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本文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导读:2015年3月福师离线作业: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1、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3、大额可转让存单: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以流通转让的大额存,5、补偿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一,从银行的角度讲,它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签定的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由银行以承购连续性短期票据的形式向借,1、
2015年3月福师离线作业: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 (共10题,每题3分)
1、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
2、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大,能敏感地反应资金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意图,影响货币市场利率的,因此,它是货币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大额可转让存单: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以流通转让的大额存款凭证
4、贷款政策:
5、补偿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一般为10%-20%)的最低存款余额。从银行的角度讲,补偿性余额可降低贷款风险,补偿遭受的贷款损失。对于借款企业来讲,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
6、利率敏感资金:指在一定时限内到期的或需要根据最新市场利率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
7、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融资方法,借款人通过循环发行短期票据,达到中期融资的效果。它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签定的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由银行以承购连续性短期票据的形式向借款人提供信贷资金的协议。
8、回购协议:指的是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购买商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 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得及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抵押贷款,其抵押品是证券。
9、贷款承诺:贷款人要求借款人对合同签订之后可能发生的事项,作出要做什么不做什么的保证的条款。
10、远期利率协议:是买卖双方同意在未来一定时间(清算日),以商定的名义本金和期限为基础,由一方将协定利率与参照利率之间差额的贴现额度付给另一方的协议。
二、简答题 (共10题,每题5分)
1、简述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作用。
答:(1)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是银行开展资产业务的基础和前提。
前提性作用;基础性作用(支付中介的基础,信用中介的基础);决定性作用(决定着资产的规模和结构)。据<<巴塞尔协议>>国际标准,负债提供了银行92%的资金来源。
(2)是保持流动性的手段。
(3)把闲散资金转化为资本。
(4)构成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现金+存款)
(5)是银行同社会各界联系的主要渠道。
2、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答:对于已经出现风险信号的不良贷款,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控制风险的扩大,减少风险损失,并对已经产生的风险损失作出妥善处理。
1)督促企业整改,,积胡催收到期贷款。银行一旦发现贷款出现在产生风险的信号,就应立即查明原因。
2)签定贷款处理协议,借贷双方共同努力,确保贷款安全。(1)贷款展期。(2)借新还旧。(3)追加新贷款。(4)追加贷款担保 (5)对借款人的经营活动作出限制性规定。(6)银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3)落实贷款债权债务,防止企业逃、废银行债务。
4)依靠法律武器,收回贷款本息。当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或经过银行努力催收后仍不能收回贷款本息的,银行就应当依靠法律师武器追偿贷款。
5)呆账冲销。经过充分的努力,最终仍然无法收回的贷款,应列入呆账,由以后计提的贷款呆账准备金冲销
3、简述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影响因素和调节渠道。
答:影响因素:(1)存款波动;(2)贷款的发放与回收;(3)其他因素:向央行借款、同业往来、法定存款准备金、信贷资金调拨、财政性存款。 调节途径:(1)同业拆借;(2)短期债券回购及商业票据交易;(3)通过中央银行融资;(4)商业银行系统内的资金调度;(5)出售其他资产。
4、简述商业银的功能和地位
答: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特别是活期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为基本业务的综合性银行。商业银行不是国家行政机关,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商业银行是组成银行业的主干,占据着主体的地位
银行为客户和客户之间因商品交易、服务收费、资金借贷等所产生的钱款收付进行清算了结的服务,就是转账结算。我国银行在转账结算中,主要使用支票、本票、汇票、银行卡等作为结算工具。通过转账结算进行支付,具有以下优点:客户可以节省大量现金清点、保管、押运等劳动,安全性也大为提高;国家可以节省大量印制货币的开支;银行可以通过提供转账结算服务收取手续费。
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十分重大。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金融服务,是社会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纽带。
5、简述资产管理思想三种理论的核心观点。
答:资产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将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在资产方面,通过对银行资产结构的合理分配来协调、维持资产流动性,实现银行经营目标。资产管理理论先后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及预期收入理论等几个阶段。
(一)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对推动商业银行尤其是早期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理论强调银行贷款与真实商品交易为基础,且期限也短,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该理论缺点也很明显:
(二)资产转移理论
资产转移理论产生于二十年代末,它是一种关于如何保持银行流动性的理论。该理论主要观点是:商业银行能否保持流动性,关键在于其资产能否在金融市场上不受损失地及时变现,即银行的资金应当用于购买可以立即出售的资产,这类资产一般要具备如下条件:1、期限短;2、信誉好;3、流通性强。因此,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债便是商业银行投资的首选对象。
资产转移理论为商业银行应如何实现流动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而积极的方法。该理论使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由单纯的现金、短期贷款向证券投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看到该理论也有不足之处,即商业银行所持有的短期证券能否及时变现取决于金融市场状况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如果变现不了,流动性风险便不可避免。
(三)预期收入理论
该理论主要观点是:只要借款人有可靠的预期收入,贷款偿还就有保障,即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条件是借款人能否取得预期收入,如果能,贷款期限长一些也没有关系,如果不能,即使短期贷款也不能发放,银行可以根据借款人未来收益实现来安排贷款期限、方式、金额。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不仅可以投资短期证券、短期贷款,还可以投资于分期偿还中长期设备贷款及不动产抵押贷款。 该理论使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范围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只要贷款项目能获得预期收入,商业银行都可以涉足,这就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业中的地位。当然,该理论也存在不足,即“预期收入”难以测定,特别是针对较长期限贷款其预期收入能否实现受很多因素影响,商业银行自身难以控制,这必将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
6、简述表外业务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1)适应利率下调,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2)化解不良贷款,减少金融风险
(3)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产报酬率
(4)利用表外融资技术,增加资金来源
(5)通过业务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7、简述创立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哪些条件?
答:1有符合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的章程
2有符合商业银行法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3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4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5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备
还应当符合其他审慎性条件
8、简述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的含义、意义及每一类贷款的特征。
答: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根据内在风险程度将商业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贷款五级分类制是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此前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是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损失四类。
9、简述商业银行存款创新的原则。
答:(一)规范性原则。创新必须符合存款的基本特征和规范,也就是说要依据银行存款所固定的功能进行设计,对不同的利率形式、计息方式、服务特点、期限差异、流通转让程度、提取方式等进行选择、排列和组合,以创造出无限丰富的存款品种。 (二)效益型原则。存款工具创新必须坚持效益性原则,即多种存款品种的平均成本以不超过原有存款平均成本为原则。银行存款创新以获取一定的利润为目标,若因成本过高而导致银行收益下降甚至亏本,显然与银行的经营目标相悖。 (三)连续性原则。银行存款工具创新是一个不断开发的进程,因此必须坚持不断开发、连续创新的原则。 (四)社会性原则。存款工具创新还必须坚持社会性原则。
标签: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本文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0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ishujinen/250344.html