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术论文 >

2014年金庸研究学术论文索引

发布时间:2017-12-08 16:21

  本文关键词:2014年金庸研究学术论文索引


  更多相关文章: 金庸 论文索引 人物形象 文史博览 雪山飞狐 名作欣赏 《笑傲江湖》 叙事学角度 农药市场信息 李莫


【摘要】:正~~
【分类号】:Z89
【正文快照】: 1.侠道剑魂——以金庸作品为例侧谈中国精神//艺术评论,2014(1)…………………………………………肖云儒.2.金庸武侠小说的人文精神//学周刊,2014(1)…………………………………………………李改婷,邱悦,娄博.3.金庸:我若在台湾也投蒋经国一票//文史博览,201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綦桂芬;;论金庸的俗与不俗及其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刘明;论二十世纪的文化精神与金庸的身份辨认[J];东岳论丛;2002年04期

3 钱素芳;个体生命与集体意识——从人性的角度看金庸和古龙小说的异同[J];青海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4 王雪菲;试论金庸和林语堂的情爱描写模式[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5 王敬三;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之光——论文学家金庸及其作品迈向世界文学之林[J];嘉兴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甘蓝;走上“神坛”之前的金庸[J];现代交际;2004年05期

7 杨春燕;金庸:一个传统文化审美神韵的自觉追求者[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丁进;中国大陆金庸研究述评(1985~2003)[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9 仇如英;论金庸想像世界的两大特点[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02期

10 黄俊英;;政经人物[J];观察与思考;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温左琴;席扬;;论金庸的大陆“接受过程”[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2 金庸;;题词[A];茅盾研究(第七辑)[C];1999年

3 张超;刘同为;;“金庸武侠”探骊——从传统武学的角度审视金庸武侠作品的文化内涵[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亚猛;;超越“不可逆转点”还是到达“拐点”?:汉语的现状及我们的对策(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5 高小康;;侠与流氓[A];东方丛刊(2004年第2辑 总第四十八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涟;与金庸燕园“论剑”[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刘畅;解读金庸大话金庸[N];中国邮政报;2002年

3 ;说说《金庸传》[N];工人日报;2003年

4 光明;金庸是怎样成功的[N];深圳商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甘险峰;“金庸”为什么总是这样热?[N];深圳商报;2002年

6 谢泳 (《黄河》副主编);倒映的金庸[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赵艳红;金庸作品出版权易主的背后[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蒋连根;金庸和他的两位母亲[N];浙江日报;2001年

9 盐城市 王淦生;鲁讯的“沉重”不敌金庸的“轻松”[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劳陈促;金庸的人生分水岭[N];中国邮政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邱健恩;金庸小说叙事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陈淑贞;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3 杨伦;金庸的“江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马琳;性别文化视域中的张恨水与金庸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宋琦;武侠小说从“民国旧派”到“港台新派”叙事模式的变迁[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雨;中国大陆金庸研究述评[D];郑州大学;2009年

2 莫杨冰;报人金庸的社评建树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姚莉;对金庸作品的文化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宋裔烽;论金庸的评论散文[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美芬;金庸:浅俗下的厚重[D];青岛大学;2006年

6 刁军;百年—金庸[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思琦;金庸武侠世界中的政治叙事[D];浙江大学;2008年

8 封晶晶;金庸武侠剧的喜剧性效果生成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佩;金庸及其作品研究初探[D];海南大学;2013年

10 唐杰;金庸笔下黄蓉形象的文化解读[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67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zy/1267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c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