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辽中南城市群城市功能定位研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6-08-16 07:13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化为城市之间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的发展成为更加重要的部分,由此世界各地的城市间竞争环境也日益激烈。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都是城市聚集区,世界级的城市群也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地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形成了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珠江三角洲等十大城市群,这些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集中、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并且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是主体,为提升区域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重要的条件就是城市群内各个城市能够取长补短、建立分工合理的产业体系和布局合理的空间结构。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功能定位准确不仅能指明城市发展的方向,使城市获得更多的利益,更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而在新的国际分工和产业布局演化过程中争取较有利的地位,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自1950年至1978年的28年间中国的城市化率由10.6%增长到18%,增长了不到8个百分点,城市化速度增长很慢”。2014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54.77%,36年间中国的城市化率增加了3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R.M.Northam)曾经对世界城市化规律做过总结,城市化发展过程可以包括三个时期:即城市化率小于30%的初期平缓起步阶段;城市化率介于30%—70%的中期高速发展阶段;大于70%的后期平缓成熟阶段。就我国的城市化率来看,我国正处于城市的高速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发展进入了城市群阶段,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十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城市群。这些地区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成为分布于各地区的增长极。城市的集中成群分布产生了一系列好处,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如: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带来无效竞争,区域资源压力和环境负荷增加,大城市病泛滥等等。我国城市群普遍存在重形态建设、轻实质发展的问题,多数城市群其实只是在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的“一群城市”,而不是相互协调发展的有机群体。要使城市群成为我国在全球化网络中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节点区域,努力发挥城市群在推进我国健康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强调城市群在城镇功能定位和产业经济发展方面能够合作共赢、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能够共建共享,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能够统筹协调。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城市群已经成为地区参与国家乃至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对城市群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也越来越成为理论家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城市群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城市群研究的深入展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关于城市群的相关研究

(一)国外研究

城市群的研究始于十九世纪末的欧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群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群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的深化和丰富。

1.从城市规划角度研究城市群的形成和空间组织形态。

最早涉及城市群的研究是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E-Howard,1898),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他设计了“田园城市模式”,田园城市是由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的城市组群,是一种同时兼具城市高效生活和乡村优美景色的城乡共同体。英国城市学家盖迪斯(Patrick Geodes,1915) 运用城市区域综合规划的方法,提出“组合城市”(Conurbation)的概念,认为“组合城市”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的许多功能开始跨越了城市的边界,众多的城市影响范围相互重叠产生了“城市区域”、集合城市(拥有卫星城的大城市和世界城市。其后恩文((R. Unwin,1922)把“组合城市”理论发展为“卫星城”理论并应用于一些大城市的建设与调整,比如伦敦。1918年,芬兰的沙里宁((E. Saarinen,1918)强调城市是有机的生命体,在他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一书中指出,城市群体发展应当从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疏散,即提出了规划城市发展的“有机疏散”理论,他把这种理论运用于实践,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1933)的中心地理论是公认的城市群研究基础理论之一,1933年,他提出了著名的六边形的城市群体组织结构模式,首次将区域内的城市群体系统化,这种六边形的城市群体组织模式后被广泛采用。杜西迪亚斯(Doxiadis,1970)等认为,大都市带是一种全新的地域空间组织形态,它并不是都市区简单的规模膨胀,除了规模和形式上与单个都市区不同外,重要的是它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

2.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城市群的发展

随着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学者们纷纷用经济学的理论来研究城市群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维宁 (R.Vining,1942)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城市群发展的意义,他从理论上论证了城市群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邓肯(O. Duncan,  1950)在《大都市与区域》中提出了“城市体系”的观点。美国的乌尔曼(E.L.Ullman,1957)提出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对城市群内外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影响深远。法国学者戈特曼(Jean Gottmann,1957)最早以城市群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并初步揭示城市群内涵,在其论文《大都市带:美国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中,根据他对美国东北沿海地带城市化区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大都市带”的概念,并认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就是大都市带。他认为,在巨大的城市化地域内,支配空间经济形式的已不再仅仅是单一的大城市或都市区,而是由社会经济活动联系密切的若干都市形成的一个巨大整体。他认为这种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这种大都市带不是简单的城市组合,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有机体。他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推崇。法国佩鲁(F.Perroux,1955)的“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发展理论”,是城市群研究的一大理论贡献。弗里德曼(J.Friedmann,1964)结合罗斯托(W. W. Rostow)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了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与过程。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原理

一、城市群

(一)城市群的概念

从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群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由于中西方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因此对城市群的理解和提法也有所不同。西方更多的使用都市圈,而国内更多的使用城市群的概念。国内学者对城市群的定义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侧重区域空间布局。姚士谋将城市群界定为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是我国目前最权威、最流行的城市群概念。第二类侧重城市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周一星从城市间、城乡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区域一体化的特征提出了都市连绵区概念。第三类侧重城市群的结构、功能以及由结构、功能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网络。肖枫从城市群结构、功能以及功能互补、经济依存、社会发展趋同的角度强调城市群作为一种有机网络或网络群体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虽然国内学者对城市群的认识没有达成一致,分别站在自己研究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但也有一定共性的认识,即城市群是由一群地理位置相近的城市组成;城市群的城市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城市群内的城市规模等级不同承担的功能也各不相同;城市群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将产生很大影响;城市群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是城市发展壮大在空间形态上的必然表现;成熟的城市群还具有设施同城化、功能协同化、市场一体化等特征。

本文认为城市群比较完整的概念应是:由一个或两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城市,依托交通网络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通过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以实施有效管理的区域。

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本质在于弱化行政区划,从区域角度强化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形成经济、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推动形成合理分工,错位发展的空间布局;协调群内各城市之间的关系,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保护并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于1933年提出的研究城镇空间模式的理论。中心地理论主要研究不同规模等级的中心地之间的分布秩序和空间结构。在现实中,该理论所指的中心地后来被扩展为既可以指城市,也可以指城市内的商业中心。中心地规模不同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也不同。高等级的中心地职能种类多,,具有等级低的中心地所没有的一些复杂功能,而且能够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大;相对应的是低等级的中心地职能种类少,服务范围小。在中心地理论中,克里斯泰勒在许多假设的前提下分析了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他通过形象的正六边形图式概括和归纳了中心地及其周边所形成的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虽然现实中不可能存在六边形这样的完美空间格局,但中心地理论所揭示城镇空间结构规律,以及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实际。后来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廖什(A.Losch)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廖什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城市经济圈,他认为随着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单一城市市场区域的逐渐发展,会形成多个市场网络,如果将这些网络叠加在一起,从而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了重叠程度不同的经济点,就形成了城市经济圈模式。

中心地理论在分析城市群空间结构和功能定位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一个成熟的城市群应该是由中心城市和众多不同规模与等级的城市组成;其次,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所具有的职能不同,辐射带动的区域不同,因此定位就会有差别;再次,城市群中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在空间结构上应当是网格状的,各个层级的城市都是网格上的节点,而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网络的中心。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要包括累积的循环因果关系理论、增长极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威廉姆逊等人的倒“U”形假说,梯度转移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等。缪尔达尔(1944)提出的循环因果关系理论认为由于地区之间发展基础存在差距,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会不断扩大差距而不是缩小差距。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1955)的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空间不是均衡的,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是首先出现在一些部门即一些增长点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增长极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规划、投资和产业布局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赫希曼(1958)的非均衡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效应一个是极化效应,一个是涓流效应;极化效应会加大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涓流效应会缩小地区发展的差距。从长期看,发达地区会产生聚集不经济从而出现产业外流。他的非均衡理论为发展中国家设计了一条不均衡发展的道路,说明了实行非均衡增长的意义。同时他还认为欠发达地区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产业之间缺乏联系,应当优先发展产业关联最大的部门,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非均衡理论还有说明收入差距发展轨迹的威廉姆森的倒“U”理论、及说明中心区与外围地区差距原因的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共同特点就是认为不论何时,经济发展的平衡状态是相对的,非非均衡发展是绝对的。

...........................


第三章 辽中南城市群的发展现状..................... 40

第一节 辽中南城市群基本概况 ................ 40

一、城市群概况...................... 40

二、经济发展状况........................ 41

第四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分析.......................... 57

第一节 辽中南各城市发展指数的比较分析 .......................... 57

一、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 57

二、评价结果................... 59

第五章 辽中南城市群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分工布局构想.................. 79

第一节 国内外城市群产业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的经验与启示 .......... 79


第七章 辽中南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推进辽中南城市群内的产业合作

区域协调发展根源在于产业的分工与协作体系的形成。辽中南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各城市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共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各方需要合理确定自己的产业定位和结构调整方向,沿着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实行垂直分工、中心城市之间实行水平分工、中心城市优势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向周边地区转移传统产业项目的方向,探讨企业专业化协作、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在区域内打造相互依存、衔接紧密的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合理分工、互相促进的产业结构新格局。

一、贯彻实施国家政策,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

从实施东北振兴以来,国家针对老工业基地出台许多政策,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新一轮振兴政策下,辽宁必须要坚定不移并下大气力将国家赋予的支持政策落到实处,让政策发挥出作用,让制度和政策释出放红利,真正起到助推作用。随着区域竞争的加深,为降低各种生产要素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大量相关企业以主导产业链为基础,在特定的地理范围集中,形成有机的产业群落。这种产业集群以其地理集中、灵活专业、创新环境、合作竞争的优势,提升了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最终要看能否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因为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是区域长期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源泉。

服务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辽中南城市群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必须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突破口和支撑点。充分发挥沈阳、大连这两个核心城市的作用,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相关生产性服务企业向沈阳和大连的相对集中,增强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一是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延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加大对制造业前期的研发、设计,中期的管理、融资和后期的物流、销售等服务的投入,促进辽宁省重装机械、石化设备、船舶制造、汽车制造、电子通讯设备等产业与信息、金融、保险、物流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向高端化发展,加快软件与贸易流通、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领域融合发展,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软件产业发展,支持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创新平台、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科技服务业。二是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建立完善金融机构、市场体系、产品创新和风险防范体系,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服务功能。

..........................


第八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本文综合利用各相关学科的知识,以辽中南城市群为特定研究区域,对城市群城市功能定位、重点产业选择、城市群发展模式及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 城市功能定位不仅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的前提,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城市功能定位是在分析和研究城市自身优劣势、区位条件、外部环境等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城市在区域当中的位置和角色,对整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方向、城市间的等级关系和整个城市群的布局进行规划,即能使城市获得更大城市竞争力也能使区域获得规模效益的过程。辽中南城市群是我国东北综合实力最强、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群,作为一个同时有两大国家级战略的区域,承担着探索新型工业化和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双重任务。但由于群内存在着突出的城市功能相似,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阻碍了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对该城市群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对策,不仅有利于群内各城市及辽宁地区的发展,也有利于东北的振兴。

2.城市功能定位体系的构建是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基础。城市群在发展成熟过程中,随着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发挥作用的空间和范围功能不断扩大,在城市间逐渐建立了紧密、有序的功能网络。本文从综合发展指数、产业结构和优势产业状况、城市间的交流程度、群内各个城市的自我功能定位及城市群的空间和功能特征等五个角度对辽中南城市群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认为辽中南城市群还处于发展阶段,其中辽中南城市群的双核特征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针对双核城市群的特征,结合各城市发展的实际和在城市群中的规模等级提出了城市功能定位构想。

3.城市群空间结构是城市间功能相互作用的载体。针对辽中南城市群存在的城镇体系断层、空间布局的不合理的现状,提出辽中南城市群“两核两极一轴多节点”的协调发展模式。通过发挥通过做大做强核心城市,更好的发挥沈阳和大连在群内的“增长极”作用;通过轴线集聚资源,更好的发挥集聚和扩散的作用;通过加强辽宁中部都市圈与辽宁沿海经济带之间的合作,形成区域整体合力;通过共同建设完善、高效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为实现区域内生产要素快速流动提供条件,为群内协调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95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95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d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