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城管”媒介形象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新浪微博为例

发布时间:2016-08-20 06:12

第 1 章  媒介化社会下城管形象


1.1  媒介与媒介形象

“媒介”一词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媒介:是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指各种信息的传播手段,如广播电视等。形象:样子、样貌;文艺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特殊手段,即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图画,包括人物、事件、自然景物要等,由于文艺描写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所以文艺作品中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所谓“形象”指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指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物的看法,因为不同人的主观意识存在差别,所以不同人思维中形成的不同形象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传播领域,媒体“加工形象”,人们对一个群体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形象的再现。媒介形象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形象”本即为“介质”存在的;二是定义了“形象”乃是通过“媒介”而存在的。“形象”本身就是一种“媒介”,这种“媒介”介于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之间。人们通过媒介形象系统来观察世界,取代了人们对世界的直接体验。在媒介形象的研究中,人们所看到的大多数成果,主要集中于行为学、文本学、叙述学、话语分析或诠释学的研究。媒介形象基本上是以静态文本、动态图像等形式出现的。

“媒介形象”研究的核心关键在于分析“现实”、“媒介”和“认知结果”三者间的关系。这一概念的直接提出先导是李普曼(WalterLippmann)提出的“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ent)假说,而它所依托的理论背景则是社会学符号互动理论。早在19 世纪塔尔德(Jean Gabriel Tarde)已经考虑到书籍、报纸这些当时社会主要的大众媒介在建立舆论联系中的影响。20 世纪 20年代,李普曼在他的著作《公共舆论》中,从传播的角度对媒体做出了系统、深刻的思考。他认为,人们接触的社会并不是一个客观世界,而是通过媒介作为一座桥梁架在客观世界与实际世界之间。这正是很多人对现实认识、判断的依据。人们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历,只能依赖大众媒介来进行了解,媒介成为沟通公众与外界的桥梁,但是媒介的非公正报道很容易让公众对某个事物形成刻板偏见。在我国,有关国家、政府、官员的媒介形象的报道很多,如李希光《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和《妖魔化与媒体轰炸》,龙永枢等的《领导者媒介形象设计》,于晓静的《政府官员媒介形象作用初探》等;对女性对象的形象研究主要从批判分析的角度,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中,女性主体话语权的缺失同时存在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建构妖魔化、刻板化,如杨珍的《“被看的女人”——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的符号学批判》,张鸣的《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主体性的缺失》,万隽媛的《美女与怨妇——传媒对女性形象的扭曲》,曾尼、尹山鹰的《传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等;某一社会群体的媒介形象,如李建明、李建强的《论大众媒介与警察形象》。

......................


1.2  媒介化社会

1986 年,“Medialization(媒介化)”概念首次被瑞典媒介学者爱普提出。它是一个延伸(extension)、替代(substitution)、聚合(amalgamation)、接纳(accommodation)的过程,这个过程带来的是传播媒介和社会的变化。19 世纪 30 年代大众媒介社会的出现,电视的普及极大的提高了人们对于媒介的依赖性,也提升了媒介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网络技术出现后,社会化媒介的进程开始加速,电视台可以通过互联网与电视直播相结合,人们可以进行网上购物、学习等。一方面,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大众通过媒介了解世界的时代来临,观念、看法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另一方面,新的媒介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介的生产观念,信息发布门槛低,手机等移动媒介遍布,微博、微信客户端的广泛使用,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在媒介化社会中,人们通过媒介实现自我价值,媒介逐渐被人们所依赖。媒介供给人们信息资源和便利,营造出与对应现实社会的“拟态社会”。人们通过“拟态社会”的形式来认知现实世界,引导现实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客观环境与信息环境的差异,因此,“拟态社会”,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现实。

“媒介化社会从本质上来讲,意味着人的媒介化,或者说,每个人都是在媒介深刻影响下的‘媒介人’,对于生活在媒介化社会中的人来说,不单是由媒介来建构对于世界的想象,其思维方式、个体意识也烙上了媒介化的烙印。”一般而言,媒介化社会是社会媒体化进步的结果,社会生活、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都能在媒介上显现。媒介融合、信息依赖和环境建构这三重逻辑构成了媒介化社会的建设性力量。媒介融合技术在进步,人们认知和应对世界的方式也在不断改变。童兵教授认为,媒介化社会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无处无在;第二,无所不能;第三,利弊共存;第四,潜能无穷。

笔者通过相关资料,整理得出媒介化社会媒体的主要特点:

(1)传播快:一个事件的发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在互联网上出现相关信息以及由门户网站发布消息。

(2)覆盖广: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境内境外媒体同时进行传播。

(3)影响大:媒体含有政治属性,,且新兴媒体打破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社会影响不断增大。

(4)作用强:社会传播能力强,有些时候会干扰社会稳定。

(5)难控制:互联网是一个全开放式系统,难以找寻源头。

媒介化社会媒体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图 1.1:

“城管”媒介形象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新浪微博为例

.........................


第 2 章  城管媒介形象生成分析


2.1  样本选择

2.1.1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是中国第一大报,也是党和政府的喉舌。60 年来,作为传统媒介,《人民日报》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具有权威、严肃性质的的综合性日报,《人民日报》凭借其强大的采编能力,及时、准确、深入地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利用组织资源共享和官方机构的优势,加强和维护其权威性,已成为《人民日报》的特点之一,获得大批海内外读者的信任。故本研究将以《人民日报》作为平台。    

2.1.2  微博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等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也称社交媒体),获得爆发性增长。新浪网,中国三大主要商业网站之一,日均浏览量超过7 亿次,备受国内外用户推崇。微博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的社交网站,提供个人上传微型博客和网络交友服务,2010 年,微博正式诞生。这是一个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平台,为公众提供娱乐和休闲生活服务,普通民众开始由沉默的“受众”转化为发言者,微博利用其实时、广泛、无地缘限制和群体互动等优点,成为各种思想、信息碰撞的平台,成为公众政治参与的大舞台,相比较传统媒体对社会更有影响力,充分展现了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人文信息发展。如今,我们的工作生活与互联网之间关系就好比“鱼和水”的关系,以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崛起意味着社会传播发生了转变,这种新媒体的出现实实在在地改变了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舆论生态和大众生活。“人人皆可发言”几乎成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兴奋的理由,公共话语体系的革新,使得自由表达、公共参与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尤其是微博在中国广泛使用,网络语言的自我更新和发展步伐加快,网络话语表达呈现出越来越小的碎片化的特征趋势,并且在新浪微博用户范围,“大 V 用户”的每一次发言,其受众的数量都要远远高出党报的发行量,具有相当大的舆论影响力。

本研究选择了《人民日报》和新浪微博关于城管形象传播的信息文本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两者都有一定数量的文本资料可供参考;其次,《人民日报》和新浪微博分别代表了国家官方以及草根个人,二者具有不同的性质。经过笔者对 2010 年至 2014 年间媒介中围绕“城管”的报道进行整理分类,为保证研究的可操作性与统一性,本部分将研究文本设定在人民日报和新浪微博,不包含视频,以文字为主,形式体裁不限。

......................


2.2  《人民日报》和新浪微博对城管群体的报道

2.2.1  资料统计

(1)《人民日报》

笔者经过翻阅查询,整理了《人民日报》中 2010 至 2014 年间以“城管”为标题的新闻报道,将所检索到的 129 篇报道进行分类统计,见表 2.1 和图2.1:

“城管”媒介形象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新浪微博为例

图中显示的是2010–2014年间《人民日报》中有关城管报道数量,经过笔者整理发现,在2005–2009年间《人民日报》城管群体报道数量分别为4、9、3、8和11(篇),明显少于2010–2014年间的报道数量,《人民日报》有关城管报道在2010年开始出现数量猛增势头,2013年达到38篇,虽然2014年有所滑落,但总体与2010年保持平衡,从2005年的4篇到2010年的21篇再到2013年的38篇,这样的增势恰恰说明了城管在现今社会中不单单是一个职业群体所在,甚至说是涉及到了人文道德层面,慢慢进入官方视野,使得城管群体得到了更多的社会聚焦。

............................


第 3 章  城管媒介形象的特征分析 ............ 24

3.1  正面形象 ............. 24

3.1.1  爱岗敬业工作者形象 ................. 24

3.1.2  执法创新管理者形象 ........... 26

第 4 章  媒介塑造城管形象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分析 ............ 39

4.1  媒介环境 ................. 39

4.2  社会环境 ....................... 40


第 4 章  媒介塑造城管形象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分析


通过前面的内容分析,城管媒介形象的大致轮廓已经勾勒出来,这一群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社会舆论制约着城管的转型,舆论也引导着社会和大众对这一群体的认识、接纳,甚至会影响社会和谐建设。本部分,笔者将从不同方面,分析影响城管形象的因素,并对城管形象做出思考。本文作者认为,城管媒介形象呈现负面化的原因存在以下原因:


4.1  媒介环境


媒体是把双刃剑,正是由于媒体的报道,一些冲突事件得以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这其中,新媒体以其公众广泛性、高度开放的自由表达程度可以不受限制的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从众心理的程度要小于传统媒体时期。

从被传播的一方来说,城管正常执法做到让群众满意是其职责所在,理应是常态事件,而一旦发生了城管暴力执法甚至城管打(死)人等负面事件的时候,常态事件就会转为非正常事件,在当前媒体宣传社会主义精神的前提下,相比于对城管正面的报道,城管的负面新闻更容易被受众放大。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城管正常执法是常态,而“城管打人”则是非常态,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心理认知的“意见环境”形成了一种大众传播观—舆论。

从传播一方来看,为了满足刺探隐私、寻求刺激的心理需求,负面报道存在过度的指责与批判。城管被打了,铺天盖地的是职责城市管理人员仗势欺人,到处是一片叫好声音,并没有人去关注小商小贩占道经营给城市带来的混乱,而是同情商贩的遭遇。在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如何做到“吸引眼球”成为了媒体选择标题、图片和视频的重要标准,如“湖南临武城管执法冲突事件”“云南开远城管打人”“陕西延安城管暴力执法踩头”等事件中,城管群体就被贴上了“粗暴”的特定标签。很多媒体的新闻标题都离不开“暴力”、“殴打”等刺眼词汇。由此可见,舆论在冲突事件方面,较多呈现出的是冷漠的旁观、围观或是唏嘘,并没有加强对事件双方的引导和关怀以及深入了解,由此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城管群体的谴责,这种非理性倾向使得舆论环境凸显了温和、理性的氛围不足,充满讽刺、谩骂、恶搞和怨恨,充满暴戾之气,继而形成一种非常强大的可怕力量,使得“沉默的螺旋”效应被放大。

..........................


结语

城管群体作为维护城市环境秩序的必然产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社会系统之一,其报道能够影响城管群体整体形象。因此,如何进行科学、客观的舆论导向,正确引导城管自身发展,引导社会和公众正视城管群体是当要之急。

本文通过《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中的报道个案来分析我国媒体再现城管形象的情况,以唤起所有媒体对这一群体的正确传播。首先,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 2010–2014 年间城管报道进行研究,通过对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倾向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其次,结合搜索到的数据,将城管形象大体分为两个方面,即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的形象和难以摆脱的负面形象,让我们看到了城管群体为了城市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也同时反现了城管群体在现有体制下举步维艰的生存状况。最后,分析了城管媒介形象的造成因素,分别从媒介环境、社会环境、大众心理等方面进行解读,为大众传播建构城管媒介形象提供一定参考。

媒体是社会的监管者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传话筒,媒体报道“城管冲突事件”时往往侧重的是该事件中与城管对立的“社会弱者”,从而缺乏对事件双方的深入采访调查,使得采访结果的横纵两方向都不够深入。因此,媒体在报道相关冲突事件的时候,应该根据事态发展、逐渐深入采访、关注多方动态,既要有“意见领袖”,也要有普通群众;既要有政府专家,也不能缺少底层平民,以此增加媒介声音的多元性。同时,媒体应该尽量避免“惯性思维”,避免被其“绑架”,要做好“社会发声器”,保持一颗公正平等的心,拥有冷静、反思、探究的心态,善用专业知识发觉时间表面背后深层次的问题,不仅做到能够报道“冲突事件”或者“暴力执法”,也能着力去报到“扰乱城市秩序”、“破坏城市整洁”的现实情况,用负责任的态度,去修补城管与摊贩群体乃至社会各类群体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98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98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1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