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辽河河口区稻田退水过程氮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28 08:01

第 1 章 绪论

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化肥投入量来增加作物产值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措施,可以短期内低投入获得高产量,长期过量施肥忽视了作物和稻田土壤对氮肥的吸收标准,造成稻田生态营养结构链崩溃,导致稻田退水携带大量氮素流失恶化水质,已逐渐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首要问题。据统计,农业集约化生产有利于稻田氮素流失,例如我国的太湖流域,田间大量氮素通过退水径流迁移到太湖,导致湖水氮磷严重超标,从而破坏了水中藻类的生长环境形成水华[14]。因此国内学者对稻田退水的污染特征做了大量工作,研究表明,氨氮和硝态氮是稻田退水中氮的主要输出形态。氨氮的理化性质决定其易被底泥吸附,未被吸附的氨氮随径流进入湖泊和河流,成为我国水环境的首要污染源。截止 2009 年,氨氮排放量高达 132.6t,是受纳水体容量的 4 倍,不仅造成水中藻类和部分微生物对氮元素摄入过盛,形成大面积水华,还通过硝化作用消耗溶解氧,,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


第 2 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域水田面积 300 亩,辽河水是灌溉区的主要水源,引入的灌溉水通过交叉分流进入灌水沟渠,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农耕制度,对稻田进行灌溉。该区域内已经具有较为完善的灌排体系,灌区的排水系统包括农沟、支沟以及干渠。其中交错于稻田的农沟共有 16 条,分别有 8 条进水渠和 8 条排水渠,田面水经农沟进入支沟,最后汇流到干渠进入湿地。沟渠水量能够影响农耕进度并且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每年的4~10月份,进排渠水流量平均为3.5 m.min-1和4.2 m.min-1。其中 6 ~8 月份沟渠水位最深,在 10 月份水位逐渐下降。除种植区内最西侧的稻田仅有进水渠外,其它田块均具有进水和排水两条沟渠,其中农沟布置采用进排渠相间的布置方法,合理规范。农沟水流方向垂直于支渠,田面水在支渠有小规模的汇集,最终汇流进入干渠。

2.2 研究方案

研究区环境化学行为的变化能够影响氮形态变化。本文选取灌排体系中的干渠为研究对象,由于干渠独立的进出口能够有效阻控外源氮的流入,防止外源氮对稻田退水过程氮迁移转化规律的影响。因此研究了不同季节稻田退水中不同形态氮的浓度变化特征,揭示了稻田退水过程氮的迁移转化。为降低环境变化对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选取具有完整灌排系统的稻田为研究对象,辽河水通过上游进水渠流入稻田进行灌溉,由于降雨等使田面水位上涨而进行排水,从而进入封闭水文的农沟进行储存。通过研究稻田和农沟两者氮的源-汇关系,计算单位面积氮的盈余或亏损。

第 3 章 稻田退水过程氮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 28

3.1 稻田退水中氮的迁移转化规律................ 29 
3.2 稻田退水中氮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辨识.............. 29 
3.3 本章小结.................... 47
第 4 章 基于物质平衡的稻田生态系统氮源-汇关系........ 40
4.1 氮输入源解析............... 49 
4.2 氮输出源解析..................... 51 
4.3 建立基于物质平衡的氮源-汇模型.............54
4.4 稻田生态系统氮源-汇关系计算.................55
4.5 本章小结 ....................59
第 5 章 结论与建议.................61
5.1 结论 .............61
5.2 建议 .....62

第 4 章 基于物质平衡的稻田生态系统氮源-汇关系


4.1 氮输入源解析

大气沉降是获取外源氮的途径之一,可分为干沉降和湿沉降。干沉降是大气中含氮颗粒的沉降,其沉降速率与气候条件有关[79],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未对干沉降进行监测,所以在研究中予以忽略不计。而湿沉降是通过每次降入稻田和农沟雨量与雨水总氮浓度乘积获得。研究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不同季节的降雨量不同。监测 2015 年 5~6 月中旬单位面积稻田和农沟的降雨情况,降雨量如表4~2 所示。作物秸秆提供稻田循环所需的部分氮素,是有机质的重要组成。秸秆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既能提供重要的肥料资源,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料利用率,以及改良土壤结构和物理性状、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等方面的生态效益[80]。通过现场调查和原位采样,得到水稻秸秆根部是作物还田的主要来源,测量单位面积秸秆株数,计算水稻秸秆根部还田量和秸秆含氮率,得出稻田秸秆还田氮量(见表 4~4)。

辽河河口区稻田退水过程氮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4.2 氮输出源解析

植物根系通过吸收土壤中的 NH4+和 NO3-,来供应自身所需的营养元素。植物一般主动吸收氮,由于植物体内游离氮是土壤溶液的倍数,导致离子可从低浓度的土壤溶液进入高浓度的植物细胞内。在相同土壤条件下,不同植物吸收氮的速率也不同,这不仅受土壤养分供应条件的制约,还要取决于植物营养结构的特点。影响植物吸收的因素包括通气条件、持水量、土壤 pH 以及温度等,其中土壤 pH通过改变营养物的分解或沉淀速率来影响植物对氮的吸收[83]。根据当地植物的生长周期,研究了 5~6 月份水稻、芦苇以及水葱对氮的吸收情况,其中农沟里的芦苇和水葱在 5 月初发芽,5 月中旬~6 月份进入快速生长期,而水稻插秧则是在 5 月下旬,水稻幼苗对养分的吸收主要在 15 天左右,因此实验以水稻插秧后 30 天为期限。

.........


第 5 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文以辽河口稻田沟渠水体和底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稻田退水中氮迁移转化的时空特征,阐明了沟渠底泥有机质含量和铁锰赋存形态对氮转化的影响,揭示了在当地农耕模式和灌排条件下,稻田退水中氮的迁移转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氮沿沟渠退水流向的迁移转化特征:5~9 月总氮浓度波动明显,整体沿沟渠水流方向呈递减趋势;氨氮浓度变化规律同总氮极为相似,这是沟渠结构间接改变了氧化还原环境,导致氨氮浓度沿沟渠流向先降低后升高,最后趋于稳定,其中 6 月氨氮浓度变化趋势相比其他月份较高;沟渠退水和底泥的厌氧环境,导致硝态氮浓度整体沿沟渠流向先降低再趋于稳定;5~9 月亚硝态氮作为硝化-反硝化过程的中间产物,沿沟渠流向的浓度变化无规律且变量较大。


5.2 建议

稻田生态系统氮的环境化学行为是影响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本文以辽河河口区稻田退水中氮的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基础,以基于稻田生态系统氮的源-汇,计算氮的盈余或亏损为依据,揭示了稻田退水过程氮迁移转化规律。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其利于稻田氮污染阻控技术的建立。但是,仍存在些许不足,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1)研究区样点仅布置在稻田和沟渠的典型区域,具有局限性,因此应选取稻田生产区不同位点进行试验研究。(2)底泥氧化还原微环境不仅影响铁锰赋存形态和微生物生长,还影响氮形态转化。分析底泥氧化还原点位动态特征,阐述其对氮转化作用。(3)微生物是导致氮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监测底泥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探讨不同类型微生物对各形态氮的影响。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626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626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e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