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纸媒的社区化建构研究——以美国《Chevy Chaser》和中国《北京社区报》为例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技术,不仅带来了传播结构和传播方式的转变,更为传媒产业的革新带来了新的思路。在传统纸媒大谈“转型”的今天,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传统媒体应大借新媒体之势,从而走上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媒体之路;有的学者则认为转型应建立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例如融合报、网、新闻客户端等多种新兴的传播科技。“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不断的尝试和勇敢试错,才能真正探索出一条属于传统纸媒的转型之路。本篇论文所探讨的就是通过社区化的建构从而实现传统纸媒转型之路。
2015 年,在去美国肯塔基大学访学的十个月中,笔者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阅读到了肯塔基州列克星敦市的一份社区杂志《Chevy Chaser》,因为这份报纸是在社区中免费向受众发行的,所以笔者能够在第一时间阅读到这份报纸。在跟社长进行沟通和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更是产生了对其进行研究的想法。同时,研究生期间在北京某报社实习,北京市区免费发行的社区报——《北京社区报》也是笔者必看的一份报纸。由于笔者对社会学有关社区和虚拟社区等领域的相关研究特别感兴趣,所以产生了研究传统纸媒社区化建构的想法。
美国社区杂志《Chevy Chaser》成立于 1997 年 10 月,是肯塔基州列克星敦市存活时间最长的一份社区报,每月出版一期,市民可以在自己家中的邮箱里或者社区免费报刊发行处获得最新的《Chevy Chaser》。内容主要聚焦本地新闻、生活服务类资讯、社区名人和本地活动等。除此之外,《Chevy Chaser》还有兄弟出版物如《Southsider Magazine》、《Business Lexington》以及发布本社区活动的网站:(网站上所发布的本地活动有些是由《Chevy Chaser》主办的,有些则是《Chevy Chaser》协办的)。《Chevy Chaser》的主要盈利来源是广告收入和少量的活动收入,同时,它还会定期向读者发放福利,如超市优惠券或商场打折券等。
..........................
1.2 文献综述
1.2.1 社区和社区新闻的相关研究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区的定义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建立在地理属性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例如,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将其定义为具有亲缘或血缘关系的社会联合体;第二,基于相似的观念、兴趣、信仰甚至是共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社区关系。
社区新闻作为依托于人类的地理社区而发展起来的新闻报道形式,因其彰显了新闻的贴近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特征得到了业界和学界的普遍关注。对于社区新闻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社区新闻采编实践的研究。杲阳在《彰显社区新闻重要性推进晚报采访新改革》这篇文章中就以晚报的社区版为研究对象,从新闻采访实践的角度提出晚报的社区新闻版怎样通过排版、图片、新闻报道等方面提升其社区性和新闻性。
中美社区报的相关研究。提到社区新闻,就会提到一种报业模式——社区报,社区报在中国的发展更多的是借鉴了美国社区报的模式,但也有着与美国不同的特色。有的学者通过研究美国社区报的发展模式,从而找出其对我国社区报发展的借鉴意义。有的学者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研究我国社区报和大报社区版的发展,不仅从新闻理论的角度,也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对我国社区报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相关建议。对于美国社区报研究较为深入的是中国学者陈凯,他发表了多篇与社区新闻有关的著作和学术文章,不仅将美国的社区报介绍到中国,而且总结了美国的社区新闻对中国的新闻产生的影响。他的著作《走进美国社区报——小的是美好的》介绍了美国南卡罗兰纳州最主要的四份社区报,得注意的是这本书还是我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介绍美国社区报的新闻实务书。
中美社区新闻的对比研究。社区新闻作为一个“舶来品”,学者通过研究美国社区新闻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总结出美国社区新闻对我国社区新闻发展的借鉴意义。周敏在《中美社区报内容比较及中国社区报内容发展策略》中就比较了中美社区新闻多方面的不同点以及我国社区新闻未来发展的策略。
...........................
第2章 传统纸媒社区化建构的运营模式探究
传统纸媒的社区化建构之路是由传播环境、媒介技术和媒介经营理念变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并不是由某一单一因素所构成的。
2.1 传统纸媒社区化建构的动因
传统纸媒的社区化建构内在动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受众需求的分化和媒介经营的“整合化”。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内在动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共同促进和相互影响的。
2.1.1 传播渠道的多样化
传媒产业瞬息万变,2011 年作为微博元年,其用户量突破 1.5 亿大关,4年之后,微信却成为了中国手机用户主要的社交方式。特别是微信公共账号的出现,更是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受众的信息获取方式。
(1)传播渠道的中心流动性
马克·博斯特在《第二媒介时代》的中提出“与‘第一媒介时代’的单向性不同,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所代表的‘第二媒介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双向性和去中心性”。现在,社交媒体的出现更是改变着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从以往被动的获取信息,变成了主动的筛选信息。今日头条的新闻客户端,根据受众的阅读数据从而进行个性化和“私人订制”式的新闻推送。与此同时,受众也可以在相关评论区对所阅读的新闻发表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正如学者薄琥所说“去中心化并不是没有中心,而是中心的流动变化,个人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接受者和传播者,使媒体成为分布式,信息如同河水,时而聚合形成漩涡,时而又分散形成乱流”。
在笔者看来,信息的这种中心流动性,同样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试想如果信息单纯地是从传播者到受传者,这无疑是一滩死水,不会激起任何涟漪。但是,如果信息的“产生”和“流动”等过程都可以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回流,那么信息就会形成巨大的信息流,甚至会产生新的信息流,那么这种信息流带来的也将是一种能够增加用户粘性的信息活力。
(2)传播渠道的“平等自由,开放共享”的特征
21 世纪的媒介预言学家克莱·舍基在他的著作《认知盈余》就提到“平等互动,开放共享”的概念。他认为,人类并不会单纯地去接受信息,而是会主动地去分享自己得到的信息。这种分享可以是对既有信息的分享,也可以是对自己生产的信息的分享。例如在微信中,我们会看到朋友圈里,很多好友主动地分享和转发自己阅读到的新闻和信息、公众微信平台的信息推送、自己的见闻,对某一事件的态度观点等内容。
........................
2.2 传统纸媒社区化建构的运营模式
笔者将传统纸媒的社区化建构的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突出地理属性的社区报或综合性报纸的社区版;突出观念属性的社区报或企业公司联合办报模式。
2.2.1 突出地理属性的社区报或综合性报纸的社区版
社区报或综合性报纸的社区版能够发挥其地理属性的优势,从而满足居住在特定区域受众的信息需求。同时因为这类报刊大多隶属大型的报业集团,所以有着充足的报刊运营资金。就发行渠道来讲,这类报刊的发行渠道较为成熟和完备。但不足之处就在于这类报刊由于有大型报业集团的“扶持”,或多或少会对其独立性产生影响,另外,这类社区报或社区版因为具有专业的采编团队,可能因其不能理解社区报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不能发挥其本身的优势。
笔者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美国的社区报《Chevy Chaser》2 月到 4 月的新闻报道从内容层面进行了分析,从而探求社区报或社区版在信息内容方面的优势。
我们从上图报道内容上看,虽然《Chevy Chaser》并不像我国的社区报一样隶属于某一传媒集团,但作为一份社区报还是体现了其核心竞争力——报道“家门口”的新闻,此外,对于社区“人”的采访和报道也是其报道内容的重要来源。例如《Chevy Chaser》2015 年 2 月份的一篇名为《A Cycling for a cause(4000米骑行,只为你)》的报道,新闻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列克星敦本地的年轻人——Aaron Oppegard,作为一名公益爱好者和骑行爱好者,他将会于 2015 年 6 月完成自己从美国东部到美国西部的万里骑行,从而募集善款帮助更多的癌症病人,并纪念 2014 跟他一起骑行却罹患癌症的队友。正像 Facebook 中阅读该新闻报道后的某一读者的评论一样,很多人阅读完这则新闻之后如此留言“Aeron 是我的邻居,你简直太棒啦!我会永远支持你!”。报道的主人公跟读者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种联系即有可能建立在血缘关系上,也有可能建立在社交的基础上,或者是“脸熟的陌生人”。
........................
第3章 传统纸媒社区化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2
3.1 传统纸媒的社区化建构的优缺点分析 ............... 22
3.2 传统纸媒的社区化建构存在的问题 ................ 24
第4章 传统纸媒社区化建构的解决之道:突破与创新................. 30
4.1 传统纸媒社区化建构之突破:传播结构的突破 ...................... 30
4.1.1 新闻报道内容呈现方式上的突破 .............. 31
第4章 传统纸媒社区化建构的解决之道:突破与创新
传统纸媒的社区化建构作为报业转型的一种全新的方式,需要传统纸媒在各个方面都能够进行突破与创新。这种“突破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传播结构的突破;传媒科技的创新性应用;提升受众参与度和社区粘性方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只有用一种“突破与创新”,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才能够真正应对这种变化。
4.1 传统纸媒社区化建构之突破:传播结构的突破
传统纸媒社区化建构在信息传播方面通过有效的传播,从而实现媒体与受众的双赢,甚至是多赢。有效的传播,对于受众来说可以使他们更加准确快速地接收到所需要的信息,对于媒体来说也是增加其公信力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在媒介经营的角度,有效传播是媒体进行广告投放和建立“社区化”商圈的重要保证。因此,改变以往的传播结构是传统纸媒进行社区化建构的基础所在。
美国传播学者桑德拉·鲍尔的课题《传播类型:改变社区粘合纽带》 中将传播结构定义为,“传播结构指的是人、传媒、社区组织创造与传播的日常谈话与趣闻轶事以及居住地所拥有的促进邻里的传播资源”。①因此,传播结构对于受众提升其粘合度和归属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从传播结构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传播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传播内容和传播资源。就传播内容而言,既包括新闻信息也包括日常生活谈资性的话题,而传播资源主要是指那些能够为受众提供传播行为的环境,如公园、咖啡馆、茶馆、甚至是网络论坛、微信、微博等平台。媒介通过传播内容和传播资源构建起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以大众传播为核心,并深入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等中。所以在下文的论述中,笔者将重点从传播内容和传播资源两个方面去论证纸媒应该如何在传播结构上实现突破。
.....................
结语
本文主要提出了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传统纸媒转型的一条新思路,这种思路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美国历史悠久的社区报的优势和长处,同时也结合我国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特点,提出社交媒体、用户的社交属性、体验经济、社区商业圈等对于传统纸媒社区化建构的重要性。
传统纸媒的社区化建构之路不仅仅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播上,更体现在与受众、媒介组织、广告商等各方的关系中。通过传统纸媒的社区化建构形成一个“社群”,通过提升受众对于“社区”的归属感和粘性,从而进一步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社区化”建构链条。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任何一项变革的产生都不是马上完成的,历史允许变革者进行不断的尝试和试错,正是这样的过程才使得变革的成功更加来之不易。同时,传统纸媒的社区化建构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媒介从业者能够真正从办报理念、办报方式、经营模式等方面从根本上进行突破和创新。虽然我国并没有美国那样悠久的社区媒体经营传统,,但是,“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真正成功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完成传统纸媒的社区化建构,不管是媒介从业者还是传媒学者们,都应该多去实践并对实践进行相应的归纳与总结,从而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笔者相信,只要传统纸媒能够不断吸纳互联网和新媒体精神,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传播结构、传播策略和经营模式,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社区化建构之路。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95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9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