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基于绿色拆解理念的报废汽车拆解工艺规划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28 21:49

........


第2章报废汽车绿爸拆解垂念


2.1概述

报废汽车的拆解理念,是汽车拆解的前提和基础。拆解理念的提出,直接为后续的拆解技术和拆解方式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导。只有建立在科学拆解理念的基础之上,后续的研究和发展的意义才能得以体现。对于汽车拆解的研究,应先从汽车的基本构造和材料出发,对汽车整体框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再对拆解方法流程进行探讨,同时深入分析现有拆解方式的不足,提出绿色拆解理念,为后续拆解流水线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2.2汽车的构造

汽车的车身是安装其他设备的基础,,通常由立柱、梁、加强板和各类板盖构成。在车身的基础之上装载被璃、安全气囊、后视镜、保险杠、车口等内外部件,起保护功能和装饰作用。汽车的前引擎盖中装有发动机、散热器、变速箱等设备,与汽车的前桥柜连,为汽车的行驶提供动力。转向系统也与前桥相连,在驾驶室内以方向盘的体现。制动系统与轮胎相连,在驾驶窒以及脚刹和手刹等制动装置的形式体现。前后娇通过悬架与车身相连,起减震缓冲的作用,提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舒适度。同时前后桥的两端连接轮胎,来实现能量和运动的传递。

第3章报废汽车拆解工苦规划....21

3.1概述..21
3.2报废汽车拆解工序划分.......21
3.3报废汽车拆解工序规划..27
第4章报废汽车拆解绿色度分析与评价.........36
4.1报废汽车拆解企业绿色度概述.....36
4.2绿色度评价方法简介.....36
4.3报废汽车拆解厂绿色度评价应用.38
第5章报废汽车绿色拆解规划应用.51
5.1项目概况.............51
5.2项目部署方案...51

第5章报废汽车绩仓拆解规划应用


5.1项目概况

本项目将建设集成报废汽车回收和拆解的生产基地和再生资源利用率高的攘色拆解基地,实现拆解工序机械化、拆解流程标准化,业务运作信息化和企业管理规范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按当地规划与报废汽车总量确定集约用地,规范建设,实现社会环境利益与企业效益最大化。建设过程中,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物流便捷性的考虑,合理规划布置,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安全施工。同时本着节能环保的理念,建筑的设计还应综合考虑采光性和通风性。

5.2项目部署方案

现有的报废汽车拆躲厂管理混乱,缺芝相应的科学规划布局,许多拆解流程都在同一车间完成,废旧汽车和各部件随意堆放,极大地加大了拆解成本,影响了拆解效率和零部件的回收利用率。此外,材料存放的不科学和污染防治设置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依据改进后的新型拆解理念,应该配套建立相应的新型拆解厂房,在拆解流程科学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整个企业的管理流卷和管望理念,打造现代化新型汽车拆解广,全方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地形地质特征,合理布置道路与建筑设施。一方面应当保证物流的便捷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要紧凑合理地安排用地,满足充足的拆解、存储功能化,也要尽可能地节约上地。根据功能需要,一般厂房应设置有报废汽车堆放区、报废汽车拆解车间(其中包括预拆解车间、粗拆解车间、细拆棘车间和仓库等)、污染控制区(其中包括污染防治设施、一半固体废弃物堆和危险废弃物堆场等)。

基于绿色拆解理念的报废汽车拆解工艺规划及应用研究

.........


第6章总结与展望


本文围绕着报废汽车拆解展开了如下工作:1)通过研究汽车制造业和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查阅国内外有关报废汽车拆解技术的资料,分析了这些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2)详细剖析了汽车的结构和材料,为接下来汽车的拆解打下基袖,也为后续汽车拆解回收的意义与价值埋下铺垫。通过分析研究传统拆解模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适合现代发展理念的新型拆解模式。从汽车拆解的工艺迪织、拆解方式和拆解流程几个方面对绿色拆解理念做出详细阐述。通过对集中工艺组织巧式进行比对分析,最终确立了从流水线的形式开展拆解工作。3)依据文中提出的工艺组织形式,通过考察、调研,设计出了一套绿色拆解流程,并遂照拆解流程对报废汽车进行实地拆解,测算各遣工序所需的拆解时间和拆解设备,最终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在了解各道工序所耗费的时间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拆解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对工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最终设计出挤解流水线,并完成了流水线各工位的设备配置。本文首次提出了报废汽车拆解流水线的理念,并设计出了具体的设计方窠。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62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62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6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