据显示,从2015年的1月至7月底,流入制造行业的投资额达到58.6亿美元,实现同比61.4%的高增长率,中国制造化走出去"的意愿非常强烈。国内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意愿也明显加强,2015年的前7个月投资额同比增长58.5%,达到73.9亿美元。同时,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在境外建立经贸合作区创新工程,构建"走出去"聚集平台,实现"大企业带小企业,主导产业带相关配套产业"的协同发展。在近三十年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增量是愤人的,存量从1982年的不足1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6604.8亿美元。中国"走出去"的政策环境在不断地优化,中国跨国企业布局全球的步伐越来越快。1982-2013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如图1.1所示;
...........................
1.2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文拟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通过对文献的搜集、辨别、梳理及研究,形成科学的方法认识客观事实。通过阅读国内外研究文献,梳理国内外有关组织结构理论研究的过程及阐述知识和组织结构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回顾中国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情况及中国铅型材行业的发展历程及LS公司的实际状况,从知识获取视角从技术资源、市场资源及两者相混合的维度对组织结构进行选择。以LS公司为实例,深入展开分析,找出知识获取类型的决定因素及根据其选择相匹配的组织结构。此外,从LS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新组织结构并就其合理性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1.2.2技术路线
本研究将首先对跨国公司的发展、中小型跨国公司的界定及知识获取和组织结构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分析与评述,归纳出知识获取模式和获取知识类型的决定因素及如何实现与组织结构的匹配,确立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然后对LS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和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LS公司进行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正确认识LS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接着,在理论基础上结合LS公司国际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知识获取模式和获取知识的类型阐述获取知识类型所对应的组织结构。最后,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分析,结合文献理论依据设计出LS公司的组织结构。
.....................
第2章文献综述
2.1跨国公司的发展现状
2.1.1跨国公司的产生
跨国公司通常是指在两个以上(含两个)的国家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当企业在母国以外的国家进行价值增值活动的过程也即企业国际化的过程。跨国公司最早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和形成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英国成立的有特许经营权的贸易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该公司主要是通过掠夺殖民等手段从事经营活动,东印度公司拥有全部特权,从一个商业性质的组织最后转变为拥有军队、对印度的全部商业实行控制、对其境内的资源采取大肆掠夺的方式获取、完全限制印度对外与其他国家联络和进行贸易的势力集团。随着英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直到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垄断权终被取消。
现代意义的跨国公司在19世纪欧美国家相继出现,这与迭些国家在19世纪前进行海外殖民、资本与商品的输出进行了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有直接关系。最早的兰家公司;1863年在德国科隆成立的生产药物的德国拜耳、1866年由瑞典企业投资,在德国汉堡成立的生产炸药的诺贝尔公司分厂(Nobel)、1867年由美国企业投资,在英国建立的对缝効机进行装配的胜家缝効机装配厂(Singer)。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进入迅猛发展时期。在硝烟弥漫的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跨国公司处在了停滞不前的境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慢慢步入正规,西方国家对外投资加剧。在此期间,发展中国家也涌现出一部分跨国企业。据资料显示,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总额从1946年到1982年一直保持着年均增长8%左右,实现从1946年的510亿美元到1982年的6000亿美元的大跨越。此外战后,跨国公司的数量也与日俱增,截止20世纪90年代中期,跨国公司的数目已达3.7历多家母公司,其海外附属公司约17万家以上。同时,在跨国公司的产业范围和区域分布上,也呈明显扩大的态势,早期的跨国公司投资的领域仅限一些生产上游原材料的产业,比如钢铁、石油、铁路等。战后,所投资的范围从生产初级产品向下游的制造业、服务业延伸。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的产业分布已经撒网诸多领域,有航空航天、餐饮业、信息通讯业、金融保险、投资证券、建筑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自此,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了跨国公司的身影。
........................
2.2组织结构的研究综述
2.2.1组织结构类型
组织结构是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常见的组织结构类型有:职能式、事业部式、矩阵式和网络式。
OliverWilliamson(1978)把公司内部管理的组织形态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管理层级集中控制的U型(一元结构)、高度分权的三型(控股结构)和以产品或地区分别组建的事业部制结构或多部门结构即M型(多元结构)。20世纪毛十年代后,M型结构在大型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取代了内部结构松散及在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中没有明确的经营战略,缺乏整体活力的三型结构。不过,M型结构也有其局限性,由于管理层次增加,各部门间协调和沟通困难加大,造成内部管理成本上升。
理查德L.达夫特(1999)从组织内部横向协调和沟通的角度总结了五种组织形态,分别是:1、信息系统,如组织管理者和员工间就计算机信息系统交流有关问题、活动、决策事项等;2、直接联系,即在某一部分分派一成员专门负责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3、任务组,这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由各部门选派代表临时组成小组,相比项目组,任务组为了临时解决问题或完成历时较短的任务而组建的;4、专职委员会,这是专门为了协调整个组织的一些问题而专门设立的一个部门或职位;5、团队,也可称项目组,这是一个相对长期的任务组,通常由专业的职员组成,如一个项目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都需要部门间的协调沟通,通常设立跨职能的团队来应对。
王蓄(2010)在其所著《跨国公司组织结构》一书中总结了可供跨国公司选择的独立的国际分部、产品事业部、地区事业部、职能事业部、矩阵组织和战略矩阵六种组织形式。在本文的组织结构设计中,我将部分采用该总结中的独立的国际分部形式。
组织结构的特性一般描述为复杂性、规范性、集权性和协调性。复杂性指的是组织内部活动和单元数量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组织的劳动分工不断深入,工种数量增多,纵向管理层级越多,横向协调沟通越困难。规范性是指组织中各项工作标准化的程度,组织中规章、程序和书面文件等规范性准则越多,则组织规范性程度越高。集权性是指组织中的决策权集中的程度。协调性主要体现组织部门间的协调和合作的程度,协调的主要组织形态有任务小组、项目团队、委员会等。
.....................
第3章中国铝型材行业的发展.............19
3.1铝型材企业的兴起和发展............19
3.1.1铝型材企业的建设发展..........19
第4章LS公司现有组织结构分析............27
4.1LS公司简介...............27
4.2LS公司五力竞争模型分析和SWOT分析...........28
第5章LS公司组织结构设计...........37
5.1LS公司获取知识类型和知识获取模式...........37
5.2LS公司组织结构选择..........41
第5章LS公司组织结构设计
5.1LS公司获取知识类型和知识获取模式
如前文第2章中所述,跨国公司在国际扩张中会面临着全球化和当地响应两种情境的冲突(IR冲突),LS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应对如何实现两种情境平衡的压力。根据LS公司的产品由工业型材、门窗制成品、建筑型材云大类组成,我们相对应地把LS公司知识获取行为分为:技术知识获取、市场知识获取、同时获取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的混合知识获取。对应如图5.1所示。
.......................
第6章结论
随着互联网和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外部环境也円益复杂并充满了不确定性。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大型垄断企业跨国发展以获取资源和占有国际市场为目的,中国的跨国公司在没有获得垄断优势前就实行跨国发展战略,中小型跨国公司成为跨国发展的主体,处于国际化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小型跨国公司的动机也有区别于西方跨国公司,主要以通过全球学习获取先进的市场经验和技术资源为主。要想使这些企业的获取知识战略得以顺利实现,必须设计与之匹丽的组织结构作保障。
从前文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层次少、横向和纵向的知识流、信息流均畅通的组织结构对转移、运用和整合所获取的外部知识是非常关键的。但是,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过去对中国中小型跨国公司研究比较缺乏,对组织结构设计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对组织模式的选择、组织中各职责分配方式、层次等级关系等静态方面,从知识获取视角设计纽织结构的研究非常少。新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的核也竞争力,知识和组织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的组织结构理论大部分是在一定背景下产生的,通常是跟着企业实践走的。组织结构形态多变,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来复制,也不能盲目跟随一个"扁平化"组织,只有根据自身企业的具体情况來匹配与之相适合的组织结构。同时,在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中,在新经济时代下,企业中各职能部门功能边界开始模糊,功能慢慢整合交叉,企业纵向沟通、横向沟通及企业间沟通变得越来越频繁,组织结构的意义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传统模式、典型结构形态的组织大多管理比较僵化,决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探索性过程,协调控制也经常需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迟钩及吸收新知识的障碍较多时,我们必须进行组织变革和创新。有效的柔性化的学习型组织非常关键,既能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又能在内部形成一个有生命活力并不断成长的组织。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60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60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