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第四章答案_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 三 版)
本文关键词: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 三 版 前 言
本教材第二版2001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编者非常感谢选用本教材的老师和同学。这次再版是在新的指导思想基础上修改完成的。
编者在第一、二版时为教材设定的目标是“涵盖在汇编语言层次上全面应用IBM PC/XT微机系统全部必需知识”。这个目标落实到具体,就是能够用8086 CPU、存储器芯片和其它逻辑电路或组件设计组装专用的单板机;能够为各种应用编制优质的汇编语言程序;能够有效利用系统提供的常规输入输出接口设备和开发专用的接口来连接专用的外部设备。这个目标在当时是达到了的。之所以这个目标能够达到,是因为IBM PC/XT系统比较简单,那几项具体目标涉及的知识点相对较少,学生可以在两个学期里学会并掌握。
本教材初版至今已近20年,现在情况改变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微机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在无数的系统软件支持下应用越来越方便。但今天的微机系统比IBM PC/XT复杂多了,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太宽了。比如说CPU,要把奔腾4的CPU指令系统的全部指令功能和涉及的概念讲清楚得用相当多的时间;主机板上的芯片组,Intel公司为它生产的每个产品提供的原始的应用资料就有数百页;主机板与外界连接的总线从ISA一种变成多种,每种总线的协议文本至少数十页。当然还有更多方面的改变。面对这些改变,如果仍然把教材目标定位于在汇编语言层次上全面应用微机系统,则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所以无论教材还是课程都应该改革,重新确立目标。
像微机原理这类教材的再版,首先是内容的更新,能够反映当前的微机系统水平。所以,这次修订,增加了体现当前微机系统总体特点的“现代微机系统的主机板”一章;在存储器部分增加了反映当前存储器特点的“存储器层次体系结构”和“主存储器的组织”等内容;在输入输出接口部分则以“北桥”、“南桥”芯片支持的多种总线输入输出体系结构取代单一的ISA总线体系结构。
考虑到课程教学时数的限制,应出版社的要求,此次修编删减了许多内容的细节。
此次修编和前两版一样,编者特别重视在内容次序安排上和叙述风格上让教材有利于老师的教学组织和学生的自学。
尽管我们有改革的思想,但在具体内容处理上,“新与旧”、“原理与细节”本来就是矛盾的,如何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并不容易。所以此次修编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本教材第一、二版由王永山主编(第一作者),杨宏五、杨婵娟参加编写。
本次再版仍由王永山主编(第一作者)。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部分和输入输出接口部分由王博修编。全书由王永山统稿。
王永山
于暨南大学
2009年4月
第 二 版 前 言
本书第一版于1991年12月问世。近8年来它之所以受到欢迎,重印多次,主要原因在于编写指导思想正确。它作为电子信息类各专业(如电子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微电子学)的“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课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面向教学和面向应用相结合。
面向教学首先考虑到的是专业特点。电子信息类各专业不同于计算机专业,不可能学习那么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课,也不是先学习过如“计算机的组织与结构”课程,在掌握了计算机各部件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再学习某些型号的微型计算机的特定结构,而是以应用特别是直接应用计算机为教学目的。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也不同于文、医、农类各专业。因为电子信息类各专业本身涉及的设备和系统几乎无不包含计算机。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和技术人员,如果不具备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知识,就无法从事本专业的科研和技术工作。例如,通信专业的技术人员,如果计算机知识不足,就无法理解通信网技术中经常用到的“实体”(Entity)的概念;如果不知道计算机有处理多任务的功能特性,就很难理解数据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的差别。又例如,对于自动控制专业,如果技术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欠缺,就很难理解控制的各个环节是如何实现的。所以,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应该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对计算机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 汇编语言可以作为一个标志。对微处理器和微机系统的硬件组成知识的掌握以适应汇编语言为基准,对程序和软件知识的掌握以汇编语言编程为基准,这就使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和高级语言编程基础之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面向教学考虑的第二个问题是该门课程的教学特点。一般认为,微机原理课所包括的知识,与许多其它课,如数字信号处理、统计信号处理等课相比较,是不算难的。因为基
本不涉及复杂的数学和抽象的理论。但这门课的困难出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在课程开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学生喊“难”,甚至觉得自己还没有入门。这种现象要持续到课程将结束时才有所好转。经过上机实习和总复习,学生才得到“这门课不算难”的体会。这种从难到不难的教与学过程,可算是这门课的特点之一。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任何一个计算机系统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讨论计算机整机工作过程时要涉及到整体的每一部分;讨论某一部分工作过程时又要涉及到其它部分的工作过程。这样一来,不仅不能在短时间内较深入地讲清整机工作过程,而且很难孤立地讲清楚某一部分的工作过程。所以,即使是最好的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总是处于“学会了一些新知识,弄清了一些原来保留的问题,又保留一些新问题”的循环中,直到课程结束时,才把保留的问题基本搞清楚。考虑到该门课的教学特点,本书编写时特别重视内容的次序安排有一条好的思路,由浅入深,突出重点,前后照应并与上机实践环节紧密配合;既使教师便于课堂教学组织,又便于自学阅读。注重思路是教材与说明书之类的技术资料的重要差别。说明书之类的技术资料是给内行人看的,需要描述正确,可以不重视思路。但教材是面向初学者和指导初学者学习的教师的,我们必须站在教师和学生的立场上,为教和学选择一条好的思路,,妥善安排内容和次序。
面向教学的第三点是考虑叙述的语言必须易于理解。编者认为,取材于原始外文科技资料时,在正确理解其物理意义的基础上,用易懂又规范的中文描述,是责任心的体现。
出于面向应用的考虑,本教材以IBM PC系列机为讨论背景,教材的内容可以直接指导汇编语言的应用程序设计和输入输出接口的应用与开发。
很多章节写入了编者在多年科研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使本书能在学生今后的工作中仍有指导作用。
初版至今近8年来, IBM PC系列机有了很大发展。微处理器出现了80286、80386、80486、Pentium等。它们组成微机系统以其速度快、内存空间大和专用的逻辑支持了多任务的功能。作为教材,不可能也无必要对每种微处理器组成的微机系统逐一讨论。此次再版,新编写了第8章“高档微机的某些新技术”,使学生对IBM PC/AT及以后的微机系统有一全面的了解。新编写的第 9 章“CMOS和BIOS”,应该看作是微机原理的一部分。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理解微机的工作过程,而且可以直接指导经常遇到的系统设置操作。
此次再版,除第8、9章是新编写的之外,在存储器系统中,增写了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和磁盘存储原理;输入输出接口的两章在次序和内容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增删。删去的8255、8251接口芯片内容,希望能在单片机课程中进行学习。其它章节也有很多
修改。
全书仍由王永山主编,并由其新编写了第8、9章,且对第1、10、11章进行了修改。第2、3、6、7章由杨宏五编写和修改。第4、5章由杨婵娟编写和修改。
为了便于教与学,将编写和出版与本教材配套的学习指导书,各章习题将会包含在学习指导书中。
感谢本书主审徐国治教授的精心审阅和宝贵建议。感谢责任编辑夏大平和出版过程中对本书作出贡献的所有同志。
由于编者水平的限制,书中所出现的缺点和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1999年5月
第 一 版 前 言
本书是为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自动控制和工业自动化等专业本科生“微型计算机原
理与应用”课编写的教材。以前该课程的内容主要以Z80为代表的8位微处理器和微机系
统为主。本书则改为8086/8088微处理器为代表的16位微处理器和IBM PC微机系统。这是教材内容的一次大更新。
根据编者多年教学实践的体会,确定编写本教材的指导思想是突出面向教学和面向应用。为了实现面向教学和面向应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本书编写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1. 讲述微处理器原理和如何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组成微机系统部分,以8086微处理器为背景;在讨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输入输出接口技术时,则以IBM PC/XT系统机为背景。
2. 在内容的次序安排上,特别注意到既使教师便于课堂教学组织,又便于学生自学阅读。无论整个教材还是各章节都由浅入深,突出重点,前后照应。
3. 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充分照顾到学生上机实习环节,并为尽早上机实习创造条件。
4. 很多章节写入了编者在多年科研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使本书能在学生的以后工作中有指导作用。
本书全部内容适合于108学时的教学大纲要求。如果教学时数较少,可根据需要选择学习有关章节。
本书由王永山主编,并编写其中第一、八、九章,第二、三、六、七章由杨宏五编写,第四、五章由杨婵娟编写。
由于编者水平的限制,加之时间仓促,定会有不少缺点和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1991年9月
本文关键词: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8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ishujinen/168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