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高中地理灵动课堂的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27 21:24

.......


第 2 章 高中地理灵动高效课堂内涵与特征


2.1 内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以知识的传输,学生以知识的接受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中的地理教学中,由于要实现学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数,教师就不遗余力的满堂灌和采用题海战术,为了更好的升学率,老师们竭尽全力,可见今天的教育是老师辛辛苦苦、满头大汗“替学生学习”的教育,是千斤拨四两的教育[7]。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一种被动的、机械的条件反射,让原本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学生变得死气沉沉,让原本具有灵动性的课堂变得僵化。新课程改革让课堂的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地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逐渐颠覆着传统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学习方式强调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和强行记忆,学生感受到的学习味同嚼蜡,突破这些可以借助于建构主义和情景教学等理论的指导,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2 灵动高效课堂的特征

与我国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操纵—依附”式的特点,教师站在真理的制高点,是真理的权威者,在师生关系交往中是主导和主宰者,学生只是默默顺应,更多的是没有自己的观点。在灵动的课堂教学中,完全打破了那种被动的师生关系,新颖的师生关系中让学生充满无畏而又不失尊重,教师也乐于承认学生的千差万别,也乐于接受学生个性差异,用心关注他们,透露着公平,一视同仁的面对所有鲜活的个体,与学生和谐相处和友善交流,平等对话,欣赏学生的优点,勇于面对教师其他方面存在的缺陷,师生共享彼此的情感和思想,师生间有安全的心理[11]。这不仅对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提供了便利。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自始至终能够保持饱满的激情和灵动的学习情绪,学生个性特点的多样性让课堂充满更加活跃的条件[12]。但是从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目标任务来看,教师要合理处理好多元共存和和谐共生的统一,才能够让高中地理教学出现灵动性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第 3 章 高中地理课堂学习情况的现状调查 .......... 9

3.1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程特点 ........ 9 
3.2 高中地理课堂学习情况的现状调查 ............. 9
第 4 章 高中地理灵动课堂的构建途径与教学模式 ....... 14
4.1 构建要素及关系 .............. 14 
4.2 构建途径 ........ 14 
4.3 灵动课堂形成的教学模式 ....... 19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28

第 4 章 高中地理灵动课堂的构建途径与教学模式


4.1 构建要素及关系

课堂教学中的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的接班人,最终实现社会人,所以要求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在处理这一关系的时候教师是法官、是裁判员,公平公正对待自己和莘莘学子。因此,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友好、互助的一种关系。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师生关系外,还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是平等的,在灵动性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自主性学习,因此,在学生和学生的关系中,逐渐转化成为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学生在相互的关系中不断发展,共同进步[25]。

高中地理灵动课堂的构建研究


4.2 构建途径

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充分尊重和关爱学生,把学生当成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个体来看待,在教师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没有歧视,没有偏见,没有冷漠。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够在地理教学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课题的研究,由于笔者的水平能力和时间有限,加上欠缺一定的理论基础,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等的知识,很难灵活运用,导致对灵动课堂的研究还是比较肤浅,有很多地方还值得商榷和验证。如:(1)教学课堂模式过于简单,只是研究了新授课模式,还有讲评课、复习课等授课模式。对新授课模式的评价要求也不太具体。(2)研究的课堂模式过于死板,因为教无定法,尤其是对教学设计的研究显得有些粗糙,还需要精雕细琢。(3)问卷调查仅在作者工作的学校进行,问卷的代表性可能受到影响,而且问卷调查结果与教学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太明显。论文虽然结束,但不代表对教育教学研究的结束,在新课标和新理念的指引下,作者会继续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期望自己在教育教学上有更多的突破,,更期望自己能从优秀走上卓越之路。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62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62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7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