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1 绪论
教育是传承文明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促进科技飞跃的动力,但一直以来在我国的教育领域,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主客体关系、教育公平的问题日趋凸显,致使我国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偏差。这不仅造成了教育职能的严重流失,同时,还会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确定具有时代特征的理论导向用以引导与规范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理论层面讲,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再到实现“中国梦”伟大发展目标的确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而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可分割的构成方面,它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从实践层面讲,在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研究,有利于指导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构建彰显适应性与实效性特征的教育发展体系。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国化进程,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
2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2.1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
任何伟大思想都是在深厚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理论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蕴含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中的教育思想也不例外。在教育领域,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国立的和强制性的教育逐渐形成,由过去的教会或慈善机构办教育发展到国家、国民办教育。哲学史上的全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而工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因为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大陆已经占据统治地位,社会逐渐被饱受剥削依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割裂,资产阶级承诺的“平等教育”、“普及教育”变成一纸空文,他们限制无产阶级的受教育权,害怕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受到教育,“对资本家来说工人受教育有很多可怕的地方” ,于是一味压榨。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不断暴露与激化,经济危机反复,资产阶级变本加厉,甚至大量使用童工,这些童工身心饱受践踏和伤害,对他们来说接受教育是不可能的。2.2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从两个方面出发的。其一,资本主义将教育垄断,把人变为生产机器,整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受教育权不能得到保障,这被马克思猛烈批判;其二,工人阶级、劳动人民以及他们的子女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那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手段和途径,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根本点和落脚点。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一些哲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曾多次提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密切关系,但是因为阶级和历史的双重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不切实际的空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汲取这些哲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理论内核之上,对资产阶级的大工业生产加以分析和批判。马克思认为,,教育和生产劳动的分离是由资产阶级的产生而造成的,为了打破资本主义教育和生产劳动的分离的局面,才提出了这一思想。另一方面,结合“劳动是人的本质生活”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显现,这样来看,教育应该和劳动相结合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3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早期开端 .................. 10
3.1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思想 .......... 10
3.2 毛泽东的教育思想 ................. 12
4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与发展 ............ 16
4.1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 ..... 16
4.2 江泽民的教育思想 ........... 18
5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启示 .............. 26
5.1 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6
5.2 始终重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正确引领 ............ 26
5.3 始终以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逐步推行各级各类教育改革 ................ 27
5.4 始终坚持教育公平的原则 ................... 27
5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启示
5.1 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之后的四十年里,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普遍深刻认识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的作用。教育是实现振兴民族和现代化目标的希望所在,是江泽民关于教育的基本论断之一,从根本上否定了经济先发展教育后发展的错误认识。2007年,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更加丰富地诠释了教育优先战略,站在对当时教育问的认识上提出了“三个优先”:财政资金要先保证教育投入,教育发展先于政治经济发展,教育资源要先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新时期,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公平,并引领教育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国家决策。从党的十四大开始,直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每一次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都被写入会议报告中。这既表明了党的教育方针和战略决策的一致性,又体现了其继承和发展性。5.2 始终重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正确引领
我国的教育方针所表述的内容,是由国家的政治、科技、文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状况来决定的。在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指引下,党和政府完成了对封建旧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的改造,制定了中小学教育宗旨,教育事业走上规范办学的轨道。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1978 年,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在经历了“文革”期间的否定后得以恢复、继承和发展,“三个面向”、“四有新人”成为新的理论生长点。党的十五大对党的教育方针有了更加规范的表述,教育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培养接班人。党的十七大对教育方针做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延伸。......
6 结束语
各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教育发展战略的不同,正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体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重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引,始终以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逐步推行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从而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客体和教育公平方面给发展当代教育以深刻启示。本论文在充分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各个历史时期我国社会的发展形势,针对各时期我国教育领域所存在的发展弊端与误区,从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教育思想的继承、外延和创新上,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重要作用和深刻意义,并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既有助于改善目前有关研究的发展现状,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同时,也对于拓展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由于对中国教育改革当中所存在问题的特殊性了解不够深入,故本论文在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与对中国当代教育改革的实践指导意义方面,还存在着有待挖掘之处,这将作为以后本人继续研究的努力目标。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66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6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