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模拟条件下磷肥配施有机肥对土壤磷素转化迁移及水稻吸收利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7-16 13:10

第1章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我国就有利用有机化来培化主壤和提高作物产量的传统,但随着我国农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有机化用量不断减少,化肥的长期施用不但导致部分土壤退化,严重降化施用效能和农作物产量,且由于表径流或耕层(亚耕层)土壤磷素的不断释放从而流入河流、湖泊、水塘等水体,增加了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己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而有机化歲者有机化配施可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结构,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如减少容重増加孔隙度,明显提高土壤导水性和缓冲性,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微生物活性,促进农作物的养分吸收。已有研究表明,有机肥施用可明显提高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土壤有效的含量,明显促进水稻根际无机磷溶解苗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进而加速了主壤养分转化。在施用化学的基础上适当地增施,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化料利用率,吴萍萍通过对红壤水稻的定位试验的研究表明,有机无机配施模式显著提高了早稻和晚稻的产量, 认为有机无机化配施有利于促进水稻植株养分向颗粒中转移和分配,从而提离水稻颗粒产量。

模拟条件下磷肥配施有机肥对土壤磷素转化迁移及水稻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2章盆栽条件下甸儀磯肥配施磷有化肥对土壤磷有效性和早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1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就有利用有机化来培肥土壤和提高作物产量的传统,但随着我国农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化化的施用量不断增加,但粮食的增产并不同步。有机化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磷素营养、增加根素解析量、提高利用率,还可促进解碟微生物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态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游素。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可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结构,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如减少容重增加孔隙度,明显提高土壤导水性和缓冲性,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微生物活性,促进水稻的养分吸收。研究表明,有化化施用可明显提高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土壤有效的含量,明显促进水稻根际无机雜溶解菌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进而加速了土壤养分转化。

2.2材料与法

盆栽试验土壤样品取样时期分别为:分药期、分藥盛期、幼穗分化期、齐穗期、收获期;每个时期在使用取主器均匀的取上,并对新鲜主样进行水溶性无机磷、水溶性总磷、碱性游酸单醋酶的测定,水溶性有机磷含量由差减法得到。收获期取植物样品并进行化上部不同器官植米、稻壳、颗粒的磷含量及生物量的测定,并计算攝积累量和磷化表观利用率。土壤水溶性无机磷采用蒸個水浸取,铜絲抗比色法测定;土壤水溶性在浸取液消煮后;水溶性有机磷二水溶性总碳水溶性无化磷,,测定酸性禱酸单脂和碱性磷酸单脂酶(ALP)活性,测定磷酸二脂酶(PDE)的活性,酶活性以单位时间内对硝基采酿的产生量表示。植物样品采用战S04-H202消煮,待测液中采用出色法测定。

第3章盆栽条件下钙镁磷化配施商品有机化对土壤磷有效性和晚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25

3.1引言......25

3.2材料与方法......26
3.3结果分析......27
3.4讨论......39
3.5小结......40
第4章化学磷肥配施有机肥对稻田土壤磷素迁移特性的影响......41
4.1引言......41
4.2材料与方法.........42
4.3结果与分析......44
4.4讨论......56
4.5小结......57
第5章磷肥与有机肥连续配施对水稻土磷素形态转化及释放特性的影响.......58
5.1引言......58
5.2材料与方法......60
5.3结果与分析......63


第5章球化与有化磷化连续施肥对水稻磷素形态转化及释放特性的影响


5.1引言

据报道, 土壤中75%以上的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其植物可利用性主要取决于土壤磷素形态。土壤中磷素根据其植物有效性可分为:土壤活性磷、中度活性磷、中度稳定性磷、难溶态磷及残留态磷。研究表明,施肥或者有机肥配施作用下可有效影响有机碟和无机磷形态及分布,但其结论并不一致。摄取的长期施用可显著扩充土壤活性磷库并增加所有形态无机磷的含量。有研究者认方,能够提高土壤可溶性水平,刺激土壤有机磷的形成,为植物生长提供稳定的缓释磷素。但是,也有研究表明,有机化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刺激土壤微生物活动,有利于有化磷向无机磷微生物磷转化,从而减少有化磷素。之所结果各不相同,可能是所使用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种类及活性、土壤预培养条件等不相同所致。施肥在施入土壤后多被吸附固定在土壤颗粒等表面,形成难溶的磷酸盐从而影响游释放及其植物有效性。土壤磷素释放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土壤颗粒粒径大小、pH、Eh、土壤温度、水分条件、施肥措施、光照强度等对水稻上的释放特性研究显示,该区土壤对磯的吸附或释放量主要与土壤粒径、淹水条件等相关。另有研究表明,有机肥配施无机磷化处理条件下,蔬菜化土壤释磷量和释放率明显大于不施有机化处理。

5.2材料与方法

为了模拟田间养分溶出状况,采用蠕动聚装置,装置如图5.1所示,使水从底部批恒定的流速进入管道,从管的上部每隔一定的时间段收集溶液,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将PVC管(直径5cm,高30cm)用橡皮塞封住底口,在管子底部放一张300目的尼龙布,尼龙布上方铺30g蒸馏水洗净的石英砂,中间加入湿润的土壤200g,上部再加30g蒸馏水洗净的石英砂。预培养3d后,设置水流速度为1.5L/min,毎隔1h取一次水样,共取样8次。收集毎一次的溶液,记录溶液的体积,将过0.45滤腹后,测定±壤水溶性无机磷含量,水溶性有机磷含量由差减法得到。上壤禱素释放总量分别用零级动力学模型、一级动力学模型、Etovich模型、扩散动力学模型和幕函数模型进行动力学拟合。所采用的模型表达式和参数意又见表5.3。

.........


第6章全文总结


6.1主要研究结论

本论文以水稻上、潮主和黑主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化学测试、土壤酶学、Hedley磷素分级等手段,研究了模拟条件下缓慢肥配施商品有机化对土壤有效酸酶活性以及早晚稻生长期间土壤有效性和磷素汲收利用的影响、磷肥与有机化配施对土壤磷素迁移特性的影响、磷肥与有机化连续配施对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及释放特化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盆栽试验条件下,促进土壤有机游的水解,提高了土壤水溶性禱水平,早晚稻生育后期的生长提供充足有效养分供给;与常规单施相比,淹水条件下等蹲配施处理能显著提高早稻地上部生物量、颗粒产量和上部虽积累量等配施和减配施均能显著提高早稻化表观利用率;与干湿交替相比,连续淹水提高产量和表观利用率的效果更加明显。


6.2主要创新点

1.通过水稻上磷素状况和酶活性动态变化、土壤磷可迁移性和连续释放动力学的研究,阐明了通过增强磷酸酶活性、提高水溶性禱水平、增加磷素可迁移量和促进林素持续释放,是钙镁磷肥配施商品有机化提高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的主要机制。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71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71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4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