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参与式理论视角下 西藏牧区反贫困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二位,但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人口仍超 7000 万,特别是偏远地区的贫困问题更加严峻,贫困仍然是我国战略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促使农业现代化得到明显的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的贫困县和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从而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可见,贫困问题也是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改革之后,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但贫困人口代际传递现象却在相对上升,贫困人口处于劣势,社会贫富两极分化趋势拉大。对于西藏贫困地区仍存在基础薄弱、公共设施落后,产业支撑乏力等现象,面对已经发生变化的贫困现象,新时期反贫困战略需要与时俱进。
西藏扶贫项目中,扶贫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财政资金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一项扶贫资源。因此,政府部门在我国反贫困工作占主导地位。扶贫发展过程中,贫困的概念更加多元化,扶贫标准要求更高,形式更加丰富。扶贫方式也从过去的救济式扶贫,逐步扩展到项目开发。基本涵盖了基础教育、卫生医疗、公共交通、就业收入、思想文化、居民住房条件改善等的重点领域。但是,如何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能够从扶贫项目中获得应有的利益,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是一个检验社会发展的问题。2001-2010 年扶贫纲要中期评估报告中,已经采用“参与式扶贫”方式确定贫困人口。过程中要求有贫困农户代表的参与,强调广大群众的参与性,充分发挥扶贫对象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其自我发展和管理能力。整村推进规划的制定,釆取“自下而上”方式。其核心是增强贫困群众的收入。政府对于参与式扶贫不断提高,其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但是,从近年来扶贫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如,存在贫困人群参与不足、没有参与机会,扶富不扶贫等现象。对于这一现象,如果仅从政府视角忽视贫困群体的能动性,很难全面客观进行评价。本文针对西藏牧区反贫困现状,探讨扶贫中“参与式”可行性、各主体参与方式及条件、有待解决问题。为提升扶贫绩效提供几点思考,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早在 1775 年,法国思想家、哲学家让·卢梭就提出了贫困问题。而真正第一次提出贫困理论的是在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 1878 年发表的《人口论》中。贫困理论发展的同时,从理论研究到对贫困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各国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需找贫困的原因。朗特利在 1901 年通过实证研究对贫困进行了定义,认为“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支付仅仅维持家庭成员生存需要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美国加尔布雷斯提出了相对贫困的概念、雷诺兹相对贫困线,这使得贫困问题研究不断深入,也使得研究者有了更深的思考。各国的理论工作者开始从不同角度诠释致贫原因,导致贫困的根源是什么,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走出贫困。英国托马斯·马尔萨斯提出人口陷阱理论,指出生活资料的增长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速度,社会将陷入停滞状态。美罗格纳·纳克斯提出资本缺乏时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条件。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由舒尔茨提出,把贫困原因归结于人力资本的匮乏或是对人力资本的过分忽视。提出改变贫困重在提高人口质量,增加知识的积累。阿玛蒂亚·森提出贫困是由于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力被剥夺所造成的,应该赋予人们的基本权利,提高人们的基本能力。由美国教授 Norlnan Uphoff提出的“参与式发展”理念,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并逐渐被用于各类国际扶贫项目、环保项目、农业发展项目等领域,并且获得了比较好效果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贫困工作的不断推进,尊重差异、尊重本土知识的理念,逐渐加入到成为社会文化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感知。一批学者纷纷对公民参与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反思。1995 年,美国学者约翰.克莱顿.托马斯教授在它的研究成果中,深入形象的分析了社会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他通过丰富、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在不同政策议题下,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及其重要性,研究具体的参与方式;在相同政策议题下,社会公众的参与情绪并不是很强烈。因此,他通过“相关公众” 这一词语来界定对特定议题感兴趣,或受其影响的群体。
公民在参与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包括公民是否有参与的积极性、参与的公民是否有代表性、参与的方式是否符合公民的实际。通过对以上研究者对参与的梳理,本文认为参与的核心思想,并不是任何“参与”都是有效地,有效地参与是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参与”的理想目标就很难实现。
.......................
第 2 章 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理论基础
2.1 理论背景
2.1.1“参与式反贫困”理论背景
19 世纪,为了满足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需求,以密尔为代表的一批代议制民主理论家,构建了 “精英民主理论”。密尔强调直接参与民主原则的适用性,将政治分为两个层次: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他指出在微观层次应该注重社会大众自我管理的需求,将能够广泛直接参与。宏观层面中的代议制民主强调大众选举代表直接参与的权利。但密尔的民主理论只限于理论研究,在实践中难以运行。由阿诺德.考夫曼于 1960 年提出“参与式民主”概念,并将这种理念运用到微观的管理中,如社区、学校、工厂等。正式将“参与”引入政治领域的研究者美国卡罗尔,强调真正民主是公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决策,并贯彻到决策讨论-执行的整个过程中。参与式民主的核心逐步转换并应用到反贫困的领域,参与式反贫困基于参与式民主的理念,强调贫困群体在扶贫项目讨论、执行、监督等环节的参与权,包括权利分享和资源分配。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实践需要参与式理论更加多元化,模式更加多样化,如突出对本民族文化、知识、经验的尊重与保护,保留“个性”;重视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参与权利;各援助机构(非政府组织)在扶贫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等。同时,不仅扶贫项目,还在教育、医保、生态等领域中受到重视。扶贫项目中积极激发贫困人口的能动性,体现他们主人翁的地位。在中国,于 2001 年在全国推行的整存推进项目,使得参与式反贫困成为热点的词汇,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从参与式反贫困理论产生的背景,我们可以将其核心思想进行总结。尊重本土知识,注重人的自身发展能力等。但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研究者过多的突出社会资本(人)的正面效应,却忽视它存在的负面效应(人是复杂动物),对于贫困人口来说,参与交往、互动,仍然难以降低他们的贫困程度。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习惯依赖于自身局于现状的活动范围,传统的观念使他们故步不前,恶性循环导致他们缺乏劳动能力,进而又降低与他人交往、互动的频率。对于西藏牧民来说,长期从事畜牧业不仅思想落后,而且缺乏一技之长,牧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却无立足之地。进城务工不成反而放弃牲畜的养殖工作,最终依靠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生活,形成“等、靠、要”的思想,导致他们的社会关系的机动空间狭窄。弗朗西斯.克里瓦,让人们将自己生活中真实地生活成本,投入到社会交往和活动中,是不现实的。对于贫困家庭,收入的不稳定、信息闭塞、知识匮乏等原因,让他们难以建立自信。
......................
2.2 参与式反贫困的构成要素
2.2.1 参与主体
参与式反贫困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参与者是谁,谁不应是参与者,有哪些相关主体组成?这些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参与主体的代表性,将影响参与的有效性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用来规范参与界限和范围。托马斯关于“相关公众”描述除政府以外的参与主体,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公共政策、活动的影响。态度行为反应对其构成影响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反应有可能是积极的有可能是消极的,有可能是现实状态下的也有可能是潜在的。对“相关公众”范围的把握非常重要,范围过大将太多利益主体考虑在内致使决策难以进行;相反,利益主体将会被忽略、排斥。但是,从规避风险的角度,不能将起关键作用的相关群体排除在外,这也体现了相关公众的代表性问题。我们可以把相关公众分为对决策结果或者决策结构起一定的作用,一般是对决策制定实施过程有一定影响的人;或者是能够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解决问题。
2.2.2 参与核心
目前,许多研究者认为赋权是参与的核心,也是参与式反贫困的核心内容。赋权强调权力的转移、再分配过程中向社会公众倾斜,而不是给予他们一种全新的权力。随着国家政策职能转变,权力分享、权力转移成为参与式中的新理念,基层群众(贫困群体)在项目中将拥有部分或全部的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意味着基层群众拥有更多自主权。权力转移必将收缩政府部门的部分权力,如果不能处理好与贫困群体的关系,将贫困群众的决策权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权力转移程度的大小对参与的最终效果是有影响的。转移程度大,基层群众将拥有更多的决策权力,并对决策结果产生具有实际意义的影响。相反,如果政府部门“握权在手”,权力转移程度低,贫困群体仍然处于被动的位置,参与效果差将影响政策的接受度。
.................
第 3 章 西藏反贫困的发展过程...................... 20
3.1 西藏反贫困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 20
3.1.1 中国式扶贫的演变历程 .......... 20
3.1.2 西藏牧区扶贫的变革过程 .................. 21
第 4 章 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现状分析.................. 28
4.1 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考察对象 ............... 28
4.2 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限制条件 .................. 30
第 5 章 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5.1 地理环境因素 ...................... 34
5.1.1“边际”地理位置的影响.................... 34
5.1.2 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环境恶劣 ................. 34
第 5 章 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影响因素分析
贫困群体的参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例如,地理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政府行政机因素及政府财力因素。因此在具体分析中,需要整体考量。
5.1 地理环境因素
5.1.1“边际”地理位置的影响
“边际”地理区位,一是基础设施的落后造成居民的工作效率的降低。村民到县城坐汽车一般要半个小时以上,而民族地区的交通工具往往又很原始,在新疆伊犁的哈萨克族人,马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等基础设施的落后势必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社会运行成本。二是人少地多,各项投资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如人力资本的投资,即教育事业。在山区一个乡的小学,学生上学要赶一二个小时的路程,浪费学生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内地,由于人口密度大,居民点集中,交通方便,一个镇或者一个中心村有一个小学,从而体现了教育的规模经济。三是社会经济活动交易成本增加。在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国家级贫困县,一个乡的居民要建房子,砖瓦的市场价格超过内地,,运输路途遥远造成房屋成本的增加,建房成本达到 400 元。消费指数的偏高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使得贫困问题在西部民族地区更加突出。
5.1.2 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环境恶劣
地形的复杂性和气候的恶劣性是造成西部贫困地区落后的客观原因,具体体现在:一是任何连接贫困地区与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都需要巨大投资,而贫困地区财政本身就困难,这就使贫困地区很难接受到经济增长的大中城市的辐射作用;二是贫困县内的教育、卫生和能源等基础设施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使其运行成本过高、效率低而难以为继;三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高,一些正常活动因代价过高而无法进行,如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由于运输成本高,使贫困地区商品失去了竞争能力;四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一方面影响着贫困人口的变动,因为贫困人口的增减与当年的自然灾害严重程度高度相关,自然灾害程度高的地区贫困人口呈上升趋势,相反自然灾害程度低的地区,贫困人口减少较多,2001年西部地区受灾面积为 1896.5 万 hm,成灾面积为 1060.45 万 hm,造成了西部地区 70 万人返贫,另一方面,自然灾害也给西部民族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第 6 章 完善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原则与对策
6.1 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原则
西藏牧区参与式反贫困的构建,需要一些原则指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反省:
6.1.1 最大最小公平原则
在情况不确定的条件下,一般采用的原则是以选择对象的最坏结果排序,同时最坏结果要优于其他任何选择的最坏结果为依据。参与式反贫困注重对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贫困家庭的保护,在反贫困的参与机制中,各类参于主体、参于形式以及参于环节的选择都应确保不会损失贫困群体的利益,达到贫困群体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6.1.2 成本-收益原则
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实现收益最大化或收益一定,成本最小化。西藏目前反贫困的参与机制建设遵循这一原则,参与并非没有条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因地制宜。而不是错误认为参与机制是一种刻板、僵化的机制。
6.1.3 目标导向原则
任何行为都以最终目标为导向指导完成考核成果的,而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过程的实施都是以完成目标为原则。强调原则与效率的一致性。参与就是为了让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是关注参与的主体能否达到目标并解决问题。如在某项扶贫项目中,参与主体、参与方式与参于环节的选择,都应根据扶贫项目的最终目标来确定是否需要参与、参与程度大小,而不是为参与而参与。
国家颁布施行的各项反贫困政策,各参与主体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这是参与的基本前提。政府工作人员、基层群众、其他相关人员只有了解扶贫项目的信息并理解后,才能够更好的参与项目讨论、实施、监督等。那曲某县的扶贫项目,无论是社会低保分配、牧民住房改建项目等相关公众提前了解项目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参与主体对项目进行积极思考。提高反贫困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既有利于贫困群体及时知晓信息,避免权力异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4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84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