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英文数据库 >

艺术品投资_第一部分 清代时澄之制竹刻松下高士笔筒

发布时间:2016-11-18 11:39

  本文关键词:草根也能玩收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 都市生活 > 草根也能玩收藏 > 章节目录

第一部分 清代时澄之制竹刻松下高士笔筒 2012年07月04日15:56 八月居小说网出品

    回家后立刻查资料,诸多特点反复对照,觉得东西绝对是老的,虽然有裂,但也值得。晚上和小胡约好了交钱拿货,到场了小胡还说:“这东西本钱压得多了,想赶紧出手,就赚了你1000块钱,再多赚我就是这个。”小胡说着就比划了一个王八。

    验明正身费尽周折笔筒拿回家,我反复端详,越看越喜欢,只是表面一层霉菌白灰确实不好。有人说,这些白灰才是证明老东西的呢,弄掉了就不值钱了。我不同意,故宫藏的竹刻笔筒,有哪个是脏兮兮的呢?不都是干干净净的?就像玉器一样,要是上面有朱砂,那一定保留,但是要是泥巴,一定是洗干净了才好。

    老的竹木雕刻是不能用水洗的,不然会二次开裂,也不能用刀等硬物清理,一定要用更软的东西,那就是牙签。于是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每天都从晚上七点一直清理到凌晨两点,一点一点剔除,用掉几百根牙签,都快对眼儿了,才终于把笔筒清理出来。

    笔筒被我清理干净之后,立刻漂亮了许多,人物的动作神情清晰了,房屋和竹木的纹理分明了。一个高士在松下侧卧,似乎在论道,而几个前来拜谒的人则恭恭敬敬,下面渔夫也在侧耳聆听,四周云雾竹林、蕉叶屋舍、青松怪石,好一派闲适幽静的隐居生活。

    那么这个笔筒到底是什么时代和流派的呢?最早我以为这是明末清初的嘉定竹刻,因为这种多层次深浮雕工艺复杂,费时费力,在清中期以后就很少出现,而代之以浅浮雕和薄意雕。为了证明我的推测,我开始了漫无边际的资料查找工作。

    在查了两天资料以后,毫无进展,我突然发现这种方法不好,而应该重新通读竹刻理论文章,从工艺和艺术风格上去判断。于是我又把有关竹刻的书读了一遍,然后网上查询了很多关于竹刻的文章,又前往首都博物馆文房展厅观看那几个竹刻笔筒,似乎稍微有了一些线索。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从王世襄先生的文章里找到了突破口。

    王世襄先生文章《扑朔迷离的清溪款竹刻》中有详细图例和文字论述:发现存世有一些署名“清溪道人”或者“清溪”的笔筒,笔法继承明末嘉定朱氏家族风格,画面简洁生动,具备明代嘉定竹刻的简而不粗、生动大气的风格。王世襄评定这个“清溪”虽然不能和朱三松等顶尖大师比美,但仍为一代名手,至少是清朝中期以后无人可匹敌的。

    再细看王老的文章插图,我当时就乐开花了——竹林的独特表现手法、房屋侧面三角结构、云纹和山石的纹饰、蕉叶和松树的纹饰、人物的简洁处理,尤其是整体的风格特征,完全和我手中的这个笔筒如出一辙。尤其是竹林和房屋的纹饰,独一无二,这样的细节表现甚至比落款还能确定其真实作者。可问题是,王老都说这清溪道人扑朔迷离,那这个清溪道人到底是谁呢?

    又是很长时间过去了,这个谜底还是没有解开。突然一天在一篇文章上看到有人引用2007年12月的《文物天地》杂志的一篇文章,上面有上海博物馆专家施远先生的一篇叫《嘉定竹刻艺风之流变》

    的文章,用上海博物馆署名藏品证实了王老所说的清溪款竹刻作品就是时澄之的作品,从而彻底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

    时澄之,字志范,清嘉定人,时钰之孙,擅长竹刻艺术,是时氏五代竹刻世家中的第三代人,正当家族艺术高峰期,也是时氏家族流传作品较多的一位竹刻名手。所谓“多”,实际也只是上海、香港和广州三地大博物馆有其藏品,在一些书中有过著录,但在拍卖会和藏家手中却难见到时澄之的真迹。

    收藏竹刻还需谨慎竹刻笔筒是竹刻藏品里的上品,而名家之作堪称精品,比如此笔筒若无大裂,拍卖价格当是天价,但有两道大裂,而且无款,虽为名家作品,价格也会大打折扣。尽管如此,此笔筒在我心中仍然是最为珍贵的一件藏品。

    竹刻虽好,,但仿品极多,所以在收藏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

    地摊和市场上出现的竹刻一般都是低仿,没有在“包浆”和刀法上模仿到位,只是仓促雕刻染色而已。在高端市场内,高仿竹刻确实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一些名人落款的竹刻笔筒,加上精美的木座、木盒,以及高昂的价格,很容易以假乱真。

    竹刻做工费时,保存不易,存世量甚至比玉器还少。玉器工艺复杂,但是不容易坏,竹刻就不同了,别说南北移动,就是寒暑交替,都可能导致开裂。经过几代以后,很多人都不把竹木质地的东西当宝贝,有不少竹刻笔筒都被当作了筷子筒。正是由于竹刻难保存,人们不爱惜,大量竹刻作品丧失殆尽。这就好像犀角杯一样,以前有大量的犀角杯都被磨碎入药,而不是当作工艺品保存下来,这导致如今犀角杯动辄就是天价。

    老竹刻臂搁开裂的比老竹刻笔筒少得多,原因很简单,因为臂搁是单片,干燥以后都向内收缩,而笔筒是圆形闭合的,一收缩总是会有地方开裂。

    对于老竹刻笔筒来说,什么颜色的“包浆”是真,什么样的“包浆”是假,这个就很难用语言说清楚,必须从实物入手反复观察,依靠经验来判定。

小提示:按← →键翻页;按回车键ENTER返回本书目录 【最新热点事件、新闻头条】


  本文关键词:草根也能玩收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0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ishujinen/180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6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