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知识点_ 第69章 管理的控制职能(4)
本文关键词:管理学原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69章 管理的控制职能(4) 作品名称:管理学原理 作者:张根东
预算使管理控制目标明确,让人们清楚地了解所拥有的资源和开支范围,使工作更加有效,但过分依赖预算,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危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让预算目标取代组织目标;二是预算过于详细;三是预算导致心理低下;四是预算缺乏灵活性。
(四)预算的方法
由于预算的结果常被用来做控制标准,故预算方法的选定非常重要。一般预算采用固定预算,而且多为根据基期数据调整,从而带来一定的危害,这些在上面已有所提及。另外两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这种状况,即弹性预算和零基预算。
1.弹性预算
弹性预算又称可变预算,其基本思想是按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分别编制固定预算和可变预算,以确保预算的灵活性。在编制可变预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研究各种费用的变动程度,以确定各种换算系数,这样更有利于预算的合理性、准确性,减少预算变动的频繁程度。这种预算的控制力度稍弱,但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能较好地适应控制的要求,在预算控制中弹性预算比较常见。
弹性预算编制有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业务量的计量单位;(2)确定适用的业务量范围;(3)确定成本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多水平法、公式法和图式法等把企业成本分解为固定、变动、半变动成本;(4)确定预算期内各业务活动水平;(5)编制预算,若企业事后按实际业务量编制弹性预算,可按实际业务水平编制;(6)进行分析、评价、考核预算控制的执行情况。
2.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是由美国得州仪器公司首创的,其基本思想是: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都看着是从零开始,预算也就以零为基础。由预算人员在从头开始的思想指导下,要求每个项目的预算费用以零为基数,通过仔细分析各项费用开支的合理性,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安排各项活动即各个部门的资源分配和收支。
零基预算方法要求把企业计划分为目标、业务和所需的资源等组成的各个项目计划的费用,其中,每个项目计划的预算费用都是以零为基数重新计算的。将各种合乎需要的计划按它们对企业的效益来计算其代价并进行检查,然后按它们的效益大小顺序排列并根据费用—效益标准对它们做出选择。零基预算避免了预算控制中只注重前段时期变化的普遍倾向,它迫使主管人员重新安排各个项目计划,这样做可以从整体出发连同新计划及其费用一起来考虑所确定的计划及其费用,有利于资金分配和控制支出。同时,零基预算还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层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零基预算也有一些缺点,主要表现为费用估计中有相当程度的主观性及预算工作量较大,成本较高。现实中每3~5年编制一次零基预算,以减少浪费和低效。
(五)预算的作用及其缺点
1.预算的积极作用
由于预算的实质是用统一的货币单位为企业各部门的各项活动编制计划,因此它使得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效果和不同部门的经营绩效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方向和组织中的优势部门与问题部门,从而为调整企业活动指明了方向;通过为不同的职能部门和职能活动编制预算,也为协调企业活动提供了依据;更重要的是,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始终是与控制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编制预算是为企业的各项活动确立财务标准,用数量形式的预算标准来对照企业活动的实际效果大大方便了控制过程中的绩效衡量工作,也使之更加客观可靠;在此基础上,很容易测量出实际活动对预期效果的偏离程度,从而为采取纠正措施奠定了基础。
由于这些积极作用,预算手段在组织管理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2.预算在编制和执行中的缺点
(1)它只能帮助企业控制那些可以计量的,特别是可以用货币单位计量的业务活动,而不能促使企业对那些不能计量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活力的改善予以足够的重视。
(2)编制预算时通常参照上期的预算项目和标准,从而会忽视本期活动的实际需要,因此会导致这样的错误:上期有的而本期不需的项目仍然沿用,而本期必需而上期没有的项目会因缺乏先例而不能增设。
(3)企业活动的外部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会改变企业获取资源的支出或销售产品实现的收入,从而使预算变得不合时宜。因此,缺乏弹性、非常具体、特别是涉及较长时期的预算可能会过度束缚决策者的行动,使企业经营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4)预算特别是项目预算或部门预算,不仅对有关负责人提出了希望他们实现的结果,而且也为他们得到这些成果而能够开支的费用规定了限度,这种规定可能使得主管们在活动中精打细算,小心翼翼地遵守不得超过支出预算的准则,而忽视了部门活动的本来目的。
(5)在编制费用预算时通常会参照上期已经发生过的本项目费用,同时,主管人员也知道,在预算获得最后批准的过程中,预算申请多半是要被削减的。因此他们的费用预算申报数要多于其实际需要数,特别是对于那些难以观察、难以量化的费用项目,更是如此。所以,费用预算总是具有按先例递增的习惯,如果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没有仔细地复查相应的标准和程序,预算可能成为低效的管理部门的保护伞。
只有充分认识了上述局限性,才能有效地利用预算这种控制手段,并辅之以其他工具。
二、全面成本控制
全面成本控制是在对系统的所有工作做全面详细的分析后,层层分解成本指标,,以其作为衡量控制标准。也就是说,以成本为控制主线,确保在预定成本下获得预期目标利润。
全面成本控制是企业全员的成本控制、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与传统成本管理观念相比,成本全面控制在深度、广度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实行相对成本节约;扩大了成本控制的空间范围;增大了成本控制的时间跨度;充分发挥成本控制的效能。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和特点,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模式,确定以成本控制方法、管理重点、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奖惩办法等相结合的全面成本控制体系,实施目标管理与科学管理结合的全面成本控制制度。
(一)企业全面成本控制的实现途径
1.全过程成本控制是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全过程成本控制是从传统的生产过程控制向前延伸到投产前的筹划过程,向后扩展到售后用户的使用过程等一切发生耗费而影响成本的活动过程。主要包括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从控制功能上看,预先控制以成本控制的战略高度,对反馈和收集的经济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和利用,从成本与资金、质量、功能、工艺、设备、资源配置、售后服务、市场竞争等多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以便选择最佳的成本方案,确定最佳的成本目标,约束和监督未来的经济活动,使损失浪费防患于未然。这是全过程成本控制的根本性控制,对控制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虽然预先控制在全过程控制中占主导地位,但现场控制是预先控制的具体实施行为,是对预先控制目标值的有效保证。事后控制既是对现场控制的综合反映,又是对预先控制目标值预测程度的检验。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控制整体,既要突出重点控制,又要狠抓全程控制,强化全过程控制的广度。会计控制系统作为非平衡状况下的开放系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系统内部环境经常处在不规则的变化之中,有规则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措施,往往被无规则的随机事项所干扰,造成受控量的实际值偏离目标值的涨落现象。这就需要在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过程中,收集、加工、处理外界的相关信息,并与内部信息相比较,交换能量,揭示受控量实际值偏离目标值的主客观原因,研究市场经济的客观发展趋势,采取纠正措施或修正受控量的目标值,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通过信息的及时反馈,对受控量输入值进行及时的控制或调整,增强过程控制的运行规范力,使控制系统向稳定有序转化,形成预先控制与现场控制及事后控制互补并控的组合控制,实现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统一。
2.全系统成本控制是成本控制的有效机制
全系统成本控制是根据系统论的理论,在实施控制过程中,依据等级秩序原理,在企业领导的领导下,建立以财会部门为中心、以车间为纽带、以班组或作业为中心、以作业岗位和个人为基础的纵向三级责任实体,以财会、供销、生产技术部门为主导的横向平行责任实体,形成纵横交错、上下连锁、相互依存的成本控制系统。由于企业各生产经营环境的作业相互联系,形成相互依存的“作业链”,所以,在控制系统内部要建立以作业中心为责任中心的作业控制体系,实现“作业键”的整体作业控制。根据系统对象的可控空间和可控性,采用等级结构控制形式,对成本各层次作业划分责任和分解成本总目标,使具体的作业成本目标值层层细化落实到各职能部门、车间、班组或责任中心、作业岗位和个人。实行归口分级定岗作业成本控制,使压力、动力、活力同在,责任、权利、利益并存,充分调动各层次、各责任中心、各作业岗位和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各自的可控特征,优化控制方法,强化控制功能,硬化控制措施,促使完成各自的责任目标,确保总目标的实现。通过总目标的分解落实和实施,协调总体与局部、局部之间的经济关系,使其经济行为有机地协作配合,强化系统控制的力度,以保证全系统控制的协调运行,从而提高空间控制的整体效应。会计控制系统作为非平衡状态下的开放系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责权利的有机结合,系统各层次之间的正常协调关系往往受到干扰,使其协同作用受到破坏,为保证控制系统高效地运行,需要应用各种理论和方法,创造出一种各责任层次协调一致的机制,形成具有一定功能和有序地自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各责任层次的相互协作作用,促使控制系统发生良性循环。
3.全指标成本控制是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
全指标成本控制是在全系统成本控制的机制上,根据控制论理论,依据各责任层次所处的不同地位、权限和控制功能,采用不同的量度指标予以控制。企业财会部门结合各职能部门,应用现代会计技术方法,根据目标利润等指标,上下结合,反复测算,在严格控制实物量和劳动量的消耗基础上,确定目标总成本,以把握全厂的经营总目标。各职能部门实行两种量度指标分别情况控制。车间、班组或责任中心既要执行厂级决策和组织日常的生产活动,又要直接参加生产活动,因此,各作业中心和作业岗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控制点,由于控制功能所限,它们只能是对资源消耗和组合进行自控,实行实物量和劳动量控制更为直观有效,以求达到低耗、优化、高质的目的。如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工时消耗以及影响成本的废品率、等级品率等指标都应在控制的范围之内。会计控制系统作为非平衡状态下的开放系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使系统内部各种形态和结构发生不连续的突然变化现象,其发展趋势也必然从一种稳定组态跳跃到另一种稳定组态,那么,分析研究这种转变机制,就需要通过建立相关的数字模型,研定系统内在运动的机制和变化规律,找出系统可能演化的趋势和发生突变的规律、条件和促使其发生非平衡变化的临界变量。因此,在全指标控制中就要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的盈亏平衡点、经济定货量、边际分析法等技术方法,对各种数据进行科学的测算和加工处理,揭示有关研究对象的相互变量关系及一定条件下的临界变量界限,进一步认识目标控制的质变过程,把量的活动控制在最佳的范围内,保持物质的相对稳定,增强目标控制的量变应变力,使控制系统向质变有序转化。形成价值量与实物量及劳动量的多向制约组合控制,实现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的统一。
(二)全面成本控制的实施过程
1.制订成本控制标准
全面成本控制使得企业的成本决策呈现多层次化,各成本控制单位处于不同的管理层次,具有各自的成本决策内容和权利。因此,企业在树立总目标的前提下,必须调动企业各层次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企业整体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的顺利实施。制订成本控制标准是实施全面成本控制制度的首要任务。成本控制标准要以历史数据为依据,以有效经营为前提,通过准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排除偶然性、意外情况和不该发生的浪费,在效率良好的条件下,根据下期一般应该发生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的标准。把理论上不存在,但在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损耗和低效率等情况考虑在内,比如正常的废料与废次品、正常的时间损失、正常的设备维修与故障等,使标准切实可行。从量的指标上看,它应该宽于理论成本,但又严于历史平均水平,实施以后实际成本绝非轻而易举就能达到这一标准,必须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工作和有效活动才能实现。
2.开展差异调查、实行成本否决、完善考核体系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管理学原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5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ishujinen/125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