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科技资源整合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极化效应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6-08-09 07:17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断努力,虽然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国民经济实现突飞猛进地发展,但这其中不乏资源浪费的情况,在全球资源日趋紧张、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的竞争条件下,由于企业未将资源的合理利用作为生存的规则,导致创新落后、创新理念与创新手段不匹配现象频出,致使创新动力不足,可持续发展受限。在世界经济体制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创新是企业存在的基本准则和条件,同时更是企业置身于不断白热化竞争之中变革商业模式并获得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德鲁克曾经说过,“现在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在于产品,而在于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对企业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科技资源的支撑与扶持。

企业进行创新进程中,不仅需要能够通过变革管理方式从而发生变化的内部资源,而且还要以并购和重组的形式发掘企业系统外部的资源,加以整合,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或者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增加市场份额,并聚焦核心竞争优势,为企业新机遇的获得奠定基础。当今社会之中,科技资源已经同能源、材料一样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科技资源作为社会中的一种紧缺型资源,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重要前提,在科技资源趋紧、浪费严重的情况下,科技资源整合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与方式。通过将社会各个部门或者行业中分散的科技资源加以聚集并分类整合,实现所有科技资源合力效用的提高,达到 1+1>2 的效果,为企业和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便捷的创新渠道和模式。整合科技资源可以高效地利用能源、材料等资源,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是现代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前提。科技资源整合能够加强企业创新体系中各种要素的交换与配置,优化创新模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所以,对科技资源整合与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形成极化效应作为中介变量,重点分析整合、极化效应以及创新之间的关系。

.......................


1.2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1.2.1  研究意义

科技资源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该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科技资源整合也是如此,必须循序渐进,不断反馈,极化效应作为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以一种传递的形式出现于科技资源整合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对该过程产生一种非线性的作用,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企业创新能力。之前学者们对于科技资源整合的研究一直着力于纵向过程,本文将采用横向和纵向结合的方式研究科技资源整合过程这一整体以及企业横向的科技资源整合概况。不仅研究了科技资源整合的范围及规模等横向特征对创新能力的影响,而且还将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形成的极化效应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归入本研究之中,横向与纵向模式结合,为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根据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我们认为科技资源整合日益受到高度重视,主要着力于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和组合手段,而对科技资源整合运行机理及效应的分析不够深入。将极化效应作为科技资源整合与创新之间的中介因素,分析自变量、中介变量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且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科技资源整合划分维度,研究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科技资源整合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科技资源的高效整合能够促使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企业价值链得以优化,从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在当今科技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应该积极进行合理的科技资源整合,利用现有的科技资源实现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本研究将为企业通过对科技资源的整合来实现创新能力的增强提供相关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科技资源整合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极化效应的中介作用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科技资源相关理论

2.1.1  资源的涵义

对资源的理解可以追溯到《辞海》中的著述,该书中提到的资源就是资财的来源,主要是天然形成的材源。联合国将资源定义为是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可以产生经济价值的、并且能够提高人类目前和以后社会福利的一切自然因素。钟契夫教授曾在其著作中提及资源这一词汇,指出可以在人类的生活、生产以及各种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东西就是资源,这种观点的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它系统地阐述了资源概念的内涵和扩展。当前,多数学者把资源分为自然和非自然资源两类,并把它们当作人们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这种基础可以通过经济活动转化为社会财富。本文将资源条件与环境情况结合在一起,把资源的范畴归于自然资源的含义之中,认为在一定的范围内它就是自然组成的一部分。

2.1.2  科技资源的涵义

国外最早涉及科技资源的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提到的泛资源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知识结构持续深化的时代,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将会发生较大的变革,促使传统资源突破原来的界限从而形成一种兼具知识资源、社会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多层面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资源系统性的认识。通过对国外科技资源有关期刊论文的阅读,我们了解到国外的学者们基本一致地认为科技资源属于知识资源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科技资源是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的子系统。因此,在这一体系中,科技资源被定义为一切科技活动的基础,是知识资源的构成部分,是所有资源要素的集合,是可以间接地或者直接地带动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劳动力、信息资源、财物资源、科技存量以及专门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员和环境资源等,,知识的特点是它所有特征之中的一种。

国内最早分析科技资源概念的是周寄中教授,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周教授认为从事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就是科技资源,它是不断创造新成果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的集合。经过多年的研究,国内学者并未提出统一的标准定义科技资源,根据不同的研究背景,对于科技资源整合的概念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朱付元(2000)指出科技资源是通过人力、信息、财务、物质和组织资源等元素的共同存在以及各要素的下一层次通过相互组合和作用形成的一个集体。丁厚德(2005)在其研究中提出,科技是知识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最重要的资源,是发展社会财富的主流体系,包括汇集在企业的科技活动资金、科技信息和人力资源。钟荣丙教授(2006)则分别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剖析了科技资源的定义,一方面,他认为与科研活动有关的全部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都属于这类资源,这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的;另一方面,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可以直接影响科技创新的一切信息资源以及科研活动人员和资金等也被叫做科技资源。

..........................


2.2  科技资源整合相关理论

2.2.1  科技资源整合的涵义

在世界贸易之间的激烈竞争不断加重的情况下,“科技资源”在国家政策纲领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国家对它的重视程度持续走高,有关科技资源方面的研究学者不断增加,涉及到科技资源的方方面面,但是通过文献阅读与整理发现,关于科技资源整合的研究相对不足,直到近几年才有所涉及并受到学者的普遍重视,同时该理论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也逐步受到各界的关注。整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概念,在动态演化理论的基础上,科技资源整合这一动态过程中的每一种资源要素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该类型的变化源自两个层面:一方面,政府或者其他机构的外部推动作用;其次则是为了满足企业对科技的需求。在实际的科技资源整合中,每一种科技资源都可以因为不同的情形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并展现出不一样的形态,但是,总的来说,科技资源整合的科技要素总会向着对质量和创新要求不断提高的角度发展。

通过对国外文献的研究发现,国外学者关于科技资源整合的内涵界定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学者Ireland(2003)等提出的科技资源整合是复杂的动态循环系统的观点,他们认为科技资源整合是能够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各种活动的集合,这些活动可以在市场这种无形的力量充分进行科技资源配置的时候,通过有目的的理性设计科技资源配置的形式来促进科技资源之间进行有效结合;另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学者Ioannis(2013)等,他们认为科技资源整合是以改变科技资源的存在形式和表现状态为基本点,然后在提高其实用性的同时增强科技元素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渗透,加大科技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率。

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本文认为科技资源整合是在高耦合度的科技资源领域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动态体系,需要对科技资源所包含的各种要素进行动员、利用以及有效配置,使各要素在市场竞争中互相补充和完善,实现企业的聚合效应,持续推进社会企业创新和经济发展。其目的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形成协调发展模式,带动更多资源的协同,创造更多的资源型组织,增强本企业科技资源的流动性和难以模仿性,创造更级别的融合方式,提高管理创新能力。

................


第 3 章   模型构建、假设提出与研究设计 .....................23

3.1   构建模型.....................23

3.2   研究假设..................25

第 4 章   数据处理与模型检验..............39

4.1   探索性研究................39

4.1.1   样本的统计分析.....................39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59

5.1   研究结论............59

5.2   未来展望........................60


第4章  数据处理与模型检验


4.1  探索性研究

4.1.1  样本的统计分析

本研究进行调研的时间是 2015 年 9 月——2016 年 3 月,主要在吉林省各地市科技型开展调查工作。整个调研过程中,问卷共发放 600 份,回收 491 份,有效问卷 396份,有效率 78%,样本数量满足本文所用研究方法对样本的要求。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如表 4.1 所示,被调查人员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

科技资源整合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极化效应的中介作用

通过表4.1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企业之中,制造型企业所占比例最大,达到37.8%,其次是信息技术企业,所占比例为 22.1%,符合吉林省作为工业大省的发展现状;企业规模在 100 人以下的占总数的 48.6%,企业人数达到 500 人的仅仅有 22 家,占 5.7%,可能由于吉林省为农业大省,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上升时期,总体企业发展尚未形成规模;由于在我国的内资企业中,民营企业是中国甚至是吉林省转型阶段技术创新的主体或者生力军,所以样本中民营企业在研究中的数量最多,达到 31.1%,国有企业占企业总数的 24.2%,符合对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的调查要求,具有代表性。由上述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本次调研对象的覆盖面较广,样本分布范围较为合理。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本文以科技资源整合——极化效应——企业创新能力为理论框架,利用吉林省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科技资源整合规模、范围、异质性与生产要素集中、经济活动集中以及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作为企业的稀缺资源,科技资源整合的规模、范围和异质性的大小对极化效应两个维度的影响并不一致,包括是否具有直接显著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大小。同理,极化效应的两个维度对企业创新能力也有类似特征。这使我们对科技资源整合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为企业管理实践中进行科技资源整合并形成极化效应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一方面,通过构建关系模型,为科技资源整合研究提供新的框架。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来说,科技资源是企业创新的关键因素,前人主要着力于如何获得科技资源以及怎么利用的研究,忽略了整合与创新之间的作用关系,对科技资源整合路径及运行机理的分析较少。因此,本文突破界限,以极化效应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科技资源整合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科技资源整合确实对企业创新具有一定作用,这与前人的研究相一致,但是,其三个维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整合异质性不但不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正向作用,较高的技术异质性反而会抑制企业创新的产生,这与我们的研究假设是相反的,可能是因为企业整合的外部异质性科技资源会与内部资源产生碰撞,从而造成二者之间不相容的问题,对创新具有反方向影响;第二,我们发现,极化效应可以作为科技资源整合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中间变量,其中,通过极化效应的中介作用,科技资源整合的规模与范围都对企业创新产生较强的正向作用,符合资源——能力——创新这一理论基础,把整合资源作为创新形成的途径,从而获得某种能力,最终变革企业创新模式是研究的趋势。另外,科技资源整合规模和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创新的能力高低,同时也可以通过极化效应的传递下对创新产生影响;第三,极化效应的两个维度广泛存在于企业之中并建立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基础之上,作用于创新能力的变化,其作用过程是非线性的,在极化过程中,科技资源整合的三个维度与企业创新会在不同的时间充当主体和客体,相互渗透和干扰,最终目标是不断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本研究有一些局限性,我们会在以后的研究中对相关的不足进行充实和完善。首先,因为被调查企业处于不同的行业,所以调研结果具有主观性和不可控制性;其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虽然管理者对科技资源的利用状况比较了解,但是也需要企业一般员工对科技资源的使用等有所把握,后续会将调查对象分为不通过的管理等级来验证假设;第三,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仅仅为吉林省地区的科技型企业,如果能将调查对象如果能将调查区域推广到全国,则可提高理论模型的普适性,在后续研究中,应该继续扩大科技型企业的研究样本,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9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89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c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