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数字空间表征发展及其与数学学业能力的关系研究
......
二 研究意义及问题提出
2.1 本研究的研究意义
首先,本研究从发展的视角探究儿童 SNARC 效应的发生及发展,不仅关注到发展的一般趋势,也关注到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为目前关于儿童 SNARC 效应发展趋势的争论提供了实证证据。其次,本研究选取的被试群体年龄较小,其受文化、教育影响较少,被试本身更纯粹,对一些因素也更加敏感。因此可以对一些在成人身上难以测量到的因素进行剥离,为 SNARC 效应机制的精确探究提供了宝贵数据。再次,数字空间表征能力对个体数学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相关的因素分析,可以为教育实践及教育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2.2 问题提出
综上,研究者对于 SNARC 效应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及机制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研究,这些开创性的工作对后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地探讨。首先,关于 SNARC 效应的发生发展趋势目前仍存在争论。以往研究中不仅选取的被试的年龄范围不一致,被试同时也存在文化差异、数学教育程度不一致等因素。因此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探究一定年龄阶段的被试的 SNARC 效应的发生发展就显得很有必要。同时鉴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数学教育程度难以进行操控,因此将其作为一个研究因素,也可以解决难以控制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拟从低龄阶段入手,探讨儿童 SNARC 效应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与数学学业成绩间的关系。
三 实验研究........... 10
3.1 研究一 儿童数字空间表征的发展......... 103.2 研究二 数字空间表征与数学学业能力的关系........ 15
四 综合讨论.............. 19
4.1 儿童数字空间表征能力的发展.................. 19
4.2 儿童数字空间表征能力与数学能力的关系............. 20
4.3 本研究对数学教育的启发............ 21
4.4 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21
五 研究结论............ 23
四 综合讨论
4.1 儿童数字空间表征能力的发展
本研究选取了幼儿(大班)、小学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的儿童,采用经典的数字大小比较任务,探讨了从低龄阶段的儿童开始数字空间表征能力的发生发展情况。本研究发现从幼儿大班开始,儿童在测试任务中的错误率就都非常低,这个结果说明儿童从幼儿大班开始就基本可以很好的完成数量比较的任务(从10 以内开始),幼儿对数字大小的比较就达到了较好的掌握水平。从反应时水平看,被试的反应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明显的减少趋势,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被试的反应速度和认知处理速度都在不断变化,同时也可能说明被试数学能力的增加导致其发生了变化,这个结果在研究二中得到了验证,儿童的数字空间表征能力与数学学业成绩存在相关,且这个相关主要是来自于空间知识的增加。4.2 儿童数字空间表征能力与数学能力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数字空间表征能力与数学成绩不存在相关,但从三年级开始数字空间表征能力与数学成绩出现相关,且随着年级的增加相关关系也在变强。为什么一年级儿童的空间表征能力与数学学业测试之间不存在相关呢?可能是因为低年级儿童的数学学习中较多的涉及运算知识,而数字的空间表征能力较多的影响空间及数字空间表征相关的能力,因此对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及数学能力的影响较少。大量的研究发现,儿童的分数学习、数字记忆以及其他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和数量表征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或因果关系(Siegler, Thompson, & Schneider, 2011;Holloway & Ansari,2009)。本研究也发现数字空间表征能力和数学学业成绩存在相关,而且这个相关主要是表现在和数学学习中空间知识部分的相关,可见不同的数量表征能力与数学学习中的不同成分具有的相关程度也不一致。......
五 研究结论
本研究主要关注了儿童数字空间表征能力的发生发展情况,并探究了数字空间表征能力与儿童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且对这种相关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大班幼儿已具有数字空间表征能力。一年级儿童的 SNARC 效应值的强度为边缘显著;其他年级的 SNARC 效应值均显著。SNARC 效应的强度随着儿童年级的不断增加而表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一年级儿童的数学学业成绩与数字空间表征能力相关不显著;三年级儿童的数学学业成绩与数字空间表征能力相关一般;五年级儿童的数学学业成绩与数字空间表征能力相关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三、五年级儿童的数字空间表征能力都与数学学业测试中的空间知识部分得分存在较高相关。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62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62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