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女大学生媒介形象研究——以北京青年报(2005年-2014年)为例

发布时间:2016-06-24 22:09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精英化逐渐转向教育大众化。在高等院校招生中,女性的数量有了显著提高,女大学生比例不断提高,与之同时女硕士、博士比例也不断上升,女大学生步入各职业领域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有关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数量往往居高不下,我们经常能在报纸、网络、电视等各类媒体上看到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如 2014 年中下旬以来,有关女大学生失联的报道层出不穷,这些有关女大学生频频失联报道的引起了人们对于女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关注。但是在这些关注中,很大一部分集中于女大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弱等负面评价上,并且大众产生了一种印象,相较于男大学生来说,女大学生更容易被骗、更容易发生安全问题,因为女大学生要更弱、更容易被控制。然而根据调查,失联的男大学生数量并不低于女大学生,男大学生也经常遭遇此类安全问题。

除此之外,媒体在对有关女大学生新闻报道时会特别强调其性别特征,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女大学生发明绝缘液体,手机可以泡在水里洗”、“母病重  38 岁女大学生守十天”、“最美女大学生:用爱撑起家的脊梁”这类新闻标题。即使是在这些正面的新闻报道中,女性的性别被媒体格外强调,然而同样的事发生在男大学生身上,有关的新闻报道标题中很少会出现男大学生这样的字眼。笔者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在百度新闻进行搜索,连续十几页有关的新闻报道标题中,都有女大学生这样的字眼;而以男大学生为关键词在百度新闻进行搜索,新闻标题中有男大学生这样字眼的新闻报道不足一页。

在媒体这样带有固定框架的报道的渲染下,“女大学生”四个字也在公众的谈话间具有了另一番深意。然而作为一个曾经和这样一群大学女生生活在一起的人,笔者能够明显地感知身边的女大学生和大众媒体上呈现出的女大学生并不相同。而在人们对女大学生这一印象形成过程中,大众传媒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人们对大学生的印象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在媒介上所呈现出的形象。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媒介领域中,报纸作为当今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相比其他的媒体,报纸由于它所具有的真实性和严肃性特征在公众心目中有着独特的权威地位,其社会影响显著而突出。因此,以报纸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具有代表性,还具有说服力。

1949 年 3 月,《北京青年报》创刊于北京,经历了三次停刊、复刊,1981 年第三次复刊。从那时起直至今日,《北京青年报》早已成为一份以青年视角反应时代,面向社会大众的综合性都市报,每日大概出版 50  个对开版面,报纸的发行量与订阅量位居北京第一。此外,其广告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单一报纸前三位,在北京以及其他省市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作为北京共青团机关报,《北京青年报》始终关注广大青年群体的心灵轨迹、思想动态、生存状态,多年来对大学生的关注有增无减。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考察《北京青年报》这颇具代表性的报纸关于女大学生新闻报道到底是如何报道的,他们的报道呈现出怎样的女大学生形象,他们所呈现出的形象与女大学生群体真实状况是否相符,就此来一窥女大学生群体的媒介形象。

笔者以“女大学生”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其中新闻与传媒类共有 62 篇论文。笔者以这 62 篇论文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通过对这些论文的研究发现,关于女大学生的研究自 2005 年后开始日益增多。在这些研究中,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对女大学生负面的媒介形象研究,探讨、研究女性刻板印象在媒体上的延伸与扩展。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的关注日益加深,但是在具体研究中却逐渐流于模式化,在这些研究中有相当部分为硕士毕业论文。目前,在已有的有关女大学生媒介形象的研究主要存在着这几个问题:在理论方面,大多相关研究仅仅只是以刻板印象作为其理论依据,理论基础较为单一;在具体内容方面,多数的研究仅仅只是分析形象本身,对影响方面的分析不够;在研究方法上,多以实证研究为主,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在选择样本及定量分析的过程中不够严谨。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媒介形象

对于“媒介形象”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角度:第一种认为媒介形象就是社会中的具象或群体(如公众人物、社会团体、国家机器等)通过媒介传播所呈现出来的公开形象,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媒介形象等同于公众形象。在这里,媒介只是作为形象的传播介质而存在,并非形象的主体。第二种认为媒介形象即媒介组织个体或整体的形象,指的是媒介组织的个体或者整体通过自身的内容传播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如认为泰晤士报是份严肃大报、太阳报是一份娱乐小报。

从第一个角度来说,媒介形象研究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剖析现实、媒介和认知结果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基础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假说,他在《公众舆论》的第一章有对拟态环境进行解释,拟态环境并不是真实环境,是人们在真实环境中做出反应时,对真实环境进行重构而形成的影像。它含有真实的成分,并不是完全虚构的环境;但是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则将其当做真实的环境。李普曼认为随着现代传播的发达,人们都是通过大众媒介来了解世界,但是人们了解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这种信息环境就是拟态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继李普曼之后,格伯纳(Gerbner)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格伯纳将电视看成是我们生活中的象征性环境,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当媒介被看作是现代社会的社会组织时,在长期传播过程中,媒介组织所形成的形象对媒介的公信力和传播效果影响颇深。从这个角度出发所理解的媒介形象,指的是受众通过对媒介的长期观察与认识,从而产生知觉性整体看法、印象与综合评价。它一般由媒介组织的内在及外在风格与特征所构成。媒介形象属于媒体的无性资产,良好的媒介形象不仅有助于媒体的经营与发展,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塑造良好的媒介形象同时还有助于媒介组织的稳定、吸引人才以及争取社会各界公众的支援和帮助。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公众基于媒介的表现形成了对媒介形象的认知,并且将这种认识从印象上升为信念,据此做出判断、评价。因而,媒介形象对于传播效果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众对于媒介的认知作为社会认知的一部分,影响着他们对于新信息的理解和接受与否。

.....................


第二节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英文为“feminism”,也有翻译成女权主义的,虽然有学者指出女权主义更具政治色彩、更有力,并且它和女性主义在价值观和目的性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在英文中两者是同一个词。因此,在本研究中,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实指并没有差别。

女性主义并非只是单纯的理论,还包括实践内容,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并非是反对男性、打压男性,而是希望通过结束男性至上主义(性别歧视主义)、性别歧视者的剥削与压迫,从而实现两性平等。在女性主义者看来,男性和女性并非是先天的,所谓的男性或者女性是社会化所造成的。自出生以来,男性和女性受到社会上关于性别上固有成见的影响,导致其对自身的性别产生社会化的认知,而这部分社会化的认知恰恰充满了各种歧视与偏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女性也可以成为性别性别歧视者,如同男性一般。因此,将女性主义看作是女人反对男人,不仅幼稚而且错误。

就理论方面而言,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者也将对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与推动实现有关妇女权利与利益的议题作为其研究重点。女性主义理论以了解性别不平等背后与实质为目的,以性别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sexuality)为研究重点,其理论基础在于女性主义者认为现时的社会建立于一个男性被给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权的父权体系之上。

女性主义兴起于国外。18 世纪后半期,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在其《女权辩护》一书中喊出了要女权的心声,提出了要求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并剖析了卢梭落后的妇女观(卢梭提倡天赋人权却主张女性应该臣服于男性)。19 世纪中叶,约翰·斯图尔特·穆特发表《妇女屈从地位》,要求给女性政治上平等的权利,指出社会结构的不合理(男性拥有更多的权利与社会资源),并且正视女性的优势。20 世纪初,弗吉尼亚·伍尔夫发表《一间自己的房子》一文,强调经济的独立对于女性获得尊严与自由的重要性,成为女性文学研究者的理论源泉之一,被奉为女权主义的宣言与经典之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女性被要求回归家庭,一些女性学者对此发出自己的声音。20 世纪 40 年代末,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1949)问世,自问世后此书一直被称作西方妇女解放的《圣经》。波伏娃从“存在决定本质”的视角出发,一针见血地指出女性作为他者存在的事实,石破天荒地提出“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后天造成的”的观点。而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困惑》(1963)向美国社会理想女性形象发起挑战,识破了父权文化塑造的幸福主妇的骗局,解构了美国理想女性的神话。

......................


第三章  《北京青年报》女大学生报道内容分析 ......................... 14

第一节  报道数量、字数 ................. 14

第二节  报道的倾向与议题 ...............15

第四章  媒体报道中女大学生具体形象研究 ............................. 22

第一节  外形 ................. 22

第二节  角色 ...................... 23

第三节  性格 ............. 25

第五章  《北京青年报》女大学生报道文本分析 ............... 27

第一节  《北京青年报》有关性别平等的文本分析 .................. 27

第二节  《北京青年报》有关性别刻板印象的文本分析 ............. 29


第八章  女大学生媒介形象生成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男权社会的影响

纵观《北京青年报》从 2005 年至 2014 年这十年的新闻报道,报道中女大学生形象流于刻板化、模式化,充满了无意识的偏见。在这背后是男权文化主宰、性别歧视延伸。

从个人角度而言,社会通过一整套系统和机制,使得个人在其中习得男女的性别身份和性别特征,接受性别规训,表现出与社会规范的要求相一致的男性或女性的性别特征,两性后天逐步习得的东西在历史的长河里,常常会忘记了源头,而被看成是一种自然。正如巴特勒说的,“社会性别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模仿,而这种模仿被当成是真实的事物”。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主要都是男性专权时期,导致了中华文明中存在着相当高程度的男权文化。长时期的男权意识的统治与奴役,女性自主意识逐渐消逝。在男权社会中,女性被视为私有财产,作为物而存在。通过暴力的压制与思想、情感的感化,女性的生产、生殖以及性功能被男性所占有。因而,在男权社会中,男女的分工并不对等,“男主外,女主内”、“夫受命于朝,妻受命于家”。这就导致了操持家务、相夫教子成为女性的天职,女性完美形象的唯一特征就是贤妻良母。在男权社会文化体系中,女性作为附庸者而存在,其依附于男性而生存,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如果一个女人婚姻家庭不幸,那么她就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她所有的成就都会被忽略。支配者借其对整体文化最具影响力的身份使得不平等的关系合法化,且将这种观点纳入主导社会观念中。这就致使人们的观念中混淆了不平等关系的真相。文化以不相干的、明显错误的前提来解释现象,就像以种族或性别的先天优劣来解释不平等。

.....................


第九章  思考与建议


第一节  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构建不当的危害

媒体报道中的女大学生并非是真实的女大学生,其形象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通过由媒介选择、加工、重构出的“拟态环境”。与之同时,这种选择、加工、重构的活动是在媒体内部进行的,但是受众通常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这致使受众往往会下意识将这“拟态环境”中的一切当作现实。媒体过分强调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容易致使人们对女大学生产生偏见。尽管,媒体的报道确实反映出部分客观事实,体现了媒体对社会的监督功能。但是过多的负面新闻一方面暴露出媒体在新闻价值选择上存在着偏差,另一方面也损害了新闻的宏观真实。

媒体报道过分地报道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过分关注其生活领域,这就导致女大学生群体的真是形象被掩盖,公众的注意力被转移到这些“黄色新闻上”,新闻的严肃性被消解。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报道更有着迎合、助推男权社会对男、女气质的判断,这并不利于社会的性别平等。而在一个女人倾向于被男性当作一种色情表征而不是个体来对待的社会结构中,这种对女性的剥夺意味着所有女性可能拥有财富的丧失:家庭、财产、权力、地位。

通过对样本的内容研究于分析,笔者发现媒介倾向于选择女大学生负面新闻,造成负面报道比重过高,丑化了女大学生的媒介形象。女大学生是普通人,她们身上即有不足之处又有闪光点,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渲染她们少数人身上存在的缺点,刺激受众的感官,消费女大学生的公众形象,这也会损害媒介的公信力。媒体应该加强其社会责任意识,进行道德自律,抵制利益的驱动,全面、真实、客观地宣传当代女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61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61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f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