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北大荒知青小说中的知青形象及其演变

发布时间:2016-08-09 07:17

第一章  北大荒知青小说的文学地位与价值


一、  北大荒知青小说的文学地位

(一)  中国知青小说的起点之一

196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火热开展,彻底改变了1700万年轻人的命运,他们的人生从此被打上了“知青”的烙印。他们之中有近54万人来到祖国的边疆北大荒,凝聚成中国知识青年最大的兵团部落,用理想和激情谱写下青春的赞歌。特殊的时代背景和青春经历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北大荒知青作家:梁晓声、张抗抗、陆星儿、韩乃寅、吴欢、肖复兴、蒋魏、贾宏图、李晶、李盈、李龙云、陈可雄、徐小斌、邹静之、杜鸿林、王增如等。他们通过知青小说的创作,以知青独特的审美视角,展现了北大荒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怀。

在中国知青文学发生之初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北大荒知青作家以多篇知青小说的创作,开启并壮大了中国知青小说的发展:1972年,张抗抗先后发表短篇小说《灯》和《小鹿》;1975年,陆星儿的短篇小说《牛角》、梁晓声的短篇小说《边疆的主人》、陈可雄的短篇小说《新松挺拔》以及张抗抗的长篇小说《分界线》先后发表;1976年至1979年,陆星儿发表了短篇小说《枫叶正红》、《舞台主人》、《北大荒人物速写》,梁晓声发表了短篇小说《美丽姑娘》,张抗抗则发表了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这一时期,张抗抗约30万字的首部长篇小说《分界线》奠定了北大荒知青小说良好的创作局面。上世纪七十年代,北大荒知青小说的陆续发表,夯实了北大荒知青小说乃至中国知青小说的创作基础,生动而鲜活地展现了北大荒知青生活和北大荒知青的精神风貌。同时,这一时期北大荒知青作家塑造的北大荒知青形象,影射并丰富了中国知青的整体群像。北大荒知青小说因而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知青小说的起点之一。

(二)  中国知青小说的最高成就之一

从整体上看,北大荒知青小说的创作兼具连续性、导向性及深刻性。北大荒知青作家的小说创作不但贯穿中国知青小说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在创作数量和内容深广度上都堪称“中国知青小说之脊梁”。

北大荒知青小说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到了强有力的政治宣传作用,也曾在知青返城后展现过知青群体的苦难、控诉和反思。“上山下乡”运动拉下帷幕之后,北大荒知青小说吹散了知青返城初期,主流知青小说极力批判“左”思潮带来的阴郁的文学创作风气,使知青群体独具的高亢而积极的精神得以复归,开辟了知青小说崭新的创作方向与文学主题。这一时期,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今夜有暴风雪》为中国知青小说注入了理想与激情,使“青春无悔”成为知青文学史上一个标志性的口号。与此同时,张抗抗凭借知青的人生体验和敏锐的文学洞察力,开辟出一条揭示知青人性之恶的小说创作之路。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新世纪以来,北大荒知青小说以返城知青群体性命运为视点,全景式地展现了知青一代跌宕起伏的人生之路,着眼于更迭的时代背景下,知青群体面临的人性与道德的考验、生存与毁灭的挣扎以及思想的裂变与重生。2012年,由梁晓声长篇小说《知青》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的播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知青群体的共鸣,再度掀起关注“知青文学”的时代热潮。可以说,北大荒知青小说从发生之初至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始终彰显着其不可取代的重大影响力。

.......................


二、  北大荒知青小说的价值

北大荒知青小说的独特魅力,来自于其主流创作始终展现出雄浑壮阔的气韵和乐观奋进的人文精神。它的价值首先体现在为中国知青小说引入了新的美学风格与观念。以梁晓声为代表的北大荒知青作家,将北大荒自然与人文景观中的大气磅礴与不同时期知青群体的精神风貌相融合,以悲壮美的表现形式展现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精神内核,创作出更具震撼力的知青题材小说,为中国知青小说的美学风格增添了新的特色。北大荒知青作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知青小说创作中,敏锐地察觉并反映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微妙关系,“《向导》开创了北大荒知青小说‘环保’主题的先河,为 20 世纪 70 年代北大荒知青小说增添了一抹人文底色。”

其次,塑造了全面且有深度的知青形象。北大荒知青小说着力刻画出全面且有深度的知青形象,以丰富各异的知青形象记录着一代人奋斗的汗水与泪水。透过不同时期北大荒知青小说中的知青形象,可以窥见北大荒知青作家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对知青群体性遭遇的情感变化,以及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知青群体生存状态的洞察。北大荒知青小说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贡献的知青形象,更像是中国知青群象的缩影,全面、清晰且深刻地展现了中国知青群体跌宕命运的全貌,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人物形象画廊。

最后,北大荒知青小说是东北地域文化的文学载体。作为东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大荒知青小说以文学的形式记录了北大荒知青群体最为动人的故事。他们将青春甚至生命奉献在建设祖国的边疆北大荒,展现出乐观向上、勇敢执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力量。北大荒知青小说价值评判中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它对东北地域文化,如自然环境、民风民俗的记录与保留。北大荒知青小说中有关东北地域以“蛮荒”为主的自然环境描写,一方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恶劣自然条件背景;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北大荒知青不畏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如《分界线》中展现的东北平原伏蛟河农场里北大荒官兵及知青与东大洼的执着抗争;《今夜有暴风雪》中描绘的东北松嫩平原的暴风雪与《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阴森恐怖的“鬼沼”,无情肆意地吞噬着知识青年鲜活的生命。基于蛮荒恶劣的自然环境,北大荒甚至东北地区的民风总有些蛮横霸道。《隐形伴侣》即描写了南方知青眼中的东北人形象:“北佬北佬,虱子跳蚤木佬佬,炒菜做饭吃不了……北佬看似霸道,骨子里却天生有股奴气。”北大荒肆虐的风雪带来了彻骨的寒冷,却也创造了一个唯美纯洁、童话般美好的世界,其中,东北人民热情好客和直率坦诚的性格特点也在北大荒知青小说中表露无遗。北大荒知青小说中有关东北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的描写,无疑对东北地域文化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


第二章  北大荒知青小说的发展脉络


本文将北大荒知青小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和新世纪以来三个时间段,并将其放置在中国知青小说的整体框架中进行梳理和讨论。


一、  七十年代的北大荒知青小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起云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达到顶峰,掀开了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的序幕。同时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狂热地将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高悬于理性和人性之上的时代。1973年前后,积极响应时代主题、表现知识青年积极拥护“上山下乡”运动的小说应运而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主要有郭先红的《征途》、周嘉俊的《山风》、汪雷的《剑河浪》、王士美的《铁旋风》、邢凤藻、刘品青的《草原新牧民》、张长弓的《青春》、卢群的《我们这一代》等,中篇小说主要有张枫的《胶林儿女》、王小鹰的《洪雁》、杨昭科的《风云图》、张建国的《霞满龙湾》等。

这一时期,北大荒知青作家发表的知青小说共17篇,出版短篇小说集2部。作为北大荒知青小说创作的摸索期,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以短篇为主,主要包括梁晓声的《边疆的主人》、《向导》、陆星儿的《枫叶殷红》、《北大荒人物速写》和陈可雄的《新松挺拔》等。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的是张抗抗的首部长篇小说《分界线》,小说紧扣时代脉搏讴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伟大,展现了以耿常炯为代表的北大荒知青,在祖国边疆北大荒实践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磨练出顽强的意志并坚决拥护和捍卫党中央制定的革命路线。为形象记录这场史无前例的历史运动而产生的北大荒知青小说,在创作初期紧紧地被政治观念主导,甚至于被“绑架”。北大荒知青作家自觉遵循十七年文学遗留的文学创作模式,极力突出小说表现内容的政治价值,在讴歌时代精神的同时展现北大荒知青的精神状态。

....................


二、  八、九十年代的北大荒知青小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特别是中后期,中国知青小说在文学主题、思想内涵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尝试和突破,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由此进入最为繁荣的创作阶段。卢新华的《伤痕》、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大林莽》等一大批知青小说以“伤痕”与“控诉”为表现主题。它们的出现反映出上世纪七十年代知青小说表现革命激情与理想追求的文学主题,,随着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束已经失去时代的土壤,返城后知青的生存境遇成为知青小说关注的新焦点。随后,先锋文学、寻根文学、新历史小说等文学潮流异军突起,开启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坛多样化的创作局面。阿城的《棋王》、刘醒龙的《大树还小》、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池莉的《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李剑的《醉卧花丛》等“另类”知青小说的出现,表明“知青记忆”单一的呈现方式逐渐被打破,实现了知青小说创作方式的多元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北大荒知青小说共62篇,出版小说集16部。其中张抗抗的长篇小说《北极光》以女性的视角审视返城知青面临的人生困扰;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冷静而坦诚地反思知识青年人性中长期被忽视的“恶”的部分,使中国知青小说在创作理念上得到拓宽和补充;奠定梁晓声北大荒知青作家重要地位的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高扬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的大旗,书写北大荒知青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长篇小说《雪城》则全面而深刻地展现出返城知青的生存境遇。九十年代开始,北大荒知青小说的创作成就更多体现在中长篇小说的繁荣,共有中长篇小说13部、小说集7部。其中,韩乃寅创作的《远离太阳的地方》(《天荒》、《苦雪》、《泪祭》)三部曲被视为中国第一部全景式描写知青的长篇小说;李晶、李盈合著的长篇小说《沉雪》,以个人化叙述展现北大荒知青多样的命运悲剧和沉痛反思。可见,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北大荒知青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小说创作数量之多、主题表现之多元以及知青形象刻画之鲜活,夯实了北大荒知青小说在中国知青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文学地位。

...................



第三章 北大荒知青小说中的知青形象及其演变 ............... 10

一、 北大荒知青小说中的知青形象类型 .....................10

(一) “上山下乡”时期的北大荒知青形象 ........... 10

(二) 返城后的北大荒知青形象 ..................... 15

第四章 新世纪北大荒知青小说中知青形象的塑造及其反思 ..... 26

一、 新世纪北大荒知青小说中知青形象塑造的得失 ...........26

(一) 新语境下知青的形象错位 ..................... 26

(二) 成功知青的青春赞歌与“小人物形象”的缺失 ... 29


第四章  新世纪北大荒知青小说中知青形象的塑造及其反思


一、  新世纪北大荒知青小说中知青形象塑造的得失

新世纪以来,知青文学逐渐走向中国当代文坛的边缘。亲历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北大荒知青作家梁晓声与张抗抗,依旧执着坚持着知青小说的创作。梁晓声在新世纪知青小说的创作中加重了对“青春无悔”主题的渲染,对知青形象进行了刻意的修复与美化,而张抗抗则将其小说中的“忏悔”主体转向知青个体本身。从共性上看,新世纪以来北大荒知青作家塑造的北大荒知青形象,呈现出知青形象错位、“小人物”知青形象缺失等特点。

(一)  新语境下知青的形象错位

长篇小说《返城年代》和《知青》是梁晓声知青小说系列中独异的存在。从内容上来看,两部小说分别涵盖了知青群体经历的两个阶段——知青“上山下乡”时期和返城以来。时隔近半个世纪,再次书写知青小说,作家的创作意图十分明显:在新世纪全新的语境下重新审视知青经历,试图通过两部小说对“上山下乡”时期和返城后的知青形象进行刻意的修复和美化。这种尝试客观上导致了新世纪北大荒知青小说中知青的形象错位。

1. “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概念的偷换

梁晓声的长篇小说《知青》,以知青“上山下乡”时期为故事背景,采用双线叙述的方式,展现以赵天亮为首的北大荒知青和以赵曙光为代表的陕北知青的插队经历。不难看出,哥哥赵曙光是理想主义的代表,弟弟赵天亮的身上则洋溢着英雄主义的光辉。在刻画以二者为代表的知青形象的过程中,上世纪七十年代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备受推崇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精神实质被成功偷换。一方面,梁晓声极力烘托赵曙光身上的理想主义精神,同时不断强调这种理想主义是清醒而非盲从的。赵曙光这个理想主义者的清醒在于看清了时代的“病”与症结:“它(北京)使我想到契诃夫的小说《第六病室》,想到他那句忧伤而又无奈的话:‘俄罗斯病了!’我认为现在到处可见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中国病人……因而我的心情也像当年的契诃夫那般忧伤而无奈。”另一方面,梁晓声借清醒的理想主义者之口对知青“上山下乡”时期推崇的英雄主义予以否定:“爸爸,您曾经是英雄,而我很平凡,我认为我的血管里并没有多少英雄的血液。也许弟弟身上倒是有些的,尽管他还分不清楚什么是英雄行为,什么只不过是青春情绪的宣泄。”过滤“上山下乡”时期知青对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盲从的同时,梁晓声也试图对这一时期知青群体的人生信条进行更正:“人活一世,尽量活的正直、坚毅、善良,对自己的角色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时事尽量保持独立的思考……至于别的什么规律,根本不要让它束缚了自己的活法。”以此表明“上山下乡”时期知青推崇的理想主义已不是对革命理想的狂热追求,这份理想主义是在清醒地认清时代和知青身上的弊病之后,依旧保有正直和善良,试图正面地把握和改变个人的命运,憧憬国家的未来

.......................


结语

东北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一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壮大的过程。其中,以梁晓声、张抗抗为代表的北大荒知青作家通过知青小说的创作,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知识青年远赴祖国边疆北大荒,为伟大理想而奋斗、与恶劣生存条件相抗争、在人性善与恶之间摇摆以及梦想破碎后的颓废和新生。北大荒知青小说为中国文学宝库留下不朽佳作的同时,也为东北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赢得了举足轻重的文学地位。

梳理近半个世纪的北大荒知青小说中的知青形象,不难看出,知青形象的演变过程正是中国知青一代身份与精神双重流变的缩影。知青形象演变的背后,是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及作家自身,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认识与评判逐步走向清醒与理性的过程。以梁晓声、张抗抗为代表的老一辈北大荒知青作家,在新世纪对知青小说创作的执着坚守是值得欣赏与敬佩的。然而,北大荒知青作家在创作上陷入困境的事实却也不能避而不谈。先是新世纪北大荒知青小说中的知青形象呈现出“知青味”消退的“弊端”,后有老一辈北大荒知青作家表现出欲告别知青小说创作的倾向:张抗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将视角集中于女性问题,转向女性文学创作;梁晓声则称《返城年代》是其知青小说的“封笔之作”,是对自己知青作品系列的一个挽结和结局。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亲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北大荒知青作家对“知青记忆”创作潜力的挖掘殆尽,北大荒知青小说的发展前景也将变得愈加不容乐观。或许,究竟该如何重新审视和处理历史、“知青记忆”、“知青主题”与小说创作的关系,以及北大荒知青小说今后的创作出路与传承,才是北大荒知青作家在新世纪知青小说创作中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9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89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d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