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自然地理过程”内容教学策略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新课改的目标在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效能。新课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新课改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赋予了教师更大的责任。一方面要完成教学规定的课程任务,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自然地理的教学是让师生都头疼的事。如何在困难学习中获得提升,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开展对高中自然地理过程的有效教学研究,既可以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实施有效教学的意识和水平,又可以科学地改变传统的不适应现在教学环境的教学方式,为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取得更优效果提供参考。因此,进行高中自然地理过程的有效教学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新课改的基本做法,推动地理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对高中自然地理过程的有效教学研究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教师的角度看,有效教学的研究可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通过建构新的教学策略,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学习意识。在教学方法上,更加强调模拟自然地理过程,展示自然现象表象、通过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体验,探究自然地理过程的原理和规律。从学生的角度看,有效教学的研究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引导。学生在这一环境下,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形成爱学、会学、乐学的习惯,从而完成对自然地理过程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课堂效率的最优化。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许多过程时间尺度长、空间范围广;少数过程也是骤变型的,时间尺度极短。总之,“自然地理过程”涉及的时空尺度远远超出学生能感知的范围,学生生活中接触的事物都是可观察范围内的、目前存在的或某个时间点上存在的“自然地理过程”的结果,即地理事物的分布或特点。他们很难、甚至不可能亲临观察过程,不能直观感知其过程。该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它是比较抽象的。
2.2 高中“自然地理过程”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得纳教授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相互联系但又各自独立的多种智力。八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不同的人,其优势智能是有差异的。优势智能一般会在活动中体现出来。如语言智能在听、说、写、读的活动中体现;视觉空间智能在绘图、看图活动中体现等等。10按照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要想提高教学效果,需要考虑到各个学生优势智能的差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设不同形式的活动,通过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智能,以便更好地学习与发展。例如在“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推导出规律,如:有的学生通过绘制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利用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逐渐推导;有的学生结合生活感受,利用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推导等。11第三章 高中“自然地理过程”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 14
3.1 高中“自然地理过程”教学现状的调查........ 143.2 高中“自然地理过程”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27
第四章 高中“自然地理过程”教学的策略........... 36
4.1 小步反馈,提高学生“自然地理过程”学习的效能感..... 36
4.2 创设动态情境,帮助学生领会“动态过程”................ 39
4.3 绘制“自然地理过程”示意图,清晰推导内在联系 .......... 42
4.4 组内交流激活经验,缩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 47
4.5 设计过程理解的活动环节和评价量表,引导学生理解“自然地理过程” ......... 48
第五章 结论......... 53
5.1 研究结论 ................... 53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54
第四章 高中“自然地理过程”教学的策略
4.1 小步反馈,提高学生“自然地理过程”学习的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理论运用在高中“自然地理过程”教学中,则体现为教师尽可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或行为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高中地理学习中去。“小步反馈”是指将复杂的自然地理过程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的认知环节或者特定片段点环节,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每个环节理解之后,给予师生反馈信息。这种小步反馈的策略,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自然地理过程”的难度,还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和教师及时作出教学策略的调整。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其实很多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排斥地理学习、排斥高中“自然地理过程”的学习,而是因为在慢慢接触和学习中,发觉到地理学习的难度,而有些老师也喜欢一上来就给学生一个下马威,高难度或高考题的出现,使得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莫名的恐慌,学习的积极性慢慢消磨掉,随着教学进度的不断推进,不懂的部分慢慢累加,进入到恶性循环,最终失去学习的信心,放弃努力。18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出发,注重学生成功体验的获得,选择在高一学生新入学刚刚接触高中自然地理的时候介入是个不错的契机。4.2 创设动态情境,帮助学生领会“动态过程”
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逐步进入课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设备模拟创设动态情境,将静态图像转化为动态过程。例如很多高中“自然地理过程”涉及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较大,学生看不见,摸不着,觉得太过抽象,容易对静态图像失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模拟地球运动过程、昼夜长短的变化过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三圈环流形成过程、大洋环流的形成过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等,甚至可以将任课老师外出旅游所见奇景制作成动态情境:如“长江中上游的峡谷峭壁至长江中下游的宽广平原的变化”、岩溶地貌“石钟乳、石笋、石柱的形成过程”、“水滴石穿”“黄土高原景观由厚厚的黄土层至黄土高原表面的千沟万壑变化”等。创设动态的直观的教学情境,这种直观的展示对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降低了学生理解“自然地理过程”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本文在对高中自然地理过程教学研究中得出了以下结论:(1)笔者在认真研读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和人教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详细阐述了高中“自然地理过程”知识的内容构成,归纳了高中“自然地理过程”知识的特点。(2)高中自然地理过程知识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在学习高中“自然地理过程”知识中,学习有畏难情绪,学习方法以“死记硬背”为主,经常忽视过程的理解,,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学习基础差异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节奏太快,课堂容量过大,课堂对学习困难学生关注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单一等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由于高中自然地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地理课题。受本人理论水平、教学实践、时间精力限制,本文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归纳如下:(1)对高中自然地理过程教学现状的了解还不够全面。问卷调查的面不够广,教师的访谈也仅限于本市范围内,其调查对象的代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用于课堂观察的常规课与优质课的对比是否能够体现当下高中自然地理过程教学中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2)在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对策建议中,很多都是根据笔者上课的实践经验而给出的,不免有片面、主观之嫌,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64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6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