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区族群的动态传播研究
第 1 章 绪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统的科学普及形式遭到质疑,原本无限美好的科学形象伴随着核武器的灾难以及由于工业革命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使得人们对科学望而却步。科技成为了人们向自然过度索求的结果,在导致自然生态损坏的过程中,人类的健康遭到威胁,甚至影响了人类的生存。面对这些,公众全面理解科学技术的意识被唤醒,要求不再被动地接受科技知识,而是要与专家们平等地讨论科学技术。因此而改变传统的科技普及为现代科技普及。
1.1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互联网的开放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使得科技信息传播不再是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单向性,而是通过双向传播而实现了信息交互,使得信息交流开放、实时而内容丰富。要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所深入了解,就要对相关问题的情况以及研究意义进行研究。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针对科技传播方式的研究,不仅要针对科技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信息传播形式进行研究,而且还要研究科技传播中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1.1.1.1 早期的科技传播方式
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会将生存技能向族群中的成员采用示范的方式传授,这就是知识传播的初始途径。此时的信息传播属于是经验性技能的传播,以生存技能为主。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使得人类的文明得以传承。这种知识的传播是示范过程,并没有形成社会活动,直到教育机构的建立,使得这种自然传承的局面被打破。
虽然教育机构出现,且科学知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并不占有独立地位。科学传播是以科学著作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比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墨经》、《考工记》。以著作的形式传播科技知识,是古代科技普及的主要形式。但由于其没有在社会生活的独立地位,因此其重要性还与人文知识相提并论,处于从属性地位。
............................
1.2 研究架构与概念梳理
如果把“科学”和“传播”从字面上进行简单的线性组合,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传播”。科学传播既是一个综合性学术领域,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这一领域一直存在着许多热烈的争论。因此,本文首先将对文章中所涉及的概念做出进一步的解释与限定,并对研究框架进行如下梳理:
1.2.1 研究架构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科学社区族群动态传播研究的背景、问题,研究价值和意义,以及研究现状。此外,还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架构,对论文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概念进行梳理,同时阐述了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网络科学社区的性质及“维度”,针对科学社区的相关性质进行研究,在“维度”视角下分析动态传播架构,并阐述“维度精准”对于动态科学传播的影响。第三部分,先简要的对科学社区的动态传播模式分析;然后针对科学社区族群化成因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并借鉴 5W 传播要素对科学社区展开分析,研究科学社区的动态传播模式;以果壳网、科学松鼠会两个极具代表性的科学社区为例,探究科普网实践下的科普传播模式。第四部对科学社区的动态传播进行批判研究,提出科学社区的动态传播的困境以及所存在的传播潜在隐患。第五部分是论文的总结。
1.2.2 概念界定
1.2.2.1 科普
“科学普及”的概念最早源于西方,即“Popularize”,指“通俗化、普及”的意思。英文的“科普”为单词“Popular Science”。 1872 年的科普期刊《科普月刊》,就是《Popular Science》。
在中国,“科普”这一词汇是在 1949 年以后出现的。最早出现是作为“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简称,属于一个政治正确的词汇。之后做为“科学普及”的简称,主要是口头词语,并不是正规称谓。
二十世纪 80 年代,中国的科学普及研究学者从工作需要的角度出发,对“科学普及” 以界定,即通过开展科技传播活动以达到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1983,章道义在著作《科普创作概论》对“科学普及”以界定,即科学普及是传播科技知识的有意识的行动,其目的是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地传播与社会有关的科技知识,公众通过了解这些知识而提升自身的知识素质,增长学识,对促进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1996 年,郭冶在著作《科技传播学引论》中对“科学普及”以界定,即科学普及是以公众为传播对象的促进科技传播的行为。2002 年。袁清林在著作《科普学概论》对“科学普及”的界定是科学普及是采用使用社会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帮助公众树立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用于促进公众智力开发,提高公众科技文化素质,
........................
第 2 章 网络科学社区的成因
2.1 科学社区的社区成因分析
T.A.勒斯洛夫(Rene T·A·Lysloff)指出,共同的理念、目标、兴趣以及彼此的信任这些要素促成了虚拟社区的形成,它们构成了族群对于身份的集体意识,而正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虚拟公共空间、持续性沟通与信息共享为这种集体意识的确立提供了可能。 科学社区正是基于网络媒介技术、社会需求以及社会关系而发展起来的,下面针对科学社区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2.1.1 媒介技术的发展促进网络社区形成
1993 年,“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这一概念被霍华德·瑞金格尔德(Howard Rheingold) 首次提出来。他将虚拟社区看作是网络虚拟空间中形成的“社会性群集”(Social Aggregations),是“足够多的人以充分的情感进行长时间的公共讨论而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网络”。在互联网技术的依托下“网络社区”由最初的设想成为现实。
从文化研究视域下理解传播,存在这样一种理论:不同文化建构的形成是由不同的技术偏向所导致的。哈罗德·亚当斯·英尼斯(Harold Adams lnnis)将媒介划分为“偏倚空间”的媒介技术与“偏倚时间”的媒介技术。传统意义上的空间约束不在对“偏倚空间”的媒介信息起作用,信息可以自由的四散传播;时间上的束缚不再对“偏倚时间”的媒介信息起作用,信息可以更持久的传播甚至被永久保存。因此,各组成部分彼此独立的“大”社会被偏依空间的媒体创造出来,而偏倚时间的媒介造就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小”社区。现实空间对于人类的束缚,因为网络的存在而被打破。虚拟的符号角色可以替代实际的身体畅游于互联网世界中,在采集、反馈、制作和复制信息的同时,与其他众多的虚拟人物一起形成庞大的信息网。可以说,现实世界中的空间与时间的冲突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网络虚拟社区中的传播,实现了超越空间基础上的远距离交往以及超越时间的紧密互动和聚合。
............................
2.2 科学社区的相关性质研究
网络科学社区归属于趣缘社区中的一种,趣缘社区所具有的一般共性必然在其身上得以体现,只是具体表现不同。想要研究科学社区的特性,还要先从趣缘社区的共性着手。
2.2.1 科学社区的“小世界现象”
在知识扩散和网络结构的开拓性研究中,美国学者沃茨(Watts)和斯特罗加茨(Strogatz)构建出“小世界网络”的模型:对模型节点之间所存在的必然关联进行研究,同时还探究节点之间所存在的偶然性。研究表明:一方面它保持着较高的网络聚合系统和本地网络交互性较强的特性。而另一方面,也兼具随机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更短、通信更广的特征。只要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性就能够聚合在一起,并且完全是随机性的,显而易见,网络科学社区就是一种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社会个体因共同的兴趣组合成共同的文化部落,不再受到身份、观念及地理位置的鸿沟的限制,精神联系成为鼓励他们积极拓展交流和情感互动的内在纽带,由此建成一个随机聚合而又紧密相连的“小世界网络”。
当今时代,社会网络全覆盖为公众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可能,公众所有的触媒行为都会被存储到数据库中。在科学社区所公布的与科学紧密相关的信息中,从信息应用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越是与生活关系密切的科学信息,所转发的次数就会越多。将每一名公众与科学社区之间的间隔放在模型之中,数据库中的任意两名公众通过兴趣做为关节点的话,产生关联的间隔是 2.944 的两倍,刚好约等于 6。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就可以证明“六度分隔理论”是正确的。同时根据这一理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如果一个具有较强传播能力的科学爱好者,经过六个人的扩散,就能把科学知识传播给一个完全陌生的人,那么科学社区这一社会网络将会在公众间迅速扩张,社会潜能巨大。
2.2.2 科学社区的复杂网络性
对于“复杂网络”,科学界是用数学来描述的。网络是包含节点和边在内所构建的图形,任何一个边都与一对节点相对应。以科学社区为例,每一个人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节点,相互之间连接就意味着两个人是相互认识的。这样,就将社区构建为人际网络。在目前的科学领域中,复杂性科学是一门发展性的学科。复杂网络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在复杂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复杂系统构建为网络体系,其中的各项因素都同步作用。由于系统中的元素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使得网络环境不断地变化。在复杂网络系统中,所有的元素都是平等的,犹如社区中的所有成员地位相同,平等沟通,并不会存在主要的引领者。系统在总体上是通过其中个体之间的协调合作来完成系统的运作。要确保系统能够安全运行,就要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对内部元素做出调整,以使系统与持续变化的环境相适应。科学社区中以人的兴趣作为连接点,网络环境要满足人的需求,就要不断地改进自己。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只有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才能够适应复杂机制,并持续地生存下去。
.........................
第 3 章 科学社区的动态传播模式分析........................25
3.1 科学社区族群化成因及其特征...............25
3.1.1 科学社区族群化成因...............26
3.1.2 科学社区族群的特征...............31
第 4 章 科学社区的动态传播的批判研究....................44
4.1 科学社区的动态传播困境................44
4.1.1 科学传播中的公众长期缺席.............44
4.1.2 科学文化区域性发展不平衡.................45
第 4 章 科学社区的动态传播的批判研究
传播学领域存在这样一个学派——传播学批判学派,他们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在西欧一些国家形成的传播学研究学派。本文将借鉴传播学派的研究方法——批判研究。从另一个角度对复杂的科学社区动态传播现象进行全面的考察,力争在一定程度上指出网络科学传播所存在的缺点,并针对科学社区动态传播中所遭遇的困境,以及信息传播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研究。
4.1 科学社区的动态传播困境
科学社区的动态传播困境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科学传播中的公众长期缺席和缺乏对社会科学层面的深入剖析。
4.1.1 科学传播中的公众长期缺席
科学传播中的公众长期缺席主要阐述科学传播中公众长期缺席的社会原因、中国的 NGO 组织在科学传播上所发出的声音较弱两个方面的内容。
4.1.1.1 科学传播中公众长期缺席的社会原因
科学传播中,由于公众的长期缺席,使得公众对科学的态度没有受到科学界的关注。但是,公众会对社会现象以高度关注,比如,公众对转基因的关注、对食品的关注、对假冒伪劣药品的关注等等,对于社会上所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更是会引发公众的风险意识。中国的农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虽然对农产品可以自主选择经营渠道,但是他们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并不具备应变能力。更无法向政府申请获得补偿。当中国的农民遭遇转基因作物的时候,其对相关信息、资源以及应对能力都是缺乏的,由于并没有与转基因农作物存在直接关系,当然对相关政策也会过于敏感。这种公众对科学传播的漠视态度,使得科普社会在科学传播中就会遭遇困境。
.........................
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产业结构转型及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加深,科学技术向生产力加速转化,社会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传播与普及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在促进普通公众的科学素质、为知识创新群体和组织即时提供所需的知识信息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网络科学社区作为传播的新阵地,打破了以往以政府主导的科学传播自上而下单向传播的特点,更注重受众互动和参与,起到了对与政府科普的补充作用,为受众营造出平等的信息交流环境。同时由趣缘群体组成的科学社区族群通过在线交流和线下沟通的方式牵引整个传播过程,增强了社群之间的粘性,传播的动态性在科学社区中随时可见。网络科普社区重构了科普生态圈和科学传播生态圈,改变了科学在人们心中高高在上的陈旧形象,使科学变得生动有趣。科学传播方式更设计力,共情力。在网络社区科学也开始与其他事物混搭,比如音乐、电影、科幻、虚拟现实技术,科学变得更具吸引力。生活在一线城市的青年群体已经把参加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的线下活动看做是一种紧随潮流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科学正影响着当下社会结构和人文环境的变迁。网络科学社区的科学传播极大推动科学文化的发展的进程,使其终将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我们应当警惕存在于科学社区中潜在的传播隐患,比如过度娱乐化、适得其反的知沟扩大,科学传播流于形式变成身份认知。在吸收网络科学社区优势的同时,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科学社区作为模本,使传统科学传播途径亦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9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89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