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山西潞绸在当代家居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04 09:52

第 1 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随着精神文明、物质层面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消费观、审美情趣的提升及改变,传统事物也在以空前的速度被新鲜事物所取代,传统纺织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传统事物被誉为人类发展的教科书,为了保护其不被遗失,就要加强对有价值有意义的传统事物的传承和发展,而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纺织科技史研究的重中之重。 中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在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时代,纺织不仅是维系家庭生活的必需,也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纺织既是文化艺术的精华,也是科学技术的体现。随着我国丝绸史研究的稳步发展,建立在前辈对丝绸文化、丝绸工艺等研究的成果之上,促进了中国近代丝织物的产生和发展,使得近代丝织物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具有了反映新时代变化的特征。  山西潞绸既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又反映了新时代下审美情趣的变化。在经历千年洗礼的兴衰之后,以倡导“天然、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再现于我们眼前。潞绸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和艺术价值,也迎合了当代消费者在物质追求之时对文化内涵及品质方面的需求。 
........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目的:本论文以山西潞绸作为研究对象,以这一传统丝织物以及山西潞绸在当代居家服设计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对潞绸的起源与发展、兴盛与衰退、纺织与艺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总结,并分析结合潞绸品牌中家居服设计对潞绸的运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此同时,在遵循家居服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从色彩、纹样、工艺等方面对潞绸家居服设计进行创新应用研究。研究意义:中国丝绸,贯穿华夏千年文明。华夏文明看山西,在山西境内发掘的蚕茧化石至今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蚕茧化石,而山西最具代表性的丝绸正是主产于长治、高平一带的潞绸。两汉时期,山西缫丝、织绸、炼染技艺就具有相当高的水平;盛唐时期丝绸之路通行,使得丝绸成为了山西出口最多的商品;到了明朝初期,潞绸更是作为皇家贡品长期上贡朝廷,由此进入其发展鼎盛时期;明万历至清道光年间,丰富的矿藏、丝绸、盐铁和汇通天下的票号曾造就辉煌一时的晋商,而潞绸作为独具山西特色的文化符号,也随着晋商的足迹流传天下,并在丝绸史上留下“南淞江,北潞安,衣天下”的历史佳话。然而,从清朝中后期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年里,硝烟不断、时局动荡,潞绸的发展也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重创。目前,蚕丝织造技艺(潞绸织造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当今社会,需求、效率、科技皆发展之下,我们的传统事物难免迅速消亡和被人们遗忘。如何发展,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仍亟待解决。 研究山西潞绸的意义在于潞绸自古以来就是皇家贡品,,它所传递的是一种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它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精细制作和精湛工艺上,更具有的是传统工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属性。通过对潞绸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弘扬,将现代人们对时尚和尊贵的理解重新解读,将时代特征和传统符号相结合,形成新时代潞绸的血脉,传承丝绸文明且重塑潞绸辉煌。

山西潞绸在当代家居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第 2 章  山西潞绸的概况及发展脉络

2.1 潞绸概念界定 
潞绸,因潞安府而得名。古潞安府位于山西泽潞地区,泽潞地区指的是明清两朝时山西东南部的泽州府(今晋城)和潞安府(今长治)所辖的地区。泽为泽州,包括沁水、陵川、阳城、端氏、高平、晋城,古称建州,在 583 年改为泽州,在 1728 年升为泽州府。潞为潞州,包括潞城、壶关、黎城、襄垣、屯留、长子、长治,古称上党郡,在 578 年改封潞州,1529 年升为潞安府。 泽潞地区南临王屋山、东临太行山,地形属丘陵山地,虽然有漳水、沁水、丹水等在此地区流过,但因为长年多旱少雨,因此并不适宜耕种。根据明清时期的地方文献记载,此地区当时有大量以工商为业者。泽州:“第其土不甚沃,高岗多而原隰少,人废居逐末作,而荒于耒耜。”潞安府:“古号上党,以俗勤俭,人多逐末。”虽然泽潞地区不宜耕种,但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再加上天然煤铁资源丰富,因此潞绸业和潞铁业成为当时这一地区的主要工业。 潞绸所用蚕丝取自巍巍太行。太行山又被称为女娲山、王母山,被作为中国东部重要地理分界线。它东临华北平原,西接山西高原,北起北京西山,南达黄河北崖,是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太行山平均海拔1200 米以上,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为植桑养蚕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所产蚕丝体大饱满、蛋白含量极高,丝纤维明显长于南方丝。正是基于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潞绸花色鲜美、质量上乘,获有“西北之机,潞最工”、“潞绸衣天下”的美誉。
.......

2.2 潞绸起源与发展 
地处太行山脉的高平是炎帝故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炎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初祖,他教化先民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嫘祖是炎帝部落中一个以世代养蚕为生的氏族集团西陵氏的女儿,是中华文明另外一个祖先黄帝轩辕氏的元妃。据《通鉴纲目外记》载,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蚕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祀为先蚕”。因此早在炎帝农耕时期,泽潞地区就已经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从此结束了漫长的蛮荒生活,逐步迈向文明时代的门槛。 1926 年,我国的考古学家在山西夏县的西阴村开展考古挖掘工作(图 1)。在这与泽潞地区同属山西南部的村落,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半颗类似花生壳似的蚕茧壳,同时还发现了纺轮。据考证距今已有 5000 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蚕茧化石(图 2)。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证实了至少在 5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山西已经出现了丝绸文明的曙光。  
..........

第 3 章  山西潞绸的纺织技术与艺术特色 ....9   
3.1 潞绸纺织技术 .....9     
3.1.1 织造工艺 .....9     
3.1.2 染色工艺.....10     
3.1.3 刺绣工艺.....11   
3.2 潞绸艺术特色.....12     
3.2.1 色彩艺术.....12     
3.2.2 纹样艺术.....14 
第 4 章  山西潞绸在当代家居服设计中的现状分析  .....15   
4.1 家居服的概述及定义.......15   
4.2 设计表现方法及解析.......15 
第 5 章  山西潞绸在当代家居服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22   
5.1 潞绸色彩与纹样的创新应用 .........22     
5.1.1 色彩的创新应用 .......22     
5.1.2 纹样的创新应用 .......22   
5.2 潞绸与工艺结合的创新应用 .........23     
5.2.1 拼接工艺的创新应用 ......23     
5.2.2 其他工艺的创新应用 ......23   
5.3 毕业设计作品分析 ....24 

第 5 章  山西潞绸在当代家居服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5.1 潞绸色彩与纹样的创新应用 
潞绸家居服设计中,以面料质地为主,色彩、纹样为辅,着重于舒适度,设计感较为单一。色彩设计上,不论是传统色彩还是流行色彩,多为大面积的纯色,虽稳重却保守。应当在注重色彩象征性的同时,考虑色彩的审美性,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将其丰富。纹样设计上,手绣多为传统吉祥纹样,印花多为花卉植物原型或稍加变形,甚少涉及其他题材。建议在传承传统纹样之时,多选取及结合时尚灵感来源,将纹样内容充实,而不局限在传统纹样与花卉植物之中。潞绸家居服设计中,色彩的应用较为单调保守,常以大面积纯色来表达服装基调,缺少丰富的视觉感受。在纯色的应用上,偏爱喜气明亮的色彩,少有无彩系色彩的出现。无彩系色彩即黑、白、金、银、灰等一系列中性色。虽然家居服设计中“温馨舒适”的核心理念不适合整体运用无彩系色彩来表达,但可采用色彩间隔的方法将以上中性色嵌入高纯度对比色中,以缓冲对比色的强度,使色彩柔和,又可在设计中起到点缀和装饰的作用。     通过对色彩纯度和明度的调配,使其呈现出晕染及渐变的效果。单色降低纯度,由浅到深的色块应用到家居服从肩到踝的设计中,达到清新至稳重的效果。对比两色中按比例逐渐降低纯度,对比色经过“晕染”的变化,当两色接触时效果已十分柔和,从而得到艳丽与婉约并存的理想效果。但在色彩运用上,要注意色彩的表意性与灵活性,将其合理的与变化性巧妙结合,才能使的色彩的设计焕发出光芒。 
........

结论

潞绸,植根于古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丝绸,兴盛于明清两朝,于清末逐渐衰败后,最终在建国后重塑辉煌。潞绸传统的纺织技术与艺术特色融入了地方特色和生活情感,具有相当独特的艺术审美,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也是文化的载体,是精神的传承。时代在发展,潞绸也在进步,在当今社会科学发展及生活方式改变的背景下,结合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积极融入现代生活方式,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活的设计理念。潞绸蚕丝细腻绵柔、面料舒适健康,结合丰富的色彩与纹样,应用到家居服中,不仅体现了卓越的产品价值,更突出了潞绸文化自然、健康、尊贵的核心诉求。作者将传统潞绸纹样作为灵感源,把潞绸纹样传统的吉祥寓意与当代流行服装设计相结合,提出这一创作理念,并完成了设计实践。将设计创新作为社会文化和审美情趣的媒介,演绎传统与现代融合之美。  探究传统工艺、文化与现代技术、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在于寻找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希望将潞绸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发展传承,重塑昔日瑰宝新的辉煌。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4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84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f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