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元话语研究
本文关键词:应用语言学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元话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元话语 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 人际元话语模式 语言特征
【摘要】:元话语是表示作者态度以及构建作者和读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有关元话语的研究不断受到关注,大量的研究都证明了其重要性。然而,目前对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中元话语手段使用的研究上尚不多,因而本文旨在探讨元话语在英语学术论文摘要这一类语篇中使用情况。 本文采用Hyland的元话语模式为理论框架,对应用语言学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元话语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旨在考查应用语言学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元话语分布特点以及各元话语资源的语言特点。笔者从2009至2011年出版的2种国际权威语言学期刊上,收集了60篇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建立了本研究的语料库。 研究发现,元话语在语料中使用频率较高,元话语资源在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还表明,本语料中的模糊语,过渡语,语码注释语和框架标记语的使用最为频繁。本文主要讨论了各元话语资源的具体语言特点,如转折连词使用的较多,,框架标记中表示序列和写作目的的元话语使用较多,态度标记中表示重要性的元话语词语使用较多以及提及作者自己的第一人称代词使用较多等等。最后,本文讨论了各元话语资源使用上语言特点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元话语 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 人际元话语模式 语言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6
- 摘要6-9
- List of Tables9-10
- List of Figures10-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5
- 1.1 Background11-12
- 1.2 Purpose of the Study12-13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3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3-15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5-26
- 2.1 Introduction15
- 2.2 Significance of Abstract15-16
- 2.3 Previous Studies of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16-18
- 2.4 Definitons of Metadiscourse18-19
- 2.5 Categorizations of Metadiscourse19-25
- 2.6 Summary25-26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6-34
- 3.1 Introduction26
- 3.2 Key Principles of Metadiscourse26-30
- 3.3 Hyland‘s Interpersonal Model of Metadiscourse30-33
- 3.4 Summary33-34
-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34-37
- 4.1 Introduction34
- 4.2 Research Questions34
- 4.3 Data Collection34-35
- 4.4 Procedures of Data Analysis35
- 4.5 Summary35-37
- Chapter Five Findings and Discussion37-56
- 5.1 Introduction37
- 5.2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Metadiscourse Resources in English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37-38
- 5.3 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38-45
- 5.3.1 Transitions39-40
- 5.3.2 Frame Markers40-42
- 5.3.3 Code Glosses42-43
- 5.3.4 Evidentials43-44
- 5.3.5 Endophoric Markers44-45
- 5.4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45-52
- 5.4.1 Hedges45-48
- 5.4.2 Boosters48-49
- 5.4.3 Attitude Markers49-50
- 5.4.4 Self Mentions50-51
- 5.4.5 Engagement Markers51-52
- 5.5 Discussion52-55
- 5.6 Summary55-56
- Chapter Six Conclusion56-61
- 6.1 Major Findings56-58
- 6.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58
- 6.3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58-59
- 6.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59-61
- References61-66
- Appendix Sources of English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66-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地;;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元话语功能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9年18期
2 杨信彰;;元话语与语言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12期
3 章毅;;教授元话语对写作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8年10期
4 孔瑞;辛鑫;;中国学生口语中元话语使用情况实证研究(英文)[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9年01期
5 丁珊;;元话语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6 段瑞云;;英语标点元话语的功能探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高竞怡;刘源甫;王晓燕;;论元话语和话语标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8 韩美竹;;元话语、语料库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外语界;2009年03期
9 林美珍;;英文求职信中的元话语[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王霞;;元话语与话语人际关系的建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佐成;;中美大学生图表描述作文中契合的比较研究[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郭龙生;;应用语言学术语数据库[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3 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4 李霞;;对话教学下的教学智慧[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5 于根元;;20世纪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姜亚军;姚喜明;;评《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的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许嘉璐;;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9 林仲湘;;学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强语言学的科研工作[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李宇明;;促进语言生活健康发展(代序)[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敬涛;利益博弈应容忍多元话语表达[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王力邋记者 毛东风;全国应用语言学论坛召开[N];吉林日报;2007年
3 宗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语言学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沈玉;第三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在徐州举行[N];江苏教育报;2009年
5 金鑫;14卷世界语言学巨著在华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6 邓军海;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亟须解决的三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 郭龙生 记者 陈瑞昌;应用语言学应为国家发展服务[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霍庆文;《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的引进和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沈宫石;吴青山 青春在助学中闪光[N];安徽日报;2010年
10 李郁;我国建成首个法律语言语料库[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涛;中国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朱玉山;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文本中元话语使用和分布特征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秦枫;中国工科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中的互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余玲丽;引言与结论的呼应:基于英汉博士论文体裁的元话语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胡春华;学术讲座中元话语的语用学研究:顺应—关联路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梁晓玲;现代汉语引发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熊淑慧;中国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俊儒;中英文应用语言学论文引言部分的体裁分析与对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高健;英语元话语的人际—修辞功能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10 蔡春露;威廉·加迪斯小说中的熵[D];厦门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辉;应用语言学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元话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王宪;元话语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对比分析[D];燕山大学;2010年
3 冯永维;电视讲座中的元话语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竹;中美报纸社论中元话语使用对比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樊惠君;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每周电台演讲的元话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刘丽娟;英语研讨会中元话语的劝说功能[D];宁波大学;2011年
7 徐艳;元话语:中英人物评论中“多声”互动的构建[D];宁波大学;2011年
8 洪婵;中美大学生课堂报告中元话语的关联阐释[D];宁波大学;2011年
9 钱秀娟;英语教师课堂多模态元话语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10 李微;顺应论视角下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中的元话语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00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zy/600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