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工业废气排放指标分析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世界经济经历前所未有的迅猛增长,部分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松动了发达国家对经济形势的垄断地位。伴随着新兴经济体高速发展,若仍沿袭传统发展模式,牺牲资源换取经济一时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埋下巨大隐患。中国经济自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取得飞速发展,但仍以粗增长、高污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主,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结构、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都使得我国污染排放问题日益恶化,此种状态下,经济健康发展必将难以为继。我国是全世界范围内能源消耗大国、环境污染大国,根据不完全统计,预测 2020 年,我国温室气体污染程度将超过美国,位居世界污染排放前列。酸雨、泥石流、大旱大涝等自然灾害正不断威胁人们的生命,弥漫在空气中的粉尘、浸入地下水的重金属等污染物正不断侵害着民众健康。2000 年全国 SO2污染物排放总量 1995 万吨,位居世界第一,空气中SO2、颗粒物等主要污染排放物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11 个特大城市,因大气粉尘危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每年增长约 50 多万人,有近 40 多万人的庞大群体因为空气质量下降而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污染疾病。我国环境污染排放种类复杂,排放总量已到触目惊心的地步,这些数字都迫使我们正视和思考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相互关系。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东南连上海、西界安徽、江西,南接福建,是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浙江省作为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的地区,工业产业拉动经济高速发展,创造“浙江神话”,1978 年浙江省 GDP为 123.72 亿元,2014 年 GDP 总量增长至 40173.03 亿元,增幅近 326 倍。正如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模式,浙江省经济快速增长一直以消耗原本并不富裕的自然资源拉动,经济增长处于数量扩张和低成本竞争为主的粗增长阶段,主要污染排放集中工业领域的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三种指标上。此外,高能耗、高排放、生产技术落后的污染密集型工业企业仍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先排放,后治理”的西方经济发展老路在当下已行之不通,必须将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相结合,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清洁能源利用与吸收率提高,走出高科技含量、低能源消耗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浙江省污染排放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近十年来,污染较为集中的“工业三废”排放指标中,工业废水排放增加率为 40%,工业固体废物排放近年来持续下降,而工业废气排放增长率达到近 130%,约为废水增长率的 3 倍以上。可见,浙江省加快工业废水、固体废物治理工作已见成效,但工业废气排放增长率正呈持续上升趋势,成为工业污染三种权威指标增长率之首。此外,作为雾霾成因主要排放物,工业废气带来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据统计 2013 年浙江省杭州雾霾天数超过 200 天,创历年之最,PM2.5 年均浓度 0.07mg/m3,超国际指标一倍之多,工业废气排放不得不引起浙江省高度警觉。笔者在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发现,针对浙江省工业废气排放单一指标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鉴于浙江省污染排放新变化形式,深入研究工业废气排放指标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相关研究是经济学理论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研究者就该问题进行过深入探索与分析,主要集中于 EKC 假说讨论,以及倒 U 形曲线成因解释。随着污染与经济研究领域理论不断充实,EKC 理论目前已经成为研究环境问题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国外环境库茨涅次曲线理论研究由来已久,但国内起步尚晚,目前该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倒 U 拐点预测以及如何降低污染排放阀值。
一、国外文献综述
(一)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经济学家对于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增长极限”一说进入人们视线。该理论认为,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经济增长不可能长期延续下去,因此环境保护尤为重要,人们应当为了自然环境自动使经济减速。Meadows et al(1972)提出,经济增长会诱发一系列问题,首先会引起人们对于粮食等基本必需品的需求,其次会加速自然资源快速消耗,污染排放的提高最终会为人类带来难以预计的恶果。
但经济学家 Dasgupta and Heal(1979)和 Simon and Kahn(1984)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经济飞速发展与环境可以友好相处,共同进步。经济发展不一定以环境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由于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经济发展可以为资源定价,使得环境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与此同时,循环利用各种资源也能缓解自然压力,经济进步不仅不会为环境带来损害,反而优化自然资源配置。
70 年代之后,关于一问题的研究逐步趋于科学、公正。S.K.Kuipeers,(1982),A.Netijes(1982)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自然与经济是相对统一的,有且只有污染防治技术投入效应大于人口增长速率时,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才可能和谐、共同发展。
.........................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环境污染
环境的概念丰富而广泛,不同学科领域有不一样的内涵与外延,一般而言,对于生物体来说,环境是其赖以生存的空间条件。从具体与抽象角度环境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必不可少的生存必需品,如大气、水、土地、动植物;另一部分为非物质成分,如观念、规章、制度等。从环境资源消耗是否具有限性分为如下两类:一类为可再生资源,即可生长繁殖,更新速度受自身繁殖能力以及自然条件制约;另一类为不可再生资源,这些资源相对较为稀缺,往往其形成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这类资源主要是地质与半地质资源,如金属矿、核燃料、空气、石油等。
环境污染指人类利用环境资源进行生产生活,并向环境排放某种不利于生物体的物质。一般来说,环境系统对这种物质具有自净作用,但排放超过环境系统容纳极限便会反作用于人类社会,造成极大危害。一旦环境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会使生物生长繁殖受到影响,扰乱人类的正常生活危害人体健康,致使人类无法与自然和谐共存。一般来说,在生产活动中,经济系统的运转是以自然资源为依托,从大自然中汲取所需物质,通过人类活动生产出所需商品同时排出废弃物与残渣。虽然环境具有一定的容纳能力,一定量废弃物可以利用自身条件消化,但一旦人类活动迫使自然资源正常结构或状态产生变化,自然资源容纳能力下降必定会改变和破坏自然环境正常运转和整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对于经济增速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如今正经历环境污染与经济相冲突的过程,若处理不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旦排放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极限,必然会遭受大自然无情的报复。随着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若不及时正视废弃物的排放,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以数倍精力去治理今日所排放的污染。浙江省历经多年工业化生产,如今已迈出初级阶段,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日益突出的污染问题若不及时加以遏制,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具有广泛的定义。狭义来说,用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变化衡量;广义来说,指在一个时间区间范围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水平持续增加,以及相对应的生产服务水平持续提高的过程。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增长标志着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潜在 GDP 变化情况,随着时间推移表现为该研究区域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推移的过程。库茨涅茨认为经济增长是基于技术改进以及制度和意识形态进步而致使社会可以提供日益丰富的商品与服务。在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研究中,研究者采用 GDP 数值测量经济规模情况,产业结构变化用于经济结构测度,用现价代表的 GDP 反映某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规模,,用不变价表示的GDP 反映经济增长的速度。
.....................
第二节 环境的外部性
由于经济活动中环境成本难以确认、精准计量和汇总,环境污染者往往不考虑其活动的环境污染,形成环境成本外部化问题。在经济生产中,经济环境并没有为环境资源标明价码,环境资源利用具有盲目性,因此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一旦环境配置出现问题,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个人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发生碰撞,环境的负外部效应因此凸显。负外部性影响之下,由于存在资源市场失灵,导致自然环境的无效利用与破坏,污染情况进一步恶化,从而对他人生产生活产生破坏。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贸易水平低、市场失灵、人口快速增长等原因都会加快自然消耗,加速环境污染。
传统经济理论研究外部性问题主要依托环境污染可控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且斜率为正,斜率逐步递增并且凸向原点,表示增加百分之一的污染治理费用所带来的经济成本逐步递增;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数且凹向原点,表示增加百分之一的污染控制费用取得的经济利益越来越少。有且只有社会将污染水平降低于两条线焦点之处,社会达到最优生产水平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最优点,利益最大化。从政府角度,往往通过增加环境保护税来改变生产者行为,生产者必须要在排污交税和投资控制污染两者之间进行选择,假如环境污染税费超过控制污染的边际成本,生产者将自己出资控制环境污染,而非选择缴纳税费。
此外,环境污染外部性又分为政策失灵和管理失灵两种。经济利润最大化是经济决策的原则,但对社会来说并非如此,当环境与经济相冲突时,政策失灵问题便由此产生。政府往往通过税收、汇率、收入、价格等手段使私人部门对其所带来的环境破坏支付成本,以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用以解决政策失灵问题。管理失灵是政府组织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存在的例如各个组织机构沟通配合能力不足,没有利用强有力的手段实现环境政策实施与评估等管理问题,管理失灵会导致管理工作未能正常有序的开展与实施,让排污企业与项目有可乘之机。
......................
第三章 浙江省环境与经济现状 ....................... 22
第一节 浙江省环境现状 ................... 22
第二节 浙江省经济现状 .............. 25
一、经济规模现状 ......................... 25
二、产业结构现状 ............... 26
第四章 浙江省工业废气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 30
第一节 浙江省工业废气排放 EKC 实证 .............. 30
一、指标描述与数据来源 ................. 30
二、模型构建 ................... 32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49
第一节 结论................. 49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50
第四章 浙江省工业废气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第一节 浙江省工业废气排放 EKC 实证
一、指标描述与数据来源 (一)工业废气排放指标选取
大多数经济增长与环境 EKC 曲线拟合以及成因的实证分析中,污染指标选取因环境研究的测重点不同而有很大区别,在这一领域有的研究者针对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采用“工业三废”指标进行计量分析;有的研究者针对某国家和地区排放量较严重的单一变量:如二氧化硫、碳排放等排放指标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非常有价值的结论与建议。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浙江省作为资源小省工业大省,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模式是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粗加工工业经济模式,污染排放主要集中在“工业三废”污染排放中,但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发现:第一,众多污染排放物中,居民生活同样也会造成大量的污染物,例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但排放量远不及工业排放总量之多增长率之快,且易在实证计量中产生误差;第二、近十年来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率为 40%,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持续下降,而工业废气排放增长率接近 130%。前两种工业污染物的治理工作已见成效,增长率逐步放缓,但工业废气排放增长率正呈逐步上升趋势;第三,隐藏在工业废气排放高额增长率背后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据统计 2013 年浙江省空气质量急剧下滑,杭州的雾霾天数超过 200 天创历年之最,PM2.5 年均浓度为 0.07mg/m3,超国际指标的一倍之多,作为雾霾成因主要排放物,工业废气排放不得不引起社会的高度警觉。近年来浙江省在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治理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相比于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两大指标,急剧增长的工业废气排放所带来的危害显得更为严重和紧迫。因此笔者在进行充分的调查后,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研究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之间关系,本文选取工业废气排放作为计量指标深入研究该指标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本文建立在前人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上,搜集 2000-2014 年浙江省工业废气排放有关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利用 Eviews 软件建立两组经济学实证模型。第一组实证针对浙江省工业废气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 EKC 曲线的拟合以及增长率的拟合;第二组实证模型从工业废气排放的成因出发,分析规模、结构、技术三种主要效应如何作用于工业废气排放的 N 形图形走势,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工业废气排放呈现 N 形增长趋势,于人均生产总值 4000 元(2011 年)处出现峰值,在 4500 元(2013 年)出现低谷,总体走势直线上升,于 2011 年出现短暂下降,直到 2013 年后出现继续上升走势;工业废气排放增长率经过线性拟合和图形拟合,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走势,表明增长率将持续增加。
综上两点所述,EKC 实证结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发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即工业废气排放将随着经济发展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废气排放 N 形走势原因可能在于,随着经济形势进一步发展,产业格局变化以及消费结构升级,致使新一轮的增长模式开启。浙江省高增长行业主要集中于电子机械制造业、纺织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高污染排放行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气,若不及时对工业废气排放加以重视与治理,工业废气排放将以持续递增的速度增加。
第二、工业废气排放 EKC 成因分析得出,长期角度,工业废气排放与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函数,规模、结构效应正向作用工业废气排放、技术效应反向作用工业废气排放,且技术效应作用效果最为薄弱;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每上升 1%,工业废气排放量上升 3.665234%,技术效应每提高 1%,工业废气排放减少 0.001711%。短期内,误差修正模型证明,GDP 每提高 1%,工业废气排放增加 1.76%,技术投入对工业废气排放的影响微乎其微。
浙江省对于工业废气排放技术投入微乎其微,技术投入远远比不上 GDP 以及工业产值比重上升对污染排放的影响。据统计 2014 年,浙江省科技经费支出1109.54 亿元,同比增幅下降了 5.7%,说明浙江省工业发展重数量,而非重质量,经济仍然处于粗增长、高排放的低层次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92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92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