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思想政治工作在密切党群关系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3 07:06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述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多是以利益为阐述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着眼点一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始终将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己任,并将其看的高于一切。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探讨党群关系,不仅可以密切党群关系,而且对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党群关系的概念解析

一、党群关系的科学内涵 

(一)政党

从世界史来考察,政党萌芽于 17 世纪 70 年代。英国作为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国家,为政党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制度等基础。到了 19 世纪,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资产阶级政党才最终形成。一直发展到 21 世纪,政党已经普遍存在于绝大多数国家。由于各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不同,学者们对政党的理解和定义也不尽相同。

第一,欧洲学者对政党的理解。欧洲是政党最早的发源地。而在近代意义上的政党出现以前,欧洲部分学者就已经对政党做了深入研究。诸如 18 世纪英国政治家 Edmund Burke(柏克)曾对政党做了如是理解:“政党是一群人根据彼此同意的某些原则,共同努力,以求增进国家民族的利益而组织的团体。”可以说,柏克的这一定义反映了早期理论家们的理想主义热情,只能算是一个规范意义上的定义。随着 19 世纪代议制在欧美的不断发展,政党的意义得以引申,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是这样定义的:“它指的是与一个或更多的政党竞争而赢得公职选举为目标的组织。”虽然这个定义很简单,但也足以表明政党建立之初是出于善而非恶的目的。伴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研究逐渐进入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视域之内。1847 年,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建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随后他们又陆续建立了第一国际、德意志工人协会等政党或组织。尽管这些政党或组织都被迫解散,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些革命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直到 1917 年,前苏联布尔什维克成功取得政权,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的一党执政制度。总体来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指约定阶级、阶层或集体的积极分子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围绕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或影响政府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第二,美国学者对于政党的发展。政党一经在美国生根发芽,其组织形态和功能作用就产生了变异。由于美国政治生态不同于英国,它的组织形态和功能都有一些改变,诸如: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韦氏大词典)将政党一词解释为:“一群人以指导政府政策为目的而组成的团体。”此外,美国学者又结合本国政党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情况,更加强调政党在选举中的作用。如:美国政治学者 William N. Chambers(詹伯斯)认为:“政党乃是具有相当持久性的社会集合,它追求政府中的权力与职位,,建立起联系政府的中心领袖与政治领域内(无论中央与地方)的大批跟随者之组织结构,以产生共同的观点或至少效忠的认同之符号。”R. C. Brooks(布洛克斯)则认为:“政党乃是一个由个人基于自愿所组成之政治团体,为政府提供一般措施、建议,或制定政策,选举与支持领导人物为公职候选人,以作为实现其主义与政策最有效之方法。”

.......................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群关系中发挥作用的机理分析

正所谓:“道路就是方向,思想就是保证,群众就是力量。” 在密切党群关系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发挥作用的空间还是很宽泛的。只要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建等领域内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作用,积极改善党群关系,就能营造好亲密和谐的党群关系大局。

一、新形势下党群矛盾的主要诱因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提出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仅使全党实现空前统一,也极大地密切了党群关系。在那个环境下,党群关系主要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党,一是群众。而今天在党执政条件下,要处理的党群矛盾的关键点不同以往,除了党和人民群众外,还应该包括公共权力。因此,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深挖党群矛盾的主要诱因,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维护亲密和谐党群关系的新课题。

(一)意识形态交锋导致了新形势下的党群矛盾

全球化进程不仅包括经济全球化,也是全球文化交流、冲突、融合的过程,是多种意识形态不断交锋的过程。这一过程对确保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人民群众中的领导地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出了挑战。坚持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根据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成为了党回应和战胜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法宝。这不仅关系着党执政的思想基础能否巩固,也关系着中华民族文化价值体系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不仅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提出了挑战,而且对中国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人生观、消费观等思想观念产生了冲击。国外各种落后的、低俗的、花里胡哨的思潮随着中国大门的敞开,侵入了人民群众的头脑,一些封建迷信趁机沉渣泛起,甚至一些党员干部也出现精神空虚等信仰危机。尤其是资本渗透和介入大众传媒、文化娱乐中,一部分人民群众中开始出现信仰扭曲或变质,成为了导致新形势下党群矛盾的一个重要诱因。

二)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转变中出现了新形势下的党群矛盾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形成了一套依赖党的政策和政权机关的行政命令治理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种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当时条件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发展,依法执政体现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朝着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方向转变。以依法执政方式转变为例:所谓依法执政,是指一个政党依照法律进入国家政权并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且依照法律从事管理活动。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坚持依法治国和执政的观念,切实增强严格、公正执法、执政的责任心。然而,现实中确实还存在一些缺陷:一方面,由于不完善的法制体系,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一些重大事项的界定还存在着不具体、不明确、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另一方面,世、国、党、民情的深刻变化都在考验着党依法执政的决心。任何一种危险都有可能导致党脱离人民群众或者人民群众不理解、不信任党的矛盾。

......................


第二章 党群关系新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逐步深入,无论是党,还是人民群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群关系则在这个基础上被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而这些新变化都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第一节 党群关系的新变化

自从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党不仅把党群关系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反复强调密切党群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在这种形势下,探析党群关系的新变化,就成为了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前提条件。

一、党情新变化及其对党群关系的影响

社会转型为社会结构变迁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也为党的整体状况发生变化提供了背景条件。而如何高度认清、紧密结合这些新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党情分析,是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依据。

(一)党情新变化

在社会转型时期,党的整体状况和各级党组织的状况、党员队伍的状况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中以基层党组织的变化最为明显。

第一,党的整体变化。作为一个执政党,党在不断向着现代型政党迈进,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由过去那种对思想、政治、组织、行政等国家事务进行全面管控的政党,转变成一个有进有退的政党。首先,这种转变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执政能力建设并不是简单地提高某个人、某个组织的能力,而是党员干部队伍整体能力和素质结构的提升、优化,以及党内部制度和体制的建立健全。这样党一方面通过调整和建设整个执政队伍来稳步实现自身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另一方面通过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体制保障党的持久执政。其次,这种转变要求党的执政方式向着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转变。科学执政要求党要严格遵循执政规律;民主执政要求党依靠人民群众来执政、尊重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执政则要求党依照宪法和法律来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等。可以说,这些党情新变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稳定、规范和长期发展十分重要。

第二,各级地方党组织的新变化。据中组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 2014 年底,“党的基层组织 430.4 万个,比 2012 年增加 10.2 万个,增幅为 2.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么大数量的基层组织建设自然会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发生的新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是指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两级组织。经过多年的奋斗,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被不断完善和强化,基层党员干部们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基层民主建设被稳步推进。然而,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取得了很大成就的同时,越来越不太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诸如发展观念亟待更新、整体功能有待强化、工作方法需要改进等。其次,企业党组织发生的新变化。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党组织在探索和前进中发生了三次实质性的变化:第一次是逐步削弱书记权力,扩大厂长职权,引出了“中心”与“核心”的争论;第二次是把厂长提为企业“老大”的转折,实现了“中心”与“核心”的共主;第三次是进入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过度形态,导致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变数。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党组织建设仍然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诸如: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对企业党组织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排斥、企业党组织的运行和党务活动的开展都有一定的障碍、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涉及企业财产权和执政权的边界与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使得企业党组织在遵循和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运行规律的前提下,还必须扎根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最后,新型社会阶层党组织发生的新变化。据统计,当前我国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数量已超过了 2 亿人之多。在非公企业如此迅猛的发展态势下,党与非公企业中的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还不够密切,诸如党组织的覆盖率不足、党的工作覆盖面不到位等。因此,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发挥空间还很大。一是仍有大量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存在;二是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党员所占比例明显偏低,而且分布也不均匀;三是在已建立党组织的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党组织也形同虚设,能够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


第二节 党群关系新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结合了先进党建理论、德育理念、价值观念的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引导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监督党执政、协调不断显性化的利益矛盾、健全民主政治体制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如何应对党群关系新变化是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一、人民群众思想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要求

在多种意识形态不断交锋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解放和更新。一方面,人民群众在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进步意识方面的加强,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前进;另一方面,“四风”等落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损害着亲密和谐的党群关系。因此,在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时,部分人民群众的思想就会陷入各种各样的危机之中。而如何才能帮助他们化解这些思想危机,全面实现党群关系的良性发展,成为了思想政治工作必然之责。

第一,信仰危机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导。梁启超先生曾说:“信仰是神圣,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①既然信仰如此重要,那么信仰究竟是什么呢?根据《辞海》,信仰是指极度信服和尊重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并以之为行动准则。 在当前,人民群众中的信仰危机主要表现为:一是全球化使得世界多种文化激荡共鸣,造成了部分群众对原有共产主义信仰的怀疑、甚至放弃;二是青年群众生于和平年代,很难理解战争年代老一辈英勇就义的革命精神,体会不到马克思主义精神信仰的意义;三是由于各种物质诱惑,缺乏崇高的精神追求。因此,信仰危机的化解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渠道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信仰,根据精神信仰形成的内在规律对人民群众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导。

第二,心理危机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学的心理咨询。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不论是参与人数,还是爆发频率,都呈现上升趋势。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既有经济矛盾,也有社会矛盾;既有历史遗留的矛盾,也有现实中新出现的矛盾;既有一般性的矛盾,也有特殊性的矛盾;等等。究其本质,这些群体性事件大多数是对权利或权益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导致的,属于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因此,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离不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体性事件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而且涉及行业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对涉事群体进行科学的心理咨询,有效疏导和干预该群体的心理危机,从而降低群体性事件对党群关系造成的破坏。

........................


第三章 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经验、教训和启示.......................70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历史经验..............................70

一、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在密切党群关系方面的经验..............70

二、群众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密切党群关系方面的经验...........75

第四章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在密切党群关系中的作用......................92

第一节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在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中的作用...............92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增进人民群众在信仰上对党的认同..........92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增进人民群众在道义上对党的认同..............93


第四章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在密切党群关系中的作用


第一节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在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中的作用

增进人民群众在信仰上对党的认同,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党的力度,构建好信仰认同的话语体系。话语是建构认知的一个重要方式。话语体系不同,人们关注的主题、表达方式等也不同。构建信仰认同的话语体系,可以帮助人民群众自觉不自觉地肯定或否定某一信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建构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话语体系,用同一话语增进人民群众在信仰上对党的认同。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要努力突破单调、僵化、刻板的宣传修辞,在宣传党时努力创造一种丰富的、生动的、贴近人民大众的语言表达。正如恽代英在《怎样做一个宣传家》中总结的那样,“若不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例语来解释,便不能声入心道,不能使他们听后全身爽快,丝毫不怀疑地相信你。”正所谓说话要“打中心坎”,建构话语体系亦如此。那么这种丰富、生动、贴近人民群众的语言既可以从党长期的文宣工作的表达传统中来选择,也可以从党历史上出现过的和积累起来的表达方式中选择。这样既可以继承传统的语言表达,又可以适应新的语言环境。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要努力改变单一的泛党派的生硬宣传,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形成符合现代人民群众话语需求的知识体系。任何宣传都需要做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服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宣传党时,既要有论点、还要有论据,既要有结论,还要有论证。一方面,综合运用历史学、逻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内容,为信仰宣传赋予更强大的说服力;另一方面,党的红色文化传统如果引用得当,更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共鸣,进而形成正面宣传的强大气场。最后,思想政治工作在宣传党时还要突破思维禁锢,做到不自我封闭、不自我设限,直面那些“不敢说”、“不能说”的问题。如今,社会的多元化、多样化潮流不可逆转。在这种潮流中,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引导主流媒体坚持党的主流价值,还要正视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共识。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将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为支撑点,来构建信仰认同的话语体系,为消除部分群众存在的信仰危机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营造好健康、生动的舆论氛围。

......................


结语

在近代政治的发展中,政党日益演变为现代政治社会的实际操控者。与此同时,政党的确立也成为了现代国家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和普通公民实现有效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当政党成为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政治形式,占据了人类政治生活的主导地位,政党政治社会就如期而至了。在政党政治社会中,党群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利器,更是实现国家安定的基础。那么借用思想政治教育学范式来研究政党政治社会中的党群关系,不仅可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现代化发展,还可以彰显思想政治工作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时代价值。在增进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在强化党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中、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协调中、在党领导社会组织建设中、在党群网络沟通渠道疏导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发挥为亲密和谐的党群关系保驾护航。

增进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政党政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对党提出的首要任务。尽管党当前面临的执政形势和任务都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但人民群众的时代主体地位、推动历史发展的能动作用都没有改变。在新的条件下,如果中国共产党不能增进人民群众对其认同程度,就没有办法做到让人民群众“丝毫不怀疑地相信你”。思想政治工作在深入研究了“政党认同”基础上,找到了四个努力方向:建构一种体现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话语体系,用彼此统一的话语增进人民群众在信仰上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坚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原则,积极借鉴各国政党塑造道义认同的经验教训以增进人民群众在道义上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大力宣传关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袖、组织和绩效等内容,借助丰富的政党理论知识增进人民群众在理论上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推动惠民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宣传,用更多的就业机会增进人民群众在利益上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强化党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是解决中国共产党能否在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密切党群关系等问题的主要突破口。从能力结构来看,能否科学判断形势、能否驾驭市场经济、能否应对复杂局面、能否坚持依法执政、能否做到总览全局等都是党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结构的内容。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党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就要立足于其教化本能,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好宗旨教育、作风教育、廉政教育,以及促进党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进和完善。只有全面应对党领导社会方式的新变化,才能更好地促进不断变化中的党群关系更好地朝着亲密和谐局面发展。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92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92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2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