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术论文 >

现代传播投稿邮箱_最新国际经济新闻_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

发布时间:2016-08-21 15:12

  本文关键词:国际新闻界投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国际新闻界_投稿_杂志社_订阅


有人想往《国际新闻界》杂志投稿发表论文,据楼主消息,《国际新闻界》杂志属于cssci吗?投稿发表论文难度非常大吗?但是楼主还是将一些《国际新闻界》杂志社编辑部的信息分享,希望在《国际新闻界》杂志投稿发表过论文的朋友分享一下经验,主要是分享一些国际新闻界投稿和投稿要求的经验。

《国际新闻界》简介

《国际新闻界》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新闻传播学综合性学术月刊,刊载国内外新闻传播学各领域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原创性成果。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之一。对来稿实行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坚持学术质量第一,致力于学术自由与创新的追求,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瞄准国际学科前沿,继续保持国内一流水平,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学术期刊。

《国际新闻界》投稿指南

一、《国际新闻界》投稿稿件类别
(一)研究论文
论文(含本刊公开征集的话题稿)以中文或英文写作,1万字以内(包括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注释、引用文献、表格、图片等)。论文要有较新的学术观点(不要感想、建议、启示之类,不要使用没有科学依据的“××性”、“××化”的概念),或新的研究角度、新的研究方法,或新发现的学术资料。论文的材料和论证要围绕核心观点展开,,研究方法规范,不要泛泛议论,防止行政思维,拒绝套话空话。
(二)译稿
译稿1万字以内。若原文篇幅较长,译者可经作者同意后摘译。译稿要附上版权人的授权证明(如对方的电子邮件回复截图、授权书传真等)。
(三)书评
欢迎作者向本刊编辑部寄送其最新出版的书籍,本刊选择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书籍赠送相关学者并约请其撰写书评;同时也接受其他投稿。书评6千字以内,限于对三年以内出版的中外文新闻传播学类书籍的评述,不同于书讯, 更不是夸奖或广告。书评要有独到的观点,以评论或讨论为主,内容主要包括对书籍的简介(不超过全文的四分之一)、从学术史的角度对该书的选题、价值或特点的论述、该书的不足以及自己依据相关研究的补正,无需摘要、关键词,需要时可以有注释或引用文献。书评中要有书籍的出版信息,包括作者、书名、出版时间、地点、出版社、页数、价格、统一书号,此类信息若是中文,要译为英文。

二、《国际新闻界》投稿编审程序
(一)投稿
1.作者按网站要求注册后,通过在线投稿系统投稿,请勿将稿件发给编委和编辑部任何个人或以其他方式投稿,以免耽误审稿。
2.无论审稿中还是刊发后,论文一旦被确认抄袭、剽窃,本刊将在五年内拒绝该文作者的投稿,并在本刊及网站发布公告,冻结其注册账号。发现一稿多投,则在三年内拒绝该文作者的投稿。
(二)审稿
1.来稿上传后,将由编辑部初审;若适合本刊,则以双匿名形式分发给两位审稿人进行同行评议。作者通过投稿系统可以查询审稿进度,发现退稿提示,请另投他刊。
2.若审稿人提出修改意见,请作者参照修改后上传修改稿及答辩说明。若两位审稿人意见相左,本刊将请第三位审稿专家评审,并由编委会决定评审意见。作者2个月内未上传修改稿,将被视为自行放弃投稿。
(三)录用
1.来稿在审稿人“推荐刊用”后,将由栏目主持、责任编辑、编辑部主任、主编助理依次再度编审,执行主编终审,全部通过后,本刊将择期发表。
2.稿件发表时将公布作者的电邮,以便于作者与社会的联系,作者若不同意,敬请事先声明。
3.文责自负,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技术性、文字性修改,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可以进行实质内容的修改。
4.稿件发表后,版权即属于编辑部所有(包括上网版权)。
5.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来稿一经刊用,即赠送当期刊物。

三、《国际新闻界》投稿稿件标准
(一)正文
1.稿件在线投稿时最后一步上传word文档,命名格式为:文章名称-投递日期。如:“论危机传播中的风险放大-20120901”。
2.为了保证匿名评审的公正,稿件正文word文档的文件名和内容中都不能出现任何表明作者身份的信息,但要包含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和引用文献,否则将被直接退稿。
(二)格式规范
本刊在美国心理学会(APA)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正文、注释、引文和引用文献的格式规范;标题、摘要、作者简介、基金项目、中文文献要译为英文(若是英文稿件,需译为中文),详情参考投稿系统中的《格式规范》要求。未遵照本刊格式规范的稿件将不能通过评审。

《国际新闻界》杂志社

《国际新闻界》杂志社社长: 倪宁
《国际新闻界》杂志社主编: 陈力丹
《国际新闻界》杂志社地址: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59号明德新闻楼
《国际新闻界》杂志社邮政编码: 100872


  本文关键词:国际新闻界投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9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zy/99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3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