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T 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
第 1 章 绪论
相关工作人员在我国的蔬菜、水果、茶叶、中草药、鱼体等都检出一定含量的DDT 农药,大量数据事实证明 DDT 等污染物已经进入食物链中,甚至到达人类体内[15,16]。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为提高农业产量大规模大量施用有机氯农药(OCPs),如滴滴涕(DDT)、六六六(HCH)、六氯苯等的用量就位于世界前列。目前我国民众的健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在人体乳汁中 DDT 等农药的含量仍显著高于大部分发达国家。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我国 18 岁以上男子对 DDT 的摄入量高达澳大利亚同类人群摄入量的 16 倍,高达日本和美国同类人群摄入量的 24 倍。据调查,我国人体乳汁中 DDT 含量显著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DDT 及其代谢物在乳汁、母亲血液、脐带血中的平均含量为 2114.6(329.1~6164.6)ng/g、1676.0(283.4~6167.7)ng/g、1287.8(189.6~3296.0)ng/g[17]。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可知,全世界中每天大约发生 1000 余起 DDT 等农药的中毒事件。但据知,其真实数字每年高达200 万起,其中约有 4 万人因此丧生。约 3/4 的农药中毒死亡事件发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就是说,世界上平均每 10 分钟就有 28 人因农药而中毒,每 17 分钟就有人因农药而死亡[18,19]。
.......
第 2 章 不同植物对 DDT 污染土壤的修复
2.1 实验材料与方案
配置培养基:牛肉膏 1.50g,蛋白胨 10.00g,NaCl 5.00g,琼脂 10.00g,蒸馏水500mL,高温灭菌 121℃,15 分钟。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装入小试管中,并塞上塞子,做成斜面培养基。在洁净工作台上进行菌种转接实验,将接种菌种的斜面培养基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29℃培养 24h。再将转接的菌种进行二次转接,接种在相同的牛肉膏培养基上,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29℃培养 24h。将二次转接的菌种转接到液体牛肉膏(1000mL)培养基中,用三角瓶装置,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29℃培养(此时培养液中含菌已浑浊),8~12h 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菌液的吸光值 OD 分别为X1=1.517,,X2=1.518(λ=600nm,纯水吸光度为 0),投入使用。2.2 实验分析方法
样品萃取:在 DionexASE300 加速溶剂萃取仪的萃取池底部放入纤维滤膜,称取5.00g 待测土壤样品与适量硅藻土混合均匀,置于萃取池中,待进行萃取。萃取条件:以分析纯正己烷:丙酮=1:1(体积比)作为萃取溶剂,预热平衡时间 5min,静态萃取温度 100℃,压力 10342.5kPa,静态萃取时间 5min,淋洗体积为 60%萃取池体积,载气(高纯氮气)吹拖时间 100s,静态萃取 2 次。收集萃取液至集液瓶,然后将集液瓶中的萃取液移至鸡心瓶中,用 5.0ml 丙酮两次润洗,润洗液一并倒入鸡心瓶中,旋转蒸发至近干,用 2.0mL 色谱纯正己烷定容,并移至聚四氟乙烯分液漏斗中。样品净化:向上述分液漏斗加 5.0mL 浓硫酸,进行磺化,待静置后上下液面分层,弃去下层无机相浓硫酸溶液,重复上述操作直至上下两相液体均为无色澄清。然后取 10%NaCl 溶液 5.0mL 清洗样品,重复两次。将样品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后旋转蒸发至近干,用 1.0mL 色谱纯正己烷定容并转移至气相色谱小瓶中,待测。第 3 章 优化植物-调控措施组合对 DDT 污染土壤的修复.......... 30
3.1 实验材料与方案................. 303.2 实验分析方法............... 32
3.3 结果与分析............... 32
第 4 章 黑麦草原位修复 DDT 污染农田土壤.................. 39
4.1 实验材料与方案.................. 39
4.2 实验分析方法............ 40
4.3 结果与分析.................. 41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46
5.1 结论............. 46
5.2 研究展望........... 46
第 4 章 黑麦草原位修复 DDT 污染农田土壤
4.1 实验材料与方案
本实验选取沈阳市沈北某蔬菜基地某大棚(N 42°09.194′;E 123°52.56′)进行现场修复实验,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见表 4.1。将室内模拟实验中选定的植物根际促生菌 X1 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进行活化以备用,利用实验室已配制的 DDT 降解菌剂。取室内模拟实验中效果最好的禾本科植物黑麦草(Loliumperenne L)作为供试植物(种子均购于沈阳农业大学富友种子商店),添加复合肥:磷酸二铵(N-P2O5-K2O,15-42-0,总养分≥57%,购于沈阳农业大学富友种子商店)和植物根际促生菌 X1 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作为调控措施,开展现场修复实验,设置生长周期为 60 天,生长周期满后,将土壤样品和植物样品分别处理,以检测土壤中 DDT 残留量和植物中 DDT 含量。4.2 实验分析方法
黑麦草去除率规律与模拟实验一致,都是添加 DDT 降解菌和促生菌 X1 的去除率最高,只添加 DDT 降解菌的去除率次之,未添加任何菌剂的去除率最低。从结果可以看出,现场修复的效果均不如室内模拟,可能的原因有三:(1)现场修复的污染面积大,植物和调控措施的添加情况受到限制,很难充分的投入到污染现场;(2)现场修复的污染程度轻,且陈化时间久,土地中的 DDT 不容易去除;(3)现场实验中不可定因素过多,容易对修复技术造成影响,使得去除效果有所打折。.......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1)三种植物对 DDT 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有一定差异,黑麦草去除率最高,其次是高羊茅,紫花苜蓿去除率最低。生物量最大的是黑麦草,其次是高羊茅,紫花苜蓿生物量最小。选择黑麦草作为 DDT 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修复植物。(2)农艺措施复合肥肥料和植物根际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 />本文编号:64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64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