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与制造业协同视角

发布时间:2016-08-04 09:4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如今,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已超服务业的 70% ,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滞后。2010 年,其增加值仅占 GDP 的 16%。2014 年,为此国家首次围绕生产性服务业作出全面系统的工作部署,指出要以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为导向,促进我国产业逐步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由此,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助力服务型经济时代的到来。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价值链转型升级的发展浪潮下,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在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的生产会依靠生产性服务业为其提供技术变革、产品创新、创新要素,两大产业中企业间的创新和发展越来越趋向协同优化。据统计,在美国,基于协同创新的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可以达到 30%-44%,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其他企业回报率则仅为 14%,由此可以看出协同创新模式对于创新绩效和经济回报的提升具有绝对优势。中国传统工业长期发展历程中所积累的诸如如粗放的增长方式、缺乏关键核心技术与国际知名厂商等问题也需要通过加快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互动来解决。因此,近年来,我国和许多国家一样选择调整创新战略,在求新求变的同时全面整合创新资源,一同探索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那么,现阶段,以产业优化升级、延长价值链、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等为契机,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知识共享功能、和创新资源流动,基于与制造业协同的视角,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研究对于力图走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辽宁省而言具有深厚的实际意义。

(1)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在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可以通过自身知识性创新资源的不断积累、交流互动、实施共享为传统产业的转型提升与模式创新提升空间,会促进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结构的日趋合理,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带来不竭动力。另外,以技术支持、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有别于传统的工业实体产业,它更多地依靠创新要素间的组合碰撞。因此,更能够促进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

(2)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

结合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知识性”、“技术外联性”、“中间投入性”等本质属性以及不同的创新要素,结合制造业的创新过程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过程形成的协同创新的理论概念模型,它能够直观地体现在创新过程每一个阶段中都存在着创新要素互动融合的具体活动,即协同创新。同时,确定对创新绩效起关键作用的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依据序参量的识别,在与制造业协同的大背景下,提出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绩效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制造业的概述

制造业泛指一切加工天然原料的行业,担负着中间或最终产品的生产,关键性的制造行业也充分体现了资本、技术、劳动等要素之间的聚合效应,是提升工业化水平,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保证。本文中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借鉴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高技术产业的分类方法,将制造业分为传统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现代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往往有着较高的研发水平及技术创新含量,与其他产业高度关联性,有助于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推动整体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随着工业转型时代的到来,现代制造业已成为目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主要方向。

(2)服务业的概述

经济学家阿仑·费希尔(2000)对第三产业服务部门的介绍开启了现代服务业认识理论的新开端。现已形成的通用分类为:分配性服务,比如:运输仓储、批发零售;消费者服务,比如:餐饮娱乐、个人休闲;生产者服务,比如:金融、保险、研发、商务服务;社会公共服务,比如:社会福利、医疗教育等。另外,还可依据自身特点,将其划分成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补充性服务业。

(3)生产性服务业的概述

美国学者 Machlup(1962)最先依据基本要素将生产性服务业的性质界定为知识产出型产业,随后又经 Greenfield(1966)、Daniels(1985)、Howells & Creen(1987)等学者深化最终得以确立其为其他行业和企业提供服务的产业。田家林(2014)重点强调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市场化模式向生产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持,而服务本身实质上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创新产品,这些创新产品可以作为要素参与顾客的知识整合与创造,最终提升和扩展自身和相关用户的知识基础与创新能力。段杰(2014)以内涵为参考标准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运输仓储服务、金融服务、研发设计服务与商业服务等门类,而按其服务活动本身又可被分为专业化服务、信息中介服务、金融服务等。可以看出,多数学者是从行业列举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试探性的研究。

......................


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机理理论

2.1  协同学理论

2.1.1  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指代由于各个子系统在复杂、变化、开放的母系统中相互碰撞而产生的整体效应。对于生产创新系统而言,它同样存在着协同效应。生产创新系统满足开放性、非线性和非平衡性的本质特点,它们共同构成生产系统具备协同效应的必要条件,而创新产业间的互动融合和成本最小化则成为生产创新系统产生协同效应的充分条件。

2.1.2  自组织原理

该原理解释了系统在外部多方流动势能的复合作用下,子系统之间通过协同效用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利用自我成长、自我适应、自我复制等自组织特性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结构。整个生产创新系统以及所包含的制造业子系统和生产性服务业子系统,它们本身处于动态的演化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产业系统在结构、状态、特性、功能等方面的持续变化,会不断地形成新的系统结构和产业关联关系,即生产系统具有自组织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子系统的外部环境包括一切相关的关联因素,比如:自然界、市场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关联系统(大学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尤其制造业子系统)的发展、科学技术以及其他的相关因素,同时也向这些外部环境中输出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方式的深化,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以及经济环境的依赖与影响也更为显著。

2.1.3  伺服原理

哈肯借助序参量来解释系统有序演化进程和内在机制,它在某个系统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最终能够反映新结构的有序程度。在生产系统协同创新过程中同样存在不断变化的状态变量,当系统靠近临界点时,创新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则逐渐增强,最终序参量会主宰系统演化的全过程并支配和决定系统中其他慢变量的行为。

.........................


2.2  产业间的协同创新机理

产业间的协同创新是最为普遍的模式就是产学研政的互动联合,该模式是多方个体为了寻求更高的创新效率或者经济效益,在特定协作条件下,,对于不同管理系统的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双向选择,共有政府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主导、企业牵头三种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本文中主要研究企业牵头下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它是企业处于创新瓶颈期时,旨在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主动寻求与其他组织协同合作的协同创新模式。

在该种模式下的产业协同创新系统中,制造业创新子系统和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子系统为整个产业创新系统中的两个主要创新主体,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为整个创新系统中的两个辅助创新主体。其中,政府机关是产业间协同创新系统内部的政策性辅助创新主体,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来促进和引导创新行为的发生,通过制定和发布协同创新配套措施、创新资源投入政策、创新资源分配方案、协同创新发展规划等战略措施来推动协同创新发展;大学机构及科研院所,是产业间协同创新系统内部的知识性辅助创新主体,它们在系统内部的角色主要是负责原始性创新,引领协同创新最初行为的发生。

制造业是工业化发展的根基,作为基础产业,它所包含的龙头企业则是形成集群协同创新以及联动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整合产业内的创新资源共同进行创新攻关。它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同样应该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创新发展来带领联盟内其他企业共同学习并消化吸收知识,从而加速技术创新成果。它可以采取比外包更为开放的思路,树立人人都是专家的理念,秉承任何人都拥有对别人来说有价值的知识的原则,形成一种由外部支持向内部支持流动的方式,基于互联网平台,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集聚社会大众的智慧。

生产性服务业则是与协同创新核心要素具有高度产业关联性的创新主体,是推动创新系统内部协同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子系统中的商务服务业可以为协同创新的发展提供咨询服务,是实现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桥梁和纽带;金融保险服务业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理财、互联网金融等,则主要提供协同创新发展所需的资金要素,实现财富升值、分担创新风险;科技服务业则主要为协同创新系统带来技术支持,工艺的提升,技术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信息服务业则可以促进协同创新主体之间进行实时的沟通与交流,美国制造业的升级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信息产业的带动作用,彻底革新了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也显著提高了产品效益。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更是可以联合起来,从而更为有效地适应全球网络时代科技信息的迅猛高效的更新换代潮流;物流服务业则可以在新的时代背影下,带来与之前截然不同的物流模式,进而打破系统内部传统的运营方式,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机遇的到来以及O2O、B2P、B2B、P2P 等运作模式的实际运作更能为协同创新的发展的带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它可以借助新型众创服务平台,加速各种思潮的碰撞和融合,推动工业世界进入转入门槛的降低,加速跨界性乃至跨区域性众创活动的开展。

.....................


3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现状分析 ..................... 17

3.1  辽宁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 17

3.2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 17

3.3  辽宁省制造业创新发展现状 .......................... 19

4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 ...................... 28

4.1  协同创新影响因素 ........................... 28

4.1.1  环境创新要素 .................... 30

4.1.2  资本创新要素 ........................... 30

5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 39

5.1  协同创新路径框架图 ............................... 39

5.2  创新发展路径 .....................40


5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5.1  协同创新路径框架图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结果,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要素对于创新系统的控制能力各不相同,按照其能力大小进行排列依次为:IT:创新技术因素;IK:创新资金因素;IP:创新政策因素;IL:创新人资因素。因此,依照该次序来进行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路径的选择。首先,从技术更新、技术合作、共创技术三个分路来共同支撑技术的创新,涉及到的企业主要为科技服务业;然后,主要是从增加创新资金的投入,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方式扩展融资渠道来进行资金创新的开展,主要涉及到了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金融服务业;再次,通过环境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来进行创新政策的引导,它主要强调内外创新软硬环境的重要性,则涉及到了生产性服务业产业中的所有行业;最后,则是具有知识性的人力资本,不仅要依靠组织内外的选拔增加创新人才要素的投入,又要促进要素的流动互动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更新,它同样涉及到了生产性服务业中几乎所有的细分行业,助力创新联盟的产生和发展,创新人才将成为行业及企业间合作融合,紧密连接的催化剂。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与制造业协同视角

......................


6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1)从互动融合理论观点,通过查阅收集相关数据,利用联立方程组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对于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行了定量的测度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地证实了协同关系的存在;(2)依据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和产业间协同创新的理论概念模型,构建出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理论概念模型;(3)运用协同学理论下的哈肯模型,通过建立运动方程两两对比分析识别序参量并更加深入地将协同创新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其序列依次为:IT:创新技术因素;IK:创新资金因素;IP:创新政策因素;IL:创新人资因素。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本文关于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对于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创新战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但仍存在局限之处,有待在后续研究中改进。

(1)本文在确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时,主要依靠的是文献萃取,在仔细分析前辈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偏差和不完全性,可能会影响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

(2)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数据极为有限,在可查阅的范围内,其中 5 大主要行业的相关数据,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收集的数据有待丰富。

(3)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生产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研究还不够深入,仅仅利用利用哈肯模型两两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序参量及要素排列顺序,未来研究中应进一步深入研究要素协同的具体程度及其他分析。

为进一步完善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机理理论和创新路径研究,本文提出如下重点研究方向:(1)为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及实践意义,后续研究应拓宽媒介收集更多的客观数据,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如格兰杰因果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协同测度分析;(2)协同创新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和交互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哈肯模型是两个单一指标的分析,因而,采取多种加权方式组合式共同评价的方法确定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可能更具准确性;(3)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更深入细致地挖掘相关理论,探讨彼此间的协同互动机理。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4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84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9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